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
基础设施建设不必装进“民生”筐
□南山
两会已经结束,在海南省“十二五”发展蓝图中,全力保障民生成为一个亮点。“十二五”时期,海南计划投入1300亿元,重点实施73个民生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住房、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多个方面,令人鼓舞。
但是近日人们仔细解读这73个民生项目后,发现排在前面的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列入民生工程显得有些勉强。这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一句流行语:“民生工程”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
争取开建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建成开通博鳌机场、开工建设380公里的高速公路、2015年形成区域性枢纽港架构、建成344公里西环高速铁路等等,这些确实是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而在老百姓看来,民生就是衣食住行,就是柴米油盐肉菜蛋,就是入托上学就业就医,就是口袋里的钞票和养老的钱。这就是老百姓心中真正的“民生”。跨海大桥是一个道路交通工程,它早一天建晚一天建,是中央政府与粤琼两省联手建,还是引进外资和民营资本建,都是可以选择的,建成后可以收费,完全可市场化操作。说它是民生工程,确有争议。从2008年以来,海南省委、省政府每年都要为民办10件实事,但从来没有把建机场、修铁路、造港口之类的事列入到“民生工程”中来。
在这里,我们必须对“民生工程”有一个原则界定。“民生工程”是什么?并不是所有的领导干部都真正懂。许多原本是地地道道的形象工程,但到了官员嘴里,马上贴了“民生工程”的标签。譬如某市花2个亿建了一个综艺广场,市委书记说这是“民生工程”,某地花6个亿建了一个休闲娱乐之都,县委书记说这是“民生工程”。但老百姓并不认这个账。
民生工程是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重点关心弱势群体,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政策举措。一句话,民生工程就是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也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
弄懂什么是“民生工程”非常必要。否则的话,将来省财政收入增收部分的55%用于改善民生肯定不够,100%拿出来也不够,甚至把财政收入全贴进去,还不够。因为建设国际旅游岛,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将非常大,只要有资金都可以做,没有边际。
当然,从大的方面看,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了,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间接地改善了民生,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应将两者区分清楚,让百姓清清楚楚地感受到政府“执政为民”带来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