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化与国际旅游岛建设

2011-12-23 21:41迟福林
新东方 2011年1期
关键词:服务业南海海南

迟福林

海洋文化与国际旅游岛建设

迟福林

海南的优势来自南海,海南的战略地位亦来自南海。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全面开放、开发南海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在此背景下,海南应充分借助滨海优势,从战略、产业和理念三个角度,进一步弘扬海洋文化:明确海洋发展战略,把海南建成南海综合开发战略服务基地,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整体提升海洋经济,树立“开放、包容、顽强、绿色”八个字的海洋发展理念。于此同时,大力促进与海洋文化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以产业大开放推动区域开放。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现代服务业的突破、实现旅游房地产的突破、实现国际购物中心建设的突破,促进国际旅游岛的基本格局初步形成。

国际旅游岛;海洋文化;现代服务业;旅游房地产;国际购物中心

导言

2010年12月,笔者在香港参加由台湾亚洲商会举办的亚洲论坛。在演讲之前,论坛主持人、香港台湾商会会长讲了一番话。他说:“据我所知,海南一建省迟福林先生就去了。海南建省时就宣称将发展成为台湾的水平。现在看来,海南就是海南,台湾就是台湾,海南岛的发展远赶不上台湾。”这番话给笔者一个刺激。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曾计划用20年的时间赶上台湾80年代的经济发展水平。20年过去了,海南与台湾的经济发展差距仍然相当大。讲这件事是想说,10年、20年后,海南要真正建成国际化的旅游岛,不能再错失历史机遇了。

海南的优势来自南海,海南的战略地位亦来自南海。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全面开放、开发南海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海南应充分借助滨海优势,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以产业大开放推动区域开放,最终实现邓小平所讲的“海南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战略目标。

一、海洋文化与国际旅游岛

今天来讨论海洋文化,应与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国际旅游岛相结合,从战略、产业和理念三个方面来研究如何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与海南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一)海洋战略

进入新世纪以来,南海作为重要能源基地和交通要道,不仅周边国家加大了对南海的争夺,区域外国家也在力图扩大在南海的影响,南海进入了全面开发的时代。《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战略目标。把海南岛建成我国挺进南海的战略基地,既是保障我国经济安全的战略要求,也是维护我国南海蓝色领土主权的必然选择,更是进一步提升海南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战略地位的重要途径。未来5~10年,海南应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抓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的战略机遇,加快南海开发,把海南建成南海综合开发战略服务基地。

1.南海全面开发时代的到来。以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为转折点,沿海各国纷纷将国家战略利益竞争的视野转向资源丰富、地域广袤的海洋,涉海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近30年来,世界进入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期,主要海洋产业的总产值几乎每隔10年翻一番,已占世界经济总量的4%左右,超越了任何经济领域的发展速度。南海作为重要能源基地和交通要道,不仅周边国家加大了对南海的争夺,区域外国家也在力图扩大在南海区域的影响。相比之下,我国对南海资源开发严重滞后于其他国家。目前,中国对南海的实际控制海域不到南海总面积的40%,中国作为南沙群岛的惟一合法所有者,仅实际控制着8个岛屿。

2.南海综合开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我国在南海的经济安全主要体现在能源开发、运输安全和海上贸易通道安全。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发布的2009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亚洲发展中国家是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和印度将占据未来20年新增能源需求的54%,而两国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也将从2007年的21%升至31%。各方面的预测表明,我国能源供求远景不容乐观。我国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洋石油资源量为246亿吨,占全国石油资源总量的23%;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据估计油气储量为500多亿吨,在传统疆界线300多亿吨,与波斯湾、墨西哥湾、北海齐名为世界四大海洋油气区。南海丰富的油气资源可以作为我国未来能源的潜在供应基地,在相当大程度上将重新塑造我国能源战略格局。

3.加快南海开发面临三大机遇。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切要求加快挺进南海步伐。我国已经明确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揽子措施,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这对开发海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出了迫切要求。第二,南海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南海提供了重大契机。目前,我国与东盟已在30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并确定了农业、信息通信技术、人力资源开发、相互投资、大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交通、能源、文化、旅游、公共卫生和环保等11项重点合作领域。国际金融危机为推动亚洲区域一体化提供了契机。我国计划加速推进“清迈倡议”多边化和亚洲债券市场建设,开展双边货币互换,尽早建立东盟与中日韩(10+3)外汇储备库,以增强本地区的资金流动性。在这个大背景下,广泛开展多方面的、务实的南海合作与共同开发,不仅成为建立互信的手段,更可以为化解争端创造良好的氛围。第三,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与此相适应,需要加大南海油气、旅游、渔业等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强海洋科技、科普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使海南成为我国南海资源开发的物资供应、综合利用和产品运销基地等。这是新时期赋予海南新的使命,也是提升海南战略地位的优势之所在。

(二)海洋产业

海南管辖的海域面积2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海域面积的三分之二,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海南建省办特区之初即提出了“以海兴琼,建设海洋大省”的发展思路。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海洋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有一定的提升。但总体来看,海南海洋经济发展与其他一些沿海省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2009年,海南省海洋生产总值为467.7亿元,仅占全国的3.6%,相邻的广东省海域面积42万平方公里,创造的海洋生产总值达6800亿元,山东主要海洋产业实现总产出5408.4亿元,海南创造的海洋产值仅为广东的1/14、山东的1/10。海南的海洋开发的潜力还远未发挥,加快发展海洋产业势在必行。

(三)海洋理念

海洋理念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开放、包容、顽强和绿色。海洋文化崇尚开放、流动、机遇,信奉“能拼又会赢”。同时,海洋发展又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保护,离不开“绿色”的支撑。应把海洋理念灌输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进程中,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顽强不息的精神,善于抓住机遇,注重绿色可持续,实现海南跨越式发展。

1.开放。开放是岛屿经济的生命线。国际旅游岛的主题是开放,与旅游相关的服务业的开放程度决定了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实际进程。当务之急是通过扩大开放推动旅游及相关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可考虑在海南建立外资、民资进入中高端市场的综合实验区,一些大项目可以整体委托外资管理。

2.包容。作为国际化的海南岛,首要的在于不断探索和创新,先行先试,以包容的胸怀,吸收和借鉴世界著名的岛屿发展经验,设置容许“试错”机制,为改革发展创造宽松的氛围。

3.顽强。实现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既定目标,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任务艰巨。在发扬敢闯敢试精神的同时,更要有顽强不息的精神和务实肯干的工作态度。

4.绿色。建设国际旅游岛,要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把海南建设成为全国人民的大花园,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的示范区,在实行绿色发展当中寻求具有自身特色、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突破

国际旅游岛与其说是发展旅游业,不如说发展与旅游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具有决定性影响,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中之重。国务院《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海南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7%以上,到2020年达到60%以上,基本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基本格局。

(一)国际化旅游业的发展直接依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1.新阶段国际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当前,全球旅游业的发展主要呈现四大趋势。

第一,旅游产业链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其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大趋势。如会展业,国外会展经济发达的国家,会展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致为0.2%,一些国际著名旅游岛屿,如夏威夷群岛、济州岛,会展业在整个经济中也占据相当比重。

第二,旅游产业链中的发展型、消费型服务业也发展迅速。例如,养生、医疗、教育等发展型消费性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第三,文化娱乐性的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比如法国占据世界旅游市场大约10%的份额,其独特魅力就在于它有享誉全球的文化产业设施和独特的生活方式这一行销全球的“符号”。

第四,现代旅游商业快速发展。比如当前购物服务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旅游购物占旅游总支出的比重呈现加快提高的趋势。

2.现代服务业决定国际旅游业的发展程度。国际性的旅游胜地如香港、佛罗里达,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都高达90%以上,从国际经验看,没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就没有现代国际旅游业的发展。

3.海南发展现代服务业面临很大的现实压力。从现实情况看,第一,海南现代服务业仍然弱小,现代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为53.69%,低于全国(58.08%)近5个百分点;第二,2009年海南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在全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在内)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倒数第四位,只排在宁夏、新疆、西藏的前面;第三,海南人均服务业增加值仅为8579.17元,低于全国人均水平(12497.26元)近三分之一。

(二)海南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

适应新阶段国内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的趋势,海南应重点发展四大现代服务业。

1.教育和医疗。教育和医疗是发展现代休闲、度假、养生、选择第二居住地的重要前提。教育、医疗水平的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因素。2009年海南高中教育毛入学率为69.08%,低于全国79.2%的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海南高等学校每十万人口在校生数2001人,比全国(2128人)少127人,海南高校高级职称专任教师仅占专任教师的29.39%。2009年海南人均卫生费用为595元,比全国(1192元)少597元,每千人拥有医院机构床位2.67张,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3.31张);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数1.60人,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1.75人)。

2.文化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国务院在《意见》中提到要加快发展文化体育及会展产业。笔者理解,海南文化产业发展应主要体现四个方面:第一,发展各类文化产业,尤其是大力发展具有海南海洋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第二,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赛事;第三,大力发展国际通行的旅游文化娱乐项目;第四,大力发展会展产业。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远滞后于国际水平,成为国家软实力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5%,美国和日本为20%,韩国为15%。资料显示,2008年美国文化产业的总产值是中国当年GDP总量的70%左右。

2008年,海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1.92%,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5%),与广东(6.4%)、湖南(5.1%)、云南(5.8%)相比差距更大,海南是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比较落后的省份。

3.金融保险业。国际性旅游以现代金融保险为前提条件。目前,海南地方性金融机构发展严重滞后。2009年海南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仅为8.8%,全国排名第23位。从2002年开始,海南省信贷余额在全国占比一直低于GDP占比;全省至今没有一家地方法人商业银行。金融对外开放度低,驻琼外资金融机构仅南洋商业银行一家,极大地制约了海南以中小企业为主要特点的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4.信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既是国际旅游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旅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旅游电子商务正在改变旅游经济的运行模式。据世界旅游组织预计,未来5年之内旅游电子商务将占全球所有旅游交易的25%,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地约四分之一的旅游产品订购将通过互联网进行。当前海南信息服务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应加快走向信息化、国际化和便利化。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建议

1.加大现代服务业市场开放的力度。海南发展服务业关键是市场开放,在市场开放上,需要解放思想,需要从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寻求突破,尽快改善海南硬件设施、软环境不尽人意甚至矛盾问题突出的现状。2008年,海南社会民办医院数量排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倒数第3位。海南是一个特区,社会需求尤其是国际旅游岛建设带来的旅游医疗需求很大。建议在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和公共医疗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开放,降低门槛,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教育、医疗等中高要素市场。这是发展现代旅游的基本要求。比如鼓励海南与国际教育机构合作办国际高中学校,高中阶段子女可以就读于国际学校,这样的事情在海南应该大力支持、大力发展。

2.推进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利用5年左右时间,初步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10年左右,现代服务业占到绝对主导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国际旅游岛的发展前景。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还是要靠开放,比如在博彩业、国际购物中心建设、酒店业、会展业、职业教育等方面,琼港澳双方需要共同采取一些措施加快合作,实现双赢和共赢,这对加快改变海南在这些方面的落后局面,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意义重大。

3.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体,没有中小企业就没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建议通过政策扶持和体制创新,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实现政策新突破。一方面要落实好《意见》中国家给予的一系列政策,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特区优势,发扬先行先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政策的具体实施当中实现某些具体的突破。

三、旅游房地产业的新突破

当前房地产业已成为拉动海南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10年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达179亿元,占GDP比重由1990年的1.61%提升至现在的8.8%,房地产业税收收入为95.7亿元,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39.2%。另一方面,优质资源未能充分利用、房价高升已经成为突出的经济社会问题。为此,找出一条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是海南房地产业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

(一)海南房地产业发展的出路在于旅游房地产

1.全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形势倒逼海南房地产业改革。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背景下房地产宏观调控将成为长期战略行为。调控将直接影响海南房地产业供需结构和投融资环境。

2.传统房地产业发展方式的弊端。1990~1993年期间,每年在海南登记的中小企业有上万家。那个时候80%左右的房地产业是办公楼和商住楼。1994年以后,海南发展势头减弱,中小企业纷纷倒闭或撤离,人去楼空,房地产业“泡沫”破灭。从海南的历史教训来看,房地产业发展的盲目性是导致海南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追求短期利益;二是破坏环境资源,盲目开发。当前海南房地产业开发仍以住宅为主,占开发总量的80%以上,且项目分散、规模较小、产品档次低。

3.传统房地产业发展环境下民生压力日益增大。房价大幅攀升,给当地居民带来沉重负担。海南商品住房销售均价由2000年的1979.8元/平方米增长到2010上半年的10359元/平方米,增长5倍多,年均增长率为18%,相比之下,2000~2010年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为10.8%,低于同期房价增长7.2个百分点。

国务院在《意见》中专门指出,海南要“积极引导和发展与旅游业相适应的房地产业”。发展具有国际旅游岛特色的旅游房地产业是海南应对当前宏观政策压力的最佳选择,是实现优势资源利用最大化的最佳途径,有助于带动以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改变传统房产业开发给民生带来的压力。

(二)海南发展旅游房地产业的主要目标

1.要以海南特色资源为依托,发展与国际旅游岛中长期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旅游房地产业。

2.海南旅游房业地产应建立具有海南特色、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3.要重点发展资源利用价值大、使用效率高、环境效益好的旅游房地产。比如,三亚的目标是要建成海南乃至全国重要的国际旅游城市,但三亚市核心区大部分是一般性的住宅小区,给建设三亚国际性旅游服务中心带来困难。再比如,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商品住房建在海边,这对于海南最大限度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是不利的。

(三)发展旅游房地产业的建议

1.全岛统一土地的规划利用。发展旅游房地产,需要统一规划和统一利用全岛土地。比如,三亚中心区大部分都是一般性住宅小区,主要是因为三亚地理发展空间十分有限。10年前,我们会同三亚市委、市政府一起给省委、省政府提了一个建议,提出将三亚附近3个县,即陵水、保亭和乐东,纳入三亚旅游经济区,统一规划、统一土地利用、统一开发、统一基础设施、统一社会政策。但由于受现行行政体制的约束,至今难以突破。由此可见,只有全岛统一土地规划和利用,才能有效地利用海南最珍贵的土地资源。

2.尽快出台海南旅游房地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结合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海南房地产发展战略与中长期规划》基础上,科学合理编制《海南省旅游房地产发展总体规划》,这对于在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新形势下抓住海南旅游房地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十分重要。

3.落实和谋求旅游房地产业的政策突破。比如金融信贷政策、房地产基金等相关政策的突破十分重要。虽然当前海南的流动性充足,但是随着稳健货币政策的出台,资金尤其是投入房地产业的资金将趋紧。如果能够在旅游房地产基金和相关信贷政策上有所突破,对于海南保持旅游房地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很重要。

4.加强严格的市场管理。加强市场监管,严禁借旅游房地产业的名义,进行一般性房地产业的市场炒作,建立健全市场动态监控机制,加强对旅游房地产业开发经营的监管。

四、建设国际购物中心的新突破

免税政策的落实是关系到国际购物中心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一步,也是衡量国际旅游岛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指标,得到多方面关注。但不能把眼光只局限在单个政策的突破上,而要把国际购物中心作为一个大目标、大政策,整体规划,分步推进。

(一)免税购物成为国际旅游的重要趋势

旅游购物已经成为旅游产业链中的重要关联产业。现代旅游和现代商业,都与免税购物紧密相连。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离不开以免税为主要手段的现代旅游商业的发展。国际购物与国际旅游直接相联,相互依托。一方面,国际旅游购物占旅游总支出的比重呈现加快提高的趋势。欧美国际购物占旅游消费的比重已经占到70%,我国只有30%。另一方面,国人到国外购物已成为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旅游消费的重要来源。从济州岛、冲绳岛案例中也可以看出,免税商品购物已经成为国际旅游加快发展的大趋势。

(二)海南免税政策的进展

1.离境退税。应将目前公布的境外游客离境退税政策付诸实施,做好相关服务。制定具体办法,明确海南退税定点商场;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吸引境外游客前来购物;免税业务与国际通行惯例接轨,实现免税手续便利化。

2.离岛免税。争取中央支持,尽快出台和落实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规划和加强离岛旅客免税业务的运营和管理,完善相关服务。

3.岛内免税。岛民实现免税购物,既是扩大本岛居民消费,实现富民强岛的重要举措,也是把整个省作为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的重要探索。尽管目前有争议,但可以探索。

(三)国际购物中心建设的行动建议

在国际购物中心建设上,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是,仅仅满足于离岛、离境退税政策突破。国务院在《意见》中提出“逐步将海南建设成国际购物中心”。笔者理解,“国际购物中心”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目标、大政策。怎么来实现这个目标和政策?从现在的免税开始,经过5~10年努力,海南应当实现国务院提出的“逐步将海南建设成国际购物中心”的战略目标。

1.尽快提出海南国际购物中心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国际购物中心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区域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体制安排与政策支持与行动计划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2.分步推进国际购物中心建设。第一步,从正在推进的离境免税开始,做好相关的服务和监管工作;第二步,在提高管理水平基础上尽快公布实施国人离岛免税政策;第三步,在此基础上,争取把海南建设成日用消费品免税区,以顺应消费主导发展的基本趋势。在这三步的基础上,再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把海南建成国际购物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购物中心的形成将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初步建成的主要标志。

3.改善消费环境,创新消费政策。海南岛在改善消费环境和创新消费政策上还有相当大的空间,同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4.严格管理。如果游客来海南购物时怀疑东西是假的、吃饭时考虑是不是挨宰,这样一种管理状态,将很不利于国际购物中心的建设。

国际旅游岛未来发展的趋势取决于现代服务业的突破,取决于旅游房地产的突破,取决于国际购物中心建设的突破。通过这些突破,才有可能用10年左右时间初步形成国际旅游岛的基本格局。

“十二五”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历史性转型的关键五年,我国将逐步由投资、生产和出口大国向消费大国迈进,全社会公共需求的快速增长是一个大趋势,这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了历史机遇。抓住历史机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包容性胸怀、顽强不息的精神实现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新突破,这也是发展海洋文化的主要目的之所在。

F127

A

1004-700X(2011)01-0026-06

〔作者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服务业南海海南
做好服务业 做强鱼文化
南海明珠
北海北、南海南
怀念海南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海南杂忆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南海」——歴史、国際法尊重を
南海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