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也能让孩子的思维飞跃

2011-12-23 14:28周素英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1年2期
关键词:动手算法活动

周素英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动手实践”,是广大数学教师公认的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之一。有一个事实是,我国学生在数学观上具有片面性。据多个关于学生数学观的调查报告(包括中外学生数学观的比较)反映,中国学生一般认为“数学就是解题(而且是解比较纯粹的题)”,“学数学就是通过解题求得一个结果”,这与西方一些国家学生认为“数学是过程,是活动,学数学就是做数学,就是去解决一个问题,获得一种体验”有较大不同。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这也充分说明了动手实践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但是实践教育是不是只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参与社会的能力,而不注重课堂知识的传授呢?可以肯定的回答:不是!因为知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又指导于实践的,实践能力培养不仅不会阻滞学生学习知识,而且还可以全面推动理论性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具体的数学理论,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掌握,但缺乏感性认识,仅仅进行了抽象思维的内部活动,而动手操作中是将抽象思维进行物化,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达到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的统一,达到感性与理性的认识高度。根据教材内容和儿童生活经验组织实践活动,使儿童的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真正领会用手“说话”的作用。

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研究,笔者认为我们在实践层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动手实践目的性不够,课堂上经常出现“为动而动”的形式化现象;不能准确处理好动手与表达的关系,把动手演变为无思维的“操作”;不能准确把握动手实践的时机,丧失动手实践的功能和作用等。因而“动手实践、用手说话”这一教与学的方式,在促进学生学习有效性上还有待提高。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多向思维的素材和生活原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具体体现。但是动手实践也存在多样性,需注意所实施的各个环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学会用手“说话”,针对以上情况我总结了如下策略:

策略一: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生活问题”互动的情景。

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教学要加强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结合图文并茂的问题情境、拟人化的动物对象,儿童化的呈现充分贯彻联系生活和数学应用的思想,让学生具有实际活动的机会,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和由其他学科提出的问题的机会,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当然教师也要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动手的快乐,陶醉于动手的快乐。

如一年级的进位加法:教材创设了一个买玩具的情境,若在多媒体上播放教学课件,学生仅仅是观看,动手实践机会也不多,于是我就把这情境布置到整个教室,学生在走进教室后就高兴的不得了,在明确活动要求后,每一个都积极踊跃,快快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迫不及待想算出总价。本课目标之一是算法思维、算法多样化,重点在算法的探索过程。因此留了大量时间给学生对例题的算法进行动手探索。有用圆片尝试、有用小棒摆或在百数图上圈圈画画,在位置板上圈圈画画计算价格的,实践后交流了好几种算法,有些算法教师在备课时都没想到。巩固环节仍根据玩具店的情境安排2个开拓练习进行动手操练。在交流时,对各种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及时尝试后归纳。课后发现在学其他算法时,学生的速度快多了,且每人都能想出2种以上算法。

策略二:合理化的动手操作,理性的积极思维,加以流畅简练的语言表达。

课堂中学生动手的形式多种多样。自己做自己说、自己做伙伴说、自己做小组说、别人做我来说、小组做我来说、老师做我来说等。动手的方法又各有千秋,如:只需动手不要动口,寻找新的思维途径拓展思维的开放性;边说边做,边尝试边总结;做了再说,通过比较反思表达最佳结论;说了再做,探索性地去验证自己的想法等。无论哪种方式都比呆板的想、机械地做要生动得多,总之,在动手中,学生能感受、探索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并且在动手期间,各人有不同感悟,产生不同见解,大家可以分享,也可以疑惑,讨论后再进行思考或实践、验证等活动,这样把数学抽象性强的概念变为可直观感知的内容,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刚才实践的过程或得到的结果,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表达能力,真正实现了用手“说话”的理想效果。

在教学《认识方向》这一课时,我创设了多种形式动手活动的教学环节使之串联。

1.找方向,指方向

孩子们左手指东,右手指南,再双手击掌,我提问道:“你们两手刚刚经过的地方是什么方向呢?”孩子们立刻说出了方向。

我接着问:“那老师直接报出一个方向,你能很快指出来吗?”结果状况百出,孩子一下子辨别不清东南西北了,笑声不断。经过老师与孩子间的“指向”互动,孩子们用手制造了状况又解除状况,也制造了快乐。

2.猜猜我的好朋友是谁?

师:我们动动灵巧的小手,试着做一个方向板。

课堂上指导学生动手折正方形纸,对折对折再斜对折,在折好的“米”字格上填上各个方向,最后利用折好的方向板对准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位置,在教室中观察并告诉大家你的好朋友在你的什么方向?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你说的这个方向的好朋友是谁?

整个活动在学生自主操作中进行,让其利用自己精心制作的成果联系实际找朋友,让孩子感受到实践成果的价值,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寻宝大行动

为奖励本节课综合表现前四名的小组,老师把奖品放在了教室的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同学班级的小组合作,共同寻找出属于自己小组的奖品。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学习“方向”这样比较单一的知识,仅仅是看,是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的,于是我把这个情境布置到教室,学生知道后高兴的不得了,在明确活动要求后,每一组都积极踊跃,挖宝藏似的寻找自己期待的宝贝。不仅起到了鼓励表扬的作用,又引发孩子极大兴趣,让坐久的低年级小朋友活动起来,利用整节课学习的知识结伴寻找,用手给大家带来惊喜,用手探索,用手说话。

策略三:适应教学过程的需要,开展有效的动手策略。

动手活动不能表面化和形式化,要让动手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即使教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当课堂上出现新的状况,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不能按部就班,要敢于放弃,随机灵活教学。如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还缺几个”一课上,我设想的是列式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双色片进行思考:如何求加数?(正好符合例2的思路)谁知大部分同学直接回答用数的分拆,根本不愿意用双色片摆,认为太慢。这时按预先所想一定要摆一摆,学生反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于是我把动手操作放在变式题时,让学生放圆片并说说理由,大家看各自摆的结果讨论对错,都兴致勃勃的。

策略四:教师要挖掘教材,提高自身素质,注重学生实践评价标准,养成学生良好实践习惯。

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教学活动要向孩子的生活世界回归。新教材图文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不仅给老师很大的发挥和创造空间,特别是给予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更多,改变学生是教育的被动者的传统观念。教师要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使教材成为学材。不必再依靠重复练习,反复强化来维持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是其乐融融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前提是要在理解新教材的基础上。

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制约驾御新教材的瓶颈,指导学生不能盲目动手,确保实践活动有效,这取决于教师的实践活动的设计水平了。而实践有效与否还必须重视形成性评价,时刻把学生在课堂中的实践情况参与程度作为评价指标,让学生获取多重收益。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实践习惯。在日常的动手中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合作交流,有条不紊的习惯对教师组织此类活动起到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有效动手,能够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一种能力都在相应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逐步到抽象逻辑思维,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看过才能明白做过才能理解,又由于学生个性能力等因素,不善于或羞于表达的孩子很多。因此应该通过挖掘新教材来开展有效的动手实践活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学习转化为丰富、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脱离数学单一枯燥的想法,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愉快的事。同时在动手、经历、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尝试、乐于探究。

在教学中有效动手,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学习数学,比呆板地想、机械地做要生动得多。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能够多向交流,使课堂气氛活跃而轻松。学生从不愿学到想学,从想学到爱学,从爱学到乐学。“动手说话”给学生学习书本上的数学知识搭建一座展示的平台,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因此,我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如果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耳听口说”的简单化学习模式,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并可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可以进一步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得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同时又提高了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请教师和孩子们一起,积极用手“说话”。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指前小学)

猜你喜欢
动手算法活动
我也来动手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基于MapReduce的改进Eclat算法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动手画一画
进位加法的两种算法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