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冬梅
体育人才的培养在我国是比较特殊的。长期以来,为国家培养优秀运动员的责任落在了体育部门,并建立了专门的自成一体的三级培养体系,这套体系虽然也属于教育系统,但相对来说是比较独立的。
在这个体系中,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放在了业余体校、少体校,而在中小学生中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及后备人才,利用教育资源培养特殊的体育人才,这在我国的教育领域里还是个空白。实验中学目前实践的体教结合,其实就是对这一空白区域的探索。
义务教育阶段,专家认为文化对孩子们的成长影响很大,所以不管业体校、少体校归谁管,小学、初中层面的体校必须是正规的教育体系,按“课标”要求进行,剩下的时间才能去训练。有些项目低龄化,比如体操、跳水、游泳,这与项目自身的客观要求有关,但部分专家和学者一直反对过早专业化。这是过去长期形成的做法,有一定危害,练成了可以,练不成就是文盲,社会包袱。
2010年,国家四部委(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对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给出的指导意见中,第一条就是“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阶段的文化教育工作,打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基础 ”。
但在过去,一直是教育部门为体育部门体系加强教育力量,而现在是教育部门如何有责任利用体育部门的资源促进体育人才的培养。这就是实验中学的做法,也是他们给我们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认为实验中学的这种尝试非常好。我看过一些他们的材料,从初中开始,有体育潜力的孩子在学校学习、训练,高中也是这个模式,效果不错。整个环节符合我国的教育要求。
教育系统有人认为,体教结合是体育部门的事,但没有人否认过学校就没有责任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我们一直提倡全面发展,校园也应该是文化、科学、艺术、体育百花竞开的园地。培养特殊艺术人才并未像体育部门那样从教育系统里剥离出来,音乐家、画家都是从学校培养出来的,为什么世界冠军就不能从校园走出来呢?这与过去对体育的政治要求有关,当时的理念强化了体育的政治地位,所以导致了体育人才的培养在我国很特殊。
也不能过激地说体育要回归教育,完全由学校培养竞技人才。北京奥运会后,有一种论调是体育系统就不要了,所有的体育事业交给行业协会,基础教育这一块全部在普通学校里展开,不要有少体校等。这也是偏激的。
为培养体育优秀后备人才,教育部与体育总局合作,在全国进行数万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评比、命名,教育部原有的“后备人才培养学校”体系,与总局“传统校”合二为一。
很多学校命名了,但运动训练水平低,借助体育系统资源这方面做的不好;有的更急功近利,“拿来主义”,直接把人才(区体校运动员)挖过来,个别学校甚至这样的学生只是挂名打比赛,单独安排,并不在学校里;至于像有的学校那样,把有限的经费用于校运动队,而忽视普通学生的身体,那就更错误了。
要建立负责任的制度。我们希望按学校规律来办,在这个问题上真正找出办法。光贴个牌子,未把学校真正的教育让孩子接受到,省事了,但孩子的未来发展受影响。实验中学关于体教结合的探索,值得欣赏的一点,就在于它所做的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把竞技体育拉进来给自己贴金。
这样功利的思想和做法同样在大学里也存在。特殊招生,运动员学生进来后单独编班、生活,单独授课、考试,不能融入大的集体和校园文化环境中去,体育生也起不到模范引领作用。这种发展不可持续。
在学校利用体育资源丰富教育、培养相关人才,应是教育部门的重要责任,不可推脱,但由于体制所限,教育部在这方面未建立体系,也无相应的资源和政策支持,所以比较薄弱,尤其在中小学。但是,不能说这一块就不该搞,因为它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1、引导校园文化的发展 2、通过有效工作,针对学生认知能力和身体发育特点,丰富其认知阶段各方面教育3、在保证学习的情况下,小部分有天赋的孩子达到高水平训练,对培养高素质运动员影响深远。
在我国有一个现象,练体育很多都是功利的,把体育作为升学的敲门砖。而反观发达国家,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有两个重要标准,一是参加社会服务的时间,二是是否有一个体育特长。国外认为体育对个人及其生活是必须的,是必不可少的。
当下,一方面,我国中小学生体质纵向下滑趋势已是客观事实。2004年中央下发文件要求遏制下滑趋势,现在规定时间到了,任务并没完成。另一方面,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良好,但奖牌大幅增长并未成为促进全民体育强国、大国的方式、手段,过多注重、渲染了体育的功利性、政治性,未回归到体育对人、对生活的价值。
体育应该作为人生的一方面来学习。
有些人说实验中学是重点校,有游泳池才这样做,这个要客观认识。实验中学搞高水平体育竞技人才培养跟条件有关系,但不是绝对关系,因为没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完成,主要是思想观念认识到了。毕竟整个制度没有要求学校这样做。有关部门应该对它现在进行的对这个事业提高认识,这个事到底是个什么事?是不是教育部应该主导的事?如果认可,明确了,应纳入所有的管理体系中来,给他相应的政策、经费、支持。当然,全体中学干这个也没必要,社会需求也没有那么多。符合条件的可以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