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伟
(南京审计学院,江苏南京 210001)
城乡体育公共服务演进发展的多维理论范式分析
张宏伟
(南京审计学院,江苏南京 210001)
采用文献调研法、逻辑分析法等,从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协同学理论、共生理论以及城乡关系理论五个理论范式对城乡体育公共服务演进发展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并尝试从理论视角针对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中的问题提出思路与建议。
城乡;体育公共服务;演进
随着我国对社会公共服务的日益重视,公共服务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同样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公共服务也在体育学术界成为热点、前沿问题,备受广大学者关注。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的研究作为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研究的基础其实就是一种理论范式,并始终贯穿于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过程中。理论范式影响思维范式,而思维方式又制约着行为方式。因而,理论假设或理论基础是探讨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发展应该明确和把握的思维基础。总体来看,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研究的理论范式主要有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协同学理论、共生理论以及城乡关系理论,这些来自哲学、经济学、系统科学、生态科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层面,具有丰富内容或原理的理论为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改变着研究者的思维范式。当然,文中并没有按照哲学—基础科学—具体科学的视角,从不同层次的理论范式对城乡体育公共服务进行分析,而是将理论范式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按照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为谁提供—由谁提供—发展动力—发展模式—发展前景这样的一种逻辑秩序来分析,我们的目的是要从理论范式视角探讨并尝试解决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而这些基本问题同时也是组成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理论体系的基本要素。
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本思想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他们对人的问题的关注、对人类解放的追求和对人权发展的向往,都寄寓着深刻的人本主义情怀[1]。马克思人本理论认为“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拥有无穷无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在马克思看来,历史不过是依靠人而且为了人的人类创造活动过程,是主体人的活动及其发展史。马克思人本理论重视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848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3]可见“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思想的最高价值旨归。真正的哲学应该坚持“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因此“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就成为了哲学的绝对命令。这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人本理论最经典的表述与证明[3]。
总的来看,马克思人本理论强调人是社会的主体,并且人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同时阐明了人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理论只要彻底,就能为群众所接受和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表明马克思把人作为他的哲学的根本和最高价值目的。因此,从马克思人本理论来看,人是最宝贵的,人是人自己的最高目的。“无论对自己或对别人,你始终都要把人看成目的,而不要把他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人既是从事一切活动的手段又是终极目的,不能只把人当成手段而忽视、否认人是目的这一根本问题,离开人是目的这一根本问题,一切活动都将失去意义[2]。
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启示我们,作为人民代理人的当代政府必须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中心,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换句话说,政府应该将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政府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既然如此,政府在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时,就应该秉持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理念,公平、公正地把社会大众作为供给对象,提供各个方面的基本服务。体育公共服务作为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把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作为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理论之一,就是再次明确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度,人民大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是政府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对象,因而应该平等、公平地对待我国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生活水平的不同人群,向他们提供基本的体育公共服务。其次,体育是人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条件,一般认为,国民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文明素质等,其中健康素质是其他素质获得和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进一步讲,人类的健康得益于体育的自然价值,它是反映在生物学意义上的功利需求,来自体育对人体培育和锻炼的生物性效果,也可以说是遵循自然规律的身体活动对人的身体自然属性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体育给人们带来的这个最基本的好处看得见、摸得着,是实实在在可以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效果,是体育为满足人类在大自然中延续生物性存在的最基本的功能[4]。因而,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需要长期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从过去城市偏向型体育供给体制,而忽视农村体育供给短缺、忽视人的多方面发展要求的状况下转变过来,全面了解人,了解不同区域人的多向度的价值要求,采取必要的措施满足人的体育需求,从而有效促进我国民众身体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公共物品理论是由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布坎南、奥斯特罗姆等人提出的。公共物品理论的奠基人萨缪尔森认为公共物品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两个特点与私人物品具有明显的区别。“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每个人对此类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任何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消费的非排他性”则是指“无法将不付费的消费者排除在该物品的消费之外,或者说排他虽在技术上可行,但由于实施成本过高而造成事实上的无法排他。”[5]由于公共物品的提供具有的“消费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对于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市场营利组织来说,成本过于高昂,不具有规模经济效率,因而不宜于提供公共物品。政府与市场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替代性,市场失灵的公共物品领域往往要求政府干预。马斯格雷夫认为,由于市场存在失灵问题,公共物品和有益物品应由政府提供。
然而,随着西方“政府主导的福利型社会”出现了危机,经济学家们很快发现完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方式也存在一系列弊端。与市场盈利组织追求利润不同,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多是以实现国家、地方政策为主,缺乏追求经济利润的动机,因此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时很少考虑成本,容易导致政府预算扩张、部门膨胀以及不同领域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问题。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政府则是公共物品的垄断提供者,缺乏竞争对手,不能形成一定的竞争机制,因而容易造成不论政府提供什么质量的公共物品,居民都只能接受,而不能挑三拣四、讨价还价。政府提供公共物品还存在效益评价上的困难,与追求经济效益不同,由于公共物品的提供是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而社会效益的评价多是以定性指标为主,需要长时间的考量,因此很难评价,如果再缺乏一定的监督机制,还可能导致官僚行为和腐败行为的滋生[5]。
市场与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具有不同的弊端,公共物品理论对临界于两者的第三部门进行了研究。如罗西瑙与林德在将149个研究进行综合后,对比了第三部门与市场营利组织提供服务上的差异,得出了在服务质量、需求者可接近性、成本效益和慈善四个方面,都是第三部门优于市场营利组织的结论。公共物品理论所指的第三部门主要是民间团体、协会组织、志愿组织等部门,政府与第三部门合作的主要方式是合同承包、特许经营、补助和志愿服务等,第三部门提供公共物品,主要是通过与政府建立起“伙伴关系”来进行,两者通过共同行使权力,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并共同承担责任,共同承担风险。其目的不仅是期望将民间创业精神及“成本-效益”分析引入政府服务功能中,更重要的是邀请民间组织基于公民参与和共同承担公共责任的自觉,与政府共同从事公共事务执行和公共建设工作[5]。
同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一样,体育公共服务也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公共物品理论范式对于体育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具有一定的思维启示。当前,政府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主要是场馆设施、体育器材等体育物品以及健身服务、体质监测等体育服务两类公共服务。由于政府是体育公共服务主导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前面公共物品理论所述的关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诸多弊端,显然长此以往必然造成一系列的危机。可是,正如公共物品理论所认为的,市场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特性,再加上体育公共服务具有的非排他性以及非竞争性,决定了诉求市场来解决体育公共服务的提供问题已然不太可能。所以,如果从公共物品理论推演,那么第三部门与政府的合作则是解决体育公共服务提供问题最优的一种形式。
由于我国实际的政府管理体制,目前第三部门在解决体育公共服务提供问题是只能“望洋兴叹”。“第三部门”在我国并没有正式或者官方的一种称谓,我国的法律法规中,第三部门使用的还是“社会团体”这个名称。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社会团体的法定登记机关是民政系统,在向登记机关申请注册登记以前,必须得到主管单位的批准,而只有党政机关和得到党政机关委托的单位才有资格担当会团体的主管单位。显然,第三部门的设立与主管单位之间存在着实际上的附属关系,因而在机构管理、人员任免、出资入股等业务管理方面,社会团体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上级主管单位的直接管理。如从上至下地各级体育局与各级体育协会实际上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因而各级体育协会实际上是政府部门的附属品,仍然具有明显的政府化色彩、独立能力差、自治程度低等特点,不可能如公共物品理论所阐释的那样,作为“第三部门”来解决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问题,因此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必然会存在诸多问题。所以,本文认为,鉴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困难度,由纯粹的“第三部门”提供体育公共服务不太可能,而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则成为当前我国提供城乡体育公共服务最主要的方式。
协同学理论是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1971年,哈肯和他的学生格若汉姆共同合作发表了《协同学:一门协作的科学》一文,正式阐述了协同学的思想和主要概念。1977年,哈肯出版了《协同学导论》一书,最终确立了协同学的理论框架。协同学理论主要探讨的是系统内部的动力机制问题,竞争与协同、序参量及支配等则是系统发展动力机制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竞争是系统间或系统内各要素或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争胜、力图取得支配和主导地位的活动与过程。系统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竞争存在的基础,结果可能造成不同系统之间的差异和非平衡性。协同是指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为了实现系统总目标,在吸收外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基础上彼此合作而形成的一种宏观的集合效应,协同是形成系统有序结构的内部作用力。竞争与协同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存在于系统的演化过程中,系统通过竞争达到协同,协同又会引起更高一级新的竞争,二者是对立的统一,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系统演化的基本动力[6]。哈肯为了将自组织动力过程定量化,引进序参量概念来描述系统有序程度变化以及与之伴随的对称性质的变化量。序参量来源于子系统间的协同合作,同时又起着支配子系统行为的作用[7]。序参量的形成不是外部增加子系统的结果,而是系统内部子系统竞争与协同过程中,在一定范围内建立起凌驾于子系统之上的广义场或模式。哈肯认为系统在接近不稳定点或临界点以及系统新结构产生时,系统的动力学和突现结构往往受少数几个慢变量即序参量的支配,序参量一旦形成,就支配子系统的行为,主宰系统整体演化过程。哈肯强调,子系统之间相互竞争与协同作用是通过系统涨落及其管理放大才促使序参量形成的。
协同学理论作为研究完全不同学科中共同存在的本质特征为目的的系统理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或普适性。从系统角度看,可以把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看作一个大系统,这一大系统又包括地域层面的城市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两个子系统,内容层面的组织管理、场馆设施、健身指导、体质监测等多个子系统。当然,运用协同学理论进行研究,还要看研究对象与该理论是否具有契合性。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无论在地域层面、还是在内容层面来看,不同子系统之间都呈现出非平衡态的发展态势,这种态势格局是运用协同理论进行分析的前提条件。当然,正如哈肯所言“仅仅具备自组织产生的条件还不能说明某系统是如何自发或自动地走向有序结构的,还必须要探讨形成自组织的内在动力机制,即系统内部大量的构成要素之间通过怎样的相互合作而在宏观上产生空间、时间或功能结构。”协同学理论能够对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动力机制进行阐释分析。
首先讨论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竞争与协同的问题。如果把城市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作为两个子系统,那么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竞争与协同。从时空角度看,我国经济社会长期“二元结构”的不平衡发展造成了城市与农村的非均衡发展,城市体育公共服务系统在与农村竞争的过程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因而发展较好。然而,从整体视角看,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大系统的发展则由于农村系统长期的劣势地位,而不能形成有序的发展机构,因此需要采用协同机制促进农村系统的发展,这时城市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是一种协作发展的关系。所以,从目前我国实际情况看,城市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必须要形成一种协同合作的系统关系,这既是大系统引起高一级新竞争的前提条件,也是大系统演进发展的动力之源,否则只有竞争的大系统必然走向封闭与灭亡。其次探讨城乡体育共服务序参量的问题。由于序参量是作用系统秩序的状态参量,同时序参量是慢变量,根据序参量的含义及形成过程,我们认为,在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大系统中,能够作为序参量的有多个,如政策制度、经济条件等,我们认为城乡居民体育需求的满足度是终极序参量。需求决定动机,动机影响行为,因此城乡居民参与体育锻炼,享受体育公共服务的行为是由居民的体育需求决定的,同时居民体育需求的满足度实际左右着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大秩序。换句话说,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是围绕城乡居民不断增加的体育需求而发展的,系统的发展就是城乡居民体育需求一步步实现的过程。
共生概念是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于1897年提出,其定义为不同种属生物生活在一起的一种状态。一般意义上说,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照某种形式形成的关系[8]。共生理论共包括四个要素: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和共生界面。共生理论是生物科学中重要的理论,其本质是互依、互惠、协同、合作与发展,共生体内的各共生单元之间互惠互利,在合作中得到优化、进化和发展。
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和认识论,共生理论已拓展到用以分析人类社会个体和组织普遍存在和发展的必然属性,引发不同研究领域对其的关注。由于共生单元、共生环境与共生界面等与前面协同学理论中相关原理具有相似性,我们只对共生理论中的共生模式原理进行分析。在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发展过程中,城市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将作为不同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分为行为模式和组织模式。从行为模式来看,分为寄生关系、偏利共生关系和非对称互惠共生以及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从组织模式看,共生模式可分为点共生模式、间歇共生模式、连续共生模式、一体化共生模式等多种情形[9]。
对于两个共生单元的行为模式,从历时性来看,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城市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两个共生单元的行为模式关系更倾向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城市一定程度上优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改革开放初期,城乡二元结构的加剧导致了城市对农村的绝对主导,这时期共生单元的行为模式关系倾向于偏利共生。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促进城乡体育和谐发展政策法规的不断出台,城乡交融步伐日益加快,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的关系也在朝着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发展。从共时性来看,我国东部地区农村与城市差距不大,城市与农村交流频繁,能量处于较好的流通当中,所以,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正处于非对称性与对称性的互惠共生模式,共生系统发展良好。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落后地区,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关系还属于偏离共生的模式。关于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共生单元的组织模式,总体来看,点共生模式较少,如城市对口支援农村的体育发展。间歇性共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如节假日民俗体育在城乡两个共生单元的开展。连续共生模式是发生得最多也最为现实的一种进化状态,由于城乡之间经常性地联系、互换能量,因而更容易在合作中结成共生共荣的伙伴关系,一旦形成可持续性的作用关系,也就趋向了一体化的共生状态[9]。
在共生理论共生模式原理中,对称互惠的一体化共生模式是共生系统进化的一致方向,是具有最大共生能量的共生模式。这启示我们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应该向对称互惠的一体化共生模式演进,从而达到效率与稳定性的最大化。当然,这种共生模式是城乡关系进化的理想状态和终极目标,因而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发展才能达到。
城乡关系一直是社会各界最为关心和致力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学术界一直探讨的理论问题。总体来讲,城乡关系理论是多种范式的演变体,其逻辑线路大体是从城乡融合到城乡二元再到城乡一体化发展,并且城乡关系理论仍在不断丰富与完善。亚当·斯密最早探讨了城乡关系,系统地阐释了城乡发展的自然顺序及其演变,同时揭示了地理、贸易、制度、文化变迁对城乡关系的制约与影响的本质。亚当·斯密指出:“设使人为制度不扰乱事物的自然倾向,那就无论在什么政治社会里,城镇财富的增长与规模的扩大,都是乡村耕作及改良事业发展的结果,而且按照乡村耕作及改良事业发展的比例而增长扩大”[10]。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观点,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并提出了新的城乡发展理论:“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从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城乡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对马克思对城乡发展理论的基本概括。美国著名城市学家芒福德在其著作《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与前景》中指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11]他主张通过分散建造许多“新的城市中心”和整体化的区域交通网络,把城乡要素统一到更大区域统一体中整体运行和相互渗透,使全部居民既能享受到城市生活之益处,又避免城市病的困扰。
20世纪以来,城乡分立在现实经济社会中愈演愈烈,这种现象受到了城乡二元结构理论的影响。1950年,荷兰社会学家伯克最早提出了二元结构的概念和理论。伯克认为现代城市社会和现代工业部门同传统农村社会和传统农业部门,在经济制度和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这些差别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中的资源配置方式、个人效用函数以及人的行为准则的迥然不同。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W·刘易斯,集中地研究了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提出了工业化带动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两大经济部门。一是工业发展的现代部门,一是维护生计的传统部门。在刘易斯看来,二元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和其他部门转移。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却成为城市偏向理论的策源地,一系列关于城乡二元发展、城乡分割发展、城乡偏向发展的理论相继提出。城市代表现代,乡村处于附属地位,只是为城市提供劳动力支持的观点却不断在人们的观念中根深蒂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城乡关系研究发生了某种“回归”,国内外学者不断探讨新的城乡关系理论。国外如麦基的“desakota”模型,道格拉斯的区域网络模型,塔科里的“城乡连续体”理论以及林奇的“城乡动力学”理论等[10];国内学者在研究城乡发展时也先后提出了城乡协调、城乡融合、乡村城市化、自下而上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等概念,这些概念之间虽有本质的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但核心思想就是把城市和乡村纳入统一的社会经济发展大系统中,改变城乡分割局面,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改善城乡功能和结构,实现城乡生产要素合理配置,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12]。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体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再次提到议事日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五个统筹,首要的就是城乡统筹,即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由此可见,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城乡之间的发展战略。
体育公共服务是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大背景下,无论是从基于以上城乡关系理论的分析,还是从我国时代发展潮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看,体育公共服务必然会走向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在目前的体育事业发展中已见端倪,这从国家先后颁布的政策法规中可见一斑:2002年7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坚持体育服务的多元化,适应各方面的体育健身需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注重区域体育、城乡体育共同发展”。2009年8月19日《全民健身条例》第2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均衡协调发展;”2011年2月15日,《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在工作措施中提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发展农村体育纳入当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统筹城乡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促进城乡体育资源和体育公共服务均衡配置,逐步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健身体系。”由此可见,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关系逐步转变为新时期的“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
然而,当前农村的广大天地是与城市有着很大区别的,在农村里,村民大多做的是农活,村民之间有着传统的家族脉络和很强的熟人社会文化,村民的体育健身思想非常不足,这些都与城市社区截然不同,如果再从整体经济发展能力上看,农村与城市的差别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填平的。庞大数量的农民的整体素质,包括受教育程度、道德素质、文化水平、科学技术能力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而这些恰好是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基础。显然,这些对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是足以形成阻碍的。在日本,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已是非常健全,与城市区别很小,但不难忘记,日本走到今天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所以,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是需要相当时日,不是一蹴而就的。
[1]侯 智,党 玲.论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的中国化过程[J].兰州学刊,2008(6):32-34.
[2]褚添有.构建服务型政府:多维理论之考察[J].南京社会科学,2007(9):81-8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胡小明.体育的价值区域与探索路径[J].体育科学,2007(11): 11-16.
[5]马 纾.公共物品理论视野下的社区矫正——一种法经济学的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7(3):25-29.
[6]高春凤.自组织理论下的农村社区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7]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8]曲 亮,郝云宏.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统筹机理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9):371-373.
[9]罗湖平,朱有志.共生理论与城乡一体化[EB/OL].http:// www.zgxcfx.com,2011-05-18
[10]叶 超,陈明星.国外城乡关系理论演变及其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34-39.
[11]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与前景[M].倪文彦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12]刘荣增.城乡统筹理论的演进与展望[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63-67.
Evolution of Urban and Rural Sports Public Service from Multi-dimensional Theoretical Paradigm
ZHANG Hongwei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Nanjing 210001,Jiangsu,China)
Using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logic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this essay analyzes the basic problems in the evolu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sports service on account of Marxist humanistic theory,the public goods theory,collaborative learning theory,symbiosis theory and the urban and rural relationship theory,and tries to put forward some idea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sports public service form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urban and rural areas;sports public services;evolution
G80-05
A
1004-0560(2011)05-0021-04
2011-07-11;
2011-09-02
张宏伟(1972-),女,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责任编辑:刘红霞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