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欢欢
举例是教学中联系实际说明问题的一种常见的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更是一种巧妙的艺术。语文课作为一种主要科目,其自身特点决定,课堂教学少不了举例。恰到好处的典型事例,能使学生如梦初醒、恍然大悟,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强化识记、启迪思维、开阔思路、发展能力的催化剂,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举例,除了要遵循科学性、思想性、典型性和趣味性的原则外,还要讲究艺术性,即要讲求灵活性和创造性。举例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逆向式举例、虚拟式举例、叙述故事式举例和旁征博引式举例等。
一、逆向式举例
逆向式举例要求与所讲内容对照或对比,从相反或相对的角度打开思路,既培养了逆向思维,又理解了所讲内容,可谓两全其美。比如学习李白的《朝发白帝城》可以拿他的《上三峡》进行比较。前一首是作者遇赦免时创作的,而后一首是作者被流放时写的。而两首诗放在一起,对照鲜明:上三峡逆水行舟速度缓慢,而下江陵顺流行船,一日千里。这一快一慢既是自然环境所致,也是心情不同的表现。作者被流放时,上三峡满怀愁苦,路途也觉得特别艰难;遇到赦免时,下江陵则喜出望外,一路顺风。一愁一喜,以反衬正,有助于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虚拟举例
虚拟举例是语文教学所特有的。为了说明某一观点,增强学生对课文的领悟,教师假设一些情况与课文形成比较,从而更显示出课文的精巧性和不可替代性。如在讲授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时,可引导学生这样假设:将“项链原来是伪造品,最多值500法郎”这一情节安排在项链丢失之后,或者删去,效果会怎么样呢?丢失500法郎的项链再花500法郎买一串赔偿就完事了,或者直接赔偿500法郎也未尝不可。500法郎对于路瓦栽夫妇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不了事,没有什么悲哀可言。如果小说是这样安排的话,情节就会显得平淡如水。经过假设比较,原著的匠心独运,妙不可言才更加突出,故事的悲剧性和深刻性也就更加明显,情节也更加扣人心弦。
三、叙述故事式的举例
叙述故事式的举例,是常见的一种形式。短小精悍的故事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因故事有情节,有具体形象的生活记录,一方面可增长学生的见识,另一方面可使学生从故事中得到启发。如有位教师在讲到要注意不写错别字时,讲过去有位书生写信回家要钱要伞,他错写成“有线寄线来,没线寄命来”的故事。讲标点符号的重要性时,讲了“新年好烦恼少喂猪像大象老鼠只只遭瘟死”和“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的故事……都会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四、旁征博引式的举例
旁征博引式的举例能全面、深刻地阐述和解释某个问题。有时仅举一两个例子往往不能凑效。有人说,“例不十,法不立”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在讲解时,需要旁征博引,多方取材,才能把问题讲清楚,达到教学的目的。
有位教师在讲《庖丁解牛》中的“始臣之解牛之时……”一句前一个“之”字时,先作了这样的解释:“之”字如果用在主语与谓语之间,使之失去独立性而变成主谓词组,作句子的主语、宾语,以及状语、定语等,这时“之”字可不译出。然后举例:
例1: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主谓词组做主语)
例2: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主谓词组做宾语)
例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主谓词语做状语)
教师通过举例,便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用法的印象,同时也使学生能顺利翻译课文。
总而言之,语文课常用的举例方法有很多,也很灵活,语文教师掌握举例的技巧非常必要,只有讲究艺术性,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理解和应用能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体育运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