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浅析

2011-12-01 07:24魏文世
青年文学家 2011年21期
关键词:负面影响政治环境

魏文世

摘要: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必须在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采取措施,不断扩大正面影响,及时消除负面影响。

关键词: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负面影响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1-0165-01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高校应该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能产生积极的作用,也会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如何针对网络特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尽可能地减少和消除负面影响,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1、网络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在学校所受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社会因素等。其中,网络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大学生与网络有着亲密关系,网络的“开放性”、“无中心”、“平等性”、“关注个体”和“弘扬个性”可以带给他们很多想要的东西。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网络的兴起与发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再是单一的现实环境,还包括虚拟的网络环境。那么,在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1.1积极的正面影响

(1)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广阔的空间

网络作为新兴媒体,技术越来源发达,能够集各类信息表达方式为一体,具有超强的实时性和互动功能。这一优势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领域,创建新平台、提供新载体,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样化,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教育途径。

(2)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

网络具有信息资源广、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大、获取途径多等优势,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更有利于大学生自身发展和形成鲜明个性。再者,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轻松、自由、没有压力,学生可以尝试一些新鲜和未知的事物,尽情发挥想象力和潜力,从而提高智力素质。

1.2消极的负面影响

(1)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易污染大学生的思想

大学生正处在身心极具发展和自我意识分化的特殊时期,一旦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又没有及时得到引导,就可能走向歧途。网络上暴力、恐怖、色情等不良信息可能引发学生形成歪曲的思想、畸形的心理,使他们在现实中迷失自我。

(2)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易降低大学生的素质

网络的存在为学生的懒惰,消极创造了条件,做什么事情都选择走捷径,作业直接在网上拷贝粘贴,或者直接盗用他人成果,懒于动手,本来应该自己思考的事情也缺乏创新,观念变得腐化,面对这一切,他们反而觉得是理所当然,因此,思想开始堕落腐败,道德品质也进一步下滑。

2、网络因素的影响必然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

网络作为传播信息的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大学生积极地与网络接触,用网络上的共享资源扩大自己的信息量,开阔自己的视野。然而,网络上提供的信息比较繁杂,各种淫秽色情、凶杀暴力等有害信息危害着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网络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及生活已成必然,我们合理利用网络增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是必要。

首先,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时空的限制。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经常通过谈心这种一对一的方式开展,无法对有类似情况的个人问题进行大面积的传播。网络却可以打破这种局限,将不同时间、地点、人物的事件联系起来,进行关联教育,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所创新。网络上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等信息的高集成性和资源共享性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模式,使得大学生能够在极具个性特色的环境下有针对性的接受教育和实现自主教育。

再次,网络论坛如BBS(电子公告牌)等网络新载体可以及时把握师生的思想状况和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BBS能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广阔、开放、自由的想象空间和信息论坛。

从以上几点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是非常必要的,既有利于弘扬主旋律,占领新阵地,又有利于引导青少年,矫正其行为。

3、消除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在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有目的和计划的活动,因此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冲击,正确处理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是网络受众的主体,所以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可以从各高校、教育工作者、环境和个人几方面来综合考虑。

3.1建立健全各种网络制度

国家已经出台了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法规,如《高等学校计算机网络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等。高校也应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网络法规限制大学生某些不法行为,倡导文明上网,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地效应。

3.2创新和改进教育方法及模式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针对学生个体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尤其對那些信仰不坚定、行为有偏差等有类似思想问题的学生,要在原有教育方法和模式上有所创新。

3.3净化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内容

学校对可控的网络内容,学校应该进行过滤、纠正,将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让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的园地和成才的基地。我们的校园网应该是积极先进的“思想网”;温馨融洽的“情感网”;互帮互助的“学习网”;使教育在学生之间自觉进行,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3.4提高个人自律能力

“强扭的瓜不甜”,一个人要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接受一样东西,光靠外界的约束是不够的,个人还必须要有自律的能力。要提高个人的自律能力也绝非易事,这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大学生能够自律就能保护自己,不能自律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在网络的大诱惑面前,自律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2]周红.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社会纵横.2006(12)

[3]胡树祥.网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2

猜你喜欢
负面影响政治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网络暴力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及其治理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环境
劳动报酬偏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