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
(合肥市委政策研究室,安徽 合肥 230071)
合肥“十二五”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
合肥市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
(合肥市委政策研究室,安徽 合肥 230071)
科技创新战略是合肥加快发展的主战略,是发挥合肥科教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动力。本文基于合肥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和有关统计公报数据,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合肥市“十一五”科技发展的成效进行了客观评估,深入分析了合肥与武汉、长沙、西安、福州等追赶城市的科技实力现状,对“十二五”时期合肥进一步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科技创新 战略评估 政策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合肥加速崛起、全面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加快创新型产业发展,是未来合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因此,科学评估“十一五”合肥科技创新战略实施情况,认真查找科技发展不足,科学谋划“十二五”合肥科技发展的战略与举措,对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4年11月,合肥市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全国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以试点市建设为契机,合肥市在“十一五”时期实施创新推动战略。2008年10月,省委、省政府为扩大试点效应,以合肥为核心设立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通过“十一五”时期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有力推动了合肥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战略转型,使这一阶段成为合肥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高、结构调整最优的时期。
1.科技创新战略取得显著成就。“十一五”期间,合肥以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抓手,坚持以创新为灵魂、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的,在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立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到了国家有关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对提升合肥综合竞争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合肥连续5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成为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
2.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十一五”时期,合肥坚持以“引进大项目、实施大开放”的思路,先后引进了京东方、赛维LDK、鑫昊PDP、友达光电等一大批重大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与2005年相比,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由488亿元、128亿元提高至2021亿元、62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2.9%和37.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3.8%提高至23%,五年净增9.2个百分点。以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和公共安全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实现产值1044.6亿元,实现增加值311.2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27.7%和29.6%。
3.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凸显。“十一五”以来,合肥坚持把培育创新主体放在实施科技创新的重要位置,率先在全国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共有240家企业列入培育计划,144家列为试点企业。合力叉车、科大讯飞、江淮汽车、工大高科、美亚光电、安凯福田等6户企业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企业,通用院、华东光电、安凯客车、三联公司等4户企业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37家企业成为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市级创新型企业达120家。到2010年底,全市按国家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达438户,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的三分之一。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在市本级建立6亿元的专项基金。201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64亿元,是2005年的3.3倍,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37%。全市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主要指标持续增长,2009年,全市1737个规模以上企业中,有R&D活动的企业达222个,占规上企业总数的12.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合计28.2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R&D经费投入的31%;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科技队伍中共有R&D人员13726人,占全省人员总数的25.4%,占合芜蚌试验区R&D人员总数的49.3%。
4.科技创新成果产出持续增强。2010年,合肥市专利授权量400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85件,分别占安徽省授权总量的25.02%和43.65%,分别是2005年的5.77倍和1.51倍。每百万人口申请专利数2909个,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98个,分别是2005年的 10.99倍和1.39倍。全市技术合同(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交易额从7.46亿元增加到28.3亿元,五年增长了279.4%。
5.科教研发实力不断增强。截至到2010年底,合肥共有高等院校56所,比2005年增加了8所;拥有科研院所344所,比2005年增加了249所;拥有国家大科学工程5个,比2005年增加了1个;拥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2个,比2005年增加了6个;拥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1个,其中省级以上67个,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100个和45个;拥有企业技术中心129个,其中省级以上86个,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91个和55个;拥有风险投资公司11家,比2005年增加了3家;拥有专业技术人员40.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6.7万人。
表一:“十一五”合肥科教研发实力对比
“十一五”时期,在科技创新战略推动下,合肥科技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科技实力与先发地区、中部省会城市、“十二五”拟追赶的目标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高新技术产值差距较大。2010年,我市实现高新技术总产值2021亿元,分别是武汉和长沙的78.8%和88.4%;实现增加值620亿元,分别是武汉和长沙的70.2%和89.4%。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尚不及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收入总额。
二是企业创新实力差距较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还不够突出,与深圳市90%的研发中心设立在企业、90%以上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与中部地区武汉和长沙相比,2008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有312个,分别是武汉和长沙的53.4%和73.8%,占规模以上企业22.2%,虽然高出长沙市5.8个百分点,但仍比武汉市低3.4个百分点;我市规上企业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企业有177个,分别是武汉和长沙的的43.8%和63.7%,占规模以上企业的12.6%,比长沙高出1.8个百分点,但比武汉仍低5.1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科技活动人员2.47万人,分别是武汉和长沙的54.2%和87.6%;企业投入的科技活动经费为44.7亿元,分别是武汉和长沙的44.1%和87.4%,其中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为21.5亿元,分别为武汉和长沙的44.9%和71.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317.9亿元,分别是武汉和长沙的25.4%和72.4%,新产品产值占同口径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2.6%,分别比武汉和长沙低13.6和3.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为1073件,高出长沙47件,但仅是武汉的51.4%;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87件,分别是武汉和长沙的32.1%和49.7%;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17.4%,分别比武汉和长沙低10.5和19.2个百分点。就名牌产品和名牌商标而言,目前合肥共有中国名牌产品10个、中国驰名商标17个,相比之下,同为全国创新型城市试点的深圳市拥有世界名牌产品3个、中国名牌产品80个、中国驰名商标25个。
表二:2008年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比较
三是科技创新产出差距较大。2010年,我市全年专利申请量14459个,分别是武汉和西安的96.1%和74.2%,是长沙和福州的1.59倍和2.36倍;但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仅有2098件,分别是武汉和长沙的45.0%和57.2%,是西安和福州的29.2%和94.7%;全年专利授权量4007件,分别是武汉和长沙的39.4%和64.5%,是西安和福州的49.9%和95.1%;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485件,分别武汉和长沙的28%和35.6%,是西安和福州的29.4%和91.7%。
表三:2010年五市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 (单位:件)
四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力差距较大。目前,合肥高新区在中西部各项发展指标较为靠前,在56个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居第13位,但与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西安、武汉、长沙高新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2009年,合肥高新区(各城市均含政策区)企业数为398家,分别为西安、武汉、长沙三市的11.5%、18.1%和55.3%;实现工业总产值1071.6亿元,分别为三市的53.2%、54.2%和78.7%;实现工业增加值374.1亿元,分别是三市的58.3%、56.1%和105.4%;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73.6亿元,分别是三市的34.2%、47.5%和71.5%;实现出口创汇10.01亿美元,分别是三市的39.5%、39.8%和115.1%。上述指标中,合肥除工业增加值和出口创汇额稍高于长沙高新区之外,其他各项发展指标较三市仍有不小的差距。
表四:2009年四市高新区(含政策区)比较 (单位:亿元)
“十二五”时期,合肥创新发展战略的重点是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实现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1.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坚持企业在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继续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力争在培养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方面实现更大突破,促使“十二五”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实现量的倍增。突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支持企业自建研发平台,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围绕重点招商领域,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高科技企业,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链条。实施“小巨人”工程,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和中小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突出科技孵化能力建设,增强造血功能。
2.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体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状况。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索建立与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产学研创新联盟,通过产学研联盟成员间的契约关系建立起共同投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促进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有效结合。
3.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突出规划引导,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一带”(高新技术产业带)、三区(高新区、经开区、蜀山区)、多园的空间格局。鼓励高新区通过托管共建等方式,促进县区合作共赢,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鼓励和引导新建高新技术项目向高新区及示范区集中,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继续推进“一中心三基地”建设,引进和培育一批管理咨询、创业辅导、技术中介、专利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立体化、网络化、一体化的区域创新公共服务中心。
4.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突破口,聚焦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公共安全等重点产业,加强政策支持,加快资本集中,增强技术领先优势,扩大优势产品规模,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瞄准国际前沿产业和技术,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和先导性重大项目,形成一批极具增长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群。依托京东方六代线、鑫昊等离子、彩虹液晶玻璃基板、友达光电等龙头企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基地;依托赛维LDK、海润光伏太阳能、阳光电源等重点项目和企业,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5.加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用为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着力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集聚和成长的良好环境。不断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使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引导和鼓励全社会资源配置向人才发展倾斜。实施以产业和项目集聚人才战略,围绕合肥重点发展产业,大力吸引行业领军人才,实现以人才层次大提升推动产业层次大提升。支持“千人计划”开展,推动115创新团队、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海智基地等建设和发展。加强与长三角城市区域人才合作,搭建多层次多形式合作开发平台,实现优势互补、竞合发展。
[1]合肥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中国火炬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3]合肥、武汉、长沙、西安、福州201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合肥市2009年科技统计公报.
*本文为合肥市经济普查办重点资助课题研究成果。
2011-4-28
课题负责人:魏从兰,合肥市委政策研究室调研员;课题组成员:颜军,合肥市委政策研究室副调研员;薛海斌,合肥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科员;范观兵,合肥市发改委综合处副处长。
陈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