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宇 钟海青
壮族嘹歌的传承模式与村落经济
——以广西平果县太平镇局床、龙了屯为例
张宏宇 钟海青
壮族嘹歌显示了壮族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对其进行保护传承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嘹歌文化面临严重的冲击,而传统的传承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与时俱进,进行新的探索。打造壮族嘹歌文化品牌,将会促进当地村落经济的发展。
壮族嘹歌;传承模式;村落经济
2008年6月,“壮族嘹歌”被国务院批准列入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平果嘹歌成为自国家重视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以来崛起的又一知名品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平果嘹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冲击,这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对嘹歌传承模式进行新的探索。新模式实施的过程是打造壮族嘹歌文化品牌的过程,也是民族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过程,将会带来经济效益和有形资产,促进当地村落经济的发展。
广西平果县下辖8个镇4个乡,总面积2485平方千米,人口46万,聚居着壮、汉、瑶、苗等20多个民族,其中壮族占91.2%。平果地理位置优越,处于“西部大开发”形成的“滇-黔-桂”经济带的咽喉地带,又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西南出海的重要通道。太平镇位于平果县西部偏南,镇政府距县城22公里。全镇现有11个村委会,139个自然屯,294个村民小组,2008年人口4.7万多人,太平镇以种植水稻、玉米、黄豆、红薯等粮食作物为主,平果珍珠豆、太平山羊、太平乳猪深受区内外客商的青睐。农民人均纯收入1528元,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外出务工潮的兴起使得众多农民走出山沟,目前打工收入已占村民总收入一半以上。局床、龙了屯属镇辖村落,相距不远,主要居住廖、马、谭等姓人家,两屯人口近千人。这里将嘹歌文化遗产原状地保存其间,是嘹歌“活文化”,保留了嘹歌的原味性,目前已被县初步确定为重点嘹歌自然村屯。怀着浓厚的兴趣,我利用寒假时间来到了平果县壮族嘹歌传唱中心——太平镇采风。刚走到村头,看到在一株参天古榕树下,歌手们正三三两两聚集一起,引吭高歌,“嘹—嘹—”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顿时令我心潮澎湃。
平果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资源,这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人们勤劳质朴,能歌善舞,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有一种享誉国内外被称为“嘹歌”的歌谣。张声震主编的《壮族民歌古籍集成》第1集《嘹歌·前言》中说:唱《嘹歌》时,都用“嘹一嘹”调子,“嘹嘹”之声不绝于耳,久而久之,当地人便把所有用“嘹一嘹”调子来唱的歌称为《嘹歌》。嘹歌的得名还有三种说法:一说在三国时代以后,居于此地的壮族先民曾被称为僚人,僚与嘹同音,由此引申为僚人所唱的歌称为《嘹歌》;另一说田东那料人唱的歌,称为《嘹歌》,田东“那料”是《嘹歌》的重要传唱地,而唱《嘹歌》者多称自己为那料人。 “料”与“嘹”同音,所以也称那料人唱的歌为《嘹歌》;还有一说是壮语称玩耍、娱乐为“嘹”,《嘹歌》亦即“壮人玩乐的歌”。“《嘹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越人歌》时期甚至还要早,到了明朝时期,才逐渐走上成熟规范道路。”[1]嘹歌世代流传,人们用这种歌谣传递感情,开展社交活动。“嘹歌”通过旋律及和声来演唱,所以它具有音乐性,同时它具有文学性的歌词是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歌谣字句简短,曲调优雅,甜美动听,朗朗上口,易学易唱,易记易传,是平果壮民族一种主要的文化娱乐形式,被专家学者称之为“真正的原汁原味的壮民族音乐”。
《嘹歌》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美学价值及艺术价值等,使得包括民族学和文学艺术家等专家学者在内都对其多方面的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
(1)《嘹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嘹歌》是著名的壮族传统长篇古歌,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厚,是“歌化”生活与“诗性”思维的集中表现。它作为直接表露思想感情和审美需求的壮族歌谣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充分反映了这种特定的民族的生存形态、活动方式及精神追求,而《嘹歌》具有的文化内涵就是集中体现。人们通过“诗性”思维融合到“歌化”生活中,促进物质生产和人自身的“种”的繁衍需要的实用价值观,反映厌兵事乱世和思安居乐业的社会观,以及追求“倚歌择配”美好生活的婚姻观。[2]在文化生态学视野中的“那文化”是壮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态的体现,构成了显示以稻作文化为核心的区域性和个性文化群落。《嘹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土官田制和社会制度状况,揭示了这种“土皇帝”式的封建领主制度对生产力的制约和破坏,阻碍壮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展现了不同的历史时期“那文化”形态的特点。
(2)《嘹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学价值。
《嘹歌》是反映壮族社会现实的史诗,深刻地描绘和反映了当时壮族社会特定条件下的历史事件,重现了当时的历史。如《欢贼》就是以平“八寨之乱”为背景,用男女对唱的形式,叙述一男壮丁被迫参与平“八寨之乱”艰难不堪、战后余生的经历及其悲欢离合的情景,这是对历史的印证。《嘹歌》用鲜明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并从抒情的气氛中来开展故事情节,有时虽然也在写景物,但这些都是为抒情需要而唱出来的。它很能表达古代壮族人民的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性格,展现了壮族地区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文化形态及特点。这种抒情赋予这部长诗情挚意切、委婉细腻的特殊格调,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有其辉煌的成就,不愧是壮族文学史中的瑰宝。这是我们学习、研究和借鉴壮族文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范本,典型的范本。
(3)《嘹歌》具有突出的民族艺术、审美价值。
《嘹歌》通过抒情、夸张、排比、对仗与重叠等表现手法体现其诗歌语言的形象性、艺术性。《嘹歌》每首由五言四句组成,以押腰脚韵为主,也可以押脚头、脚颈和脚脚韵,而押脚脚韵的只能是每首歌的第二和第三句,后句押前句,环环相扣,再配以“嘹嘹”音调,听起来和谐优美,悠扬悦耳。《嘹歌》音韵的歌调特点及其在传唱中的变化和纷繁交错也使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嘹歌》一直在壮族民间广为流传,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这与其所具有的形式美、内涵美、意境美、韵律美、悲剧美及社会美有着密切的关系。”[3]作为一种民歌,一种文学艺术,嘹歌承载着壮民族丰富的文化蕴含,寄托了壮民族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以其美妙的旋律、质朴的情怀、饱满的激情永葆着鲜活的艺术生命力,给人们带来不尽的艺术审美享受。
此外,《嘹歌》在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以及壮族语言文化学、古文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它所反映出来的壮族社会历史、文化习俗、文学艺术、宗教信仰以及壮族与汉族的历史文化关系等,都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中,许多专家和学者醒悟到嘹歌存在的生命力,这是壮族祖先为我们留下了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鲜活的地域性和地方性色彩,它记载着一方水土人群族群的发展历史,构成了不同于其他文化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它凝结着壮族的历史记忆,它既是昨天历史的、生活的实录,同时也是我们今天生活的现实,对于未来的文化发展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对创建和谐社会,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可能离开昨天提供给我们的基础。
当前,有些专家学者已经注意到嘹歌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嘹歌》和其他民族民间文化一样,面临着严重的冲击。现代大众传媒的普及和大量外国文化的进入,使《嘹歌》被卷入各种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由于大量的青年外出打工等原因,目前会唱《嘹歌》的人大都在40岁以上,30多岁的人很少,20多岁者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如不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嘹歌就有失传的危险。”[4]美国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版的《文化模式》一书阐发了“文化模式”论。她在书中指出:“从人类学的意义上来讲,在我们文明中是有一种在世界各地都能找到的始终如一的世界文化……文化进步的本质并不随着现代条件而变化,而是说研究这些进程所用的单位不再是地区性群体。”[5]在她看来,所谓文化,其实就是民族性,各种民族的民族性的形成,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这种民族性表现为一定的文化形态和人们对文化的行为方式。因而,对文化的研究应着重于文化的特殊性、普遍性以及此两者的关系。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文化意识是蕴涵于各民族文化之中的。这样的理解和沟通意味着各民族各自以其特有的方式来理解并探讨人类文化面临的共同问题,同时当面对外来文化和新的文化因子的时候自动撷取或排斥,即有意识地作出文化选择,确立适合民族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平果嘹歌文化的传承模式及其存在的缺陷同样面临着这样的文化选择。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它对文化传承起着重大的作用。《嘹歌》流传数百年而不衰,至今仍为群众所喜爱的原因,据我们了解,是因为《嘹歌》反映的是群众的生活和身边的事,而从思想性和艺术性来说,它是壮族文学史长河中的史诗性作品。加上“唱《嘹歌》能让人增长知识,歌才横溢,能使人学会处世谋生,能追求美满婚姻,能让人振奋精神,身心愉悦。一唱起《嘹歌》,歌迷们就如痴如醉。”[6]因此,通过家庭传歌的方式在壮族地区历来非常普遍,在平果的许多嘹歌歌手用唱嘹歌的形式向子女传授生活经验和道德理念,进而强化了子女的民族心理和个性意识。平果嘹歌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一代又一代歌师的谆谆教诲。而歌师的传授有很多又是自己的亲属,亦亲亦师,相辅相成。刘锡藩在《岭表记蛮》中记载:壮人“无论男女,认为唱歌为其人生之首要问题。人之不能唱歌,在社会上即枯 (孤)寂寡欢,即缺乏恋爱择偶之可能性,即不能通今博古,而为一蠢然如涿之顽民。”正是因为壮族“依歌择配”的习俗使得壮族家庭历来就有父传子、母传女的传唱山歌传统。如平果县的李兴林、海城乡的陆清以、椰圩乡的黄丽勤、和新圩村的周秀花等都是从小就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学会唱嘹歌的。周秀花还在2006年荣获广西“嘹歌飞扬”歌王选拔赛的冠军。这些都归功于家庭传统的传承。
嘹歌的产生社会群体受其所凭借的相对落后和相对封闭的文化空间和社会生活环境紧密相连的。平果多山,以卡斯特地貌为主,“隔山望得见,走路大半天。”正是其真实写照,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生存,加上繁重的生产劳动,使得人们渴求精神上的慰藉与劳作后身心的放松。尤其对传统社会中大多数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民众来说,唱嘹歌在其生存劳作和择配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人们消除疲劳、调适情绪的主要娱乐活动。环境封闭,婚姻圈小,恋爱方式就比较简单,“善唱歌者能博得妇女之欢心,可籍此为媒介达到最完美的恋爱,并可由此等范围之内,而实验抉择各个恋爱者之谁为惬意,进而达到美满的结婚之目的。”[7]在这种求偶压力下,人们习歌成风,就出现了“依歌择配”的习俗。这种传统习俗,主要盛行于壮族古代社会和传统社会里。到了近现代社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年外出务及带来的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嘹歌生态遭到破坏,人们不再需要唱山歌来倾诉思念,而是用便捷的书信、手机甚至甚至网络,这就使得家庭传歌岌岌可危,嘹歌生存的社会基础正在逐渐消失,加上外来文化的强烈的示范作用,青年人不喜欢唱嘹歌,歌师也就失去了传歌的兴趣,使得嘹歌文化难于维系,造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呈现出后继乏人的局面。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的时间及地点聚会唱歌的传统活动形式,是壮族传统民歌得以保存和传播的载体,嘹歌文化之所以能传承至今,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于一年一度的歌圩活动。有专家说,歌圩是历史,是嘹歌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嘹歌生存的载体,是嘹歌文化的活化石,是历史与文化的沉淀。根据调查,近几十年来,平果县内可考的有一定规模的歌圩有太平、莫圩、新圩、古寨、马头等18个。“文革”期间被当作“四旧”禁止等经过种种人为破坏或自然淘汰,目前还存有对歌活动的有11个。关于山歌传承和传播与歌圩的关系,潘其旭先生在他的《壮族歌圩研究》一书中说道:歌圩“始终都是同壮族群众的物质生活、宗教信仰、道德风尚、心理素质、传统观念相关联并互相制约的。歌圩与各个节日往往构成一个整体,围绕着劳动生产的节奏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成为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和进行审美活动的重要集会方式”。[8]P47嘹歌也是如此,依附于特定的生活环境、宗教传承与伦理规范等意识形态,在长久的历史积淀中逐渐稳定下来的壮民族记忆与符号,其自身有一定的系统,这种艺术传统与当地的生活、信仰和文化相混融。传统歌圩是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青年男女感情联系的桥梁。但是,现在社会在进步,随着人们交际圈的扩大,以依歌择配为主要内容的歌圩已经无法适应这种变化,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当传承的环境产生变化时,原本与生活方式和信仰文化紧密联系的嘹歌文化往往失去其存在的价值,使得传承的受众减少,甚至消失。而当今的歌圩活动的重心已由“歌”向“经济”转变,“歌”已退为次要的位置,变为配角,活动内容变为“山歌搭台,经贸唱戏”,使得原本神圣的信仰习俗变得不再神圣,使得嘹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环境出现了断裂。
壮族民歌不仅通过口头传承,也有通过书面语即文字抄本传承的。这种文字,不是汉字,而是利用汉字的形、音、义和六书构字方法构造的古壮字。古壮字嘹歌歌本主要是指没有经过官方或专家学者整理出版的嘹歌歌本,即主要指在农业社会中产生和世代流传的,由受到学校教育的当地民间知识分子运用当地的方言土调记录的嘹歌歌本。历史上许多掌握这种文字的人都主动承担去传承和传播《嘹歌》的责任。嘹歌手抄本的形成起源于明代,是经过一批既懂得汉文字又懂古壮字的民间知识分子加工抄写最后形成,其主要特点是具有相对固定的歌书。如现在在太平镇耶圩乡临林村的余显专、余显天、余显念等歌手就用《嘹歌》的套路和腔调,自己创作了一批新的故事唱本,并自导自演,录制成光碟,这些唱本已经在社会上传播,受到群众的喜爱。可以说他们就是新一代“嘹歌”的创作者。从这类的壮族民间知识分子身上,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历史上《嘹歌》形成和传播的过程,这也才使得《嘹歌》更好地传承到今天。在嘹歌盛行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用牛皮纸抄写的袖珍型本子。近几年来,平果为打响打造平果嘹歌文化品牌,就从民间收集到了很多这种歌本。壮族嘹歌民族民间保护项目负责人农敏坚就是在民间收集到了大量的嘹歌手抄本。据悉,目前平果县民间许多人还有珍藏,但流传民间的嘹歌古抄本还非常多,歌手不仅靠嘹歌手抄本的套路传唱至今并创造出了许多时尚的新嘹歌。但《嘹歌》是一种程式化的经过一定的加工并且用壮族土俗字 (古壮字)抄写的比较规范的民歌歌体。而古壮字未经统一规范,无法在更大的范围内通用,加上受壮语普及的局限性,使得嘹歌古抄本传承只流传在较小的范围内,无法被区外知晓。同时,嘹歌古抄本这种传承方式,必须建立在对原始歌本的记录和整理的基础上。然而,多数的嘹歌古唱本仅记载有男歌,而没有女歌。女方唱时因为没有歌本可循,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会运用丰富的想像力对歌,所以她们的对答是非常出人意料和精彩的。然而女歌记录的缺失对打造平果嘹歌文化品牌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9]
平果嘹歌目前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意义任重而道远。为打好这个品牌,政府、社会团体及对嘹歌的研究充满喜爱的人在嘹歌的普查、收集、整理、翻译、出版等一系列工作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所做的大量工作都是为了进一步抢救、保护、传承好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现代科技的提高,使得对嘹歌的保护与传承走向市场化、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及法制化方向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平果县农村不少家庭都购买了电视、影碟机,甚至有的家庭还买了计算机,用这些现代科技产品来欣赏本地壮族民歌,使《嘹歌》的传承和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体现在传承、传播的速度加快,规模加大。据了解,目前在平果县境内有嘹歌光碟制作组15个 (其中太平3个,耶圩3个,海城2个,城关2个,新圩1个,榜圩1个,果化1个,新安1个,旧城1个)。[10]成立于2003年11月的太平镇“流芳数码工作室”成立不到两年就销售光碟2000多张。太平街的“嘹歌硬碟制作组”自2003年成立以来,共制作了16套光碟,出售5000多张。从光碟生产的规模扩大和销售的市场行情,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喜欢听《嘹歌》,是《嘹歌》磁带盒光碟流行的重要原因。这些嘹歌光碟能反映人们的生活、劳动场景,不仅给人们带来听觉的感受,还有视觉的美感,政府应该采取一些相应措施,制作出一些精品的音响、图像、文字相结合,能产生出艺术效果的音像资料。在太平街出售的嘹歌光碟大多是歌手自制的,没有形成规模亦无质量保证,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因此,成立专门的嘹歌文化音像公司来运作,朝着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
政府和社会团体的政策和导向对嘹歌的传承、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历史上包括《嘹歌》在内的壮族民歌文化的起伏,除了某种社会因素外,在一定程度上与政府的文化政策有很大的关系。当政府把嘹歌作为官方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工具时,通过广播、电视等传媒,使嘹歌获得了官方主流话语的认同和接纳,从而使这一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播具有现代性,并与书写传播及电子传播方式接轨,从而拓宽传播对象及传播层面和范围。平果除了成立打造壮族嘹歌文化品牌工作领导小组外,还应健全相关保护管理体系并明确其职责。如“领导小组”负责打造嘹歌文化品牌工作的总体规划,任命、调配相关人员,对打造嘹歌文化品牌工作进行监督;建立县、乡、村嘹歌文化保护工作机制,明确分级保护工作内容;建立平果嘹歌文化协会,成立嘹歌艺术团,建立健全人才机制,明确其以培训嘹歌队伍、交流嘹歌艺术为主要工作内容,使其负责新一代传承人的“传、帮、带”工作;设立专家委员会,负责壮族嘹歌文化品牌的策划工作,定期组织比赛,让嘹歌在比赛中不断发展提高。此外,还要加强立法进度,以法律为准绳,切实保护嘹歌文化遗产资源免受不法侵害,推进嘹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
传统文化之所以存活并传承下来,都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嘹歌文化保持比较完整又有特色且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区设立嘹歌文化保护村落群,为保持嘹歌的原汁原味设立最安全的屏障,使其成为“活文化”。现在,平果县初步确定了以太平街局床、龙竹村龙了屯等地为嘹歌重点保护自然村屯,恢复全县18个歌圩点,并选址建亭,立碑挂牌。甚至应该在县城或村落建立嘹歌博物馆,把有关嘹歌的专著研究书籍、乐谱以及当地民族的概括、服饰、历史、工艺品等原状性展示出来,形成壮族嘹歌文化的“艺术长廊”、“艺术宝库”。这将为游客提供嘹歌历史人文景观,为专家研究嘹歌提供便利,使人们了解、熟悉、认同嘹歌文化,缩短嘹歌历史与现实、人文与自然的距离,达到文化与人、人与自然间的协调与沟通。
文化传承,根在教育。学校教育是反映人类教育关键特征的先进形式,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早在明清时期,思恩府 (辖今平果县)首任土知府岑瑛,热心并倡导汉文化教育,当时的良好学风使平果在当时成为当地的文化中心,而岑瑛在辖区内首创儒学,无疑对嘹歌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11]采风中我发现,许多嘹歌歌手从小就深受嘹歌文化的熏陶,如太平镇龙了屯的周秀花8岁就开始唱嘹歌,9岁已能背诵上百首嘹歌,还在2006年获得广西“嘹歌飞扬”歌王选拔赛冠军。太平镇歌手黄桂明说,她有两个小孩,女的16岁,男的15岁,“现代歌他们他们爱听,我放山歌碟他们也爱听,而且还跟着学了一些。”把嘹歌在学校的教育同家庭传播、社会传播有效结合起来,在传统嘹歌歌圩所在的中小学校开设乡土音乐课程,使当地学生从小就耳濡目染,提高他们对嘹歌的兴趣,为嘹歌文化的储备人才。
一切知名的商业品牌背后一定有文化做支撑,打响文化品牌更要以坚实的文化土壤做后盾。民族文化品牌化的过程是文化与经济向融合的过程。[12]P129在明确歌嘹文化品牌的专属权并对其进行打造、经营和运作。目前平果县已经成立了嘹歌文化品牌小组,这几年在组长农敏坚主任的倾力打造下,平果嘹歌文化引起了学术界、音乐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对嘹歌的热情,在保护盒打造品牌上取得了重大的成绩。我们从《印象·刘三姐》、《云南映象》等可以看出,嘹歌文化的市场价值的体现离不开企业这样的市场经济主体,通过引进企业的力量,走市场的道路来推动品牌的产业化发展。嘹歌品牌设计和开发从内涵到形式的包装和经过注册的标志图案,使得设计结果形成具有鲜明的右江河谷文化理念和民族性特质的品牌形象塑造。其实,从近几年歌手的表演、嘹歌歌碟的经营看都已经成为有一定规模和系统的经营模式,已初步具有产业化的模式。2008年首届平果壮族歌圩音乐节“壮乡天籁·2008”已为嘹歌的产业化运作吹响了号角,加上南宁国际民歌节的成功运作,嘹歌可凭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助一臂之力。此外,平果有中国特大型铝工业基地,丰富的现代工业旅游资源,旧城思恩土司历史文化资源及敢沫岩、甘河风光等山水旅游文化资源。把原生态嘹歌文化与山水、历史旅游文化资源有效结合起来,极有可能成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链。我们相信,随着平果各种保护措施的不断健全,嘹歌的产业化运作将取得更大的成功。
平果嘹歌传承新模式的探讨与综合实施,对嘹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文化与经济是互动的,嘹歌文化品牌一旦打响,设立嘹歌文化保护区,建立嘹歌博物馆,加上资本化的运作,使之形成民族文化旅游链,这将对太平镇及其周边村落群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会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
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社会中,壮族嘹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保护与传承的模式是多样化的,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即使在现代社会采取的保护和传承模式比传统模式更为先进,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我们作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嘹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过程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的过程,通过调动人们对嘹歌文化的亲切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一种无形资产,为推动一个综合的经济体的发展带来经济效益和有形资产。在保持嘹歌文化特色的前提下,进行规范化、规模化的经济运作和开发,反过来又促使民族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得到保护、传承、弘扬和发展。
[1]郑超雄.壮族《嘹歌》的起源及其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J].广西民族研究,2005(1).
[2]潘其旭.壮族《嘹歌》的文化内涵——壮族《嘹歌》文化研究之五[J].广西民族研究,2005(3).
[3]覃彩銮.论壮族《嘹歌》艺术的审美价值——壮族《嘹歌》文化研究之六[J].广西民族研究,2005(3).
[4]覃乃昌.《嘹歌》:壮族歌谣文化的经典[J].《广西民族研究》,2005(1).
[5][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北京:三联书店,1988.
[6]巴林.撩开平果嘹歌的面纱[N].右江日报,2004-03-25(3).
[7]农敏坚,覃志表.平果嘹歌(长恨集)[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
[8]潘其旭.《壮旅歌圩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9]李萍.广西平果嘹歌传承模式刍议.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10]覃乃昌.壮族《嘹歌》的传承与传播研究——壮族《嘹歌》文化研究之七[J].广西民族研究,2005(4).
[11]郑超雄.关于壮族《嘹歌》文化中心地的探讨——壮族《嘹歌》文化研究之三[J].广西民族研究,2005(2).
[12]李富强.让文化成为资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The Modes of how to Pass on Liao Songs of zhuang and th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of Villages——Take Juchuang and Longliao Villages of Pingguo County,Guangxi as an example
Zhang Hongyu,Zhong Haiqing
The Liao songs show the artistic charm of the Zhuang nationality.It is valuable and significant to protect and pass on.Liao songs face with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the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but the traditional impart modes exist many problems.We have to carry out new exporation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It should promote the ec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villages with forging a world famous Liao songs culture of zhuang.
Liao songs of zhuang;Inheritance mode;Economic of villages
【作 者】张宏宇,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08级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钟海青,广西民族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南宁,530006。
C95-05
A
1004-454X(2011)03-0170-007
〔责任编辑:陈家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