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111000) 曹红霞
胃癌是人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消化道肿瘤的第 1位。胃癌以男性多见,好发于中老年人,多发生于胃窦部,其次为胃小弯、贲门部,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先进、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并发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往往可延长患者的生命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 2004年 2月 ~2009年 2月对 212例胃癌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针对患者的病情,我们注重对他们进行了围手术期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本组 212例,男 182例,女 30例。男女比为 6∶1,年龄 39~84岁,其中胃大部分切除术 180例,胃次全切除术 32例。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胃癌患者在心理和躯体上受到双重折磨,此时最需要亲人、朋友、医护人员的关怀和体贴,所以医护人员态度要和蔼,避免自身的忧虑与患者的焦虑相互交错,对患者表示理解和同情,明确地告诉患者,疾病可以治愈,讲解胃癌手术的大致过程,特别是会有什么感觉,告诉他们如何应对恐惧和不良反应,如进行呼吸锻炼可以避免恐惧和减轻身体的反应,使胃癌的病死率不断下降,生存期不断延长,从而使患者认识生存价值。
2.1.2 临床护理 胃癌患者因抵抗力低,身体各部位易发生感染,所以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给患者进行温水擦浴,对长期卧床患者,床铺应保持清洁、干燥、平整,避免潮湿,摩擦以及排泄物的刺激,定时给患者翻身,骨隆突处要垫气圈、橡皮圈,并用酒精定期给予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还要鼓励和帮助他们做床上肢体运动,以防止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2.1.3 饮食护理 给予足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热量的摄入,平时应少食多餐,不吃过冷、过热、过硬的食物,忌暴饮暴食,以免损伤胃黏膜,多食动物的内脏、香菇、蘑菇、杏仁、大蒜、胡萝卜等,以及新鲜水果等。
2.1.4 术前准备 遵医嘱并协助患者完善术前各项检查,术前 1天备皮,抽血交叉,备血,术前晚行温盐水或肥皂水灌肠,手术日晨置胃管、导尿管(遵医嘱)。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患者回病房后,取平卧位、观察神志、血压、体温、尿量和腹部体征,在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在胃肠减压期禁饮食,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给予止痛剂。
2.2.2 胃管与饮食护理 保持胃肠减压管的通畅,有利于减轻腹胀和吻合口的愈合,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引流出鲜红色血液,每小时超过 200m L者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做好口腔护理,每日 2次,若管腔堵塞,用生理盐水冲洗。胃管必须在术后肛门排气后才可拔除,拔除胃管后当天可少量饮水,每次 4~5汤匙,每 2小时 1次。若术后恢复正常,术后 2周后可进食低脂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馄饨等,每日 5~6餐[1]。
2.3 术后并发症护理
2.3.1 吻合口出血 手术后 24小时内可从胃管流出少量暗红或咖啡色胃液,一般不超过 100~300mL,量逐渐减少而颜色变淡属于手术后正常现象。吻合口出血表现为短期内从胃管内流出大量鲜血,甚至呕血或黑便,持续不止,可采取禁食、止血药物、输鲜血等措施,多可停止。经非手术处理效果不佳,甚至血压逐渐下降,或发生出血性休克者,应再次手术止血。
2.3.2 吻合口梗阻 表现为进食后呕吐,呕吐物不含胆汁,一般经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等措施,多可使梗阻缓解。
2.3.3 输入段肠襻梗阻 慢性不完全性输入段梗阻,食后数分钟至 30分钟即发生呕吐,呕吐物主要为胆汁,多数可用非手术疗法使症状改善和消失,不需要再次手术[2]。急性完全性梗阻,突发剧烈腹痛,呕吐频繁,呕吐物量少,不含胆汁,上腹偏右有压痛及包块,随后可出现烦躁,脉速和血压下降,应及早手术治疗。
2.3.4 输出段肠襻梗阻 表现为上腹饱胀,呕吐食物和胆汁,非手术疗法如不能自行缓解,应立即手术加以解除。
保持心情舒畅,适量运动,6周内不要举起过重物品,避免劳累及受凉。保持大便通畅,并观察有无黑便、血便,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如腹痛、反酸、嗳气,甚至恶心、呕吐,切口部红肿,及时检查,及早治疗。胃癌术后坚持化疗。
饮食定量、适量,宜清淡饮食,多进高蛋白、高热量饮食,避免生、冷、硬、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有利于伤口愈合,多食蔬菜及水果,不食胀气及油炸食物,食后卧床 0.5~1小时,可预防倾倒综合征。少量多餐,出院后每日 5~6餐,每餐 50g左右,逐渐增加,至 6~8个月恢复每日 3餐,每餐 100g左右,1年后接近正常饮食。忌食过甜食物,餐后休息 30分钟后再活动,建议食物:牛奶、豆浆、西红柿、红糖、黄瓜、大枣、土豆、蜂蜜、鸡蛋等。对化疗的患者应适当减少脂肪、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多食绿色蔬菜和水果,以利于消化和吸收[2]。
212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先进的、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增加了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对于增强治疗效果,加快手术后恢复有很大帮助。
[1] 甄秀芬,于秉丽.癌症病人疼痛干预及临床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6,4:1186
[2] 党世民,姜寿葆.外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