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庐江断裂基本特征及其控盆作用

2011-12-07 03:32林宗满
地质力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郯城庐江郯庐

林宗满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郯城—庐江断裂基本特征及其控盆作用

林宗满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郯城—庐江断裂是中国东部一条规模巨大的断裂构造带,贯穿中国东部大陆,向南延伸入南海,向北抵达俄罗斯境内。郯城—庐江断裂成生于早白垩世晚期,是一条巨型压扭性断裂带。研究认为,郯城—庐江断裂不存在巨大平移,它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并控制K2—E断陷盆地带及其相伴的断隆带的发生、发展;郯城—庐江断裂是一条活动性断裂构造带,研究它的基本特征及其控盆作用,有助于认识中国东部乃至东亚地区晚中生代以来的大地构造属性。

郯城—庐江断裂;左行平移;压扭性断裂;控盆作用

郯城—庐江断裂是中国东部一条规模巨大的断裂构造带,贯穿中国东部大陆,向南延伸入南海,向北抵达俄罗斯境内。该断裂由张文佑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编制全国性图件时最早发现并明确提出,而后由杨华通过航空遥感予以证实[1]。1964年徐嘉炜根据大别山和张八岭地区的工作,提出它是一条位移幅度超过200 km的左行平移断裂,这一认识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被认可。邓乃恭于1978年提出郯庐断裂系的概念,并指出中国东部发育4条规模巨大的北北东向一级断裂构造带[2],进一步认为它们是中国东部一种独特的构造系统——更新华夏系[3]。郯城—庐江断裂作为晚中生代以来一种新的构造型式,正确识别它有助于认识中国东部的大地构造特征;研究它的成生发展史及其力学性质有助于了解、认识该区晚中生代以来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及其演变过程,有助于探索该区地壳运动的规律性[4];研究它的控盆、控矿及控震作用,有助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预防地质灾害。

1 郯城—庐江断裂的基本特征

郯城—庐江断裂 (简称郯庐断裂,下同)的规模比人们想象的要宏伟得多,它的宽度极大,达80~100 km[5],郯城—庐江段只是它的主要段落,在这个数十千米宽的断裂带两侧,常有规模很大、持续性很强的断裂夹持 (见图1)。在这个断裂带中,以东侧外限断裂分划性最强,两侧的地质差异也最显著。地表地质和物探工作揭示,沿宽阔的断裂带及其邻近地区有中小型基性—超基性岩体侵入,反映断裂带切割深度很大。

在地表,有的地段断裂带连续出现,有的地段时断时续。如果着眼于整个断裂构造带的延伸,便不难发现这个巨型半隐伏构造是持续延伸的。

图1 郯庐断裂带新沂—泗洪段地质构造图[6]Fig.1 Geological map of Xinyi-Sihong in Tanlu fault zone

郯城—庐江断裂带北延至山东境内,地表显露完好。沂沭深大断裂带全部被卷入,在宽达30 km的狭长地带中,至少有5条规模很大的走向断裂纵贯。断裂带附近挤压现象显著,时有直立地层挤压带和强烈破碎的构造岩出现。向北,根据物探成果,整个莱州湾和辽东湾布满了断裂,沿北北东方向延伸,宽度高达60~80 km。再向北,辽东湾北北东向断裂带向下辽河河谷伸展,并将那里同样宽阔的河谷断裂带纳入同一系统。莱州湾、辽东湾乃至整个下辽河河谷,以同一宽度沿同一方向呈线性分布,以及沿同一大型断裂带形成不同地貌景观,它们的展布和宽度大体反映着断裂带的走向和规模。此外,庙岛群岛等一系列岛屿的分布,也受到断裂带的制约 (见图2)。正是由于这一大型断陷带的北延,在横亘的阴山纬向带打开一个缺口,将松辽平原与华北平原互相沟通,并使辽河得以跨阴山向南入渤海。其次,带状断陷堆积是断裂带存在的重要标志。这些事实均表明下辽河断裂带是郯城—庐江断裂带的北延。

图2 山东地区构造体系略图[7]Fig.2 Simplified structural system map of Shandong Province

自下辽河河谷再向北,东侧外限断裂作为断裂带的主干断裂,与著名的依兰—伊通断裂相连[8],并持续向北延出中国国境。依兰—伊通断裂有狭窄的带状新生代堆积,并以近代火山活动著称;另一分支断裂在松辽平原东缘通过。如果把依兰—伊通断裂和松辽平原东缘断裂看作是同一断裂带的组成部分,那么其间的大黑山隆起实际上就是一个狭长的断片。观察表明,在它的两侧山麓,常可见到强烈的构造破碎岩。此外,下辽河河谷西侧断裂北延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哈尔滨东北小兴安岭中北北东向断裂的再现,以及绥化破坏性地震的发生,是该断裂带北延和近代活动性的表现。

探讨断裂带南延问题困难较多。一方面,由于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构造活动性东南强、西北弱,造成中国南方地块支离破碎,北北东向、北东向断裂极为发育,花岗岩侵入体遍布,使得这个背景上的构造形迹不易辨认;另一方面,断距向南变小也是一个因素。因此,需要对有关地质现象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切判定断裂带的存在。

郯城—庐江断裂带所属东侧外限断裂向南逐渐由隐伏过渡到半隐伏状态,并由窄长的中新生代断陷沉积分布所反映。安徽肥东至宿松一带出露的K2—E沉积,正是断裂带途经的标志。继续南伸的另一个有力证据是淮阳地块向东突然中断,不仅使前南华纪变质杂岩和古生界横向相接,并导致北西西向构造和沿江北东向褶皱带直角相抵。在淮阳地块东侧所见一系列中小型北北东向断裂,无疑是这一巨型断裂带的反映。

东侧外限断裂越过长江后线性地貌仍很显著,有一种观点认为江西赣江是一个断裂河谷,北北东向的江南隆起褶皱带在赣江附近突然转折成北东向,并将它的东段节节向北推移,不能不说是断裂带南伸的证据。沿赣江溯源而上,在泰和附近,被K2—E沉积覆盖的赣江河谷中有一片基岩裸露,正是在这里见到了常被掩盖的主干断裂,走向与河谷平行。再向南,在遂川盆地西缘线性地貌显著,而且有条带状泥盆系断片出现。继续向南,越过万洋山—诸广山花岗岩体比较整齐的东南部边缘,就到了沿化断裂。再向南与广东北江断裂连接,继续向南为广东沿海地带的吴川—四会断裂和开平—恩平断裂,这一地带断裂带的宽度也达60~80 km。主干断裂向南延至海陵岛潜入海中,通过海南岛东侧继续向南海伸展。

近年来地震活动对认识这一断裂构造带的延展及其最新活动性也有启示。十几年来沿断裂带陆续发生一系列破坏性地震[5]:1966年10月怀德地震,1969年7月渤海地震,1969年7月海陵岛地震和随后在海南岛东北角海中发生的强余震,以及1957年2月的营口地震,这些强震恰好都发生在郯城—庐江断裂带的主干断裂上,也暗示了断裂带的延伸。

郯城—庐江断裂带是一条极其宽阔的断裂带,它以巨大深度和延展,纵贯中国东部全境并持续延伸。在国内,它北起黑龙江东部,南抵广东中部,将依兰—伊通断裂、下辽河断裂带、沂沭断裂带、郯城—庐江断裂、赣江断裂、北江断裂和开平—恩平断裂等纳入统一构造系统,成为东亚濒太平洋地区一条引人注目的断裂构造带 (见图3)。

2 郯城—庐江断裂的力学性质及其平移幅度

关于郯城—庐江断裂的性质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一条正断层,以垂直升降运动为主;还有一种观点把它列为平移断层。主张断裂带具有长期发育历史的观点认为,不同地质时期有不同的活动方式,如:有人认为这一“古老”断裂早期为平缓升降运动,中期产生巨大平移,晚期以差异升降运动为主;另一些人则认为它是中国东部“转换断层”的代表。值得提出的是,徐嘉炜[9]以实际工作为基础,指出大别山和张八岭是相似的地质体,由于郯庐断裂的平错,产生了210 km的左旋水平错距,这种认识几乎成为近代中国地质界的代表。

郯城—庐江断裂是一条著名的深大断裂带,其力学性质为左行压扭性断裂,在苏鲁段构造特征表现非常突出,区内断裂带西侧为华北型地层区,东侧为华南型地层区,苏鲁段出露太古宇—下元古界变质岩,断裂带宽15~25 km,总体走向N10°—25°E,为一组平行的压性、压扭性断裂带 (见图1)。在山东境内由5条压扭性主干断裂组成 (见图2)。

在江苏境内,该断裂带的断面有2种形态[6]:其一如东界的山左口—泗洪断裂,断面呈明显的波状,倾向时东时西,但不管如何变化,断裂带中次一级扁豆体与断面所夹锐角总是指示东盘上冲;其二如马陵山—重岗山断裂,断面非常平直,尤如刀切。断裂带中挤压现象非常强烈,当出现在古老变质岩中时,挤压带往往较宽,宽度有时可达1 km,并见有与断面大致平行的片理带、褶劈带,岩石往往变质为糜棱岩、压碎岩;若断裂经过燕山期花岗岩类岩石,则在断面附近形成硅质岩;断裂影响下白垩统火山岩时,以挤压破碎为主,切过上白垩统碎屑岩时则使岩层陡立,泥质岩常常揉皱、叶理化,叶理表面云母片驟然增多,宽度小于100 m;当断裂涉及第四系砂土、砾石时,一般被压实,有时并使本来近水平的砂砾层或卵石层陡立起来,但其宽度一般在50 cm之内。由此可粗略判断断裂带经受多期构造运动,直至晚近仍有活动。

图3 中国东部构造体系与盆地分布图Fig.3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astern china tectonic systems and basins

此外,无论是断裂带还是两条断裂夹持的岩块中,或是整个断裂带两侧的边界断裂,都不同程度地发育不同级别的派生挤压构造形迹,它们呈N30°—50°E方向,结合牵引现象及邻区的标志层位移等资料分析,郯城—庐江断裂带具有西盘向南、东盘向北扭动的特点,至于左行平移的总量则是一组平行断裂扭距的总和。

在安徽桐城—庐江段[10],东界断裂主要出露在庐江县小烟墩、白兔山、青草山和桐城县的桐梓山一带,断裂走向N35°—50°E,断面倾向北西,倾角较陡,达85°左右 (见图4),主要发育在张八岭群和寒武系半汤组中,或成为二者的构造分界线。断裂带出露宽度一般150 m,岩石为广泛糜棱岩化的白云母石英片岩、细条纹状硅质大理岩和由于后期构造叠加而形成的松散碎裂岩,肥东县元古宇直立地层中断裂挤压构造岩带宽达1 km(见图5、图6)。根据构造透镜体、变形片理和矿物生长片理等相关构造分析判断,该断裂具左行平移运动特征。

西界断裂出露在庐江县的长岗头、柯坦及桐城县的吕亭和桐城一带,露头清晰,构造现象典型,多期活动明显。断裂走向N35°—45°E,直线状延伸,倾向东,倾角65°—87°。断裂由数条平行的断层组合而成,宽度近百米。断裂西侧岩层以近东西向构造线为主,向断裂带及其东侧则为北东向构造线,二者形成明显的对接。在桐城及以南地段多发育北东向韧性剪切带或韧—脆性剪切带,并切割近东西向韧性剪切带,明显地表现左行平移性质。区内断裂带中发育多种类型构造岩 (超糜棱岩、碳酸盐岩糜棱岩等),它们是较高温、高压下的产物,反映了该断裂带桐城—庐江段是在较深构造环境中生成的。

郯城—庐江断裂带作为一个整体,北起黑龙江,沿依兰—伊通断裂南下,经辽河谷地入渤海,沿庙岛群岛至莱州湾,再经沂沭断裂,接郯城—庐江断裂中央段,跨越长江后,向南沿赣江断裂至广东北江断裂与吴川—四会断裂连接,经海陵岛入海,是中国东部一条雄伟的左行平移断裂带。宏观上郯城—庐江断裂带可以分为3段:黑龙江至辽东湾为北段;渤海湾至庐江为中段;九江至海陵岛为南段。这3个构造段中,北段和南段虽然也属于左行平移断裂带,但不存在巨大的平移断距,这一点是公认的;但对于中段某些学者以辽南与徐淮两地南华纪—震旦纪和古生代地层的相似性为主要依据,推论郯庐断裂带发生过巨大平移** 关于郯庐断裂的最大扭错距离,综合有如下观点:30~100 km(山东地矿局,1979);150~200 km(刘国栋,1965);350 km(邓乃恭,1979);550 km(徐学思,1978);740 km(徐嘉炜,1978)等。,徐嘉炜则认为大别山和张八岭也是相似地质体,曾率先提出郯庐断裂带发生过巨大的平移。笔者以地质力学的观点审视中国东部的大地构造格局后认为,如果郯庐断裂带中段发生过巨大的平移,将无法解释该区现今大地构造格局的平衡。以下是笔者从区域上提出不存在巨大平移的4个证据:

① 中朝地块北部是一条巨大的阴山纬向构造带 (北纬40°30'—42°30'),该带虽被后生的郯庐断裂截切并形成辽河谷地,但没有因此改变它东延的趋势。

② 横亘中国中部的另一条巨型纬向构造带 (北纬32°30'—34°30'),于秦岭东行被南华北平原覆盖。在南华北基岩构造图上,巨大的东西向断裂系是该区的基本构造格局,这是公认的事实。该带东延跨越郯庐断裂之后,继续东行至苏北、南黄海也是有充分证据的。也就是说,秦岭纬向构造带并没有因郯庐断裂带的截切而发生巨大的平移。

③ 李四光教授亲自建立的淮阳山字型构造,它的前弧褶皱带紧贴北面的淮阳弧,于侏罗纪末期同步褶断定型。该山字型构造东翼沿长江下游展布,虽被后生的郯庐断裂截切,但其整体形态并没有被损坏。

④ 江南隆起作为华夏系一级隆起构造带是公认的,它成生于三叠纪—侏罗纪,褶断定型于侏罗纪末幕运动 (距今144 Ma),并与北面的淮阳山字型构造相互制约,形成南北对挤之态势,使其被扭曲成为一个似反S型的构造形态。它作为一个整体虽被后生的郯庐断裂截切,也没有发生明显的错移。

图4 安徽省构造体系略图Fig.4 Simplified structural system map of Anhui Province

随着工作的逐步深入,更多的事实说明郯庐断裂带没有发生巨大的平移。李自堃[11]认为:辽南与徐淮地区有关地层确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又有明显的差异性 (见表1),说明它们本来就是相距甚远时分时合的两个海盆,并非同一个原始的东西向盆地被郯庐断裂大幅度错移的结果。

图5 郯庐断裂带安徽肥东元古宇底层中近直立的断裂挤压带Fig.5 The nearly upright compressive fracture zone of Proterozoic on Tanlu fault zone in Feidong,Anhui province

图6 郯庐断裂带数公里宽的挤压破碎裂带 (安徽肥东桥头集塔堑)Fig.6 The compressive rupture zone up to several kilometers wide in Tan-lu Fault zone

表1 徐淮与辽南地区有关地层对比[11]Table 1 Correlation of the strata in Xuhuai and Liaonan areas

根据南华纪—震旦纪古地理面貌 (见图7)分析,辽南与徐淮地区实际上是S形古海盆的两头,山东半岛处于S形古海盆中段,是二者的通道。水涨沟通,水退分隔。这种S形古盆地是华夏系构造成分,燕山早期褶断定型,后被郯庐断裂带斜接复合,加之它一定幅度的平移作用,就可能呈现出所谓大幅度平移的假象。

中上三叠统黄马青群基本上沿着长江下游S形弧形海盆分布,江苏宁镇山脉黄马青群厚627~1380 m,安徽怀宁月山黄马青群厚1882 m,湖北大冶蒲圻组厚921 m(见图8),说明长江下游S形弧形拗褶槽地并没有因郯庐断裂的发育而遭破坏。

中下侏罗统象山群分布较广,但沉积中心仍在上述S形拗褶槽地之中,宁镇和月山两地厚度分别为1004~1061 m和741~1288 m,它与黄马青群多为假整合接触,在弧形槽地边缘表现为不整合,超出槽地之外它以高角度不整合在其他老地层之上。侏罗纪S形弧形槽地继续得到保全,也说明未受郯庐断裂带的破坏。

图7 辽南、徐淮震旦纪S形古海盆示意图[11]Fig.7 Schematic diagram of S-shaped ancient marine basin of new-Proterozoic in Liaonan-Xuhuai area

图8 安徽省中上三叠统黄马青群等厚图Fig.8 Isopach map of Huangmaqing group of Mid-upper Triassic in Anhui Province

安徽省的实际资料进一步说明,在五河—合肥断裂两侧,东西向褶皱带被错开19 km[11],嘉山—庐江断裂两侧元古宇地层左行平移错开约40 km。从山东错断鲁南纬向构造带和震旦系土门组叠层石藻礁灰岩的相带情况推断,两侧地块左行平移距离大约30~40 km[7]。

江苏、安徽、山东等省地调工作成果证实,郯城—庐江断裂带左行平移幅度约为30~40 km,上述分析也表明,强调该断裂带存在巨大平移幅度的依据不够充分且不落实,大地构造格局的完整性也不支持该论点。不要以为“活动论”会令地块“飞”起来,地壳表层到处充满着物质,它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着的,当地壳运动发生的时候,它们是按照外力的作用方式有规律“漂移”的,大量的构造变形往往是藕断丝连的,实际上除了包含其中实在的相对位移之外,还表现了地应力的轨迹。正如李四光教授曾说:“我是大陆漂移的同情者”;“板块漂移,漂而不远,移而不乱”[12]。

3 郯城—庐江断裂的成生时期及控盆作用

3.1 郯城—庐江断裂的成生时期

关于郯城—庐江断裂带的形成时期,朱光等[13~14]认为:郯庐断裂带的左行平移运动既不是发生于前寒武纪,也不是开始于印支期,而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晚期,推测为距今110~130 Ma间,该剪切带形成后,在距今99±2 Ma前 (早白垩世末期)冷却至封闭温度。

该断裂带左行平移运动在桐城—庐江地区破坏的最新地层是早白垩世火山岩层,而被晚白垩世红层 (宣南组)覆盖。无论郯城—庐江断裂带的山东段还是安徽段,早白垩世火山岩 (山东青山组、安徽毛坦厂组)和侵入岩中都常出现以脆性为主、局部呈脆—韧性的左行平移断层,如:山东沂水道托花沟、莒县浮来山等地的青山组火山岩,安徽肥东龙山至柯坦一带的毛坦厂组火山岩,都发现有北东—北北东向左行平移断层。在安徽段北部张八岭隆起早白垩世管店、瓦屋刘、瓦屋薛岩体及庐江一带的许多正长斑岩岩脉中,也常见北东向脆性、脆—韧性左行平移断层。张八岭隆起西缘早白垩世安山玄武质熔岩中,露头上有宽达1 km的北北东向左行平移断裂带,主断面产状为300°∠80°[13],朱光等[13]还发现该断裂破碎带广泛受到火山热液交代,表现为大量铁碧玉沿断裂破碎带充填及蚀变形成孔雀石和绿帘石,揭示了该断裂带左行平移活动与早白垩世火山岩喷发是同期的。

图9 郯城—庐江断裂带中段早白垩世岩浆岩分布简图[13]Fig.9 Distribution of Early Cretaceous igneous rocks along the middle and southern segments of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大型平移断层由于产状陡、切割深,在平移活动中往往会诱发岩浆活动,而岩浆岩的产出往往是断裂发生大规模平移的重要标志。巨型的郯城—庐江断裂带也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岩浆活动带 (见图9)。该断裂带山东段控制形成了大规模的青山组火山岩。这些火山岩的K-Ar全岩年龄为 100.7 ~ 125.0 Ma[15],Rb-Sr年龄为 111.4 ~119.6 Ma[16],皆指示为早白垩世。该带内火山岩与带外鲁东、鲁西同期的中酸性、钙碱性火山岩相比,碱性显著增高,主要属于富碱、富钾的橄榄粗安岩系[17],具有大型断裂控制下的岩浆活动特点。在郯城—庐江断裂带张八岭隆起北段西缘,沿断裂带出现3个北北东向排列的长形花岗岩体,自北向南依次为:管店、瓦屋刘、瓦屋薛岩体,明显受断裂控制。从瓦屋刘、瓦屋薛岩体中获得的黑云母40Ar/39Ar年龄分别为127.87±0.46 Ma和120.0 ±0.5 Ma[16]。李明学 (1985)从管店岩体中获得的锆石 U-Pb年龄为128.0±1.0 Ma。另外,牛漫兰等[17]还从该带西缘肥东龙山毛坦厂组安山玄武质熔岩中获得了119.2±2.3 Ma的K-Ar全岩年龄。这一系列数据都指示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的岩浆活动也发生于早白垩世。

3.2 郯城—庐江断裂带的控盆作用

安徽桐城、庐江地区沿郯庐断裂带后期表现为典型的复式地堑构造[10],主要由黄荆苯地堑、利庄地垒、新店地堑、浮祥山地垒和檀树港地堑组成。此间,压扭性郯庐断裂带转化为正断层并控制K2—E红层沉积是该地堑构造的主要特征。

柏庄断层是区内地堑构造的西界断层,沿压扭性的断裂带发育,断层走向北东42°,倾向东,倾角84°,西盘 (下盘)为大别山群片麻岩,东盘 (上盘)为上白垩统宣南组底砾岩及红色含砾砂岩 (见图10)。砾石成分主要为邻区垒上的片麻岩、云母石英片岩、粗面岩、花岗岩、正长岩等,由于后期构造活动的影响变形强烈。地堑的东界断层出露在小烟墩、白兔山、桐榨山一带,虽然断层多期活动复杂,但伸展状态下的构造现象仍然明显。

图10 柏庄—安庄构造剖面图[10]Fig.10 Structural cross section from Baizhuang to Anzhuang

在上述地堑系中,紧邻大别山的黄荆苯地堑主要为块状至中厚层状的砾岩、含砾粗砂岩;东邻的新店地堑主要为紫红色砂岩与薄层状砾岩互层,夹细砾岩透镜体,发育大型交错层理;再往东的檀树港地堑,主要为紫红色中薄层砂岩、细砂岩,除地堑边缘外,岩层中很少含砾,并发育小型交错层理,说明地堑系沉积受巨型一级地垒隆起带控制。

朱光等[18]还概述了郯城—庐江断裂带北段依兰—伊通地堑控制古近系沉积厚达5000 m;下辽河—渤海湾段控制K2—E沉积厚达5000~6000 m;沂沭断裂带至皖北段控制了晚白垩世沉积,以马站断陷为例,上白垩统王纸组 (凝灰岩中锆石FT年龄为82.4±3.5 Ma)厚达2500 m;合肥盆地K2—E沉积厚达5670 m(见图11、图12)。

从构造运动旋回角度分析,晚期燕山运动 (四幕)启动于早白垩世晚期,中国东部大陆及濒海地区主要表现为压扭性左行剪切运动 (大陆相对于大洋)。李四光教授指出:“扭动和挤压运动是成幕的,紧随它们常有应力松驰或休止现象”[19]。当产生新华夏系的构造应力场随后处于松驰状态的时候,中国东部大陆整体处于伸展状态,此间,在重力控制下断裂结构面力学性质发生改变——转化为正断层,在陆块的不均匀沉降中形成堑、垒结构,控制K2—E沉积 (此过程是漫长的)。除了在陆地上形成巨型的沉降带之外,在隆起带及其他广大地区形成众多排列有序的断陷盆地群 (重力盆地),预示东亚大陆濒太平洋地区自晚白垩世开始发生广泛沉降,这也许是全球重力调整时期[20]。

从区域上看,巨型的郯庐断裂带控制从东北、渤海—华北、江汉直至北部湾K2—E巨型沉降带的发育,并在中国东部形成北北东向巨型隆、拗相间的构造格局,如: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巨型断隆带 (上叠在早期华夏系隆褶带之上的复合构造带)、松辽—渤海、华北—江汉—北部湾巨型断陷带 (上叠在华夏系沉降带之上),郯庐断裂带东侧又是另一条巨型的复合断隆带 (见图3)。因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大地构造的格局,奠定了从晚中生代以来该区的构造地貌景观。

图11 郯庐断裂带上伸展盆地简图Fig.11 A sketch map showing extensional basins along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图12 郯庐断裂带上伸展盆地剖面图 (剖面位置见图11)Fig.12 Cross sections of extensional basins along the Tan-Lu fault zone

4 结论

郯城—庐江断裂带北起黑龙江,沿依兰—伊通断裂南下,经辽河谷地入渤海,沿庙岛群岛至莱州湾,再经沂沭断裂,接郯城—庐江断裂中央段,跨越长江后,向南沿赣江断裂至广东北江断裂与吴川—四会断裂连接,经海陵岛入海,是中国东部一条规模巨大的左行平移断裂带。该断裂带控制从东北、渤海—华北、江汉直至北部湾K2—E巨型沉降带的发育,并在中国东部形成北北东向巨型隆、拗相间的构造格局。

致谢: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得到邓乃恭研究员的指导,文中插图由鄢犀利高级工程师、杨红绘制,作者一并表心衷心感谢。

[1]马文璞.郯庐断裂系研究的最新总结 [J].地质论评,1995,41(5):480~481.MA Wen-pu.The latest summary of research on Tancheng-Lujiang fault system [J].Geological Review,1995,41(5):480~481.

[2]邓乃恭.巨型半隐伏构造带的新发现 [C]//第二届全国构造地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上册).1978.DENG Nai-gong.New discoveries on the huge semi-buried structural zone[C]//Preparatory Group of 2ndNational Tectonic Geology Academic Conference. Collection of paper abstracts of 2ndNational Tectonic Geology Academic Conference.1978

[3]邓乃恭.中生代华夏类型的构造和郯庐断裂体系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C]//构造地质论丛 (第三号).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DENG Nai-gong.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Mesozoic Cathaysian structures and Tanlu Fault System[C]//Symposium on tectonic geology:Vol.3.Beijing:Geologic Publishing House,1984.

[4]高庆华.创新发展地质系统科学 [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GAO Qing-hua.Creative development of geology system science[M].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2011.

[5]邓乃恭.郯城—庐江断裂带基本特征的探讨 [J].地质力学论丛,1982,6:199~212.DENG Nai-gong.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the Tancheng-Lujiang fracture zone [J].Proceedings of Geomechanics,1982,6:199~212.

[6]赵剑畏,孙竞雄,韦国钧.论江苏构造体系 [C]//地质矿产部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分省构造体系研究文集:第1辑.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149~168.ZHAO Wei-jian,SUN Jing-xiong,WEI Guo-jun.On the tectonic system of Jiangsu Province[C]//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Ministry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Research collection of the provincial structural system in China(I).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1985:149~168.

[7]郭振一,孙秀珠.山东省主要构造体系及对几个地质力学问题的讨论 [C]//地质矿产部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分省构造体系研究文集:第1辑.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135~148.GUO Zhen-yi,SUN Xiu-zhu.Tectonic system 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discussion on some geomechanic problems [C]//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Ministry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Research collection of the provincial structural system in China:Volume I.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1985:135~148.

[8]辽宁省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对郯庐断裂北延问题的认识取得新进展 [J].地质论评,1983,29(5):496.Tectonic Geology Commission of Liaoning Geology Society.New advances on northward extension of the Tanlu Fault Zone[J].Geological Review,1983,29(5):496.

[9]徐嘉炜.郯城—庐江断裂带的平移运动 [J].华东地质,1964,5:18~31.XU Jia-wei.Strike-slip movement of the Tan-Lu fault zone[M].Geology of the East China,1964,5:18~31.

[10]宋传中,王国强,朱光,等.郯庐断裂带桐城—庐江段的构造特征及演化[J].安徽地质,1998,8(4):37~40.SONG Chuan-zhong,WANG Guo-qiang,ZHU Guang,et 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the Tongcheng-Lujiang segment of Tan-Lu fault zone [J].Geology of Anhui,1998,8(4):37 ~40.

[11]李自堃.安徽省主要构造体系概论 [C]//地质矿产部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分省构造体系研究文集:第1辑.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169~190.LI Zi-kun.Introduction to the main structural system in Anhui Province[C]//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Ministry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Research collection of the provincial structural system in China:Volume I.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1985:169~190.

[12]李四光.地质力学概论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LI Si-guang.Elementary geomechanics[M].Beijing:Science Press,1973.

[13]朱光,刘国生,牛漫兰,等.郯庐断裂带的平移运动与成因 [J].地质通报,2003,22(3):200~207.ZHU Guang,LIU Guo-sheng,NIU Man-lan,et al.Transcurrent movement and genesis of the Tan-Lu fault zone [J].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2003,22(3):200 ~207.

[14]朱光,徐嘉炜,孙世群.郯庐断裂带平移时代的同位素年龄证据 [J].地质论评,1995,41(5):452~456.ZHU Guang,XU Jia-wei,SUN Shi-qun.Isotopic age evidence for the timing of strike-slip movement of the Tan-Lu fault zone[J].Geological Review,1995,41(5):452~456.

[15]苏尚国,周珣若,顾德林.山东沂水郯庐断裂带中段中生代火山岩特征及演化 [J].地质论评,1999,45(增刊):565~571.SU Shang-guo,ZHOU Xun-ruo,GU De-lin.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Mesozoic volcanic rocks in the middle part of Tancheng-Lujiang fault belt, Yishui area, Shandong Province [ J]. Geological Review, 1999, 45(Supp.):565~571.

[16]邱检生,王德滋,周金城,等.山东中生代橄榄安粗岩系火山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6,21(5):546~552.QIU Jian-sheng,WANG De-zi,ZHOU Jin-cheng,et al.Geology,Geochemistry and genesis of the Mesozoic shoshonitic volcanic rocks in Shandong Province [J].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1996,21(5):546~552.

[17]牛漫兰,朱光,刘国生,等.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中生代岩浆活动的构造背景与深部过程 [J].地质科学,2002,37(4):393~404.NIU Man-lan,ZHU Guang,LIU Guo-sheng,et al.Tectonic setting and deep processes of Mesozoic magmatism in middlesouth segment of the Tan-Lu fault[J].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2002,37(4):393~404.

[18]朱光,王道轩,刘国生,等.郯庐断裂带的伸展活动及其动力学背景 [J].地质科学,2001,36(3):269~278.ZHU Guang, WANG Dao-xuan, LIU Guo-sheng, et al.Extensional activities along the Tan-Lu fault zone and its geodynamic setting[J].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2001,36(3):269~278.

[19]李四光.地质力学方法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LI Si-guang.Geomechanical method[M].Beijing:Science Press,1976.

[20]林宗满.论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 [J].地质力学学报,2010,16(3):246~259.LIN Zong-man.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sozoic-Cenozoic tectonics in eastern China [J].Journal of Geomechanics,2010,16(3):246~259.

CHARACTERISTICS OF TANCHENG-LUJIANG FAULT AND ITS ROLE ON BASIN CONTROLLING

LIN Zong-man
(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China)

Tancheng-Lujiang Fault is a large scale fault belt in the east of China which has a long history of study and many achievements have been obtained.Based on the studies of predecessors,this paper advanced some new opinions as such:large scale strike-slip displacement of the fault may not exit;it formed in late stage of Early Cretaceous;it played a remarkable role on basin controlling.

Tancheng-Lujiang Fault;sinistral strike-slip;compress-shearing;basin controlling

P548

A

1006-6616(2011)04-0322-16

2010-12-03

林宗满 (1938-),男,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专业:石油地质、地质力学。

猜你喜欢
郯城庐江郯庐
COLLECTED PAPERS OF HISTORY STUDIES
“小鲜农网”带庐江小农户脱贫致富
My Mother Taught Me About……
庐江二中简介
郯城县渔业养殖现状分析及对策
基于多源数据的郯庐断裂带安徽段遥感解译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山水城市”营建策略探索——以安徽省庐江县城为例
山东郯城:多肉种植成花卉苗木产业“新宠”
2种模式下2001—2016年郯城主要粮食作物气象适宜度对比分析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的岩石圈精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