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东,王新海,宋艳芳
LI Jian-dong,WANG Xin-hai ,SONG Yan-fang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软件学院,葫芦岛 125105)
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软件产业兴旺与否的关键是人才,尽管国内高校软件人才的培养数量日益攀升,但在就业市场上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产销不对路”的情况:一方面用人单位需要大批合格的软件人才;另一方面却有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面临着就业难的尴尬境地[1]。究其原因是国内大专院校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的教学基本上仍停留在传统的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训练普遍缺乏,培养出的学生质量不高,与产业界的需求存在较大的脱节,难以快速融入现代IT企业的运作。笔者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对实践教学模式如何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做了探索与思考,实际教学过程中提出了“TID“教学模式,并结合“.NET架构技术”课程进行了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化开发能力和职业素质,进而形成一个融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的整体化培养机制。
软件工程专业隶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它是随着软件应用日益广泛,以工程化的方法快速高效的解决软件问题而产生的。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该熟练掌握软件工程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工程化思想和实际动手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改革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体系、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一个融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的整体化培养机制,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以适应现代软件产业的需求。
1)重组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现代工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首先,从实践技能层、能力提高层、综合创新层和科技研究层四个层面建设和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学校要采取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模式,由浅人深、由简单到综合、课内外结合,并通过开放式实践教学,鼓励学生自主立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其次,推行“按实践能力分层培养”的培养模式。学校开设一类以综合型、创新型、设计型实验为主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实现自主学习、尽早参与研究工作、学习和研究并进的教学框架。
2)改革和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制定现代工程实践训练方案。
第一步:实践入门、专业导入
通过有关工程素质实践基础课,重点针对专业工程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工程技术和设备的安装、调试、测试方法等基本技能,建立学生对本学科专业实践的初步感性认识。专业导论课程,讲授专业的各项学习科目的内容、时间和适用性以及各科目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对专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清楚本科四年的学习进程,及早制定学习目标,做好职业定位,明确发展方向。
第二步: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专业实验:可通过趣味性较强的系列开放式综合实验课题,让学生在实验课题的基本要求和部分参考资料的基础上自由发挥,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课程设计:为了达到直接的工程训练目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灵活运用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会查阅各种手册和技术资料,熟练使用计算工具和方法,学会全面综合地考虑工程问题,反复推敲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
课外实践创新平台:加强学生社团的人门培养和引导作用,结合教师指导,完成学生实践人门培养。具有一定实践基础的学生可申请进人开放式管理的综合创新实验室,结合网上实验室和校内外竞赛、学生课外研究计划等多样化的创新活动,实施分级培养模式,定量评分,压力与激励相结合,努力使学生成为设计高手。
第三步:参与企业工程项目、前沿科学研究
通过前两步,学生具备了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在软件工程专业的“大型软件工程项目实训”期间可引导部分学生参加科研项目或企业工程开发项目。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工程开发,学生都能获得工程研发体验,实现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从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
第四步:全面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毕业设计要着重强调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工程应用为导向的应用型课题。题目来自中小企业那些难度适中的工程设计项目。
3)推进产学研合作,构建开放、综合的实践教学环境,促进工程教育发展。
校企合作可以围绕毕业生能力和企业期望之间存在差距的现状,共同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实践锻炼、综合素质),携手合作培养符合软件产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满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上文提到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内容和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总体思路是理论为基础,实践为主体,采用“TID”循环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院网站答疑解惑,鼓励动手实践。现将“TID”教学模式进行阐述:
T——讲(Teach):以讲为主,包括讲解基础知识,总结不足,深入分析,扩展思维,使其顿悟[1]。在授课过程中,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讲分为两步,一是初步讲解,教师讲授知识重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只有基础知识扎实,才会提高今后工作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二是深入讲解,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之后,要分析重点难点,进行总结,这样加深体会,印象深刻。讲主要是讲四点:重点、难点、疑点、盲点。应立足于学生练习的实况,有侧重地选问题,选角度,针对性强。讲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先启后发式,提问互动式,错答展示式。
I——模仿(Imitate):以模仿示例为主,教师讲解示例,学生模仿示例,达到对知识的基本应用,示例来源于具体案例,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模仿的事例,强调针对性,重点继续巩固,难点反馈检查,疑点辨误明确,盲点查漏补救。通过案例做到对知识的初始查漏性练习,补缺反馈性练习,专题归纳性练习,巩固落实性练习,提升迁移性练习。模仿的示例可以是单点练习案例,跨节练习案例,专题练习案例,探究练习案例。学生通过模仿示例,运行程序,查看结果,提高自信心。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自信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D——做(Do):以做为主,教师布置作业,学生上机完成。编程能力的提供必须在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动手实践后才能真正提高。实践的题目具有可操作性,小而精。做要分层次,做的难度和形式要针对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等具体情况显示出层次性。难题要梯度解决,最好多估计一些可能情况,多设计几套方案,以便根据课堂发展变化灵活把握,尽量适应不同等级学生的需求。习题类型要多样化,以便根据需要灵活穿插使用。
人才培养是社会赋予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的使命就是为企业输送满意的人才;通过市场的需求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机制引入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通过产业技术的发展直接驱动大学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创新,这样实现了人才培养、人才使用再到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对于确保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果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3]。
[1]张文国.关于提高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05):49-51.
[2]李未.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J].北京教育,2006,4.
[3]史志才,韩彦铎,葛斌.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大连大学学报,200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