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批评的表达原则

2011-11-25 01:59○姚
文艺评论 2011年7期
关键词:批评家文学批评学术

○姚 楠

论文学批评的表达原则

○姚 楠

表达对于人具有重要的意义。表达的本质,是人的精神活动与相互交流。人的社会性,只有在人的相互交流中才能实现。人在社会活动中,必然要有需要沟通和交流的内容,需要表达以后才能互相了解、理解的目的。

表达对于文学和文学批评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理论家认为,文学交流是人类一般交流活动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①文学批评实质上是人与人交流的一种形式。②

文学批评既然是一种交流,在交流中如何表达,就是很重要的了。所以,有必要对于文学批评中的表达原则予以认真讨论。

一、文学批评表达原则的重要性

文学批评是一种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关于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等相关问题的理性表达。在表达过程中,应当遵循相关的规则。

表达原则是文学批评的应有之义。可是,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对于文学批评与表达的关系问题,缺乏积极的重视。或者在理论上缺少一席之地,或者在实践活动中有所误解。在当今文学批评需要深入认识和认真总结的时候,更有及时认识这一重要问题的必要。

在文学理论建设方面,现有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理论著作对于文学批评的表达问题,没有应有的强调。对于批评的表达原则的关注,更是非常匮乏。文学理论著作中对于文学批评的论述,一般是批评的本质、标准和方法三个部分。文学批评学理论著作的论述,一般是理论、方法、实践三个部分,或者是标准、方法和文体三个部分。限于研究者各自的理解和重点,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总体的文学批评学论述中,缺少对于文学批评表达以及原则的专门、系统的论述,的确是客观存在的现实。这个现实,既反映了理论建设的不足,也难以对文学批评中的表达现象做出积极的反应——评价,并且缺少评价的理论依据。

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存在着消极的表达现象。这也促使人们考虑:什么是良好的表达,如何评价文学批评的表达。

有的批评家缺少批评的独立性,面临的是金钱、人情、(利益)集团对于批评家独立表达的压抑。有些“批评要么随心所欲,要么屈从于权力。”③缺少独立人格、精神自由的学术表达。有一部分批评家忽略接受者的存在,把批评意见的单向发布作为表达的完成,没有自觉去与接受者对话的意识,并且没有准备接受他人的评价。在相当的程度上和范围内,如同云德所论,批评成为批评家们自说自话的表演,使文艺批评不可避免在“自我封闭、自我循环的隔膜状态中逐渐滑向低谷”。④有一部分批评家特别注意文学批评的表达形式本身,显现出对于文学批评表达的误解,常常以表达形式的特别(花样翻新)作为扩大批评家以及批评对象的社会影响的手段,把文学批评作为商业宣传的工具,相当程度忽略了其本身的学术意义。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批评的正面形象。

无论从文学批评理论的建设,还是从文学批评实践的衡量,都应当重视文学批评表达原则的重要性。

二、文学批评表达的重要原则

为了正确认识和评价文学批评的表达活动,我们应当确认以下一些重要的原则。

(一)主体原则

在文学批评表达的活动中,表达主体自身应当是独立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平等的。凌晨光论及,在文学交流中,交流的双方都作为主体而存在。⑤表达主体的独立,反映了学术的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积极精神。而不应是说些人云亦云的废话,没有主见的附和。

在主体平等的基础上,就可以尊重客体(批评对象——作家、作品、其他批评家、其它观点)。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合理地对待不同主体表达的不同学术观点。不同的表达结果,可能有不同的取向。一是同为正确的内容,只是在方向、角度上有所不同,是从不同的角度讨论问题或者谈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可以构成互补。二是同时存在正确与错误的因素,需要辨别与取舍。三是,完全错误的表达,有可能给他人以积极的启发。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我们都应该尊重表达者严肃的学术探索,尽管有时面对的可能是与自己的意见很不相同的结论。在学术史上,正确的立论往往不一定能够在创见之初、表达当时,就获得众人或者多数人的认可。把正确当成错误,或者相反——把错误当成正确的例子,是可以轻易见到的。甚至包括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

主体平等,还意味着我们在讨论学术问题时,常常要把表达者的身份放在一旁,专心集中于认识表达内容,在真理的认知上,是没有垄断权和专利权的。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正确与错误才能得到充分的辨析。

应当欢迎不同的表达结果,它们丰富了我们认识的内容与角度,启发了不同的表达者、接受者。那种见不得别人不同观点的态度,或者认为只有自己才能掌握真知的心态,是在文明进程中应当克服的消极内容。

(二)公话原则

公话,即是公共话语。在文学批评中,实行公话原则,我们可以从废名说的一段话中得到启示。

废名在20世纪40年代,评论既是诗人又是友人的冯至的诗集《十四行集》时说:“如今论诗,老朋友反而觉得要客气些,难以下笔。大约这里要排除世俗的氛围,有不能不讲的一份公话。”和此相对应的,他还说到另外一个词,朋友之间的“私谈密语”。⑥

废名先生所论,文学批评应当“排除世俗的氛围,有不能不讲的一份公话”,而不是朋友之间的“私谈密语”。不仅显示了真正的批评家追求真理、寻求真知的勇气和信念,还成为我们应当学习的典范,也是宝贵的文学批评的理论资源。

我以为,公话体现于三个方面:公共平台、公共话语、公正评价。

公共平台——学者为求真知、立新论进行学术研究和讨论的公共空间,不是论者与被论者之间的私下议论,也非私朋友、师生之间个别交流时礼节性的恭维和寒暄。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学术不是个别人的玩具或者谋私利的工具。

公共话语——学术活动中公共认可的学术概念、合乎逻辑的推理原则,学术讨论的尊严和立场。恰当使用学术语言,表达关于真理、真知的言说。朋友之间的密谈,可以客气,可以说话过头。那是个人之间的“密语”。但是,如果在公共的场合,互相的或者单向的违背学术原则和精神的吹捧,就成为肉麻的私语,难以和公共有关了。

公正评价——是非明确、情感适宜、立场客观的学术评价。尽可能经得起学术的诘难与反驳。学术探索不能保证都是正确的结论。但是,首先应该抛弃个人的私利目的。甜蜜之吹捧,与恶意之贬低,都是悖离了公正评价的尺度,不利于学术的建设与发展。

现在,有些评论明显是属于部分学者之间内部交流的性质,疑似于互相吹捧的礼尚往来,是碍于情面的违心赞誉(如一些序文中的不切实际的过誉之语)。这严重违反了学术活动的公共性质和原则。

从理论上区分清楚公话与私语,是十分必要的,是文学批评话语在功能上的细分与排列。学术活动的原则,要求在公共学术平台上,讲公话,去私语,持公正,忌偏私。

(三)对应原则

在表达中,表达意见要与表达对象对应,也是重要原则。陆机曾经提及,作文之患在于“意不称物,文不逮意”。⑦陆机所提出的,概括出了表达的三个重要因素“文”“意”“物”的关系,实际上是关于表达时的对应原则。“物”,人的认识对象;“意”,人的认识内容;“文”,人的认识的表达结果。衡量“文”的,不仅是“意”,,还有“物”这一重要因素。“意不称物”,实际上是“意”与“物”没有对应;“文不逮意”,是指“文”没有合于“意”,没有对应。这就是说,评价“文”的,不仅是达“意”,而且还要“称物”,符合客观事物的基本状况。

文学批评不仅要求论述本身没有逻辑上的错误问题,能够自圆其说,达到与意识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相符(“逮意”),而且还要与评价的对象相吻合(“称物”)。在现实中,有些批评文章的问题,恰恰在于不符合批评对象——文学作品及文学现象的实际。或者过于甜蜜,评价太高,让读者看不到与作品相对应的论断,失去了阅读的可信性,也就丧失了具体批评家以及批评界的信誉;或者过于苛刻,评价过低,忽视了作品的积极方面,也就没有了说服力与可信度,同样不能树立批评的良好信誉。从这个角度上,陆机所提出物、意、言的关系,我们理解的关于表达的对应原则,是值得批评家在表达时认真注意的。

就文学批评而言,表达意见(“文”)要合于表达对象(“物”),是天然之义。然而,由于批评意见表达的特殊情况(往往批评与作品等批评对象不同时在场),就形成了有些批评成果既物理地远离批评对象,又学理地远离批评对象的许多情形,就是有些“批评家们自说自话”。因此,认识和强调对应原则是非常必要的。

(四)独创原则

独创原则表现为真知与新知。真知直达真理,新知不断创新。这是学术活动(包括文学批评)的必然要求。

1.真知

真知,是对于真理的认识和表达。批评家关于文学批评要表达真知,有许多真切的讨论。

已故的优秀批评家程文超先生曾经这样说到:“批评,是因为我要表达,是因为我有话要说——要表达批评者自己的感悟、思考。”批评表达的内容,应当“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而不是术语与概念的运作——是要真切体验作家创造的喜悦与艰辛。”⑧

批评家何向阳也强调:批评要发出内心真实的声音,坚持说出真理、真实。⑨

是的,批评家在表达过程中应该坚持对于真理的追求,像顾准那样“只服从真理,不管在情感上多么难舍难分,只要不符合真、善的标准,他都义无返顾地加以舍弃;只要有悖于真理,他都理直气壮地加以反对。”(吴敬琏对于顾准的评价)⑩

批评是表达经过批评家理性思考之后,深化了的认识,不是随意的感性认识。随意的不负责任的表达,不仅是对于批评对象的不尊重,也是对于读者的漠视和不恭敬,会败坏批评者自身的信誉,损害文学批评的声望。

2.新知

新知,不仅是正确的认识,还应当是创新的观点。

文学批评,是要对于新的文学作品、文学现象做出评价;或者是对于已经被评价过的批评对象,做出新的认识。因此,就不能简单地重复已经有的认识,固守于通常的思维与方法。

批评要求有创见,这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优秀的批评家,总是能够“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言”。(11)

早年熊十力认为,有些著作,没有新意。“只是粗列若干条目,杂取经论疏记的陈言,割裂其词,分缀单条,读者纵然反复览观,终无一径可通。”(12)今天,这种现象也在相当的程度上存在。批评家雷达指出,在面对当下文艺创作中大量的复制化、批量化、拷贝化、克隆化现象日益严重时,应大力肯定、倡导原创力,来反抗平庸、陈旧和重复。(13)启示我们,必须大力提倡和强化批评的原创性原则,达到文学批评的深度。

(五)深化原则

文学批评表达的过程,是追求认识的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过程。

批评活动中“理解和阐释的有效性只是相对的”。(14)这也包含了文学批评表达的相对性。就个体的批评家来说,有不断深入发展认识的空间;就批评家的群体来说,需要不断地深化认识。

在表达的过程中,对于对象的认识、理解,逐渐丰富、逐级深化、逐步确定。深入、深层的理解,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文学批评作为一项事业,是文学研究者群体对于文学作品以及文学现象的学理性探求。这种探求,不是几个人或者几十个人就可以完成的。随着时间的积累,自由选择加入的人越来越多,文学批评成果越来越丰富,总的趋向是认识的不断深化。这并不是说,后来的批评者一定会超过具体的前人,而是说,人们在总体上将会获得不断丰富、深化的认识结果。在这个方面,后来的批评者只有做出更有创造性的成果,才能获得积极的意义。

在批评家具体的表达过程中,也是一个认识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过程。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具体文学批评成果的形成过程中,为了表达,需要把思考、创造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这是一个深化的过程。有文学批评写作经验的人,都可能由最初的相对零散、浅显,到最后的集中、深入,逐步发展的过程,使表达的文本趋于相对完善和深刻。二是先前的表达和后来的表达,在认识上往往形成某种变化。这种变化,在表达者来说,如果不是出于外界的压力,一般而言,应当是基于认识上深化的需求或者追求。至于是否在客观上,真正深化还是倒退,则要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作为特殊的例子,有的批评家甚至在同一文章中,表达了自己思考过程中认识的深入、变化过程。例如,废名在评论冯至的诗集《十四行集》时,最初对于《十四行集》的命名是“颇有反感”的。这对于友人的某种“不恭”(诤友之谓),却是出于良知的真诚。后来,在表达的过程中,又改变了看法,“后悔”于原来的“反感”,(15)同样出于真诚。

著名学者王元化对于意识到的自己以往错误的观点,毫不犹豫、不留情面地予以公开改正与申明。他在《思辨发微·序》中写道:“这里我要订正本书中的一个错误观点……”(16)充分显示了追求真理的勇气与境界。

著名学者许志英直白,他自己的许多文章,都是经历了长时间的推敲,反复的打磨(即修改、深化),直到较为满意为止。(17)

文学批评表达的深化,是批评家整体认识过程的趋向,也应当是批评家个体追求和实现最大价值的原则。

(六)效果原则

文学批评应当追求积极的表达效果,防止产生消极的表达效果。积极效果,是表达者获得积极的心理感受的效果,更应该是对于文学、文学批评有积极推动的良好影响。表达者的自我感受,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对于文学、文学批评的积极促进,是不可忽视、更为重要的方面。作为学术活动的文学批评,其目的、价值在于学术探讨和学术功效,而不是商业宣传或者其它功效。那种“故做姿态的语惊四座”,没有充实内容的话语,没有积极的学术意义。

在学术表达的方式上,可以选择不同的声调。或者疾言厉色、高腔大调,或者温文尔雅、轻声细语;或者中性语量,不涩不火……多种声调,也形成了表达方式的丰富色彩和多样景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声调本身并不是学术内容评判的主要尺度,而是否为学术的严肃与平等的沟通,才是应当优先的选择。而某一种声调,都有可能具有不同甚至相反的效果。疾言厉色,可能醍醐灌顶,让人清醒,也有可能冷水浇身,让人反感。轻声细语,可能细雨润物,直达要点,也有可能温吞无热,不疼不痒。中性的语言与声调,也并非一定是不偏不倚的公正,可能清明如镜,也可能模糊不清。表达方式与表达内容,会综合地发挥作用。这里所强调的是,各种不同的表达都有可能形成与表达者的愿望、动机相反的效果。以为忠言不论逆耳还是顺耳必然会达奇效,以为良药不管是苦还是甜都能药到病除,在现实中并非行得通。实际发生的表达与接受,是非常复杂的。良言并非一定有人喝彩,甚至可能引来怨声;尖刻并不是深刻的同一语,倒有可能是伤害学术及接受者的利刃。良药苦口利于病,是没有错的,主要是指良药与驱病的关系,忽略或者淡化了苦口的程序。而苦口难以下咽,便常常成为驱病的阻碍。良药甜口,是现代药业的以人为本。文学批评的深刻见解,并不排斥温和的表达,促成易于接受的积极效果。委婉,并不就是虚与委蛇;温和,不是没有力量;真理的宣示,不一定非要厉声;否定性的批评,也可能“文(明)”操胜券。作为学术的表达者,既应当坚持己见、于心无愧,进行严肃的思考和表达,又需要注意积极的学术效果。毕竟,学术是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声调定胜负。关注表达的接受效果,把独立、深刻的思考与有效的积极影响结合起来,应当是表达者的重要策略。

在批评表达的完整过程中,追求积极的表达效果,并不是要缩手缩脚,而是要批评家更加自觉地推动文学的发展与发挥自身的优势,发挥文学批评的实践功能。

文学批评的表达,不仅与表达主体与接受主体密切相关,也与文学批评的表达环境密切相关。后者,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甚至更重要的意义。王元化曾经指出:坚持独立思考坚持批判精神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顾准的学术勇气,理直气壮,追求真理,义无返顾。顾准的学术创造,在当时,不准备发表,没有条件。然而却留下了思想的光辉。(18)这提示我们,学术内容需要好的表达环境和表达方式。但是,表达的内容重于表达的形式。

顾准的学术研究、探索,为我们留下了光辉的榜样,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现在,我们已经有了顾准当年不具备的条件,我们理应做出无愧于时代的积极的学术成果。

①⑤(14)凌晨光《当代文学批评学》,第8页,第37-38页,第38页,(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版。

②张利群《批评重构——现代批评学引论》,第33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版。

③张利群《批评重构——现代批评学引论》,第269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版。

④云德《重振文艺批评的雄风》,《文学评论》1996年第3期。

⑥(15)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第202页,第202、20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

⑦陆机《文赋》。

⑧程文超《程文超文存(1)》,第317、302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版。

⑨何向阳《内心火焰的闪光》,《南方文坛》2009年第5期。

⑩罗银胜《王元化和他的朋友们》,第151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版。

(11)陈辽《“巾帼岂无翻海鲸?”——追思李子云》,《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7月31日第7版。

(12)(18)罗银胜《王元化和他的朋友们》,第29页,第104页、151页、143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版。

(13)雷达《当前文学症候分析》,第70页,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版。

(16)王元化《思辩随笔》,第371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版。

(17)许志英《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336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

集美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批评家文学批评学术
文学批评新生代专栏·刘诗宇
色彩之喻与中国文学批评——以先秦两汉为中心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中国实践的学术在场
新锐批评家
今日批评家
奎妮·多萝西·利维斯文学批评国内外研究综述
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