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已经成为历史。人们开始聚焦于“后世博”的话题(“后世博”何谓?借用我曾经提出的“后建设”概念,我以为大约可作三个层次的分析,即“after-”,“post-”,“meta-”)。在总结世博的成功经验时,我认为,上海世博留给人们最深刻印象的并不只是那富有创意、奇异瑰丽的世博场馆的造型,也不只是世博展示的丰富的高科技元素,而是那道上海世博最亮丽的风景线:无所不在的“小白菜”——“志在、愿在、我在”的世博志愿者。近悉,上海首批70万志愿者正式领证,而五年内,上海志愿者将达到适龄人口的10%——200万。我相信,这是世博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经验与财富。志愿者精神,也将成为“后世博”城市管理——严格讲应该是“城市治理”得以深化、升华的最重要标志。
从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到北京奥运会的百万志愿者,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巨变的一个最突出的形象展示。而上海世博则进一步把这种志愿精神推广到了全社会:不仅有世博园区内无处不在的年轻“小白菜”,而且有遍及大街小巷的“夕阳红”组建的“橙马甲”团队,他们活跃在商场公交,形成了一种志愿服务无所不在的平安、和谐、便利、宜居的城市形象和生活氛围。从传统的“义务劳动”到现代的“志愿服务”,尽管可谓一脉相承,但还是表现出了些微但重要的变化与发展(我国台湾地区的“义工”到“志工”的变换,也颇具启迪)。“义务”强调的也许是无报酬的付出与承担,但本身又是具有一定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法律的或道德的——在内的,如我国的“义务兵役制”,这是基于每个中国公民具有不可推卸的保卫祖国的责任基础上的;而“志愿”是主体的志向与愿望的统一,更突出的是自觉自愿的价值目标的选择,因此无疑具有更为深刻的内涵。同时,“小白菜”与“橙马甲”也改写了那些以“标志性工程”形塑的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问题,这些年也成为了城市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但在各种“城市经营”的企划中却往往流于肤浅和被庸俗化。由于当下“形象工程”多兴,今日的中国,谈起“形象”,似多有“作秀”乃至造假之嫌。然“形象”本不含负面之意,“形象”不是抽象,是基于五官感觉获取的印象的产物,有人把它归為“知觉”之中,我却认为更接近于一种整体的“表象”。形象属于“现象”范畴,但现象总是本质之表现,现象会有“真象”、“假象”之别,不论是“真象”还是“假象”都表现着一定的本质(当我们所说之事情“真相”已经是更接近于本质之范畴了)。而现在被公众舆论所针砭语垢的“形象工程”也许更多的只是用假象来掩饰、装潢和“包装”的产物。各地兴起之“形象工程”本应是能表现或体现城市精神之本质的规定性的具有具象而非抽象的工程——当然,当今中国乃“工程”世界,许多非具象的抽象目标或无形之项目也一概冠之以“工程”之名。然而,只是这些年“形象工程”太多太滥,几成“政绩工程”之同义词,故今日提起“城市形象”似也有不洁之意。但真正的“城市形象”绝非高楼大厦等“标志性”建筑、五光十色之城市夜景或曰“让城市亮起来”之“灯光工程”所能展示和囊括的,曾闻西部某城市竟然还有“人造月亮”和“人造星空”工程,真可谓“创意”迭出、富有“想象”!
但是,一座城市,最重要的“形象塑造”来自何方?就像前些年讨论上海城市精神时我曾经说过,城市精神之魂在于城市人的精神。今天,讨论城市形象,我同样认为,其最大魅力乃是该城市人的形象。城市形象本质上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软实力”不是提供各种“免费午餐”的“胡萝卜”式的吸引力(那还是靠以金钱为后盾的“硬实力”),而更在于是一种使人心悦诚服、心向往之的影响力和亲和力。2010世博会就是展示上海城市形象的一个最佳机会,也是为世界留下一个新的“上海印象”的最佳机遇。世博已经成为新的上海形象的塑造者。如果说借用新北京、新奥运的口号来说,“科技世博”的含量更多取决于世界各国的参展者能否拿出无愧于时代的科技成果来展示的话——恕我直言,展馆的建设当然也是其中的重要内涵,但一届世博会的亮点更在于其展示成果的科技含量。相较于北京的“绿色奥运”,上海世博进一步提出了“生态世博”的口号,这还需留待更深入的阐释,其中,世博会展示的人类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的推广与普及无疑是世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石油文明及其伴随的生活方式备受质疑,其最具示范意义的超级大国引发的金融海啸震撼世界之后,何谓绿色生活?何谓生态文明?我想,上海世博就是这种新的文明的展示。“生态世博”既需要科技的支撑,更需要人文的底气。我认为,绿色生活、生态文明首先在于人们行为方式的变化。人的行为方式不是动物的本能活动,而是一定理性宗旨指导下的选择。世博会要展示“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之主题,世博会的行为方式首先就要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示范,而世博志愿者的行为方式无疑是一个“城市最佳生活试验区”的浓缩。“小白菜”与“橙马甲”曾是上海世博期间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每个志愿者的活动范围都是最佳生活方式的示范区。志愿者精神也将是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展示自己风采的最具吸引力的形象标志。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总觉得这个口号与其在申办时的英语表述存在一定差距,我们递交世博的英语原文是“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中文表述应该是“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表达的是人们对城市的一种希望与期待,这才是上海世博主题的本意。而现在的中文主题则更像是国人的“城市梦”的一种理想。的确,早在希腊城邦时代,亚里士多德就曾经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美好。但是,城市是什么?是人的聚居、交流与发展的空间,“城市形象”体现在哪些方面?首先应该是一种空间的形象。但城市空间绝不只是一个地理-物理空间,更是一个经济-社会空间,而为了生活的更美好,城市对于人来说,还有一个文化-心理空间问题。城市本质上是一个异质化的文化空间,城市的流动性加大和丰富着多种异质文化在交流中沟通、在碰撞中融合,大量的城市移民就在这种背景下逐渐融合进所在城市之中,其中不乏“文化休克”的痛苦、文化冲突的烦恼,以及文化融合过程中的种种困惑与惊喜。世博会将是一次重要的文明和文化交流的机会,其举办者有着世界各种文化背景,展示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科技成果,但更核心的是展示一种生活理想。值此金融海啸影响全球之时,世界的“美国梦”正在褪色,国人的“城市梦”依然强劲。上海世博展示的低碳、可续的绿色生态的生活理想、生活态度和生活经验又该如何落实于现实之中呢?
在世博开始之前,我曾经提出,我们力图展示的“上海形象”和最终世博会能够为世人留下的“上海印象”并不会完全的重合,这是我们要有思想准备的。“形象”重在视觉的冲击,重在以其外观争夺“眼球”。“印象”重在心理的体验与感受,人们总会自觉不自觉地记住自己最想记住的“印象”,而由于人的情感世界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最能为人念念不忘、感受最深的“印象”往往来自对活生生的遭遇过的“事情”的印象——注意,国人特别爱说“事情”而非“事实”,的确很有意思,因为事情之“情”恰恰来源于人,那就是融入了人的情感的印象。观展者来自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他们的视角是多元的。何以使他们都能感受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感受到一种宾至如归的友情与亲情?这有赖于对上述城市空间三个纬度的整体感觉与体悟。无疑,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我们的志愿服务水平的高度,具体表现在三个空间维度:在地理-物理空间,提供指路导向服务;在经济-社会空间,熟悉城市发展历史与现状以及相关的风土人情;在文化-心理空间,应掌握全面的心理沟通和文化交流技巧。我曾特别强调,对于外宾,国人的友好与热情是举世闻名的,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更为人性化、常规化的、符合国际惯例的服务,这就需要对不同国家与民族的风俗习惯有所了解和体悟(有时过度热情的“贴心”照顾会与欧美人士特别重视个人隐私空间的保护发生误会)。而对于可能占百分之八、九十的“内宾”的志愿服务也应做到同样的热情与礼貌。当然,以前的上海人曾经有一种瞧不起外地人的傲慢与偏见,常称他们为“乡下人”,也许是受旧上海租界文化的潜移默化的结果。18世纪的欧洲曾经被称为“法国的世纪”,那个时代也遗留下了骄傲的巴黎人把一切非巴黎人都一概称之为“外省人”的历史。同时,也有着建国以来严格的大城市户籍控制所带来的沾沾自喜的盲目自大。大量的新上海人已经彻底改变了这种传统的“上海印象”。上海人是勤奋而精明的,善于“螺蛳壳里做道场”;上海人也是开放和大气的,勇于创新“吃螃蟹”。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再次成为“创业者的热土”就是证明(其实,“企业家”总应具有某种风险意识,就此而言,企业家与探险家往往在精神气质上又有一定的类似性。曾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的上海本身就具有创业的传统基因)。世博的经验证明,上海留给世人的整体印象还是成功的,志愿者的服务也经过初期的过于拘泥、略显死板(当然,为了安全,在所难免)后,及时地进行调整,不断地完善与提高。我觉得,这也是上海世博和上海志愿者最为可喜的进步。
总之,只有“更好的城市”,才会有“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城市”是地理-物理、经济-社会、文化-心理三大空间的协调发展。“更好的生活”需要科技的参与,但是更要超越技术中心,才能回归以人为本;扬弃消费主义,才能坚持可持续发展;化解文化冲突,才能构建和谐社会。上海世博弘扬的现代科技与生态的和谐、不同文明与文化和谐的现代城市精神,以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就是上海精神,这也是真正的城市精神与城市形象,这才能给世人留下“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的深刻印象!我们的志愿者,也应该自觉自愿地肩负起这样的使命,成为这种城市精神和城市形象的示范者。因为,“志愿者”本是一种使命(mission)的承担者,而这种使命的传递也将为世人留下一个崭新的“上海印象”。世博的志愿服务精神,我以为也是后世博城市管理最要弘扬的一种精神。现行的“城管”形象能否有所更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管理模式的转换;何以使城管的工作更好地获得民众的信赖与支持,引进志愿者的服务精神是关键;寓管理于服务中,也许是改变城管形象的基础。城市管理以人为本,其核心就是服务。“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的话语转变,实质就是“人民的城市人民管”。
责任编辑:王震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