文/刘海明
烧香反腐:无奈中透着滑稽
文/刘海明
信仰缺失造成的危害,有目共睹。没有信仰,人的欲望就像脱缰的野马,祸害社会或他人。非分欲望对社会的危害,与个人的公共权力大小成正比。掌握着公共资源分配、调配权力的官员,其欲望只有受到限制,才谈得上“公正”二字。对欲望的限制,一靠法律,二靠自律。自律可遇而不可求,法律无疑是遏制个人欲望膨胀最有效的手段。在约束官员欲望方面,我们的纪律多于法律。迄今为止,官员财产申报,还属于“不宜”阶段。这个“不宜”,保全了多少人的项上人头和声誉。腐败和反腐败之间的较量,从来没有消失过。反腐的新形式也层出不穷。烧香祷告老天保佑,做坏事免受惩罚的贪官,不乏其人。烧香反腐,倒还有点新鲜。
10月30日,广州越秀区和广州道教协会共出2000万元修复的城隍庙正式对外开放。在开放仪式后,广州市副市长苏泽群拜谒海瑞像,称“要保佑建设系统中没有腐败分子”。
烧香拜神和“封建迷信”不是一个概念,从某种意义上得到了匡正。官员趁机点燃一炷香,拜一拜神像,也算入乡随俗。网上对苏泽群的质问,我倒觉得有些牵强。倒是苏泽群在海瑞像前的祷告,希望广州建设系统没有贪官,有点滑稽。
腐败,首先是一种动机,然后才可以变成行动,最终才成为事实。在官员任命不是靠选票决定,监督不能做到有报必查的今天,各个领域存在腐败现象不是新闻,没有腐败才是轰动性的新闻。建设领域不是清水行业,存在腐败现象非常正常。作为主管领导,希望铲除腐败,揪出腐败分子,这才是人间正道。
我不反对官员烧香,烧香必有所求,关键看他求的是什么。假如求的是神仙保佑个人的安危,实际上自己明明有恶在先,则烧香求佑属于个人的信仰,可以理解。倘若为正义诉求而烧香,更多属于无奈之举。因为按照现行的反贪体制,无法揪出所有的腐败分子,苏泽群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烧香求反腐,也未尝不可。只是这位副市长希望海瑞“保佑”建设系统没有腐败分子,麻烦就来了:有没有腐败分子不是祈祷来的,必须靠完善的制度设立防腐墙。西方国家的官员有宗教信仰者众多,从未听说哪个官员靠祷告来祈求清廉。
编辑:靳伟华 jinweihua1014@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