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游戏中游戏任务的设计研究

2011-11-25 07:28:52
长春大学学报 2011年8期
关键词:学习者知识点教学内容

杨 丽

(苏州科技学院 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教育游戏中游戏任务的设计研究

杨 丽

(苏州科技学院 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教育游戏是教育与游戏的高度融合,教育性和游戏性是其重要的双重属性,游戏性是手段,教育性是根本。游戏任务作为教育游戏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外部表现形式,它可以最为直接的体现游戏设计的意图。本文从教育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教育游戏中游戏任务的设计研究,试图发现其中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教育游戏;游戏任务;设计

教育游戏是游戏形式和教育内容的高度融合,是质的化学反应,不是简单量的叠加。“教育游戏在教育中闪现游戏的影子,在游戏中隐约教育的灵魂”。游戏任务是教育游戏的重要根基,它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习者在游戏中完成一系列学习行为,它可以最直接的体现游戏设计的意图,因此,游戏任务设计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教育游戏的质量。

1 游戏任务在教育游戏中的作用

游戏任务既能充当游戏的载体,亦能作为游戏性传输媒介。游戏任务的设计将会影响学生对教育游戏的投入程度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1)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教育游戏一般具有故事背景和情节,利用游戏任务可以充分呈现故事情节,推动游戏故事发展。教育游戏中充斥着多组任务,不同单体游戏任务间具有关联性,前一任务的完成是进入后续任务的前提,这种任务的层层递进和逐级深入不断的推进游戏故事情节的发展。

(2)建构知识体系。教育游戏需要通过游戏任务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单个游戏任务包含单一知识点,在众多单体任务组合而成任务系统时,单体游戏任务中隐含的知识点亦组合建构起了教育游戏的知识结构,通过完成一系列的游戏任务,学习者自然能够建构起个体的知识结构。

(3)激发学习动机。教育游戏具有游戏的属性,其游戏任务能够唤起学习者的热情。随着游戏任务的层层推进,玩家在探索中前进,形成探究式学习,可使学习者的学习要求由外界刺激转化为内在动机,进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游戏任务在教育游戏中的表现形式

教育游戏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习者的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这就决定了教育游戏的任务形式与一般游戏存在差异性。因此,教育游戏的任务设计需要突出表现教育价值,其任务形式可分为两类:

(1)知识学习型任务形式。知识学习型任务形式又大致可分为描述式、呈现式、解题式、谜题式和实验式五种形式,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知识学习型游戏任务的表现形式

上述5种知识学习型任务形式各有优缺点,我们要根据游戏所要传达的知识特点及学习者的认知特征,恰当运用任务形式,以实现最适合的游戏任务组合。

(2)知识强化型任务形式。知识强化型任务形式可通过重复相似任务的方法,增加玩家对该种任务的熟悉度,达到强化知识的作用。但是,较高重复度会使玩家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把握好相似任务的重复度是关键。此外,我们也可以把已经完成的任务通过某种形式组合而成新任务,同样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强化。

3 影响教育游戏任务设计的因素

教育与娱乐的平衡是教育游戏任务设计中最需把握的重要方向之一。笔者认为,在教育游戏中影响游戏任务设计的因素应该主要从教学的角度考虑。

(1)教学原理对教育游戏任务设计的影响。教育游戏是将教学内容通过游戏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本质亦是教学活动,而游戏任务就是传递知识的重要载体。教学理论对设计游戏任务有着重要的指导、启示作用,影响毋庸置疑。在设计游戏任务时,我们应从教学原理中吸取营养,优化游戏设计,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创造符合学生学习特性的游戏氛围。

(2)教学目标对教育游戏任务设计的影响。根据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可知教学目标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五大类。在设计游戏任务过程时,我们需要合理借鉴这些理论概念、根据教学目标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优化游戏任务设计。

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在设计游戏任务时着力点应该不同。对于智慧技能型教学目标而言,游戏任务之间必然有着极为密切的递进层次,因此,在设计游戏任务时一定要考虑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对于言语信息的教学目标而言,相关教育游戏的任务设计较为机械。运用归类分析法,组织一定量的选择题呈现给学习者,让其作出选择是比较常见的游戏任务方式,此种方式容易抹杀学习者的积极性,降低学习效果,因此,在游戏任务设计中一定要注意控制此类任务的量;针对动作技能教学目标而言,主要是通过练习改进技能。适合培养动作技能的教育游戏类型主要有:运动类和策略类游戏。这两类游戏比较适合培养学生的感觉力、观察力、想象力、判断力、反应力和思维力。

(3)教学内容对教育游戏任务设计的影响。如果把教学目标描述成教育游戏的灵魂,那么教学内容就是教育游戏的血和肉。因此在设计游戏任务时,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是重中之重。游戏任务的设计必须与教学内容保持高度一致。这种“一致性”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其一,游戏任务传达的知识点与教学内容相同;其二,游戏任务的设计通常要遵循“捍卫玩家个人精神自由和多元化需要”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知识点的结构一定要与此原则具有一致性。因为,人是文化的复合体,教育游戏不能单单强调某一门学科知识点与游戏的紧密结合,还应该在游戏任务设计中加入一定的人文信息,丰富游戏内容,贴近人类自然状态下的学习娱乐方式。

4 教育游戏中游戏任务的设计方法

一般情况下,教育游戏中游戏任务的设计基本上按照“教学设计——编写游戏任务脚本——设定游戏的主要故事情节——设定游戏任务系统——设计单个任务——形成任务组合”流程迭代进行。以下,笔者就按照这种设计流程阐述教育游戏中游戏任务的设计方法。

(1)教学设计的分析方法。教学设计要确立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这是教育游戏的目的所在,对于游戏任务的设计至关重要。细化分析教学内容,筛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确定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和知识架构。对于不适合用游戏方式来表现,或者用游戏表现效果欠佳的知识点要采用其他有效方式呈现;对于实践性较强,应用性较强的知识点,要用最恰当的方式将其改编成为游戏的形式,创作成为游戏场景,让学习者在教育游戏中体验知识的实践应用。

(2)游戏任务脚本的编写方法。游戏任务脚本的编写是指在结合游戏的特点和需要的情况下,兼顾实现游戏的技术可行性考虑,对教学设计中的学习情境进行重新改编,使之成为可以在游戏场景中实现的游戏关卡或任务。场景改编的成果就是游戏的单元脚本,或称关卡,或称任务的脚本,后续的游戏开发就是依据这些脚本进行。

在编写游戏任务脚本时要注意准确定位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在充分调动学习者学习积极性的情况下,设计恰当的知识呈现方式,使其具有游戏性和教育性双重属性。同时,我们也应该根据学习者的认知水平,设计难易适中的游戏任务,要注意减轻学习者的认知负荷,任务的设计要与学习者的能力发展动态平衡,不能超之过急也不能缓步不前,千万不要因为游戏任务的认知负担太重而使学习者流失学习动机。

(3)游戏故事情节的设定方法。游戏任务的设计不能孤立,枯燥,不能没有情节,要有氛围和依托,要在情景之中呼之欲出。只有这样的情境游戏任务才能使学习者富有激情,才会有情感投入,才能激起学习者完成任务的兴趣,以至于使学习者的学习要求由外界刺激转化为内在动机。所以,教育游戏一定要认真分析任务脚本,设定游戏的故事情节。故事情节要与任务具有紧密的关联性,涵盖全部任务内容。同时,技术是同玩家沟通的媒体,游戏故事直接受制于技术的叙述能力,所以,我们在设定游戏故事情节时也要兼顾游戏技术的可行性。

(4)任务系统的设计方法。在游戏任务系统设计这一环节中,我们可以参照自顶而下的树状任务系统设计模型,根据游戏故事情节来设计任务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任务系统自顶而下设计—树状模型

采用上述树状模型时,应该关注树的深度和广度是否适度。合理的任务系统设计应该具有两项指标:其一,要能保证学习者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教学内容,并且在掌握后能够及时的结束游戏过程;其二,任务系统作为学习者进行教育游戏活动的支架,须向学习者提供充足的、明确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指导,要安排明确的目标提示和任务提示,辅助学习者的学习,使学习者始终保持明确的前进方向,对游戏学习产生期待心理,促进探究学习氛围的构建。

(5)单个游戏任务的撰写方法。此环节需要游戏设计者对应设计好的任务系统图表,编写单个任务。需要注意的是:一个完整的任务要包含触发任务、执行过程和完成任务三部分内容。我们要尽可能多的设计任务形式,提供丰富的任务内容,这样才有助于增添游戏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6)任务的组合方法。在游戏任务的组合方法中,直线型组合结构是最简单、最基础的组织形式。其优点是结构简单,缺点是缺乏灵动性。为了弥补直线型组合结构的不足,目前,教育游戏的任务组合比较推崇采取的组合方式中包含两种任务类型——主线任务和支线任务。所谓主线任务是指教育游戏中必须完成的一些任务;所谓支线任务则是指主线任务之外的游戏任务,一般是为了丰富教育游戏的趣味性,满足玩家的个性、情感发展需要所设计的任务。主线任务必须完成,具有强制性;而支线任务没有强制性,给予了学习者较多选择,增强教育游戏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

笔者还认为,我们也应该采用链状的方式来设计主线任务或支线任务。链状任务组织形式适合于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我们可把任务序列看作一个任务链,前一个任务的执行是后一个任务完成的前提条件,这也正符合知识点的前驱后继关系,利于知识有序建构。同时,缘于游戏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复杂系统,因此,在游戏链状任务设计中,我们定要兼容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注重隐性知识的传递,不要把眼光只局限于教学大纲或某一领域知识范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5 结语

教育游戏作为一种新型教育资源,以其游戏的虚拟性、过程性、社会性,互动性及趣味性等特点,使其具有了传统教育资源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教育游戏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旨在于培养学生素质,帮助学生走出应试教育。它除了寓教于乐的功能外,还可以让学习者学会观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在竞争中自强、学会自我探索和创新。虽然,教育游戏的研发现状中有些凸显问题令人堪忧,但只要广大研发者正确处理好教育游戏的教育性和游戏性的双重属性,摆正教育与游戏的位置,明确游戏任务的重要性,多样化,非线性设计游戏任务,构建合理的游戏任务系统,表现教育性的同时兼顾游戏性,我们就一定能够开发出高质量的教育游戏资源,推动教育游戏大步向前发展,使其真正成为通向“寓教于乐”这座终极城堡的康庄大道。

[1] 谢同祥.让教育与娱乐走向融合的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06(6):47-50.

[2] 刘巍,徐鑫.教育游戏软件的开发原则和方法[J].中小学电教,2006(8):16-18.

[3] 高淮微.教育游戏中游戏任务设计的原则与方法[J].远程教育杂志,2007(3):69-71.

[4] 高宇,张新明.论教育游戏任务系统及其设计[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1):142-145.

[5] 陈乐,彭立.教育游戏设计流程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9):33-35.

[6] 马颖峰,张丽芳,马红亮.RPG类教育游戏设计中提高学习者自我效能感的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9(8):32-34.

Research on the Design of Game Task in Educational Game

YANG Li
(School of Media and Art,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uzhou 215009,China)

The educational game is a high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and game,which has the double important attributes of education and game.The game is the method,education is the essence.The game task,as an external manifestation of teaching goal and the teaching content in educational game,directly reflects the intention of game design.From the educational perspective,this article tries to find the design principle and method through the research about design of game task in educational game.

educational game;game task;design

G434

A

1009-3907(2011)08-0123-04

2011-02-06

杨丽(1977-),女,辽宁沈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多媒体、虚拟现实与教育游戏方面研究。

责任编辑:刘 琳

猜你喜欢
学习者知识点教学内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2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