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综合性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

2011-12-07 18:07彭庆文
体育学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师范院校普通高校

彭庆文

(怀化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8)

对综合性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

彭庆文17

(怀化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8)

综合性普通高校继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之后,已经成为体育学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体育学科建设应该突出“跨学科、高要求”的特征,实施精品战略,特色发展,以真正求得在整个体育学科建设中的一席之地,为体育学科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校体育;体育学科建设;综合性普通高校

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是普通高校围绕“体育学科”而进行的所有制度化的建设活动总称,尤指通过设置学科专业培养硕士以上体育专门人才、设置专门学术组织(实验室、研究基地、课题组等)进行高层次的体育科学研究。众所周知,经过1952年前后的全国高等院校院系大调整,我国体育学科建设在较长的时期内主要由体育专业院校和师范院校的体育院系,以及国家体委(体育局)系统的科研机构承担,而其它绝大部分综合性普通高校,除了体育教育教学的研究外,很少承担高层次的体育科学研究任务,也不担任培养高级体育专门人才任务,也就是说,在普通高校中,除了体育专业院校和师范院校的体育院系外,其他高校基本没有体育学科建设任务。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办学自主权得到实质性的扩大,一些传统上非体育、非师范的综合性普通高校,把体育学科纳入学校学科建设整体规划,积极参与到体育学科的建设进程之中。据统计,截至2006年,在这类高校中,已有63所高校新设置了体育硕士点(而同时期新增或新设置体育硕士点的体育院校和师范类院校分别是 15所、42所,还有1所医学院校),这样一来,对体育学科建设而言,传统意义上的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职能划分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非体育、非师范的其他普通高校业已发展成为中国体育学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既符合社会需要,又是现实状况。但是,也必须认识到,如果要使新成员能成功介入原有体育学科建设格局,新的成员应该具有它们自身的特点,应该为体育学科的发展带来新的气息;如果仅仅是循着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的老路,重复性地增加硕士(甚至博士点)和人才培养数量以及不在新路子上增添高水平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其建设充其量只能算是一时的跟风、应景,不能长久,更何况体育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在综合类高校,其学科地位在人们传统意识中往往先入为主地被认为不如体育专业院校,甚至师范院校。走老路显然不是新参与的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选择,这类普通高校参与体育学科建设必须有自己的目标定位和个性化的发展。

本文持此基本观点,参照清华大学的一些经验,以原来基本没有、新近参与(或准备参与)体育学科建设的综合性普通高校为研究对象,就其体育学科建设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

1 综合性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要“跨学科、高要求”

“跨学科”主要指学科发展注重与其他学科融合;“高要求”主要包括高层次的人才培养、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高质量的学科队伍建设。

1.1 后发优势提供自主决策机会

众所周知,以往综合性普通院校的体育,主要是“公共体育”,体育科研也局限于体育教学的探索,即如何更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等,基本上没有以体育专门人才培养和高水平体育科研任务。相比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的体育学科建设来说,这类高校具有以下后发优势,可为发展体育学科的自主决策创造条件:第一,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不太容易通过调整体育学科布局和组织实施体育新学科(或方向)的建设,难以应对新的社会需求和新兴学科的发展需求。而综合性普通高校的体育学科建设则没有人才培养规模的掣肘,也没有太多学科专业调整的负担,它可以在学校的支持下,在更高的研究生培养层次上,更方便地组织“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可以灵活地以体育学科内部因素的发展变化为依据,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组织学术队伍,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高水平的体育科研,培养人才,发展体育学科。另一方面,普通高校借鉴以前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体育学科发展的经验,高起点、创造性地发展体育学科。所以,这种后发优势使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一开始就非常自觉地以特色发展为目标。

1.2 发挥综合性高校学科优势,实现跨学科发展

学科建设中首要的任务是选择、调整学科方向[1]17。正确的学科方向能突出不同学校学科建设的自身特点,要达到这个效果,学科方向的确定主要应考虑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是所属学科门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其二是本身所具有的优势。

体育科学的属性决定了体育学科建设应具有跨学科的特点。虽然体育专业院校和师范院校的体育学科建设都很注重跨学科,但综合性大学的体育学科建设在实现跨学科的基本条件上具有显著的优势,许多体育学科之外的学科专业资源可以更好地直接支持体育学科建设。同时,由于普通高校的体育学科资源并没有多少历史积淀,相对弱势,所以,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将目光转移到其他学科,借力发展,利用其相比体育专业院校和师范院校所具备的多学科优势,同时规避本学科积累上的弱势,选择具有自己特色的体育学科方向,是必然和明智的。比如中央财经大学设置体育经济学方向硕士点、中国政法大学设置体育法学方向硕士点、中国公安大学设置军事教育训练学方向硕士点、清华大学设置高等教育管理与高校体育发展战略方向的博士点等等都各具特色。

1.3 “高要求”建设以适应普通高校体育任务结构和资源现状

体育学科建设的重要标志就是设置体育专业,培养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通过设置专业来发展学科,有本科和研究生层次之分。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应该在“高层次”上设置体育专业,即跳过本科,直接培养研究生。为什么呢?第一,本科层次的体育专业教育与公共体育教育在性质上有很大的不同,贸然设置本科层次的体育专业,在师资编制没有得到及时补充(现实状况也不大可能)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体育教师的教学和系部的办学能力难以支撑“两条线”上的工作。而且,新设置的本科专业招生人数受到学校整体计划的严格控制(特别是“985”、“211”工程建设大学),投入与产出常常难以平衡。第二,设置本科层次的专业,需要一定的市场支撑,相比已具有一定传统和相当规模的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体育系的体育专业,长期以公共体育为主体的其他院校并没有本科层次体育专业的办学经验与社会影响力,如果想在传统体育专业教育格局外另辟新径,并没有任何优势。第三,高校扩招后,本科层次体育专业人数明显增多、研究生的招生增多,传统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体育系可以勉力承担本科层次的扩招任务,但对研究生扩招却常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学科与专业布局,其他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任务当自觉定位于解决体育研究生生源的分流问题。第四,因为大学的教学、科研特点,大学教师都要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在传统公共体育基础上拓展普通高校体育功能,进行制度化的体育学科建设,本应是系统自组织演化和人为干预相统一的结果,但就目前而言,它更多表现为一种人为干预程度更明显的行为,见效更快,从这一点上讲,直接设置研究生层次的学科专业,比设置本科层次的学科专业效益更好。

基于以上原因,有些已经设置了本科层次体育专业的高校或者暂时不招生,或正考虑逐渐停止招生。总体来看,综合类院校设置体育硕士点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设置本科层次学科专业的速度。

另外,“高层次”培养人才的决策主要受制于普通高校体育任务结构的过度倾斜和资源匮乏。普通高校体育的主体是公共体育,担负全校学生的体育课程、课外活动、业余训练与竞赛等,任务已是相当繁重,学科建设已是勉为其难。面对有限的人员编制、较大的工作量[3]、科研经费短缺(有些学校甚至没有)的现实,发展体育学科只能在有限的资源供给上实施“少而精”的精品战略,高层次培养体育人才只能是适应这种战略的必然选择。

同样的道理,有限的资源使普通高校体育科学研究也只能坚持“高水平”要求。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中的体育科研,目标在于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虽然鼓励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人人都要有科研意识,参与体育科研,但是,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由于各种原因却不能达到应有的要求,“群众运动式”的体育科研只能产出低水平的科研成果,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导致学术道德方面的问题。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的科研要求,迫使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队伍必须是高质量的。高校体育部门的所有人员都应参与人才培养和传播体育知识的活动,但不是所有人员都要承担创造体育知识和培养硕士以上层次体育专门人才的学科建设任务。受普通高校体育的任务结构和有限资源的影响,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要特色发展,就必须实施“精品战略”,就得坚持培养高层次人才、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和建设高质量学科队伍的行动策略。

1.4 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跨学科、高要求”提供保障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体育学科研究生生源激增,这不仅催生了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和其他高校硕士点、博士点的迅速增加,而且,其中不少生源是非体育学科专业的学生,这给实施“跨学科”的体育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提供了便利条件,特别是传统非体育类名校通过其社会影响和几乎与其他学科专业一样的入学条件,获得了更多的非体育学科的优质生源。比如,截至2007年,清华大学体育教研部拥有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1个,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点3个,共有28名在读研究生,其中博士研究生8名,硕士研究生20名,他们来自全国20个不同高校,21个不同专业,多样化的学科背景使得清华普通高校体育学科的人才培养极具“跨学科”特点。

同样,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体育教研部可以借教师编制有所增加的机会,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增加高水平的学术人才储备。而学校对学科建设投入的增加,给原本在一些综合性大学“不入流”的体育学科发展提供了机遇,如清华大学的体育学科就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被纳入学校的学科建设规划,并从“985”一期工程建设费中获得500万元的学科建设投入,体育教师队伍中目前有12名博士,而在1996年,仅一名硕士。

相比传统的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体育系,普通综合性大学(特别是名校)的学术氛围和学术制度由于其历史传统,要严格、规范得多,这些学校把体育学科建设置于与其他学科建设同样的要求和氛围之下,自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从整体上看,如果普通高校能给予体育学科足够的重视,将其纳入学校学科建设的整体规划,普通高校是可以提供人员、制度、资源、环境上的保障,以突出其体育学科建设“跨学科、高要求”特点。现实中,这种现象也正在涌现,比如,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中心对一级学科的评估中,清华大学体育学科2004年排位第四,2009年排名第五,从评估申报材料中仔细分析其学科建设的策略,这个令人吃惊的成绩的取得显然源于其“跨学科、高要求”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

总之,体育院校、师范院校和其它院校的体育学科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教育、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其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这3类院校在学科的发展上,各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各类学校应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注意形成和保持自身的学科建设特色,不同类型学校应以促进体育学科的发展为目标,在体育学科建设上形成合作、互补、共进的良性发展态势。这是体育学科建设的重要问题,也是防止体育学科盲目发展的关键。传统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体育系之外的其他高校发展体育学科,应该实施“跨学科凝练学科方向、高层次培养体育专业人才、高水平进行体育科研、高质量建设学科队伍”的精品战略,突出“跨学科、高要求”的学科建设特点。

2 综合性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策略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基础性工程,加强学科建设的一般方法包括:增加经费投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科研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科联合和交流、完善图书资料保障系统、加强学科文化建设、加强基地建设等等。

1)统筹好学科建设与其他工作的关系。

高校在发展的进程中,普遍提出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发展战略。高校体育的学科建设存在于高校体育这一大环境之中,各类学校的体育工作在学校中的地位各不相同。体育专业院校和师范院校体育系,体育是其办学的核心,体育学科建设是其办学的关键。而在其它院校,体育学科建设只是其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不是核心任务,这些院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仍然是面向广大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教育工作。因此,在这类大学中发展体育学科,必须统筹兼顾体育学科建设与其它体育工作的关系。这就要求管理者要从所在学校实际出发,在学科专业设置上要有所选择,在内部管理体制上要服从自身工作特点,在师资力量和物质条件使用上要合理分配。总之,要在保证公共体育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体育学科。同时也应注意到,不能把体育学科建设完全与其他体育工作割裂开来,体育学科的发展反过来会促进其他体育工作的发展。体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在管理上如何把握,怎样发挥最佳效益,是这些类型学校特别是其它院校应积极地探索的命题。

2)加强整体规划,形成基础与特色、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学科结构。

体育学科建设重在创新,创新就是要在本学科前沿取得突破,如现代竞技体育虽然以群众体育为基础,但更多地表现为一项高基础、高投入、专门化的工程,体育学科建设也是一项高基础、高投入、专门化的系统工程,需要整体规划。在学科方向建设、学科人才梯队建设、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和硕士、博士点的建设上要有长远、特色、有序的发展方案。

首先,在整体规划中要注意在本校体育学科的本体部分设立研究方向,否则,学科建设难以持续发展。比如,普通高校体育学科的本体是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教学、青少年体质健康,这两个方面必须纳入学科方向的选择视野,不然,会失去自己的本色,违背学科服务实践的原则,影响本体性工作的开展。

其次,要适应体育发展需要,不断地在学科前沿中拓展学科方向。同时,要注意突出本校,甚至本地区的比较优势,在有别于其他的“异”与持续的水平“高”中,确立特色学科方向。大部分的普通高校可能会在传统学科优势、地理优势、多学科融合优势上进行选择,其中,“跨学科”优势应是这类高校主要考虑的因素,因为只有这个因素,是其他两类高校短时间内无法比拟的。

第三,实践已证明,均衡发展只能使事物保持渐进态势,非均衡发展才能使事物更快地发生质的飞跃,所以学科建设应该突出重点,不能搞一哄而上的群众运动,但又不能完全把学科建设视为少数人的任务,高校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的基本性质,决定了高校教师的科研职责,所以,应该在学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注意重点与一般相结合,采取分层次递进的发展策略。

3)着力于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增加非体育学科背景研究生的比例,多培养“跨学科”的高级体育专门人才。

在选择设置什么层次的学科专业,培养什么样人才时,要有长远规化,不必拘泥于必须有本科层次的学科专业才能有研究生层次的学科专业的这种认识,可以直接设置硕士点,即使暂时条件不够,也要以此为发展方向,提高自己的学科建设水平。当然,学科建设总是从弱到强,从一般水平到高水平,这是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关键是要抓住机遇,在开始阶段就设置较高目标,并加以努力,才能取得较好成效。

在研究生培养中,注意自身的“跨学科”学科发展战略,增加非体育学科背景的研究生比例,这样可以给在体育科研能力方面整体相对较弱的体育研究生队伍带来新的学术活力,整体提高体育学术水平。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体育人才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在传统的体育教育人才、体育训练人才之外,社会体育需要更多、更专业的体育法律人才、体育管理人才、体育新闻人才等等,传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机构一时没有足够的能力适应这种需求,所以在整体的体育研究生培养格局中增加部分旨在重点培养“跨学科体育人才”的学科专业力量是必要的。体育院校与师范院校体育系之外的普通高校招收体育研究生,是适应新的社会发展条件下体育需求多样化特征的结果。这类院校的体育学科专业在人才的培养上(如在培养方案和课题研究中)也就应该凸显这种特点,注意弥补传统体育院校、师范院校体育系培养人才上的不足。

4)精心遴选学科带头人,培养科研骨干,建立长效的组织管理机制,构建精干的学科基本队伍。

关于学科建设中带头人的重要性,有人提出:“学科建设,关键靠教师,特别是大师级的学者。一个学科,往往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在;学科带头人走了,这个学科也就跨了。其道理不言而喻”[1]18。综合性普通高校的体育学科建设因为需要采取“精品”战略,所以,学科带头人的遴选需要特别谨慎。一般而言,带头人的数量不要多,一个方向一到两个人;采取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办法;当然,学科带头人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创新的意识、追踪学术前沿的敏锐洞察力、出色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还要有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人格风范。

有了学科带头人,还需要有一只精干的学科骨干队伍,就目前而言,组织队伍的重点在于调整队伍的学历结构和志趣,学历很大程度上能代表科研能力,志趣相投才能避免内耗。现在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数量逐渐增多,体育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正在急剧变化,这就使普通高校学科骨干队伍的变数加大,因此,关注学历结构的调整是学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更要注意的问题是候选人的学科方向和人品,特别需要他们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因为,他们很可能就是本学科以后的带头人。

除了招聘和培养骨干力量外,建立竞争机制和完善激励机制,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胜劣汰,不断调整骨干队伍结构,形成建设精干学科队伍的长效机制也是需要加强的方面,因为在人才遴选与培养上,不能一劳永逸,搞终身制。

5)以基地(或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以前沿性的高层次大课题联合攻关为抓手,产出高水平的体育科研成果。

“学科基地是学科建设的依托,项目是学科建设的载体”[1]18。诚然,现代学科建设离不开基地,世界各国一流大学的学科建设,都十分重视和下大气力投资建设高水平的基地。我国为加速基地建设,设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专业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文科研究基地、教学实验基地、产业化基地等等。这些基地的建立和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学科的发展。

现代科学研究,首先要立项,通过立项,明确研究的目的、内容和重点创新之处,筹集资金,组织队伍。实践也证明,只有通过大的项目研究,才能出大的成果,培养和锻炼高水平的学者,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

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应积极建设学术基地,依托基地,申报学科前沿的高层次重大课题,组织跨学科的学术组织,联合攻关。这种方式对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来讲,有两种意义:其一,可以通过大课题联合攻关的形式,建立多学科的科研小组,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开展体育科学研究,促成大的科研成果。其二,可以用基地的组织形式,更好地引进和留住学科带头人。因为体育部的主要工作是公共体育,引进的学科带头人都是学术能力超群的高级人才,其任务主要是学科建设,没有恰当的学科位置,可能会导致其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

根据以上分析,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应该突出“跨学科、高要求”的特点,实施精品战略,在整个体育学科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为体育学科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现实发展中往往出现以下3个问题:其一,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基础比较薄弱,资源匮乏。其二,实施“跨学科”的高水平体育科学研究在组织管理上困难重重。其三,部分“跨学科”培养的体育人才在人才市场上难觅“体育归宿”。基于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进一步进行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学科建设的整体规划,坚定“特色发展”的基本思路,避免急功近利的“跟风”现象。

(2)学校应该给体育学科建设以适当的定位,正视其目前自身获取外来资源不足的现状,加大资助力度。注意对体育教师工作特点的合理评价,在制度上引导体育教师能发挥所长,进行不同层次的体育科学研究。进一步调整体育教师的队伍结构,提高体育教师的学术水平。

(3)抓住学校积极建设跨学科学术组织的机会,建设体育科研基地,积极争取高层次的体育大课题项目进行联合攻关,并以此为突破口,获取“跨学科”体育学术组织运行的经验,构建有自身特点的“跨学科”体育科研的模式。

(4)继续坚持“跨学科”培养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的基本思路,在培养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体育专业技能的训练。在入学条件上,增加对体育技能的基本要求。在研究生学历结构上,不断调整体育本科学历和非体育学历背景学生的比例。此外,还要注意加强研究生以后在体育部门就业或从事体育事业的教育和帮助。

[1] 刘献君. 论高校学科建设[J]. 高等教育研究,2000(5):17-18.

[2] 杨文轩,陈琦. 体育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50.

[3] 彭庆文,彭雪涵,陈希. 普通高校教师队伍群体结构现状探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8,43(6):26-30.

[4] 陈希,梁竞文,彭庆文. 近十年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发展探析[J]. 体育科学,2005,25(12):3-6.

[5] 李绍成. 非体育院校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5,41(6):75-77.

[6] 黄汉升. 新中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 体育科学,2007,27(9):3-22.

Thoughts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in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PENG Qing-wen
(Huaihua University,Huaihua 418008,China)

Next to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s and normal institutes,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ce force in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Their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should stick to such characteristics as “interdisciplinary and high requirement”, and implement quality product strategies and featured development, so as to truly take a position in the entire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and to make their own contributions to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G807.4

A

1006-7116(2011)06-0081-05

2011-04-25

2008年度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08B060)。

彭庆文(1969-),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和大学体育。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师范院校普通高校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