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玲,李小凤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福建 泉州 362000)
再生医疗器械是指使用后经处理可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在回收、清洗、灭菌、发放到使用科室这一循环链中清洗是基础,在医院消毒和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规范或标准中明确规定,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彻底清洗干净后再进行灭菌。为了加强对再生医疗器械的质量控制管理,我院消毒供应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小组不断改进清洗流程,加强手工清洗环节,使再生医疗器械清洗质量较改进前大为提高。因此,清洗为医疗器械灭菌起到了清除障碍的作用,是医疗器械灭菌前处理的必要过程,更是确保医疗器械灭菌质量的重要环节。关于如何提高医院供应室器械清洗质量,我们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得出以下几点策略。
1.1 特殊感染器械的处理特殊感染器械 (如破伤风、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器械)应先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有明显污染物时应采用5000~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至少60 min后再按常规器械处理,每次用后的消毒液立即倾倒,不能重复使用。
1.2 普通常规器械的处理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原则。
在实际工作中,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在器械实用完后,往往不能及时清洗,使用后的器械表面粘附的血液、脓液、体液等污物,如不能即刻用水冲洗,将会导致污物干涸在器械上,且时间越长干涸越牢固,清除的难度越大,严重降低器械的清洗质量,也没有将污染器械保存在盛有水的容器中浸泡或用湿布擦拭包裹,回收至供应室后,造成血污等干涸在器械上的现象较为普遍。我们通过多年经验总结,发现器械使用后的及时处理,成为降低清洗难度、保证清洗质量的关键。因此,应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交流,增强相关医务人员及时清洗、正确保存使用过的医疗器械的意识,并制定严格的规范和标准,未达到初步清洗标准的器械不予回收,以此提高医院医疗器械清洗的整体质量。
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带有感染性的血液、粘液、脓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在使用后需要做到先消毒后清洗。消毒时所采用的热力或化学消毒方法,可造成污物中的蛋白质凝固,使得污物与器械表面粘附得更紧,很难彻底将其去除,严重影响了器械的清洗质量。因此先消毒后清洗的工作流程对保护器械清洗人员安全有利,但同时又大大增加器械清洗的难度。合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尽量使用现代化消毒功能的清洗设备来进行器械清洗工作,避免人员在清洗过程中感染的可能,而对于确需手工清洗操作的器械,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人员的防护措施。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器械清洗中清洗剂选择的基本原则是根据污染物的成分选择,无机物污染的器械选择酸性清洗剂,有机物污染的器械选择碱性清洗剂,金属器械主要选择弱碱性清洗剂。对有机物污染、物品结构复杂、表面不光滑器械的清洗需用多酶清洗剂,但根据我们的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完全做到根据污物性质选择相应有效的清洗剂。同时多酶清洗剂价格昂贵,出于考虑成本的原因,有的医疗单位选择价格低廉的家用清洗剂和洗洁精、去污粉等含氯消毒剂。但这些消毒剂对血液、脓液、体液等有机物没有作用,清洗质量难以保证。即使能够按照规范要求使用多酶清洗剂,也不同程度存在多次重复使用、配制浓度不够、配制温度不当的情况,影响酶分解去污的能力。因此在器械清洗的过程中,应做到一切以保证器械清洗质量为中心,正确合理的按照消毒技术要求使用清洗剂。
器械清洗方法应做到科学、规范,一般的清洗步骤为:分类初洗消毒、清洗、漂洗、干燥。我们依据多年的清洗经验,根据器械的性能、结构、材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清洗方法。
(1)对表面光滑的金属器械如弯盘、治疗碗、拉钩等,使用手工或全自动清洗机清洗。
(2)对带有齿纹、关节的器械如止血钳、镊子、组织钳、咬骨钳等,清洗前将器械关节打开,在多酶洗涤剂中浸泡足够时间,再用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或手工刷洗。
(3)对带有孔隙、管道的器械如各种吸引头、穿刺针、胃肠镜等,先拔出管芯,使管腔内充满多酶清洗液,用高压水枪反复冲刷致污物迅速剥离脱落。
(4)涮洗不能使用铁刨花等质硬的清洗工具,避免清洗对器械的损伤,使用较柔软的棉布、软毛刷或气枪等对器械进行清洗,使用后的清洗工具要定时彻底消毒。
(5)精密程度较高器械,严格遵从厂家清洗要求,结构复杂的器械,必须按厂商提供的说明书拆卸后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6)清洗时水质必须是软化水,硬水易使器械表面形成硬质层,难以溶解且易腐蚀金属器械。
(7)每次清洗均应做到彻底不遗漏,否则有机物附着在器械表面形成生物膜,影响灭菌剂的穿透,造成消毒灭菌失败,污染物凝固还影响以后清洗效果和破坏器械。
(8)在轴节和复杂结构处应认真刷洗和反复冲洗,在清洗中注意环节质量,保证器械彻底清洗的效果。
总之,医疗器械清洗是确保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质量的重要环节,清洗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临床医疗工作质量,越来越受到各级医疗单位的重视。以上几点策略是我们在长期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中,应重视和把握医疗器械处理的每个环节,一切以提高器械清洗和消毒质量为前提,降低临床使用医疗器械的安全风险,保证医院的医疗整体质量。
[1]李六亿.医疗器械清洗与消毒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0):1253.
[2]黄靖雄.清洁 (Cleaing)[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6):558-560.
[3]张文丽.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 [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6,22(2):2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