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军,罗 晋
(1.西南财经大学体育教研部,四川成都 610074;2.沈阳晚报社编委办公室,辽宁沈阳 110014)
从媒体现状看体育院校如何培养编采人才
王 军1,罗 晋2
(1.西南财经大学体育教研部,四川成都 610074;2.沈阳晚报社编委办公室,辽宁沈阳 110014)
1.1 目前我国媒体从业人员的组成结构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新闻出版管理部门陆续批准成立了一批“新”媒体,其中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类媒体,也包括商业网站等新兴媒体。他们在其组成人员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体制统一,除媒体主办单位选派的少数几位主管领导外,其余工作人员基本上是清一色的“签约”员工,这为以后编辑部工作的正常运转及统一标准的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相比之下一些历史相对悠久的传统媒体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在其编辑部在职人员的组成上,有“文革”前后选派的“根正苗红”的“老人”,有计划经济时期由工、农、兵等社会各阶层的通讯员陆续“转正”而来的;有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先后分配来的大学生及研究生;有近年来集中或个别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人员等。他们当中有国家公务员,有事业编制人员,有“签约”员工,还有试用人员及实习生等。由于体制纷杂,在编辑部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待遇的分配上,甚至在工作业绩的考核等许多方面都不能统一标准,也因此产生了许多难以避免的矛盾。
1.2 媒体用人的合理模式
一个有发展活力的成熟媒体,在用人上的合理模式应该是一种“动态平衡”,即在保证编辑部一线采编队伍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执行严格的业务考核标准,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同时原则上给所有满足基本条件的有志青年提供参与竞争的机会,且不限制专业。以《沈阳日报》为例,按其主办单位沈阳日报报业集团的要求,编辑部每年从“985工程”院校,至少也是“211工程”院校中引进几位所需的相关专业毕业生补充到编采队伍中,目的是改变编辑部人员的知识结构,并形成一种竞争态势。从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来看这一做法效果良好,有效促进了采编质量的提高。
2.1 相关管理部门对媒体的“紧缩”政策带来的直接冲击
针对我国报纸、期刊数量过多且管理无序化的发展趋势,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牵头,有关的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分别于1997年、2003年两次对国内报刊市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整顿。目前我国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已开始对市场上公开发行的报刊实行“退出机制”,即对现有报刊实行“末位淘汰”。一批报刊被取消刊号,退出了市场。截至2009年11月,全国已有188种报刊以兼并、重组、停办等方式退出,其中包括与体育院校新闻学类专业毕业生关系密切的体育专业报刊,如大连日报社主办的《足球周报》、辽宁日报社主办的《球报》和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中国足球报》等。被停办媒体采编人员的去向,有人回归公务员队伍,有人去了事业单位,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飘”向社会。而这些人又是其他媒体编辑部补充一线采编人员的首选目标,因为他们都是“成手”,招来稍加适应就能当主力用,省去了再培训的过程和投入。这对原本就竞争激烈、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高校新闻学类专业毕业生来说无疑如雪上加霜。据追踪统计,南方一所综合指标排名列全国前10位的著名综合类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7届毕业的130名学生,毕业一年后与媒体签约的只有9人,专业对口的就业率之低可见一斑。现阶段我国传媒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短时期内新增媒体的可能性不大。另据有关专业研究部门的统计,目前我国媒体从业人员(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核发记者证的专业人士)的总数是20万人,据最新统计,迄今全国新闻传播院系专业共900余家,在校师生共计约16万人。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平均达到5万人,这种供需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各高校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
2.2 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实践性的欠缺
近年来新闻媒体的领导及编辑部的编采人员普遍反映,目前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系)对学生的培养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而新闻采编又是一项对实践性要求极高的工作。如有些高校新闻学类专业毕业生或在校学生到媒体试用或实习,尽管此前他们也进行了一些必要的新闻理论方面的积累,许多院校也下力量陆续为相关专业的学生购置了一定数量的必须的工作设备,并组织学生利用一定的学时进行实践准备,但模拟的工作环境与实际情况毕竟存在不小的差异。试用或实习期间,他们中的一些人好高骛远、夸夸其谈,经常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甚至是异想天开的意见或建议,令人哭笑不得。有些学生不能脚踏实地虚心向有多年新闻从业经历的编采人员学习,且因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在十分宝贵的“放单飞”采访的机会中,他们拿出的稿件质量又往往达不到编辑部的要求,令负责后期制作的值班编辑叫苦不迭,因为为其改稿所付出的精力要远大于自己重写,新闻的时效性也不允许对已完成的稿件做过多的“再加工”。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条:其一,许多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系)属仓促上马,其新闻学类专业师资的选择和确定显得有些盲目,不够“专业”。许多专业课教师属于“出校门、进校门”类,不仅没进过媒体门,而且没有与媒体工作关系密切的宣传主管部门(如各级宣传部)及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从业经历。这些专业课教师对媒体的实际情况缺乏必要的了解,很难想象这样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媒体真正需要的、优秀的编采人员;其二,近来有些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系)虽然已经有重视学生实践性的意识,并且与一些媒体签订了设立“实习基地”的协议,但是执行起来的效果普遍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媒体的资源(如办公空间、采访车辆、工作电脑、洗浴就餐等)有限,难以满足实习生工作、生活所需的基本条件,因此有些媒体经常借故婉拒学生的实习申请。再有,一般带实习生都属“义务劳动”,媒体采编人员对此普遍情绪不高。有些人甚至将带实习生看成是负担,有排斥心理,这样实习生则难有锻炼机会,因而达不到实习的目的。
3.1 新闻传播学院应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性
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是我国各级高校的目标和努力方向。而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则是其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系)必须摈弃已经实行多年的“封闭式”办学的旧观念,并大胆尝试有针对性的“开放式”教学的新模式。适当减少学生在校期间的理论课学时(特别是应大幅度减少不切实际的过时的理论学习时间),有目的地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加强对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不仅在院校中不断添置新设备,以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还应组织相关专业的学生定期到媒体参观、感受编辑部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明确编采工作流程;聘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高水平采编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固定课时,现场授课。特别是对一些典型体裁的新闻进行剖析,就新闻线索的获得及采访过程(我们发现一些在校学习成绩优异,各方面条件都很突出的新闻学类专业学生,在来媒体实习的第一站——采访中的业绩却不尽如人意,主要是与采访对象的交流、沟通能力差,各院校应重视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等各方面展开讨论等。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系)还应该与各级不同的媒体签订彼此之间责、权、利相对明确的学生联合培养协议,其中包括学生来媒体实习的期限、次数,学生与指导教师合作或独立完成报道任务的次数,公开发表的新闻作品数量,以及媒体每年在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系)优先挑选优秀毕业生的人数等具体条款,使媒体成为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系)真正意义上的“实习基地”,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系)成为培养媒体所需要的合格的后备力量的“摇篮”。
3.2 掌握媒体发展趋势,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新世纪以来全世界范围内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的发展对媒体的影响更是难以预料。新媒体的出现和更新换代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新媒体”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说,与时俱进地了解及掌握新媒体,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现代的媒体从业人员早已告别了靠“纸与笔”工作的时代,他们通过快速、强大的互联网采集相关信息,通过局域网传递或修改新闻稿件等,以往文字记者外出(包括出国)采访,需肩扛笨重传真机的场景已经成为苦涩的回忆。可以说不懂网络及计算机技术的媒体从业人员已无法适应工作,终将被时代所淘汰。与此相适应的是要求国内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系)相关专业的任课教师,必须加强跟踪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准确及时地掌握相关学科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努力做到教给学生的是最新的知识。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些正是国内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系)必须重视的问题。另外,对新科技的理解和掌握不仅需要理论课的感性认识,更需要依靠良好的实践条件的支持,为此各高校应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
3.3 体育院校新闻学类专业必须要办出特色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开设体育新闻专业的国内体育院校及其他各类院校超过20所,在校生总数近万人,并且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不可逆转的强劲发展势头。我们必须承认,相对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等开设新闻学类专业历史较悠久的院校来说,起步较晚的体育院校新闻学类专业无论是在办学条件的硬件设施、师资水平和教学经验、社会及媒体的认知程度等多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如果亦步亦趋地照搬文科类院校或综合类院校新闻学类专业的教学模式,则既不能体现体育院校的特点,其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毫无优势可言。尽管近年来一批体育专业报刊陆续退出了市场,一些电台、电视台相继砍掉体育频道(台),使体育新闻报道总量较鼎盛时期有所萎缩,但媒体对高水平的体育新闻编采人才还是十分期待的,理论上讲既懂体育又懂新闻的体育院校体育新闻专业毕业生,理应是媒体引进体育新闻编采人员的首选,但令人遗憾的是事实远非如此。据笔者调查了解,目前国内体育院校新闻学类专业的毕业生对体育基础知识的了解甚至远不如非体育院校学生中的体育爱好者,令用人单位十分失望。不可否认,相对于我国体育院校中那些具有几十年发展历史的传统专业,目前国内高校的体育新闻学专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关键是体育院校一定要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新的历史时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以媒体需求的优秀的体育编采人才为标准,努力探索出一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高效率的体育编采人才的培养模式,并最终完成体育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历史重任。
责任编辑:刘红霞
◂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