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
笔者到今年止任教四年,经历了两次历史教材改革。今年任教高三年级三个班的历史学科,通过这几年的教学以及对新教材的摸索,我在历史教学上有了如下心得:
一、了抓住新教材特点,合理整合教学资源
采用模块来建构高中历史教学体系,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特点,这种以模块为架构、以专题为基本单元的课程体系,在知识的处理上较为灵活,便于加强学生对相关联知识的比较、探究,加强其对相关联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形成横向比较。但这种课程体系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对初中知识掌握不牢、知识储备不足的学生而言,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无法形成知识体系、看清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不利于学生的认知。
为此,我认为,要充分把握课标、理解教材、利用教参,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理解教材的基本观点,使教学准备工作胸有成竹,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奠定基础。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的方法如下:
1.整理教材内容,理清“历史脉络”
按时间顺序讲述历史是以前旧教材的体例,之所以要选择这一程序主要是为了弥补新课程重专题探究、忽略历史基本线索的缺陷。笔者所教的高中学生由于中考历史开卷,致使学生基础普遍较差,这一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学生缺乏最基本的时间观念、历史概念,不管是《必修》还是《选修》课,都很难上下去的。为了弥补学生这方面明显的不足,同时又不至于耗费大量时间、增加学生负担,我在讲课时只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每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二是此阶段中最基本、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例如,在讲述“清史”时,讲了三点:一是时间,简单提了一下从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到1912年清朝灭亡这段时间的皇帝更替;二是阶段特征,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增强、对外关系变化,社会全面繁荣(突出“繁荣”两字),三是重大事件(简要介绍了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的所谓“康乾盛世”)。授课时间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对于历史线索相当缺乏的学生来说,了解上述三方面内容后,应该对“清史”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这也就达到了授课的目的。
2.测试、巩固历史线索
毋庸置疑,学生在课堂上匆匆掌握的历史线索是很容易遗忘的。为了弥补此点,笔者用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去督促学生不断复习、考试。每次月考的历史题目中,除了考新教材的内容,还有固定的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历史线索之题。学生每准备一次月考,就要把历史线索复习一遍,久而久之,印象就比较深刻、难以遗忘了。
二、加强对历史概念的分析
通过对高考历史试题的分析,我认为其落脚点大都在教材的理解深化方面。试题的答案已不拘泥于教材的文字表述,而是以教材为依托,渗透着大量引伸出的知识和观点。所以,要加强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归纳。
历史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与概括,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认识程度,是理解历史知识的起点,也是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它分为史实概念和理性概念两大类,前者教材中一般有较详细的介绍,后者却大都没有系统的、完整的定义,而是寓于分散的历史知识的表述之中,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深层次理解和高度概括,促使其真正掌握要领。在理解理性历史概念时,我认为须把握四个方面的要素:①概念的外延,即量的属性;②概念的内涵,即质的属性;③概念的属种关系;④概念的定义。对于此类问题的解释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在历史教学中,“不仅是通过历史知识的传授发展学生的观察、记忆、辩证的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而且是通过历史教学的内容,尤其是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讲授,从中挖掘出相关人物的光辉思想和优秀品德,促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发展和建立完好的人格”。“历史的教学如果不能使学生在充分了解史学的基础上形成理性的认识,那么,学生不能算是认识了历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也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因此,我认为,历史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更应养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关心自身发展和人类命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师生共同体验、探讨、领悟历史,大力提升师生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上好一堂课的确不容易,需要教师有超越教材的水平。这一方面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深入钻研;另一方面靠在课堂上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理论水平。要学会采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思维方式,使其能独立思考,分析教材,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相信只要我们转变观念,不断探索,一定会成为适应新课改需要的“新型教师”。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