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康》记者 孙晓青 南昌报道
南昌:英雄城 梦成真
文|《小康》记者 孙晓青 南昌报道
“八一”,依然是南昌这座“英雄城”跨越半个多世纪而不曾改变的印记。
1927年8月1日,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在南昌打响了震惊中外的第一枪,向世界发出了独立领导武装革命的宣言。在那个血性年代,这里成为了中国军队的摇篮。八一起义,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别样的光辉,为南昌留下来一张“英雄城”的名片。
如今,走在南昌街头,随处可见以“八一”命名的地标: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公园、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碑、八一大道、八一大桥等等,“八一”,已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血脉。
84年来,南昌人一直有着英雄情结,并怀揣着将南昌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的现代化大都市梦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南昌人以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为目标,敢闯敢试敢干。从十年前已经滑落至边缘化的落后面貌一路崛起,连续8年,南昌市经济实现年均15%的增长,城市化率由2000年的48.84%提高到去年的61.35%,城区面积比60年前的约8平方公里扩大了20多倍。
南昌人敢于做梦,也敢于实现梦想。他们将一路的发展和实践所得到的感悟,第一次归纳出英雄文化的精神内涵:公而忘私、果敢正义、敢为人先、勇于担当、抗争命运、所向披靡,并写进了南昌市的“十二五”规划当中。
中山路西端洗马池,南昌城最繁华的一段街道,车辆川流不息,人群熙熙攘攘。南昌的标志性地标八一起义纪念馆(以下简称八一馆)就掩映在古树下。硝烟早已散尽,岁月留痕如故,曾经热闹非凡的江西大旅社旧貌犹存,和不远处的新馆交相辉映,低调又庄严地存在于这片喧闹之中。
每天上午9点,是八一馆开馆的时间,可是不到8点,就会有一排排等着领取免费门票的游客守候在门口,尤其是逢周末和节假日,队伍要排几十米甚至上百米长。
很多南昌人笑着说,在南昌,这种排长队的现象很久没有过了,以前也只有限价供应肉票、粮票时才会出现。这在纪念馆副馆长曹佳倩的眼中格外欣慰和自豪,因为并不是每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纪念馆都能够每天吸引游客排队等候观看。
以前来南昌旅游的人,去滕王阁的更多,但现在却是来我们馆的更多。当然必须承认和免费有关系,但是,即使免费,参观的人也要真的觉得好看、值得看才行。”曹佳倩说。
现在开放的新馆展区分为一楼和二楼,但是游客根本感觉不出自己有上过楼的印象。为了保持展出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的氛围,展馆创造性地将一楼二楼的过渡设计成当年朱德上井冈山时走过的那段路的情形,幽然的小路坑洼不平,两旁绿植葱葱,让游客仿佛穿越在这段历史中。
这是八一馆在布展上的一个独创。而在整个展出过程中,展馆充分运用场景画、幻影成像、电动沙盘模型、多媒体演示等先进展示手段,游客能在声影的感染下“回到从前”。来此参观的游客都被这种动态的形式所吸引,红色教育变得不再枯燥。
“如今看效果非常好,但当初建设时却经历了很多波折。”曹佳倩感慨道。八一馆处于闹市,改扩建不仅要修缮旧址,而且要在旁边建立一个新馆,且高度不能超过旧址,展出面积仅有3000平米,而纪念馆展出的内容却要从八一起义这段历史扩展成中国人民军队80年的光辉历程。
一个又一个的限制条件让展馆的展览形式变得更加重要。在建设时引起过激烈的争论。有专家认为高科技的设备设施可能会让观众注意外在的表现,而忽略了对于展品本身的关注,此外,声光电设备后期维护的费用很高。
“我们最后还是选择了用一部分声光电的东西动态地呈现。动态的形式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一定要配合内容,要融合,不能突兀。我们想让大家觉得这不仅仅是接受革命教育,而且也是可以休闲的。”曹佳倩和八一馆工作人员的心血并没有白费。重新开馆后,新颖的形式不断吸引游客的到来。
2008年,八一馆响应号召成为全国第一批免费开放的纪念馆,当年参观人数就达到了150万,2009年突破200万,2010年达到256万。而在2007年以前,八一馆的参观人数每年大约只有30万。
在南昌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法剑明看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南昌能留住人了。“前几年八一馆没有改扩建的时候,很多旅行社带来的客人,一般就是从南昌‘路过’一下,然后不是去井冈山,就是去庐山了,都不住在这里,甚至有的连饭都不吃。而现在形成了一个红色旅游的线路,基本上旅行社在这边吃住了,能留下一两个晚上。大大地带动了南昌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南昌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重点开发打造红色文化和红色资源,除了八一馆,还有新四军军部旧址、小平小道等等,形成南昌城内的红色游精品线路。南昌市旅游局副局长佟焕哲表示,南昌红色旅游占据着旅游产业中很重要的分量,虽然红色旅游都没有门票收入,但却纷纷拉动了其他经济收入,“南昌各方面发展得很快,旅游业的步子有点跟不上。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旅游业占南昌整个GDP的近5%,我们希望能够超过8%,能打造成龙头产业,我们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如今提起南昌,关键词都被繁荣、现代、动感、花园等占据。土生土长的南昌人高峰笑着说,这在十年前简直不可想象。
“别提繁荣、现代,就算是花园,当时都会被大家笑死。”在他的印象中,2001年时,南昌还仍然是“白天很脏,晚上无光”的状况,城市的模样让本地人都连连摇头,城郊的破败更是让人揪心。而现在的南昌,真正让当地人自豪起来了,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鸟更多,高峰说每天早晨打开窗户都花香扑鼻。
“就是这十年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南昌。”南昌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柳华语重心长地说。
新世纪伊始,以农业为主导的南昌在全国的城市竞争中处在了边缘地带,无论是GDP还是产业实力、城市地位都远远地落后于同等城市,南昌的主政者清楚地意识到南昌必须改变现有的面貌,必须发展。“当时南昌明确定位要做好两篇文章,一个是建区域性现代中心城,一个是现代花园英雄城。”柳华回忆说。
当时市委市政府重点要打造四大战略,一是改变农业占主导转为做强工业;二是从封闭走向开放;三是城市跨江发展;四是建设卫生城、文明城。在柳华看来,这四大战略虽然对于现在的南昌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当时的南昌来说却是扭转城市根本命运的大手笔。
在这样的战略支撑下,南昌开始了破冰之旅。南昌城大大突破以往的“单核城区”格局,成长为“一核八片区、双城拥江、外带五个组团”的大南昌新格局。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省工业化、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南昌开始以更为开放的姿态加速发展,全力打造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2005年全市经济总量首次跨越千亿元大关,5年之后的2010年又迈上2000亿元台阶。
破冰之旅并非一帆风顺,初期也曾遭遇到强烈的质疑和争议,很多人担心政府不切实际,但大手笔地“拉开城市框架,扩大城市版图,发展经济,打造工业”已经成为市委市政府坚定的选择。如今政府也交上了一份令人惊叹的成绩单。
说起成就,柳华觉得南昌十年发展最大的壮举就是在走工业化的道路中把生态也保护起来了。“这是需要勇气舍弃的。”柳华说。十年来,为了保护南昌的生态,市委市政府舍弃了一些有污染的大项目。
一个城市既要低碳,又要发展,传统产业可利用空间越来越小。南昌市“敢为人先”调整经济结构,把发展的目光盯向了高新技术产业,比如光伏产业、LED、大飞机项目等,实现了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目前,南昌的高新技术产业占到整体的25%,对于一个欠发达地区来说,这并不容易。
在和柳华约好采访后,《小康》记者因在路上堵车一个半小时而迟到。见面后柳华却为此先道歉起来。“我们不好意思,作为有500万人口的城市,南昌是不该堵车的,堵车最重要的原因是城市没有拉开空间。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按照大都市的方向,组团式的布局,向着鄱阳湖方向发展。”柳华说。
在他看来,虽然南昌有了大跨越的发展,但仍存在很多硬伤。除了城市布局外,南昌的产业化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目前南昌大的企业还是不多,应该培育好的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柳华说。
新上任的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王文涛在调研中也特别强调招商引资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南昌应该始终抓住招商引资这个牛鼻子,改变过去捡到篮里都是菜的做法,实行招商选资,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扩大开放。与此同时,要善于挖潜优化资源配置,在举全市之力支持事关南昌发展的重大项目的同时,进一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提高土地产出率,使资金、资源更好地向优势项目、优势企业集聚,推动南昌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据柳华透露,未来南昌还将进行一场大的转型,现代服务业将作为南昌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3%。6月14日,南昌召开第一次现代服务业大会,重点表彰了对南昌服务业做出贡献的先进县区、企业等。
这些年来,南昌市民对于服务业的发展有着自己的体悟。高峰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在南昌买东西的地方多了,存钱贷款的银行多了。这几年不但有了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大润发、百盛等世界知名的商贸业巨头,也有渣打银行、大新银行等一批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除了这些,旅游发展也特别快,游客明显增多了。”高峰笑着说。
相关数据佐证了高峰的感受。过去五年,服务业从业人员从2005年的101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48.15万人,增长了46.7%。服务业占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达50.6%。柳华表示,目前正在做相关的规划,未来的南昌势必在打造服务业这一块有大手笔。
在南昌人的心目中,英雄两个字既代表了过往,也昭示着未来。新中国成立以后,南昌作为“英雄城”的光环曾逐渐褪却,“不东不西,不是东西”这句话,曾让身处中部腹地的南昌人一度迷惘自闭。进入新世纪以来,“跳出南昌看南昌、跳出江西看南昌”的志气又让南昌人有了新的动力,事实上,南昌人的确用上一个十年证明了这种英雄精神,同时也将带着这种精神开创下一个十年。
英雄,不仅仅是南昌这座城市的称号,更是这座城市的性格。英雄文化的精神内涵被写入了南昌市的“十二五”规划当中,并将引领南昌人开创下一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