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风
(1.广西财经学院体育教学部 南宁 530003)
发展高校群众体育与建设体育强国的互动研究*
梁 风1
(1.广西财经学院体育教学部 南宁 530003)
在体育强国建设中,高等学校的群众体育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重要性,同时也凸显其不足。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要求,提出发展高校群众体育要旗帜鲜明,应将其上升到全国一盘棋的战略高度;要结合大学生的特点,把培育体育文化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并且还需要结合一个载体等新对策和新建议,以及现阶段需要着力做好的工作,以期更好地为建设体育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体育强国;高校群众体育;互动与匹配;构建
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勇夺金牌总数第一,广州亚运会更是以金牌总数的绝对优势雄居亚洲第一,这无疑增强了国人对建设体育强国的信心。然而体育强国,除竞技体育项目成绩突出之外,还需要体育的多个方面强,多个系统好。建设体育强国需要做艰苦的努力,特别要充分认识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过程中,群众体育方面最具基础性并且十分薄弱,因此这个基础性和薄弱环节的改进提升之一,应该来自学校;而高校大学生与社会的连接,又是最具体、最直接的。对此,需要探讨研究其中的问题,本文就高校为体育强国做些什么?怎么做?特别对高校群众体育的发展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
全国各高等学校从建校时间、隶属关系、学校规模、地理位置、学科门类等各不相同,由此各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理念、建设风格、建设资金的投入也各不相同;诚然,曾经承办世界大型综合运动会及全国运动会比赛所在城市的高校,其运动场馆、运动设施的建设水平堪称一流,而地处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体育设施,无论从数量和质量来说,都可以说是严重不足和简陋,实地调研的结果也是如此。全国高等学校的运动场馆和体育设施发展不平衡、差距很大。这就导致运动设施条件好的高校,其群众体育发展、全民健身运动要好一些,大学生自觉锻炼的意识、大学的体育生活要好一些,而那些运动设施条件落后的高校,大学生普遍认为“运动场馆缺乏”,“体育场地太少、太差”,而且要求改变的呼声极高,因而高校的群众体育受场地条件的制约。这也是一些大学生不愿参加体育锻炼、且片面强调客观条件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全国高等学校的体育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但在一些高校,体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事,还时有发生,表现在: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很多高校,并未列入“常态”,只是上级有令需要抓一抓时,才认真抓一抓,抓过一阵之后,又回到了老样子。因此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在一些高校经常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削弱。
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未来国民身体素质,甚至直接关系到社会体育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然而,高校大学生的体质与运动锻炼的现状,以及与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要求有较大的差距,体现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不够,体育锻炼的次数和质量没有保证,身体锻炼几乎是无规律,没能建立正确的体育健康生活方式,这些都与缺少体育理论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校大学生体育健康知识贫乏,接受体育文化熏陶不多,因而在体育锻炼的实践中,没能用理论指导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导致体育锻炼盲目性、随机性很大,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年轻不用锻炼。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就是等到老了、生病了才去锻炼都不迟。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体育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运动本身还是一种精神文化,如今的大学校园中,体育文化底蕴还存在不足,在大学生身上更是缺乏坚忍不拔的中华体育精神。对大学生而言,如何把在体育锻炼中培育的体育精神,转化成为在校期间的学习动力,以及为今后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奠定优良的思想境界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能否做到忠诚祖国、热爱党和国家的事业;能否做到敬业奉献、奋发图强;能否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的充实与否的问题。因此,高校体育工作就应大力倡导和培育中华体育精神,这也是培育大学生体育文化的需要。
在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下,全国各级人民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应注重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应该上升到全国一盘棋的战略高度,而且应将群众体育上升为发展民生的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这样更具历史意义,群众体育发展前景更充满信心和力量。高校的体育工作更应该成为全国这一盘棋的重要一环节。这个重要的环节,就要求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要直接面对社会,在广阔的群众体育这个舞台上,发挥作用。那么,高等学校对全国群众体育事业具体应该做哪些工作呢?这是我们作为高校体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作出回答的问题。高等学校群众体育发展战略起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考虑,并且需要艰苦卓绝地努力。
第一,高等学校的群众体育就是要为大学生体质健康打好根基。大学是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最后教育环节,因此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社会劳动力的质量,影响到国民身体素质的质量。
第二,高等学校的群众体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身体健康的意识和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打好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这需要高校常抓不懈,也需要把其作为大学文化的要求来认真对待。
第三,高等学校的群众体育不仅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而且还要以中华体育精神为基础,赋予更多的时代精神,在这些时代精神的感召下,让大学生们凝练成强大的精神动力,对激励大学生艰苦创业、自主学习、健康成长、报效国家,以致激励大学生自觉担当起历史所赋予的责任。因此高等学校的群众体育发展的质量,极具重要的战略意义。
继续强化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除此之外要加大体育课程的功能定位,使体育课程在发展高校群众体育中,起到龙头和示范的作用,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大学生通过体育课程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和理论知识之后,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运用到课余体育锻炼,以致今后毕业都能够运用自如,终身受益。要促进体育课程成绩评定的改革,体育课程成绩的评定,要课内外结合,不只是上体育课的成绩,还应结合课余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支持参与体育健康活动的意识态度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把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紧密结合,是推动高校群众体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向体育强国迈进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就群众体育工作的性质、难易程度而言,高等学校的群众体育工作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对此,高校的体育工作者、管理者都应有充分的认识,更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着力把现在正在做的工作做好,做扎实。这实际上也就是对建设体育强国做贡献。高等学校群众体育工作当前需要扎实做好做实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继续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民健身条例》,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并且要使其在高校大学生中,形成常态的工作。
第二,扎实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贯彻《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完善组织领导,坚持不懈地把这二项工作坚持下去。
第三,全国各省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坚持每年高校大学生竞赛制度;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各级大学生体协定期举办单项体育赛事,以比赛促进和带动高校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大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弘扬体育文化和中华体育精神。
第四,继续下大力气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始终把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在校园开展的文体活动,都应围绕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体质,有利于让学生终身受益,有利于大学生身体锻炼和陶冶高尚的情操,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校群众体育工作是大学生在校接受体育健康教育,形成终身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至关重要的阶段,因此高校要重视体育工作,特别要注意发展课余群众体育,让高等学校的群众体育工作与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要求相适应,对此高等学校的群众体育要深化改革,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高等学校群众体育要创新发展思路。在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要求下,大学体育工作必须要以新的姿态和新的理念认识发展高校群众体育。新的姿态就是高校要放眼建设体育强国目标要求,牢记培育体质健康人才是己任。新理念就是高校群众体育要为建设群众体育强国添砖加瓦,为体育强国储备和发展体育人口。这是高校群众体育工作的常态要求。
第二、高校群众体育的发展重点是构建大学生体育健康生活方式和全民健身运动的自我实践能力。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自我实践,其实这是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和意识,培育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把体育锻炼作为健康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读书期间的课余体育锻炼是有足够的时间、空间的,关键就在于大学生体育健康锻炼的观念和自觉性是否建立。这就需要高校体育工作者和辅导员教师的悉心教育和引导。需要加强高校体育工作的队伍建设,在高校除领导层重视之外,需要着力加强体育工作的业务部门和学生工作的管理部门这两支队伍的联动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并且建立经常性的常态激励制度,这是推动高校群众体育向前发展的组织保障。
第三、高校群众体育的发展要结合大学生的特点,把培育体育文化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在高校发展群众体育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而且还必须结合一个组织载体进行,这样才能取得各方面的支持、才能很好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协同更多的部门参与管理、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这样更有利于形成高校群众体育发展的氛围。高校发展群众体育要把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育体育文化、构建和谐校园等结合在一起,这无疑是这个组织载体的最好选择。诚然,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在学校群众体育这种既有组织、有计划,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和思考。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培育一种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体育锻炼中得到磨练,并将这种精神升华融入到民族精神当中。这是推动高校群众体育工作向前发展的有力措施。
第四、呼吁更多的政策和法规支持高校群众体育的发展。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出台了针对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系列文件,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下发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管理性文件。但就高等学校而言,加强体育工作,发展群众体育,还需要配套系列政策和法规,以保证高校体育工作在群众体育的组织落实、政策和法规落实,保证高校群众体育的蓬勃开展。目前尚需要加强政策和法规支持的方面有: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组织落实方面的文件支持;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的组织和运行机制方面的文件支持;高校体育经费支持及其维持方面的文件支持;高校运动场馆设施建设方面的刚性文件支持;高校体育教师组织群众体育活动的劳动保护及加班补贴方面的文件支持;高校体育工作、群众体育工作表彰评优条例及等级认定方面的文件支持;全国高校常规表彰体育工作及群众体育工作机制的文件支持;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对接机制的文件支持等。这些文件支持将极大地推动高校群众体育向前发展。
发展好高等学校的群众体育,不仅是储备和稳定发展体育人口的途径,而且也是为体育强国建设添砖加瓦。建设体育强国的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为之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需要体育工作者付出艰辛和汗水,同时也期盼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从组织管理政策法规方面,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更多的有力支持。
1 鲍明晓.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06):1-6
2 周爱光.“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内涵探析[J].体育学刊,2009,16(11):1-4
3 刘鹏.元旦献辞[N].中国体育报,2011-1-1
Interactive Research Match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ss-sport in Universities and Sports Power
LIANG Feng
(P.E.T eaching Department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for 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Guangxi,530003)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sports power,mass-sports in universities are increasingly showing the importance,but also highlight its shortcomings.Based on analyzing its causes with the objectiv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power,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requirements that we take the form standing of developing mass-sports in universities allover the country.To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develop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ve ability together with Sports Culture also requires a combination of a carrier of new strategies and proposals,as well as current efforts to do the work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ports power.
sport power;mass-sport in university;interactive and matching;construction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五批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09C078。
梁 风(1962-),男,广西玉林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健康教育和体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