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 倪兰 陈琛
编者按
终端计算能力的提高、3G移动宽带的发展促进了互联网应用场景的变革,消费者倾向于将在各个不同场景实现的业务通过移动互联网即时实现,覆盖全部应用场景的“云手机”因此应运而生。云手机天然依存于网络、云服务平台,背靠云管端的ICT综合能力,这正是那些具备综合设备提供能力的终端商有能力、有优势,也应该及时杀入的领域。在这方面,华为成了先行者。
华为云手机,概念之上是什么?
本刊记者 | 倪兰 陈琛
华为终端云服务平台的创先之举在于向计算/管理云的延伸,而管理云的实现所背靠的正是推送能力。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推送能力,云计算的演进只能止步于资源云阶段。
传统终端厂商自推云手机,互联网商定制云手机,综合设备商同样跟进云手机。一时之间,云手机成为年中终端领域的热门产品和热点话题。
不过,也正因为这股突如其来的热潮,许多第三方人士下意识地敏感起来,不少人质疑,“云手机只是在炒作概念”。
在一事物新生时,不免有混淆其中、炒作甚至偷换概念者,但也并非全部。一些终端技术专家认为,将手机联系人信息等资料放于服务器上保存一下就称“云手机”的,确实是“伪云”;而能够完全实现消费者个人信息云端存储,应用与媒体云端发行运营,并通过门户实现云管理,沟通和交流都通过云端聚合的手机形态,才可称为真正的云手机。
目前业界已经开始出现真正云手机的第一阶段产品。
受访分析人士认为,用户需求以及技术发展双方面的原因驱动了云手机的问世。
首先,技术发展方面,云计算技术的商用潮流使其应用于终端成为可能。同时,智能手机软硬件功能、运营商无线宽带覆盖以及网络接入能力等方面的提升为云手机的普及与商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还有一点不得不说的就是当前火热的智能管道技术,让运营商和业务提供商为用户提供更精细化的服务有了保障。
其次,用户需求方面,可以看到,目前多款云手机的核心功能——云存储、内容聚合与共享正是为了满足用户日益显著的无缝办公与娱乐需求。“随着用户移动性的增强与终端数量的增加,用户对于单一终端的使用时间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但用户偏好的应用却相对保持稳定,那么用户就希望在多个终端之间实现无缝的存储与使用,例如用户可以通过云存储与共享在PC、平板电脑与手机之间实现无缝的文档存储与编辑等。”分析人士表示。
事实上,不仅是对无缝办公与娱乐的需求,iPhone、Android手机等的成功证明用户对于终端性能的需求永无止境。“当人们使用固定电话时,便对移动通话产生了需求;当人们能够收发短信时,便对更直观的视频通话产生了渴求……在这样一个旧需求不断被满足、新需求不断被提出的过程中,用户开始希望手机可以承载个人电脑的所有应用,但这对手机的存储、计算、传输以及管理等多方面的性能提出了挑战,于是,之前已成功应用于企业市场的云计算技术又被应用于公众市场,‘云手机’由此得名。”中研博峰咨询顾问寇星表示。
在华为看来,终端计算能力的提高、3G移动宽带的发展促进了互联网应用场景的变革,消费者倾向于将在各个不同场景实现的业务通过移动互联网即时实现,因此需要一个覆盖全部应用场景的“云手机”。
云手机与传统手机最大的区别在于云手机提供了端到端的在线服务,云手机提供商提供的不再是单纯的终端产品,而是一整套移动互联网服务,其中包含终端以及云服务,因此,当提及真正的云手机时,其根本特质在于其商业模式——一个终端+服务的组合。
以近期最新也最有影响力的一次发布为例。
8月3日,华为终端发布了其首款云手机Vision“远见”,以及云服务平台Cloud+。华为的云手机与这一时期出现的其他云手机究竟有何差别?
这款云手机的配置问题可以不用赘述,其能成为云手机的关键就在于背后支撑的云服务平台。而这一云服务平台并非如此前某些业界第三方所判定的只是“又一个应用商店”,事实上,这一平台目前阶段可简单划分为两大块,其一确为应用商店——华为的智汇云应用商店,而另一块则是管理云。
这一管理云中包含了一些真正云化的自管理业务,比如对手机中信息进行转移、清除的远程管理操作(“手机不怕丢”),云存储和备份空间(“内容随身带”),以及由云上进行的推送(“应用随意甩”)等。
华为此次的创先性无疑正体现于这一管理云之上。目前,业界其他终端商或互联网商,其面向大众消费者的云仍多以资源云(应用商店)为主,华为Cloud+则率先实现了从资源云向包含了备份、存储等能力的计算/管理云的延伸。
仅由这一管理云的功能和能力我们即可看出,云手机并不都是在“炒概念”。华为终端的这一云服务平台,已改变了终端产品“售出即服务结束”的传统商业模式,这是本质上的改变。而管理云与应用商店的结合,则更体现了该云服务平台以用户为中心、聚焦消费者需求的构建理念。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不同群体对于社会以及对于自我的需求分为不同层次,华为云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可以满足消费者对通信服务,从“备份、存储、同步”等基础需求,到“娱乐、游戏、导航”等中级需求,再到“社交”等高级需求的全阶层服务诉求。
依托该平台,华为终端将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从而将客户粘度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创造价值。
正如文章开头我们所看到的市场动态,各方均在推动云手机,而其中的差异性在哪,华为这样并不算传统终端巨头的厂商,其独特价值点在哪?
无疑,由云计算环境脱胎而生的云手机,其背后离不开云;而作为手机属性,它也离不开网络管道。因此,云手机所代表的必然是云管端三者的结合。
在华为终端CEO万飚看来,技术化的云对消费者是没有意义的,端云深度结合才是其Cloud+的优势和独特价值。目前许多提供云服务的互联网商已经感受到了管道不足的局限和掣肘,而华为这样的综合设备商由网络管道领域而来,能够更好地协同云、管、端,借助管,使得云和端体现出与众不同的差异性。
在云手机这样的消费品之前,华为已将其云管端架构规模应用于通信、办公、医疗等商用领域。仅以上海区域为例,华为自身的上研所已全面实现了万人应用规模的云环境工作,同时还为上海联通实现了全市300家营业网点的全业务云化,并帮助上海第七医院试点云办公。
华为终端的技术专家向记者进一步诠释到,开展多种多样的云业务,需要统一、开放的账号体系,需要连通云端和各个不同场景终端的物理连接通道,华为称之为Push(推送),Push技术承载着输送云端到终端的指令和数据的任务,以及多设备之间的协同。
如前所述,华为终端云服务平台的创先之举在于向计算/管理云的延伸,而管理云的实现所背靠的正是推送能力。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推送能力,云计算的演进只能止步于资源云阶段。
事实上,推送的理念目前如Google、摩托罗拉等移动互联领域的重要参与者都已提出并提供,但强大的推送能力却并不是谁都能轻松实现的,因此最终用户的真实感受往往千差万别。以这几家来说,其推送的性能目前并不佳。
推送性能主要是指指令和任务的响应时间,其实现能力对于厂商管道经验的依赖性非常大。基于多年对于管道的技术积累、深刻理解以及设备提供经验,目前华为能够实现的推送响应时间是10秒之内,已与苹果相关服务达到同一水平,而远超前述的其他一些企业。
这种所谓的“技术积累、深刻理解”绝不是一句空话。举例而言,Google Market上提供在线应用安装服务,但极端情况下,一些用户往往点击二三十次都不会成功。这一个小小的问题却暴露出能力缺失的大弊病,比如这种问题有时是因为Google缺乏管道经验,无法解决网络连接适配问题所致;有些时候也会是因Google自身不做终端,在软硬件适配上存在问题,云服务器对于用户终端无法识别所致。显然,过去的技术积累和理解使得华为在云管端的结合与协同上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从云端推送至终端的内容应用越来越多,对于终端功耗造成的困扰已成为目前消费者对于新型智能终端的诟病之一。而华为目前已能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实现终端理想的功耗水平——据称经过长时间的待机测试,已验证华为云手机比目前主流智能手机功耗能少27%。
华为在推送的性能和功耗上的重点攻关使得该公司目前在这一领域已掌握着多项关键技术,并已在申请相关专利。
“一句话:华为更了解移动通信网络。当前应用和内容爆炸,无序发展业务会给运营商带来什么样的问题,产生怎样的后果,华为非常清楚,并且掌握着端到端的技术去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华为终端技术专家指出,“除了造车,车的轮胎我们也生产,甚至马路也是我们修的,我们懂得如何保持持续的优秀体验。”
光有“车、轮胎和马路”显然还不够。一些受访专家指出,云手机厂商的内容运营能力将影响其后续走向。
“作为智能手机的重要趋势,云手机仍需以内容持续吸引用户,那么云手机厂商的内容运营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移动研究院陈志刚指出。
对于其智汇云应用商店与业界其他应用商店的差异化,华为终端的定位在于重质而非重数量,因此目前华为智汇云应用商店吸引的开发者大多为有实力的精品厂商,并由他们提供精选过的领先应用。目前智汇云以提供应用和游戏为主,未来还将提供更多数字内容,比如310万首正版歌曲、超过10万部高清视频等,以及提供丰富互动方式的游戏中心。
与此同时,在今年第二季,华为也启动了专为培养中小开发者而设的开发者大赛,以精选中小开发力量与内容支撑。到10月,这一大赛将至收尾阶段,之后这一应用商店的开发者和应用的数量、质量将出现新的惊喜。
就华为而言,作为综合设备商,其ICT能力以及在全球的管道运作经验使得他们非常懂得各地运营商的能力,因此其云服务平台可以将当地运营商的管道能力与当地消费者应用需求、习惯更好地对接,帮助运营商丰富业务形态、发展客户资源。同时其对本地消费者需求的理解也能在丰富应用商店内容时,更贴合本地需求,也相比其他国外厂商更能满足本地用户的喜好。
当前优秀的互联网应用和内容,已经从一次性购买这种简单交易方式发展为多种运营方式。生态圈的建设,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吸引第三方开发者,整合互联网行业资源。吸引开发者需要有开放的心态、健康的商业模式以及准确的消费者定位。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华为为其智汇云打造了多种销售模式,既有面向全球最终用户的自营店形式,也有面向运营商、帮助运营商建设的应用商店;后者还可进一步根据运营商的类型与规模,细分为店中店、合营店、代营店等多种形式。此外,还提供着开放的用户体系和多种运营支撑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