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思所悟成文赏心悦目

2011-12-23 14:28郑春梅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1年2期
关键词:人格内心心灵

郑春梅

【内容摘要】习作是主体由内而外的倾吐、创造。重视学生心灵世界的自我思悟在作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以现实生活为参照对象,写作主体知、情、意等心里感悟的内化过程,具有情感性、意向性、顿悟性等特点。本文从塑造人格精神、培养想象思维、夯实文化底蕴诸方面探析了触发学生习作时心灵世界自我思悟的策略。

【关键词】习作教学自我思悟特点策略

一、关注学生习作时的内心思悟的灵感

当前,学生对习作普遍存在着畏惧情绪,其根本原因,不是学生没有生活,而是我们的习作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内心思悟习惯的培养,造成学生的心灵太过粗糙,甚至荒芜。学生对生活缺少细致的观察和应有的感悟,就很难在简单的生活中品味发现人生的智慧。

笔者认为,要想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走出习作的困境,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内心深处思悟习惯的培养。叶圣陶说:写作是“本于内心的积郁,发乎情性的自然。”习作教学应致力于学生的心灵深处,应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想、情感、灵魂熔铸于习作之中,应该让学生的习作闪烁着生命的亮丽,激荡着心灵的呼喊。习作是学生主体由内而外的倾吐、创造,是个体生命以大千世界为参照对象,经由心灵世界的思悟,从而产生精神“产品”的制作。习作的目的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习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即鲜活的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所以,习作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主体心灵世界的自我思悟。

一直以来,我们的习作教学,常常重视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却忽视了对学生心灵世界的思悟。其实,对于学生来说,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因为习作流程是一个完全与心理活动同步的过程,它所表现的方式也应该是一个个性化、心灵化的精神运动,所以,如果不去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便不可能形成对社会、对自然、对人生较为深刻的理解,下笔成文,就很难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丰富的情感。其次,再现外在世界是心灵的内在需要。王夫之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趣,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可见,外在事物在作者眼里已经鲜明地涂上了心灵的色彩。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黄昏的最后一抹晚霞,这重复了亿万年的风景在不同的眼里展现着不同的风采。将心情熔于风景,把思想贯穿于事物,习作才有了生命,有了感染力。因此,确切地说,外在事物是客体,内在心灵是主体。外在事物之所以有“资格”进入学生的习作当中,都是表现心灵世界的需要。

总之,学生习作内容普遍较为空洞,情感柔弱无力,主要还是缺乏对学生内心世界的自我思悟的培养。学生有了一颗感悟的心,他关注生活的意识会愈来愈强烈,发现素材和积累素材的能力也就会愈来愈强烈,这样学生还会为“无米之炊”而发愁吗?

习作不是耍花样、摆脸谱给别人看的,应该是我们自身生活的需要,是我们个体心灵的表达,习作就是要把自己心中真实的思想与情感表达出来。凡是能够真切表达内心真情实感的习作就是好文章。有时,尽管学生习作认识上有偏颇,思想上或许有偏差,但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只要学生把他那个年龄真实的想法、内心的困惑与疑问真实地表达出来,这样的习作就是有生命的习作。

二、关注学生习作主体自我思悟的特点

谁都见过皓月中天的夜景,却只有李白才吟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绝唱;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本来是一座杂草丛生的废园;朱自清笔下的“荷塘”,给人的感觉也只是枯水残荷的表象,但是一经作者的主观感悟,就染上了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就构成了与客观不同的意象。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达出来。”

内心世界的自我思悟,对于习作主体而言,要紧的是能见境有情,瞻物有意,睹人有思,其境、其物、其人才能进入心中,注入感情记忆,留下深深的意象,而后才能胸中勃勃,提笔有文。由此不难窥见习作主体内心的自我思悟有如下特点:

(一)情感性。艺术,就是寻找引人入胜的情境,寻找显示心灵的深刻而细腻的旨趣和丰富的情感。所以,内心思悟必须始终贯穿情感运动。只有当主体的情感倾向于某一习作对象,显示出强烈、深刻、细腻等心理层次后,心灵世界才可能熔化为丰富的习作素材。

(二)意向性。“意向”是主观与客观、情感与认识、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体。心灵思悟必须始终伴随强烈的意向运动,刘勰曾说:“独照之将,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有独到见解的作者,像一些杰出的工匠一样总是根据在脑海已经形成的反映外部事物的又渗透自己思想情感的“内心意象”来进行习作的。看到一粒种子,就能看到万紫千红的春天;捧起一杯泥土,就能浮现人类历史的沧海桑田。这些都是内心思悟时人的直觉炼合了人的情感、想象等高级心理体验而使客观事物变成了一种“内心意象”。意象运动愈充分,人的创造思维愈活跃。

(三)顿悟性。所谓“顿悟”,简言之,就是长期积累而获得的一种突然性的领悟,心理学上称之为潜意识孕育成熟后,同显意识沟通的“瞬间表现”。顿悟从何而来?一要“勤于积”。积之愈厚,发之愈佳,及时录下偶尔闪现在脑海中的习作灵感,往往成为以后习作的“酵母”。二要“敏与思”。对一切事物,特别是那些引起“心灵一颤”的事物,要细心地回味之,深思之,并从中发现全新的内涵。三要“明于辨”。对类似却又不同质的事物进行分析,从而养成明辨实质,求同辨异的能力。四要“善于挖”。学会精思深掘,不满足于一知半解,在不断地渐深地领悟中获得创新的愉悦。只有这样,才能臻于“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来皆成章”的境界。

三、关注学生触发心灵思悟的策略

学生习作时,心灵思悟的触发,实际上就是唤醒习作主体的“生命意识”。这种生命意识在习作的范畴中,就是高尚的人格、敏锐的感觉、丰富的想象和深厚的底蕴,就是一种摄取、表现和创造的潜在能量的灵智和欲求。

(一)塑造人格魅力。心灵的清浊与尊卑决定了文品与人品的高低。人和文是不能悖离的,一旦悖离,人和文的价值都将黯然失色,所以“人文合一”才是作文的最本质的规律。大凡成就卓越的作家,都是用人格和个性抒写作品,用作品表现人格和个性。当我们读李白、杜甫的时候,当我们读鲁迅和巴金的时候,自然会感受他们的人格风貌和个性特征在字里行间的跃动,自然要被他们的人格力量和艺术魅力所折服。究竟是他们的人品,还是文品使他们名垂千古,成为不朽?答案显然是他们的作品达到了“人文合一”的至上境界。一旦学生确定了高尚的稳定的“人格基座”时,他们就不会“剜甜留烂”——分不清真善美,假恶丑,正如一只有好有坏的苹果,食者不是剜去好的留烂的,而是相反;他们就不会“买椟还珠”——领悟不到人情物态的美学内涵,只是浮光掠影,看到其表面和现象。因此,塑造写作主体的人格精神,能使学生对生活有一种深深的爱,对光明和美好有一种执着的追求,进而达到使“人”融入“文”,又高扬着“人”的合一境界,促使他们更健康地作文、做人。

(二)培养想象思维。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是将感知材料在大脑中重新组合、加工改造、融会升华,发展创新的重要思维方法。一个想象力丰富的人,他的创新力就强,能够把自己已经占有的知识重新组合,创造出各种新形象或幻想出前所未有的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内心自我思悟的过程就是进行想象思维的过程。没有想象,就不会有“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驰骋;没有想象,就不会有触类旁通、思接千载的文思涌动;没有想象,就写不出蕴灵气、聚神光的佳作来。以往我们的作文教学重视想象的“景”的训练,忽视了“质”的训练。我们可以通过通感等办法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如对“绿”的想象,如果沟通人的感官系统,就能产生这样的美感:春雨淅沥,草儿拔节,莺儿飞鸣;论触觉则春晖和煦,春风拂面,绿茸茸的草坂触手可摸;论嗅觉则春草的甜香,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凡此种种,一经感觉的转换,就整合生成幽景的辐射型网络,自然是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所以利用通感是训练想象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夯实文化底蕴。中华民族具有自身独特的思维模式和致思途径。《诗经》、《大学》、《论语》、《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诗文典籍,蕴含丰厚的文化内涵。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不在金子般宝贵的青少年时代潜心涵咏,对个人和民族来说都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当学生含英咀华时,受到古圣先贤思想的熏染,道德的感召,哲理的启迪和情感的滋润,他们不仅浑厚了自身的文化底蕴,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财富。一箭双雕,何乐不为呢?心上文章积累多了,头脑里甚至筋肉里都浸润下那一套架子,那一套腔调,和那一套用字造句的姿态。等你下笔一摇,那些所追求的骨力和神韵就自然而然来了。同时,作为一所学校,还要着意构建展示人文主义教育观的文化大舞台。学校展开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要能直观而又动态地展示历史、人生。当他们通过参与亲历,逐步步入广阔、博大、深邃的社会空间,就能够受到社会急剧变迁的有力脉动。当他们在鲁迅故居肃穆时,那孤独不屈的民族魂以及他们的作品所构成的磅礴气势定会震撼他们的单薄和茫然;当他们穿越时间隧道,游历人文景观时,便仿佛不断地在与一个叩问历史、叩问生命、叩问存在的智者作深刻的交流……这些丰富多彩、富有强烈人文意义的活动,突破了学校的围墙,形成了各种新鲜而生动的刺激,赋予学生以丰厚的生活积累和文化底蕴。只有这样,学生内心的自我思悟,才会闪烁璀璨的生命之光、哲理之光、人格之光。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文心触发》.

[2] 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3] 刘勰.《文心雕龙》.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和平路小学)

猜你喜欢
人格内心心灵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