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我们怎样当老师?
——第一次“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综述

2011-12-07 00:50
中国远程教育 2011年1期
关键词:大学课程教育

□ 本刊记者 刘 莉

开放大学:我们怎样当老师?
——第一次“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综述

□ 本刊记者 刘 莉

[编者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办好开放大学”,这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高等继续教育领域创新实践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高等继续教育实体,开放大学要想充分发挥其大学功能、有效肩负起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赋予的独特的大学使命,教师无疑是最重要的基石,是办好开放大学的动力之源和关键所在。而与传统学校教育相比,甚至与原有的广播电视大学相比,开放大学教师的素质、能力、地位、作用和成长机制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独有的一些特点,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促进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切实推进开放大学教师队伍建设,2010年11月22日,《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和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合作举办了第一次“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论坛基于教师的视角,对“开放大学:我们怎样当老师”进行了专题研讨。来自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及其所属分校的14位教师,分别结合自己的实践探索与经验,阐述了各自的观点。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中国远程教育》杂志主编严冰,深圳广播电视大学校长邓孟忠为论坛致辞,论坛由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王亮主持。

远程开放教育中诸多关键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广大教师广泛、积极、创造性的参与。但是,正如严冰所言,目前在远程开放教育领域还有一种倾向,即“比较多地关注研究者、管理者、决策者的意见,而有些研究者的意见还比较多的脱离教学实践”。让远程开放教育教师有更多的发声机会,是我们这份学术期刊的职责所在,开辟“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正是为了搭建一个教师发表意见和开展交流与互动的学术平台,希望能贴近实践进程,及时聚焦和呈现教师的想法、做法、经验与困惑,将教师的智慧与作用更充分地凝聚于远程开放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中。

孙昌琦:育人为本,转变角色,因材施教

开放大学“成人、在职、业余”的学习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应具备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应普遍具有的专业素质、基础素质、心理素质和教育素质,还应具备三方面的特殊素质:

一是以“育人为本”的开放教育理念。教育的根本在于“育”,“育”的本质在于“化”,“化”的主要表现为“变”。开放大学的教师要引领成人学生向着适应社会要求、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应用型人才方向转变,教师的职责就应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开放大学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个体的独立的人能够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师者,传道、受(授)业、解惑也”揭示的就是“育人为本”的理念,以传道为主旨、以授业为效果、以解惑为手段。 对于开放大学的教师而言,“传道”决不意味着单纯地教书,而是必须在教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学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授业”,要求开放大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即必须成为“双师型”教师。“解惑”,要求开放大学的教师要能够利用各种媒体工具,及时、准确地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当然,对于开放大学的教师来说,仅仅“传道”、“授业”、“解惑”还不够,还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思考、不断创造和运用创新学习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更多地教给学生方法、思维、技能,给他们提供创新的时间、空间、机会和舞台。

二是转变教师的“角色”。开放大学与传统大学的显著区别是它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多样性,这要求开放大学教师的角色应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第一个转变是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从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教师要由原来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教“学生学习”,即组织、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第二个转变是从单纯的教学者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科研是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通过科研可以获取丰富的学科前沿知识,掌握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了解专业发展方向与最新成果,从而有助于在教学中与时俱进地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将科研能力迁移为教学能力,将科研成果不断转化为教学成果。第三个转变是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开放大学的教师必须打破教学与课程彼此分离的状态,不能只作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该作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主动、积极地参与课程的研制,并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第四个转变是从教学效果的考核者转变为教学效果的跟踪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五到位”:教学内容学生听懂了解到位,面授缺席学生课后补习到位,形成性考核批改与点评到位,考前辅导与答疑到位,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到位。

严冰:为教师“发声”搭建学术平台

远程开放教育有很多不同于传统学校教育的特点,电大作为开放大学,也有很多不同于传统大学的特点,包括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我们有个基本的看法,即教师同样是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动力之源和关键所在。正如我曾多次引用的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克瑞格·贝瑞特博士所言,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整个业界都已认识到,如果教师不了解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技术,所有与教育有关的技术都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远程开放教育发展实践也表明,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并没有像当初有人预言的那样逐渐“弱化”,反而有可能在许多方面更趋“强化”。

我国远程开放教育的定位,是主要面向在职成人开展继续教育。毋庸讳言,从事继续教育的教师,在现行教育体制当中,相当程度上是个“被遗忘的角落”。教师的地位、作用、特点以及专业发展、成长机制等等,许多基本问题没有解决。我认为,在继续教育特别是远程开放教育领域,汇聚或者说涌现出一批拔尖人才,首先是大批优秀教师,是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形成的重要标志,实际上也是必要前提。早在几年前我就谈到,远程开放教育呼唤教育家,这样的教育家最有可能产生于有长期教学实践的教师中间。正如《学会生存》书中所言,现代信息技术固有的重大优点之一,就是能使教师们从一心传授知识的工作中摆脱出来,使他们能够更好的致力于作为一个教育家所应担负的使命。

远程开放教育的很多问题,有待于在实践中研究解决,需要教师的广泛参与。《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特别开辟“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就是希望能够在学术讨论层面,更多地重视和呈现一线教师的声音。在远程开放教育领域,目前似乎存在一种倾向,就是比较多地关注研究者、管理者、决策者的意见,而有些研究者的意见还比较多的脱离教学实践。《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希望通过专门为教师开辟的“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为教师提供一个就远程开放教育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发表自己意见和开展交流与互动的学术平台。所关注的是,在远程开放教育发展进程中,在开放大学建设与发展进程中,教师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他们在思索和探索什么,包括他们对于一些问题是怎么看的、认为应该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当然还有他们的困惑,等等。当然,每次教师论坛都会聚焦一个具体问题。同时,它又是学术讨论,区别于一般的工作研究。《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希望通过这样的学术活动,推进教师参与相关的远程开放教育研究,包括倡导教师在实践中开展行动研究、实证研究、尤其是微观实证研究等。

要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办好开放大学”,有很多难题需要破解。不能因为《规划纲要》说要“办好开放大学”,就认为那些难题会迎刃而解,在这条道路上已经探索了30多年的广播电视大学就能够轻易实现华丽转身。其中涉及到的问题,包括开放大学的基本架构、制度保障等方面,也包括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在国家开放大学的“顶层设计”中,提出要加强的基本建设,其中之一就是队伍建设,尤其是教师队伍建设,这其中有很多的问题需要研究。比如说,随着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以及“办好开放大学”的要求,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和以前相比,已经或者正在、即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教师的素质、能力、结构和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等,和人们熟悉的传统学校教育,包括和以前的广播电视大学相比,有哪些新的特点、遇到哪些新的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已经看到,高校教师不会当然地成为远程开放教育的合格教师,包括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师,今后恐怕也还有一个再适应的过程。这其中涉及很多的问题需要研究,包括教学团队的构成要素和功能作用、教学团队的建设模式和运行方式、教学团队建设与运行中的制约瓶颈和破解路径,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在探讨 “开放大学:我们怎样当老师”时需要关注的。另外,开放大学教师的内涵和外延恐怕将会发生新的变化,会有自身的一些特点。还有,开放大学的教师队伍恐怕还是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但所谓“编外教师”恐怕不会像以前那样,仅仅由学校聘请来上课。本次论坛不可能涉及上述所有问题,提出的问题也不可能都找到解决办法。但是,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逻辑起点,与会教师的探索与研究成果,包括他们所提出的一些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相信会为今后对这个课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奠定基础,也会为今后的“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奠定基础。

三是针对性地“因材施教”。自古以来,中国的先哲们就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理想,开放大学使这一理想有了充分实现的可能,尤其是在实现终身学习、迈向学习型社会的时代,开放教育的特点极大方便了学生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最终完成学业。然而,成人学生实践工作经验较丰富、理论基础知识较薄弱、理解力较强、记忆力较差、学习热情较高、学习方法缺乏的客观现状,给开放大学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要把具有上述这些特点的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教师必须具备“五心”,即:“爱心”,对每一个前来求学的学生不抛弃、不放弃; “耐心”,不厌其烦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恒心”,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不急于求成;“细心”,对待每一项教学工作和教学过程不马虎、不敷衍;“责任心”,无论是对待工作还是对待学生都不忘自己的职责,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满足这些需求。

郝平平:做“好之者”,引导学生“学而思”

孔子有这样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一直将此作为自己教学工作的鞭策。“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是三个不同的层次:“知之者”是第一个层次,指对自己的职业、行业有所了解,这比较容易做到。比如通过读一个专业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获得专业资格证书等途径,掌握相应的技能,具备工作的能力,即可成为“知之者”;“好之者”是第二个层次,指真正地热爱它,愿意把自己的时间投入其中,心甘情愿地付出,这是对工作的一种态度;“乐之者”是第三个层次,也是最高的境界,就是在对事业的投入过程中,感受到生命被提升的大快乐,不仅创造了事业,也创造了自己。作为年轻教师,我认为工作的能力和态度是当好教师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在21世纪教育大发展的时代,教学创新是给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因此仅做“知之者”肯定是不够的,还要不断提升自己做“好之者”,将此作为自己现实的工作目标,然后经过长期深厚的积淀,最终成为“乐之者”。

要做“好之者”,贵在“热爱”二字,因热爱而心甘情愿地付出,却不感觉疲惫。这学期我上了五门课,虽然很累,但却乐在其中,这源于一点一滴不断收获的学生的喜爱、学生的成长。这是一种很美好的工作体验,也正是在这种体验中,我越来越发现学生的可爱与可敬,并逐渐摸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而思”。

引导学生“学而思”的特别之处是,充分突出开放教育的非围墙教育优势和学生多层次学习优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电大学生来自于各行各业,具有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学习优势。通过与多个班级学生的交流,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标很明确,即提升工作能力。为满足这样的应用型学习需求,我采用项目教学的方式,主要通过下述三种途径,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学而思”的学习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是行之有效的。“有效”源于两点:一是“真实施”,不是形式;二是做“好之者”,因热爱而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知识层面和思想层面不断提升。

一是在课程讨论中“学而思”。学习社区工作课程的学生有一大半是在社区工作,我和学生经常通过网上讨论、QQ群、课堂等等多种途径,讨论关于社区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学生有时会因观点不同来找我评判,我则会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信息收集,提供给学生我的意见,拓宽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最终由学生付诸实践并做出成果。这样的做法,提升了学生对课程学习有用性的认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面授课出勤率以及作业质量都有了明显提升,继续深造的愿望也增强了。

二是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学而思”。网络营销课程的学生大多数在中小企业工作,有丰富的小企业工作经验。为此,我曾专门邀请专家就“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实战”做报告,参加人员不仅包括电子商务专业的师生、校外对网络营销感兴趣的企业管理者、市场营销人员、希望在这一领域就业的社会青年,还有不少学生自己带来的朋友同事。讲座后半部分是现场对话,当时场面非常热烈,专家在结束时说:“真出乎我的意料,电大学生在应用方面很强,他们的问题都是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是问不出来的,能活学活用不简单。”这让我感到学生的可敬!也让我看到了运用项目教学法引导学生“学而思”的教学成果,即:有效补充了书本学习,对师生的专业学习具有双重提升作用,提升了学校知名度,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

三是通过建立“学生团队”树立“学而思”的榜样。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区别于其他专业学生的一个地方是,部分学生自己创业。于是,我把这部分学生组成“学生团队”,根据他们的需要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并通过“学生团队”之间的交流和探讨,扩大影响范围,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其经验并参与其中。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直接的效果就是:以团队(各小组)为单位的面授课出勤率明显提升,课程讨论的质量明显提升,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明显提升,各小组成员相互督促学习的现象普遍显现,学生对专业问题的研究延伸到了课外,课下交流明显增加,给教师教学提出的很多建设性意见颇有实施价值。

笪薇:让学生爱上学习

开放大学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一名教师,更主要的是要从具体教学层面着眼,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一己之力,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会学习、爱上学习,这是教师的责任之所在。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习、学会学习,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对此我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做了一些粗浅的探索,即“兴趣——爱上学习的根本原因”、“学会学习——爱上学习的前提条件”、“自我发展——爱上学习的外在动力”,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当学生对某门学科知识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乐意去学习并表现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感知趋向。开放大学教师要让学生爱上学习,首先就要结合成人学生和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对自己所教的课程感兴趣,进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内心深处爱上学习、渴望学习。就我所教的金融学课程而言,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以“引发兴趣”为目的,精心设计第一次面授课;二是以“每周要闻导读”为切入点,构建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桥梁;三是以“情感感化”为手段,拉近师生距离。

在构建理论与实践联系桥梁方面,我每周都要花时间收集整理本周的经济金融要闻并制作成PPT,在每次面授时推出;同时鼓励学生课后上网收集资料,进一步理解要闻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并在课程论坛进行交流。四个学期的实践表明,面授教学中增加的“本周要闻导读”环节,让学生感受到了所学理论的实用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促进了面授与网上学习的结合。

情感对于一个人的智力和品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时候学生是因为喜欢教师才喜欢教师所教的课程,进而对学习产生兴趣并进一步爱上学习。所以,我总是鼓励学生与自己沟通,及时、耐心地解答学生的疑问,在与学生交流中适时运用称赞、鼓励等语言,并充分利用亲和力特强的“微笑、夸奖、握手、拥抱”等图标,努力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友善、真诚以及对自己的关爱和重视。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教师要进一步思考的就是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是让学生爱上学习的前提条件。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才会在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中进一步爱上学习,终身学习才不至流于形式。教师应该积极倡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结合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从“方法策略、资料策略、交际策略”等角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譬如,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信息社会,就必须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和知识灌输的对象。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教学中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在课程论坛就我国当前宏观经济问题进行交流。实践证明,为完成这样的讨论,学生首先必须运用信息技术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加工,最后方可形成对通货膨胀、汇率及利率等问题的看法——整个过程正是一个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过程。

此外,要让学生持久地爱上学习,还要重视外部因素的推动作用。对成人学生来说,爱上学习并形成习惯,不仅可以促进其职业能力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更主要的是当学生将学习作为生命的一部分、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作为人生的一种快乐时,他的人生价值将得到极大提升、生命意义也将充分显现。这就要求开放大学的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引导学生的这种自我发展需求,让学生清醒意识到自我发展的实现只能依靠自己坚持不懈的学习。

在引导学生自我发展需求方面,我有两点体会:一是作为教师,自身首先要爱上学习,要做终身学习的践行者,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修养,这对学生将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人格暗示,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二是一定要结合成人学生的特点开展相应的工作。譬如利用各种和学生接触的机会,激发他们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努力呵护学生追求上进的心灵;用一些优秀案例激励学生时,最好多选取学生身边的普通人,等等。

米久奇:研究学情,因学施导

开放大学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提供“无人不可学、无处不可学、无时不可学”的学习支持服务,对于课程辅导教师而言,就必须在实际工作中贯彻“以生为本、因学施导”的基本原则,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了解学情,引导学生树立综合性学习目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是教师必须做好的首要工作。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多元化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学东西、交朋友、拿文凭。根据我们所做的学生学情问卷调查,发现“既想提高自己又要结交朋友还为获得文凭的达60.3%,占了大多数”。可见,学生的学习需求以综合性目的为主。针对极少部分没有确立综合性目的的学生,教师可通过开放教育入学指南、第一次面授辅导课、网上通知公告类信息、网上课程讨论区、班级QQ群等途径,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与态度教育,在尊重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树立“三真”之综合性学习目的,即学习是为了学到真本事、交到真朋友、获得真文凭,激发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动机。在后续的课程辅导工作中,教师还必须进一步强化对学生学习目的与动机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保持持久且强烈的自主学习动机,能够自觉克服工学矛盾、挤出时间参与多种途径与方式的开放学习。我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目的与动机教育,使大部分学生把在电大学习当作了自己实现综合性学习目的的重要途径。

二是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开放教育虽然提供了多种学习途径和方式供学生选择,但如果没有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很难选择到适合自己特点的有效学习方式。为此,教师可通过入学指南、面授课堂、网络课堂、班级QQ群等途径,不厌其烦地就不同学习方式的方法或技巧给学生以指导,反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就是最好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应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另外,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快捷搜寻所需课程资源的恰当方式,避免不必要的搜寻成本。教师可厘清课程资源搜寻线索,归纳资源搜寻路径,如以“致某某班修读某某课程的同学”、“在‘自建及配套资源’查看学习资源的路径”、“在‘课程讨论区’参加网上课程讨论的路径”等为题,通过“课程学习导航”面授辅导课、网络课程通知公告等途径予以明示,明确告知学生快速有效搜寻学习资源、参加课程讲座的路径和方式。实践表明,教师通过采用这些方法,能够使绝大部分学生逐步学会选择并运用适合自身需求与特点的,或单一、或组合、或全面综合的开放教育学习方式。

三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对话学习活动,提高综合学习能力。成人学生有经验、会思考、想表达,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创建开放性对话教育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对话学习活动。“对话作为一种教育原则,从简单的意义讲,强调的是师生的平等交流与知识共建。从深层的意义讲,它挑战我们关于师生关系、知识本质以及学习本质等方面的思维成见、定见与主观认定。尤其是随着网络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基于对话的教学代表着未来教育和人类学习的一种演进方向。”开放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对话教育,为了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开展有效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对话学习的开放性教育环境,要将有限的面授课堂构建成有利于三点(重点、难点、热点)讲解与问题讨论的师生对话互动课堂,将无限的网络课堂构建成有利于学生快速高效搜寻课程学习资源、积极参加网上课程讨论的多方对话互动课堂,同时要引导学生自觉构建起小组生生学习互动、自主学习文字教材之生本互动和反思的自主学习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讨论互动。我在实施对话教学的实践中发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得开放学习得以真正发生,形成了师生共同学习一起成长的学习共同体。不仅使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也使教师自己的对话能力得到了锻炼,并因此发现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引发了自己更深入的思考。

邓孟忠:办好开放大学,教师是关键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创办30年来,紧密结合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深圳培养了12万应用型高级人才,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达100多万人次。目前,深圳电大开放教育在校生42000多人,占全市高等教育学生规模的四分之一,学校用最有限的资源办起了深圳市规模最大的、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的开放大学,为深圳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教育公平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深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支撑,为办好开放大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校几代电大人长期努力的结果,也是学校长期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的结果。

30年来,深圳电大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人员编制明显不足,学校创新用人方式,在加强编制内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采用合同管理、年薪制的方式聘用了一批素质较高的编外专职教师,成为编内教师的重要补充,两者一起承担各专业的教学、资源建设和学生支持服务等主要工作。学校通过提高待遇、委以重任、与编内人员享受同等评优考核、培训进修、职称申报等措施,稳定了这支编外专职教师队伍,提高了他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目前,校本部专任教师280多人,其中在编教师100多人,编外专职教师180多人。他们中不仅有治学严谨、学术造诣很深的教授,还有不少富于创新精神、站在学科前沿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出类拔萃、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从学历学位结构来看,教师中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71人,占26%;具有学士学位的教师160人,占总数的57%,总体学历学位层次较高。从职称结构来看,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2人,占总数的22%;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54人,占总数的20%。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107人,占总数的38%;30~50岁的教师137人,占总数的49%;50岁以上的教师37人,占总数的13%,老、中、青教师年龄分布梯度合理。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培养,学校拥有了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较合理,思想、业务素质较高,人员稳定的教师队伍。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一直坚持从普通高校和相关研究单位聘请专业知识处于学科前沿、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担任兼职教师。来自不同领域和行业的专家、教授的授课,风格迥异,给学校教学带来一股清新之气,与学校专职教师的教学相得益彰,深受学生的欢迎。

办好开放大学,教师是关键。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对办好开放大学至关重要。开放大学作为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型高校,对教师的要求和使用与普通高校、与传统的电大教育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当前电大教师队伍的实际出发,坚持专兼职相结合的特点,进一步明确专兼职教师不同角色定位,以优化教师配置和提升教师能力建设为主题,以共享专业和示范专业为重点,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核心,一方面抓好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师队伍建设,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引进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建设一支数量充足、师德优秀、结构合理,具有一流的远程教学能力、资源建设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的专任教师队伍;同时,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建立客座教授制度、探索特岗教席制度和搭建全市高校教师资源互聘共享平台等举措,建立一支数量相当、状态稳定、经验丰富、素质优良的,来自普通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队伍,从而全面构建科学化和人性化的开放大学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和人才体系。

总之,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发展、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以及较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开放大学的关键。

朱红梅: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优势

同全日制高校的学生相比,开放大学的学生有着自身显著的特点。开放大学的辅导员工作在“第一线”,直接面对学生,其工作不仅仅是日常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承担起以“导学、促学、助学”为主线的学生支持服务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挖掘每个学生的特点,发挥其各自优势,因材施教。在实践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具体做法:

一是让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班干部。这部分学生的突出特点是有较强的实践和学习能力。辅导员应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与空间。比如,让他们担任合适的班干部工作,开展互帮互助的活动,与同学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等等,借此增加他们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二是加强对工作不稳定或失业、流动性较强的学生的就业指导。这部分学生因工作不如意、不稳定或正处于失业中,焦虑且无法安心学习。对这部分学生,我重点关注,鼓励他们加强专业学习,学以致用,为找到合适的工作打下基础。同时,我也常关注行业动态和相关招聘信息,并及时与他们共享,从专业的角度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建立一帮一团队,发挥榜样的力量,激励他们,鼓舞他们。

三是正确引导学习目标不明确的学生。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对专业不是很了解,不能坚持学习。我就从开学典礼抓起,切实做好入学教育工作,坚定他们的学习信心;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开放教育指南课程,帮助他们尽快了解远程开放教育的性质和要求,明确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特点和方法,充分利用远程开放教育的网络系统,努力适应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主动找学生个别谈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高年级带低年级的互帮互助小组,在每次新生班的QQ群里加入几个优秀的高年级同专业学生,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

四是以好生带差生,树立学习基础薄弱学生的信心。部分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容易产生自卑感进而放弃学业,我就从各方面给予他们特别的关心。比如,在划分学习小组时,注意合理搭配,使一个小组既有成绩优秀的学生又有成绩较差的学生,以方便学生寻找组员讨论问题,互帮互助。对于普遍认为较难的科目则建立专项学习小组,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另外,我还特别关心这部分学生的考试情况,一旦发现有大面积不及格或缺考,就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从学习方法和技巧方面给他们以帮助,鼓励他们重塑自信心,提醒他们及时报名参加重考。同时善于挖掘这部分学生的长处,及时给予恰到好处的肯定。

五是对工作非常繁忙的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指导。这部分学生工学矛盾非常突出,为此,我一方面及时告知他们可以参加其他班级同样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引导他们充分利用学校的网上教学资源。同时,通过提升班级凝聚力,经常开展班级活动,加深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促使这些学生克服困难来上课、和同学老师见面。

六是经常联系休学的学生,保持成员不掉队。对于那些因为某些不可抗拒的原因而休学的学生,我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比如在节假日时与他们进行情感的沟通,或经常告知一些学校的动态以及政策的变更等等,使他们感受到自己仍然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并没有掉队。

曹建萍:精心做好学前导入,坚定学生学习信心

对于开放大学的学生来说,利用业余时间接受三年的开放教育,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万事开头难。开放大学的教师,应该在学生开学之初,就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坚定学习信心。

开放教育的生源具有复杂性,学生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行业,水平参差不齐,上学目的和动机各异,对开放教育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存在不少认识上的偏差。比如,有的学生对“开放”很感兴趣,有一种好奇心,认为开放学习相对容易;有的学生则误把自主学习等同于“自考”;还有的学生对开放教育文凭的可信度有怀疑;更有学生直接冲着文凭而来。此外,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对自主学习的认识也有偏差,对待学习普遍强调“两忙一难”(即工作忙,家务忙,学习难),往往把学习放在了相对不重要的位置上,使得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无法得到保障。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些错误的认识,除了自身的原因,如文化基础较差、专业定位不清晰等等之外,来自学校的一些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对学生的学前思想教育不充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针对学前导入,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做好生源情况摸底工作。教师应组织学生做好入学水平测试,了解学生的文化基础状况,以便于下一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类教学、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工作家庭情况,包括上班的班制、家庭成员的构成等,据此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另外,教师还要做好生源分析工作,为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基础,降低生源的流失率。

二是上好开放教育第一课。学前导入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正式进入课程学习之前,对开放教育的有关情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提高学习信心、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创造条件。在学前导入期间,开放教育指南课程至关重要。教师应通过开放教育指南课,让学生明确开放教育的主要特点、基本知识要求以及考风、学风、学习要求等,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计划、端正一种思想、成就一个大学梦。这里的计划就是让学生制定一个自己的三年学习计划,包括如何处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家庭与学习的矛盾、娱乐与学习的矛盾等。这里的思想就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开放教育的严肃性与灵活性,懂得在规定的范围内灵活变通,采取多种形式学习,达到修满学分顺利毕业的目的,圆自己的大学梦。在开放教育的第一节课上,教师应清晰地告诉所有的学生,开放教育有多种途径和方式可以帮助大家完成学习、各个教学环节都有产出,使学生明白工学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缓解的,学习的过程就是逐步积累的过程,课程成绩最后是水到渠成的,借此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进而树立上好开放大学的信心。

教育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再好的教师面对不想学习的学生也会束手无策,再普通的教师遇上勤奋好学的学生也可能会培养出一代名家。教学相长,特别是在成人教育过程中,教与学的互动更加突出,效果也更加明显。好的互动不但能塑造优秀的学生同样也会成就卓越的教师。学校以教书育人为根本,如何把握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做好学前导入,需要每一位开放大学教师关注。

李柯:与学生建立更深入的网络关系

2010年6月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4.2亿。因此,与学生建立网络关系,对于开放大学的教师而言,是很重要而必须的。考虑到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几乎每个班级都设有QQ群,QQ是教师与学生交流最便利、最有效的工具,因此,作为辅导员,我在学生管理和教学活动中,尝试了通过QQ与学生建立网络关系。

我在进行QQ群管理和QQ好友管理时,除了建立各班QQ群外,还建立了班委群,将自己负责的所有班级的班委集中起来,方便了班级之间的交流,以及学校信息的有效传达。同时,将班长加为好友,方便了与他们的联系与沟通。另外,为了让重要信息在第一时间就引起QQ群成员的注意,方便未在线成员的及时了解,重要通知一律通过发群邮件的方式传达给每一个QQ群成员。

我在实践中发现,QQ资料共享在信息交流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目前已经广泛运用于班级群里,学生会自发地共享许多复习资料。QQ相册也是非常好的共享资源渠道,将班级活动的照片放入其中,能引起学生的讨论,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QQ群投票功能亦非常有用,班级活动或投票选举都可以运用该功能,其方便之处在于,投票不但能表达自己的观点,支持率也能及时成柱状图公布,非常直观。QQ的生日提醒和记事提醒也是教师在学生管理中非常有用的工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记忆学生生日,使教师适时给予学生问候,还能给予教师工作上的提醒,有助于教师提高工作效率。

整个QQ网络平台在促进教师与学生交流,尤其是了解学生动态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使师生之间能够做到信息互动、情况互通、困难互助。教师通过经常去学生的空间踩踩,甚至有时只是通过学生的QQ签名,就可以了解学生的动态,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关怀;通过查看学生的日志及相册,就可以了解学生,认识学生。

在利用QQ与学生建立网络关系时,教师需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要留意学生群内是否有过激言论,教师要注意引导,必要时要进行电话联络,了解情况,引导言论。二是教师要对自己的空间经常除草。许多学生喜欢给教师的空间留言,教师及时查看这些留言,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增强与学生的交流。

为了更深入地与学生建立网络关系,我有几点设想:一是可否运用QQ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双向视频功能和远程协助功能,实现网络论文答辩和网上作业指导;二是可否建立全国电大系统的资源共享专区,比如一上QQ,任何电大的学生都可以去其他任何省市电大寻找学习资源,甚至去听课,从而充分整合利用电大系统最优秀的资源;三是能否将QQ、三网、数字电视等现代工具引入实时教学,方便不能来上课的学生借助网络,与课堂里的同学一起,实时学习,实时提问,教师实时解答。

陶嘉:求新求变,开创个性化的教学理念与思路

开放大学的性质和任务不同于普通高校,其教学管理也具有不一样的特征。这要求开放大学的教师应定位于激发学生创造力、“授人与渔”、技能导师的角色。对于年轻教师而言,一方面要充当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辅导员角色,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背景优势,求新求变,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开创个性化的教学理念与思路,与时俱进地激发和挖掘学生在新时代下的学习潜能与动机,让自身的教学工作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时效性和长期性。

在处理学生事务的日常工作中,具有专业背景的辅导员能够较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效果。教师的言传身教、因势利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教师对目标文化肯定、投入的态度,肯定会增强学生的综合动机。教师完全可以控制和利用学生与自己或任务相关的学习动机,借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学习。

我在担任外语系辅导员期间,还兼任听力课的任课教师。由于所教班级正好是担任辅导员所带班级,我便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学生当中开展了一系列丰富的教学活动与课外活动。比如,根据学生的特点,融合团队合作教育理念,将所教班级分成了若干学习小组,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在课下布置以小组为单位的网上讨论,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形考成绩的评定。此举不但大大增进了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团队合作,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同时也是对自身教学创新与实践的一个有力证明。实践表明,自己针对电大教师少、学生多的情况,探索采取的以学生带学生的方式,可以促使教育管理模式逐渐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方向转变,有效降低了学生的流失率,提高了教辅结合的工作效率。

在开放大学的课堂上,教师将不再像在传统教学中那样扮演主导者的角色。面对成人学生,在师生年龄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教师平等参与的态度有助于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习的情感障碍,减少学习阻力。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提问的策略,要给学生留面子。比如,向程度好的学生提问比较难的问题,将容易的问题留给程度差的学生,一旦其回答正确,马上给予肯定。在评讲作业时,同样要多肯定、少否定,用心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总之,要于一点一滴处有意识地控制并降低情感障碍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人文关怀。

唐玉兰:在教中学,在学中教

无论是开放大学还是普通高校,都要求教师要具有高水准的职业素养,但在具体要求上,开放大学教师和普通高校教师具有不同的特点。开放大学的教师,首先应该是在教中学、在学中教的老师。这一方面是教师职业要求所决定的。教师只有教一辈子,学一辈子,才可能教好书。特别是面对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就更决定了教师在学生面前是师者,在知识面前是学习者。另一方面,这也是开放大学要实现其开放性而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首先,开放性要求教学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即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的课程和学习者需求,采用面授、小组案例、网上自主学习等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其次,开放性要求教学手段应具有先进性,应构建一个立体的学习网络,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习者的需求。最后,开放性要求教学资源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呈现方式上,都应具有丰富性,要能体现学科、专业、课程的发展需要,要给学习者一片蓝天。

其次,开放大学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特点。接受开放教育的学生有实践经验,知识结构和年龄差距较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走好教学三步曲,即课前努力做一名好的编剧和导演;课上努力做一名好的演员;课后尽力做学生的好朋友。

另外,开放大学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妙语连珠,别具情趣。语言是传递知识的工具,它带有情感、富有感召力和凝聚力。一堂生动的课绝不仅仅意味着教学内容的深奥,而是要让学生感到课程营养值得吸收,为此就需要教师用语言来升华。

最后,开放大学的教师应该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渊博的知识、灵动的智慧、善学的方法上。知识是水,魅力是舟,语言是桨,魅力需要知识的承载方能显出迷人的风采。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研究工作概况

在远程开放教育发展与开放大学建设进程中,全面提升教学能力、资源建设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构建科学化和人性化的开放大学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和人才体系,广大教师广泛参与的教学研究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深圳电大在推进学校发展与改革的各项工作时,将教学研究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注重教研工作与相关工作的结合。

深圳电大构建面授辅导与网上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努力进行创新探索,如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优势,积极开展网上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学习、个别化学习的环境;重视面授辅导课的教学设计,突出面授辅导的精讲导学,由教师对学生进行面对面释疑解难,以此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学校运用信息技术,采用整合开发的办法,创设了融合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为一体的开放学习环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在实践探索中努力深化教学研究,在中央电大举办的历届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创新奖”活动中,深圳电大共有6名教师获奖。教学资源是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保障,深圳电大建成了一批满足教学需求、水平较高的教学资源,所开发的“经济数学基础”、“物流管理定量分析方法”两门网络课程,荣获200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这其中也凝聚、积累着教学研究的成果。

学校每年均组织针对特定主题的教学交流和教学观摩活动,使之成为常规的教研活动。如围绕如何上好面授辅导课、如何进行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如何进行课程考核方案设计等主题进行研讨交流,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教学模式创新大赛等。学校倡导教师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进行自我反思,不断提高教研水平。在2009年广播电视大学第二届教学反思征文活动中,深圳电大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和三等奖1名。在2009年第四届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管理类教师优秀论文比赛中,深圳电大获二等奖3名、三等奖1名。在第一届文法类教师优秀论文比赛中,深圳电大获二等奖2名。

为提升教师的能力与素质,学校十分注重教师培训工作,如每年均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2010年10月,学校与中央电大资源处联合举办了广播电视大学课程建设高级研修班(深圳专场),以“网络背景下的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远程开放教育的课程设计”、“如何设计在线课程”、“国家网络教育精品课程标准”、“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课程学习支持服务的设计与实施”、“课程考核的设计与实施”为专题进行了培训交流。

在历届广播电视大学科研成果评选中,深圳电大均有相关研究成果获奖,如:“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及管理服务系统的开发研究”,“面向残疾人的远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关于开放教育毕业生的调查”,“中心城市电大开放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现”,“虚拟教育环境的智能化开发取向”,“高师英语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走向”,“引入移动学习技术满足学生随时之需”,“两年制高职高专网络课程典型范例实践与研究”,“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典型案例研究”,等等。我校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改进教师培训的五项原则”在2009年深圳市首届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

熊锟:做具有“三精”特质的技师、导师、人师

开放大学的教师应是具有“三精”特质的技师、导师、人师:

一是精心组织教学的“技师(双师)”。开放教育模式下,信息技术是主要的教学信息载体,网络所能提供的信息不论是在质还是在量方面都优于教师个体。教师的主要作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指导学生如何正确、有效地使用这些信息,培养学生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开放大学的教师必须要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技术的手段和优势。特别是高职类专业双证改造计划的快速推进,要求教师最好是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实践技能的示范者,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高素质的、具有双重专业技术职称的复合型教师。

二是精细分工下教研结合的“导师”。远程开放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从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变。教师要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突围”出来,由“教书匠 ”转变为科研型、创新型教师,由“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由“演员”转变为“导演”,完成向“导学”教师的转变,做学生学习行为的设计者、支持者、指导者、引导者、激励者、帮助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精心设计的环境中进行探索。在适时进行上述角色转变的同时,教师还应实现教学和科研的良好结合,真正用科研指导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终身学习精诚服务的“人(良)师”。德高为师,学高为师,身正为师。育人先育己,敢为人师者,不可一日废学。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和信息更新的日益加快,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及时把握和跟踪现代教育思想发展的动态,这是教师扮演多重角色的内在要求。教师唯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由单纯“放电”的知识输出者转变为不断“充电”的学习者,强化服务学生的意识,才可能保证开放教育的高质量,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开放大学的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习者和学习,仔细分析在职成人学生的学习动机、基础、要求和困难,做到“学生所求我所思,学生所思我所行”。

学习是一种行为。面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实施分类教学。教师应根据学习者潜在的学习动机,如功利型、实用型、竞争型等等,以设计者或导演的身份,帮助学生制定长期和短期学习目标,解决要学什么及如何学的问题。电大生源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能够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学习是一个过程,是汲取知识、提升技能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实现由演员到导演、由教书匠到导师的转变,和学生日益成为“学习共同体”。教师不仅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而且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审美观点、理想追求,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演出活动”体现出来,让学生通过“演出实践”,学得本领、增强悟性、领略神韵,为今后服务社会做好准备。同时,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习者的研究,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跟踪与激励,不仅能有效解决自主学习监控难的问题,也是21世纪终身学习的发展趋势。

学习是一个结果,是学有所获。教师应根据学习结果,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这个时候,教师是实践者、评判者、反思者、创新者和研究者。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教会学生学习。开放教育质量的评判标准,不是学科考试分数或通过率,而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学设计和资源建设也要体现出帮助学生跨越从“知”到“行”的鸿沟的方法和过程。

教师要守护教育者的尊严,不仅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引导学生掌握、探索知识,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懂得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怎样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通过自己的教书育人活动,一点一滴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要在实践中大胆创造属于自己的新路子、新观点、新方法和新理论。

李苏阳: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我是一名在大学从教30年的老教师,前15年在普通高校,后15年在深圳电大,经历了从普通高校教师向电大教师的转型,对教师这个职业有着切身的体验。

在普通高校任教的15年,我体验到:在普通高校,一个好教师应具备专业水准高深、教学态度严谨、思路清晰敏捷、教学方法得当等基本素质。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学生欣赏、敬仰的教师就是一个好教师。

上世纪90年代刚到深圳电大当教师时发现,要在电大当个好教师,就必须要研究成人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工作经历,要根据成人学生业余学习的特点组织教学,要善于解答成人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类专业技术问题。因此我以为,一个好的电大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教学水平和实践经验,应研究适合成人业余学习的教学方法,应具有热心和耐心。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学生满意的教师就是一个好教师。

1999年“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掌握现代远程教育理论,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要将面授教学与网上教学相结合,完善个别化学习环境下的网上教学资源,运用一切通信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进行课程设计;要完成学校、系里安排的其他工作,如专业教学管理、各种教学检查、专业招生工作,等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地位也从“主导”转向了“服务”。有人说,电大教师是“全才”:会上课、会上网、会做课件、会招生……。然而说到底,教师的本职工作还是“教书育人”。电大教师总是凭着良心和爱心,从事着电大的伟大事业……在电大任教的后10年,我深深感悟到:能让学生高高兴兴学到东西、顺顺利利通过考试的教师就是一个好教师。

好教师,“坏”教师,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代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但无论什么环境、什么时代,只有学生对教师的评判才有价值,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才是真正的好教师。“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教师”。普通高校从事的是精英教育,教师的责任是把那些精英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才;电大从事的是继续教育,教师的责任是把那些当不了精英、但又不甘落后于时代的人造就成国家的有用之才。因此,开放大学教师需要练就的一个基本功就是转化“坏”学生的能力。开放大学教师应以学生满意为最高准则,做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

陆奇:学会了解,学会倾听,学会微笑

面对办好一流开放大学的新要求,电大的年轻教师应该学会了解、学会倾听、学会微笑,不断塑造自身教学设计者、组织与管理者、远程技术应用专家、心理沟通专家等多重角色,这样才可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开放大学教师。

首先,年轻教师要学会了解。还记得我刚刚担任深圳电大行政管理专业专职辅导员时,工作的难度和艰辛超出我的预想。这要求我一方面要继续深入了解远程开放教育的规律、特点和教学方式、管理方式,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需要面对几百名学生的具体导学问题,为其提供学习支持服务。于是,我努力了解学校教务管理和学生工作,认真学习学校网站上的所有资源。这样做使我对如何进行学生工作有了直观的认识,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后来,当工作岗位由专职辅导员转换为专职教师时,我需要承担行政管理专业四门课程的面授课教学和三门课程的责任教师工作。岗位转换对于我来说意味着工作方式和内容的转变,由以前为学生提供导学及服务工作,转变为直接面对学生提供教学服务。为此,我不断了解当前正在实践的混合学习模式,同时深入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生,并根据他们所在的地域、行业等特点以及实际学习状况进行有效的面授教学设计与网上教学设计。这样的了解过程将在我今后的实际工作中长期存在。

其次,年轻教师要学会倾听。刚担任电大专职辅导员的那段时间,尽管自己对远程开放教育以及学生有初步的了解,但实际工作效果还是差强人意。于是我虚心向老教师们请教,就自己具体的工作困难进行咨询,向他们讨教处理学生问题的方式和方法,等等。正是在一次次地倾听中,我从老教师那里“窃取”到了很多的经验教训。转换岗位成为行政管理专业专职教师后,我依然经常请教老教师,多次正式或非正式地观摩、聆听老教师的课堂教学,倾听他们的教学经验。

但总体来说,倾听学生的诉求才是真正的困难所在。各位教师尤其是有过辅导员经历的教师们,多多少少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学生在你最想休息最不想说话的时候来电话找你咨询或者倾诉,而且咨询和倾诉的都是些你难以理解或难以想象的问题。我们怎么面对?是不接电话?还是耳朵在心不在,随声附和?我认为如果学生向教师倾诉,教师一定要专心倾听。哪怕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人,在一个有耐心、有同情心的倾听者面前,都常常会被“软化”而变得通情达理。我正是用这样一种理念感化和帮助了不少学生。

当然,教师不仅要学会做一个被动的倾听者,更要学会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要努力创造一切倾听的条件。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工学矛盾突出、学习惰性较高,学生在回答网上作业时往往喜欢找现成的答案而不去思考。为此,我尝试先从作业题目下手,为他们创造倾诉的条件,让他们有话可说。比如在公共行政学、政府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我布置了这样一题,“你从这门课中学到了什么,你想学什么”,效果非常好。这样的题目不仅使学生不得不回顾所学的知识,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提出他们对具体课程、具体教师的建议与意见的直接渠道。而我要做的就是倾听他们的建议与意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强化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

最后,年轻教师要学会微笑。微笑是一种修养,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在人际关系中,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学生都希望看到自己的教师面带微笑和他们相处。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脸上常带三分笑,就能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会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而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诲和引导。当然,面对学生、面对其他教师要微笑,面对自己更需要微笑。

武剑:把危机意识转化为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动力

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开放大学的建设,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应该具有危机意识,将之作为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动力。

记得自己刚从学校毕业到电大任教时,一个人同时上好几门专业课程,依然有种游刃有余的成就感。但随着开放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感觉也在逐渐消退,特别是在工作两年以后,常常有一种危机感。这种危机感一方面来自和自己同学的对比:专业实务上不如从事实际专业工作的同学,学术研究上不如留在普通高校的同学;另一方面来自于自己在电大教学实践中时时感受到的压力。基层电大教师的工作是繁琐的,除了日常的教学任务外,还有很多面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在忙碌的工作中,很少有机会和条件去充电和学习。但近几年远程开放教育的深入发展以及新时期开放大学的建设,对教师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仅从业务素质来看,就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专业理论素质,即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素养。在早期的电大教学中,存在过度的“一专多能”现象,教师常常不经过任何的培训和学习,就可以上非自己本专业的课程。随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这种情况已经不能适应开放教育发展的需要。开放教育对教师专业理论素质的要求,一般教师在任教初期因为有较好的基础,所以基本上都能达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才可能跟上本专业领域知识的快速更新,达到开放教育对教师专业理论素质的要求。

二是教育理论素质。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的教师,通常缺乏对现代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和培训,担任教师后通常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经验组织教学,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对于教学工作的总结,也往往只限于描述,而无法上升到较高的理论层面。

三是技术素质。远程开放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日常工作中的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过程实施等等都需要教师具备基本的技术素养。特别是随着新技术的迅猛发展,远程开放教育对新技术运用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这方面的素质亟待提升。

四是教学管理素质。教师在基层电大的日常工作,有很大一部分是教学管理工作。教师除了要熟悉电大教学要求和流程外,还要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文字能力。

开放大学对教师素质的高要求,与教师在具体工作中表现出的已有水平之间,呈现出较大的落差,更加重了教师的危机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此为动力,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根据我个人的体会,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升自己的素质:

一是规划自身职业发展,在不断的自我学习中提升素质。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对自身发展有规划,通过参加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证书(双师型)考试、科研项目等途径,不断主动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素质和教育理论素质。

二是爱岗敬业,在工作中主动积累与思考,不断提升自我。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主动参加资源建设、参与教学管理,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和教学管理素质。

三是珍惜各种学习机会,积极参加培训等各类学习活动。电大系统和各校、各部门组织的各类学习和培训活动一般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向性,虽然时间比较短,但常常可以使教师快速了解有关信息和相关动态、提高自身在相关领域的认知水平。教师应特别珍惜这样的机会,积极参加。

余杨:在持续学习中掌握最前沿知识

如何帮助学生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可度,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优势,是开放大学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竞争力,进行正确的职业规划,教师自己首先应该坚持学习与提升,努力拼搏,掌握本行业最前沿的知识,取得本行业高价值的执业资格证书。因为开放大学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它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实用性,并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灌输高深的专业理论知识,而是更需要教师具备娴熟的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教师普遍缺乏在企业工作的经历,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方面会存在盲点,往往不能急学生之所需。当前,国内不少应用型高等院校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要求或鼓励教师在认真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取得“双师”资格,即高等院校教师资格以及与本专业相对应的执业资格,以弥补高校教师实际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

为了切实提升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学生的需求,我在过去三、四年的教学生涯中,通过业余时间的学习,先后获得了国家二级注册金融分析师(CRFA)、注册金融风险管理师(CFRM)、美国金融风险管理师 (FRM) 和注册高级供应链管理师(CSCM)的称号,目前正在准备国际专业风险管理师(PRM)和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的考试。几年的学习使我深深感到,正是这种系统化的强调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专业提升,使得自己的相关专业知识得到了强化和更新,视野得到了扩展,客观上改进了自己的教学思路,使自己在教学中能和学生走得更近,更便于解决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因为许多教学内容都可以联系到最新的专业知识,不断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在教学中可以施展的余地也随之拓宽。

(根据会议资料整理,未经发言者本人审阅。资料整理过程中得到深圳广播电视大学校办和远程教育研究所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

摄 影 韩卫国

责任编辑 石 子

猜你喜欢
大学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大学》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