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慧
(辽东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发展的正视与思考※
沈慧
(辽东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1)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是一个关系到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命题,它承载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与实践融合的命运和前途。从其动态内涵出发可以看出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存在着需要正视的问题,即忽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系统性、不好协调普及内容与受众的接受程度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效果考量缺乏可操作性的衡量标准和指标体系。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这一系统工程来说,能否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才是真正归宿。面对现状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考虑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发展的长期性、复杂性以及艰巨性,并着力克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困难。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动态内涵;实践发展;系统工程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重要命题在党的十七大上一经提出即引起学界关注,众多学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毫无疑问,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关系到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命题,它承载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与实践融合的命运和前途。在现阶段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理论研究进行的如火如荼,相关理论成果确实也取得了很大收获,形成了理论争鸣的可喜局面。然而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这一系统工程来说,能否在实践中发展起来,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才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真正归宿。值得强调的是,既然是一项系统工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必然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及时给予正视与思考。
“大众化”是新时代条件下由 “大众”一词派生出来的蕴含时代背景意蕴的新兴词汇。“大众”,原指参加军旅或工役的多数人,后泛指人群。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二十五:“有白鹤自顶中飞出,旋绕空际,久之始没,大众皆见。”[2]从“大众”的语义中可以看出它反映的是大多数的人,数量上成一定规模,具有普遍性。在这个意义基础上,通过“化”这个动态性的字眼赋予了 “大众化”更为生动鲜活的含义。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一种观点能更确切地反映这种动态过程,即“要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解读:在时间上,大众化的‘化’代表了一个时间渐进的过程;在空间上,大众化是指群体范围的扩大,直至普通大众。”[3]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这个观点虽然比较简单易懂,但仅反映了现阶段开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的具体内容,缺少大众化动态过程的体现。因此有学者提出了更为深刻的理解:“首先,大众化是一种过程与机制,具体是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活化、通俗化、普及化、层次多样化以及由初级起端的循序递进性。其次,大众化是一种结果,在这样的语境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以下三种状况:第一、获得社会大众的支持;第二、成为人们言行的指导思想、生活秩序运行的内在规则、人们建立意义系统之内在根据;第三、成为社会大众日常话语的一部分。”[4]这一观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动态过程与静态状况的有机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多环节综合运作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影响全局。“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具有特定性能的有机整体。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系统性是事物的根本属性。”[5]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过程也具有系统整体性的特征。在这个动态的系统中,各个环节包括: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宣传普及主体(简称“普及主体”)、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接受主体(简称“受众”)、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普及方式和媒介、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本身(即“普及内容”)。普及主体主要有党政各级领导干部、教师、新闻工作者等,受众主要是农民、工人、学生等人民群众,这里要注意的是,普及主体一般具有双重性,既是普及主体同时也是受众,因场合不同而加以区分。普及方式及媒介主要是通过网络、出版物、电视、广播等,另外还有现场讲授、面对面交流等方式综合运用。普及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核心,普及内容的筛选与提炼要达到一定的要求,不仅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更为重要的是要适应受众群体层次的接受程度。各个环节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个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系统运作的基石。
其次,能否适应受众的接受程度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系统工程的难点。毛泽东同志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6]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就是“为什么人的问题”。众所周知,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受众主体在今天多元化结构发展的社会中是有社会阶层之分的,每个阶层又有若干层次,不同的群体就有不同的文化素质、语言方式和心理结构,这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和理解设置了重重障碍。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切忌单纯地集中灌输,要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认真做调查研究,切实地了解各地区、各行业、各群体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理解他们的想法,考虑他们的困难,真正做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为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提供现实条件。正如毛泽东所说:“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7]
最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考量往往缺乏可操作性的衡量标准以及指标体系。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是一项动态的社会系统工程,其效果的体现没有具体量化的衡量标准可以直观表达,因此,这就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普及主体是否宣传到位、普及方式及媒介是否加以充分利用、普及内容是否符合受众的接受程度、普及内容是否随着受众的不同而加以调整、普及时间与效果的关系等等。很明显这些问题完全不像学校里完成教学任务那样简单,通过考试和各种考察测量就可以基本了解学生的掌握状况。最为重要的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目标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思想上和行为上的的认同与支持,并且内化为大众生活中的日常习惯。这自然不是上几天政治课,突击背诵一些理论知识就能够达到的。如果没有可操作性的衡量标准,一方面会使我们忽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艰巨性,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出现理论与现实的偏离。因此,效果考量指标的缺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怎样建立一套合理客观的考量指标体系也是重点之中的难点,需要我们花费时间与精力一一加以克服。
首先,充分考虑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长期性、复杂性以及艰巨性。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是一项需要调动社会各个层面积极配合的社会系统工程,这个动态的系统工程也要经历坎坷的发展历程。正如上文所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目标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思想上和行为上的认同与支持,并且内化为大众生活中的日常习惯。这一目标蕴涵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所要面临的困难:第一,长期性。思想理论的宣传普及到人民群众广为知晓只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初步实现,思想理论还要经过不断的修正与过滤,从而成为通俗易懂、生动亲切的大众语言与思想,这个过程需要与人民大众进行不断的交流与沟通,最终形成人民大众普遍认可并奉为行为准则的日常习惯,这个过程显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第二,复杂性。如前文所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包含多个环节的综合运作,有普及主体、接受主体、普及方式、普及媒介以及普及内容等,每个环节又有各自的要求和标准,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时,这些环节能否适当的发挥作用绝对不是简单的事情。第三,艰巨性。众所周知,中国国情复杂,各个社会阶层的受教育情况、家庭背景、语言方式乃至心理结构都有很大差异,每个社会阶层都主要关心与自身利益紧密相连的事情,对身处交通不便的山区群众想让他们完全知晓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都很困难,又如何让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普遍接受而成为习惯呢?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面临着多重的考验!
其次,深入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特性,寄予灵活多变的形式以符合各受众群体的接受程度。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主要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内在思想,成为他们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内在动力,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更为紧密地联系,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为成熟。但理论本身都具有枯燥乏味远离生活的特性,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提出了难题。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特性,这些大众化特性主要有生活性、通俗性、民族性、时代性等内容。这说明理论要贴近大众生活,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反映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传统和时代特点。其中民族性是大众化特性的重要内容,一个理论体系只有做到民族化,才能实现大众化。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毕竟是一种舶来品,要想将它融入中国实践,就必须将其理论精髓融入民族文化之中。正如黑格尔所说:“一个民族除非用自己的语言来习知那最优秀的东西,那么这东西就不会真正成为它的财富,它还将是野蛮的。”
[8]另外,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重要作用。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各种传媒手段层出不穷,主要包括报纸、刊物、电台、电视台、互联网、手机通信等,通过这些媒介并广泛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以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得到人民群众的内心认同。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33.
[2]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757.
[3]杨鲜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J].湖北大学学报,2008,(3).
[4]邱柏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J].思想理论教育,2008,(5).
[5]何秉松.《刑法教科书》(上卷)[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186-191.
[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3.
[7]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7.
[8]苗力田译编.黑格尔通信百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02.
责任编辑 张小莉
A81
A
1672-2426(2011)05-0027-02
沈慧(1980-),女,辽东学院思想政治部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法哲学、刑法学研究。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生活转向与实践探索”(2009A260)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