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环掩盖下的罪恶(二)

2011-11-22 06:15:30杨远新陈双娥
中国工人 2011年3期
关键词:小虎队建德凶手

杨远新 陈双娥

光环掩盖下的罪恶(二)

杨远新 陈双娥

四 勘查取证

敏感的媒体记者来到现场,向他们的老朋友章昌汉提出拍摄现场镜头进行公开报道的要求。章昌汉从事刑事侦查以来,与媒体合作得十分愉快,积累了与媒体打交道的丰富经验。他耐心地对媒体记者谈了此案哪些内容适宜公开报道,哪些内容暂不适宜公开报道的理由。记者们听了连连点头,并钦佩地朝他竖起大拇指,说:“章队长您考虑得十分周到。我们不向社会报道凶手的作案手段和血腥恐怖的画面,号召群众提供死者线索,检举凶手。相信您和小虎队一定能很快抓到残忍的凶手。您宣布破案的那天,我们第一时间赶来作深度报道。”

此案经过媒体向社会公开报道,又经过男女老少相传,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遍了长沙古城的大街小巷。尽管媒体淡化了凶手分尸、煮尸的作案手段,但经人们口口相传后,层层递加了许多恐怖色彩。听得人心头像被蒙上了一层厚厚乌云,有一种说不出的惶恐、害怕、不安。一时间,长沙古城仿佛被恐怖的阴云所笼罩起来,压得人们透不过气来。

上麻园岭小学的师生更是处在一股惊涛骇浪的中心,好像随时随地都有被恶浪一口吞噬的危险。那些积极早到的学生,被闻讯赶来的家长从教室里拽出准备带回家里,他们任凭老师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那些家长一边带孩子走出校门一边对老师说:“让孩子先保住性命。上课的事以后再说。命比学习更重要。”

那些正在上学路上的学生,迎面看见打回转的同学时,正有些莫名其妙,当得知了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后,也被吓得立刻掉头就往家里跑。还在家里准备出门上学的学生,听说学校发生了有人被千刀万剐的凶杀案,不仅害怕去学校上课,还把自家大门关得严丝合缝,生怕有坏人闯入家里。有的学生还给已经去上班的家长打电话,要他们快点回家。学生如此,教师也不例外。上麻园岭小学的老师大多都是年轻人,何曾见过这种惊恐吓人的场面,也纷纷离开学校,或回家,或投靠亲友去了。往日生气勃勃的小学校园,陡然变得冷冷清清起来。学校完全处于停课状态。

这对刑警们更增加了无形的压力。章昌汉对大家说:“兄弟们!要改变这种局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快破案,惩办凶手。”

上麻园岭小学位于闹市区。校园面积不大,但很精巧别致,很有风格,四栋苏式建筑的红砖瓦房,布局合理地坐落在东西南北,掩映在绿树翠竹之中。四栋房子中间是一座椭圆形的大操场,校园大门正对操场的中心位置。校园围墙也很有特色,分里外三层。第一层是一根根高2米,粗12毫米,顶部呈梭标形的钢筋,间隔10厘米排列,连成一圈,每两米有一根方柱,柱顶部安装了照明灯,既美观又森严地将校园护卫起来。第二层是高1米,宽50厘米的绿色围墙。主要由月季、乳桢树组成。第三层还是绿色围墙,一株株碗口粗的香樟树,枝叶繁茂,间隔匀称地连成一圈,一棵棵山茶花树,像一把把绿色的小伞,点缀在樟树之间。围墙外车水马龙,围墙内安宁静谧。正是凭借这独特的校园围墙,上麻园岭小学一直保持着全市十大绿化单位的美誉。

让人没有想到,如今这道绿色围墙竟被残忍的杀人凶手给玷污了。

章昌汉率领小虎队员们从乳桢树丛里,月季花下,接二连三地寻找出尸骨和尸块,人体各处的骨头几乎都有,尸块大小不一,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尸骨和尸块包装、封存。一大群一大群的苍蝇被他们赶走了,又飞回来,并且越聚越多,密密麻麻,围在他们头顶和周围嗡嗡叫,令人十分恶心。他们全然不顾。

小虎队队长洪先杰在长期的痕迹技术勘查工作中练出了与众不同的敏锐眼光,他在提取尸骨和尸块的时候暗暗分析,为什么没有发现犯罪嫌疑人转移尸骨和尸块的工具呢?难道是被抛到了别的地方?那会是什么样的工具呢?他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发现一株樟树上有苍蝇飞起飞落,便攀爬上树,从一团浓密的枝叶中间提取到了几根纤维绳。他从树上往下看,又发现一丛月季花底下有一团白色的物体,就招呼小虎队员文成浩赶紧探看究竟。文成浩拨开月季花,被塞在枝叶底下的是一团化纤编织袋,扎得严严实实。文成浩取出来一看,里面装着一件乳罩、一件衬衣、一条裙子、一双高跟皮鞋。衬衣口袋里还装着一枚玉观音菩萨。这些物证的提取,令章昌汉十分高兴,但他没有露于言表,继续鼓励小虎队员们不放弃,细心勘查,争取搜索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接下来,小虎队员鲁操军又从围墙外的一只垃圾桶里,翻出了一个完好的账本,上面没写单位,也没有姓名,记录的全是收入与支出的流水账,如购房、置衣、买菜、打酱油等等,时间、品名、数量、金额,购物地点,均有记录。字迹笔画比较工整,但有点轻飘,并不成熟,充分显示出年轻女性的特征。章昌汉向鲁操军投以赞许的眼光说:“这又是一大收获。”又对大家吩咐:“再仔细找找,兴许还有别的物证等着我们去发现。”

大家对围墙里外搜了一遍又一遍,除了可以掩藏物体的绿化带、垃圾桶,连站在围墙外投掷可及的所有地方,都作了反反复复的勘查、寻觅。洪先杰等8名小虎队员纷纷向章昌汉报告:实在找不出别的痕迹物证了。章昌汉这才宣布现场勘查工作告一段落。小虎队员们收拾了勘查用的器械,清理好提取到的物证,撤除了警戒线。

章昌汉特意找到杨益兵校长,作了一番交待,一是加强校园内的安全保卫工作,晚上增派保安值班巡逻;二是尽可能地不让无关人员进入校园;三是对校园绿化带暂不作清理,十天内保持原貌不动。杨校长一一应允,表示:“章队长您放心。我马上安排下去,一切按您的要求办。”

章昌汉与杨校长握手告别时,又轻声问:“杨校长!我冒昧地问一句,你校年轻的女教师中,今天有没有缺勤未来上班的。”

杨益兵回答:“除了一名年轻女教师两天前请假去北京探亲以外,其余的年轻女教师今天都来上班了。只不过是有些人来了,因为害怕又走了。一个也没少。”

章昌汉又问:“那位请假的年轻女教师长得漂亮吗?”

杨益兵回答:“当然漂亮。是我市女教师队伍中的一朵美人花。”他反问:“你是说她与这案子有关?”

章昌汉没作正面回答,而是反问:“她离校以后与你有过联系吗?”

杨益兵:“没有呀!”

章昌汉:“你拨打她的手机,看她现在何处?”

杨益兵立刻拨打,手机中回答:“对不起!您拨的用户已关机。”此时,杨校长身上不禁冒出了冷汗,他一边继续拨打,一边自言自语:“不会吧!不会是她吧!”

章昌汉又问:“她平时与外界接触的人员情况,你有所了解吗?”

杨益兵:“现在的单位领导哪还管这些!”

章昌汉:“你别着急。我只是顺便了解一下。你一旦与她联系上,请尽快告诉我。如果与她始终联系不上,也请告诉我。”

杨益兵连连点头。

章昌汉告别杨益兵校长,然后率领8名小虎队员,离开校园,返回开福区公安分局。

五 患难与共

柳建德想回家睡一觉。他告诫自己:过去的事就过去了,还想它干什么。被旧事纠缠的男人是没有出息的。

柳建德朝情未了夜总会瞥了一眼,继续驱车向家里驶去。

从情未了夜总会到他家里,有一段不长不短的距离,要过几条马路和几道红灯。他平时驾车,一眨眼功夫就到了,今天他驱车行驶得很慢,但每次都遇到了红灯。他心里好笑,越是小心谨慎越有麻烦。他正欲加大油门,轰然前冲。但又想起了妻子时常对他的叮咛:别忘了自己是一厂之长,图的是政治前程,办什么事都要小心谨慎,要有君子风度,切不可因小失大。他没有闯红灯,而是耐心地等待着绿灯。

他又想起了那天早晨妻子给他冲牛奶、烤面包的情景。他尽管觉得妻子那天冲的牛奶没有往日的甜,烤的面包也不像往日那么香,但妻子的忠告是那样的管用。他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听了妻子的忠告,此后也许任何烦恼事情也不会发生。他愉愉快快、风风光光地荣升副厅长,没有半点拖累,没有沉重包袱。

柳建德车窗前出现了绿灯。他车后的喇叭声响成一片。排在他后面的车辆都在催他前行。他赶紧松刹车,点油门,继续驱车前行。不知怎么回事,他车窗前老是浮现两个女人的身影。渐渐地,俏丽女子的身影越来越模糊,妻子程玉莲的身影越来越清晰。

三月的洞庭湖,时雨时晴。柳建德早晨下田时还是一地阳光,太阳西移时突然从湖上飘来一团乌云,接着就是闪电,惊雷。柳建德拔腿跑回住地躲雨。雨越下越大,他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他在洞庭湖的西边,母亲在洞庭湖的东边,母子天各一方。每当刮风下雨的时候,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每当大小节日的时候,他就格外思念远在长沙城里的母亲。

“小柳!想家了吧!”

柳建德听见这清甜的招呼声,朝身后的一排宿舍回过头望去,一张美丽、恬静而又稚嫩的脸庞映入他的眼帘。让他心头顿感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滋味,痒痒的,酥酥的,亲切、温馨,欲迎上去,但仿佛中间横隔着一座大山。这不是程玉莲吗?这是程玉莲!像他一样,从长沙城里下放到这偏远的西洞庭湖农场,还比他晚来了十天。他俩在集体场合有过几次见面,皆因都是长沙人,彼此有过客套性地点头。此时,程玉莲正落落大方地朝他走过来,目光中饱含着热情与关切,一点也看不出女孩子那种恋家的情绪。

柳建德内心有点不好意思,自古以来,大男人四海为家,志在天下,他却老想着长沙的那个家,总像是没长大的孩子时刻恋着自己的妈妈。他还比不上面前的这个稚嫩女子,看人家脸上写满了欢乐惬意,甜蜜高兴,哪有一丝恋家的愁绪?!他不禁一阵脸红,连忙说:

“没有!我没有想家!家有什么好想的?小程你说是不是?”

程玉莲却说:“你不想家我想家。天晴,在田里做事,我不想家。一到这下雨天,不下田做事,我就特别想家。”说话的样子很天真,很坦诚。“我们女子天生比不上你们男人,不能四海为家。”

柳建德觉得这个女子很有个性,很不一般。于是也承认了自己想家的事实。他说:

程玉莲听后发出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我以为你们男人喜欢在外面闯,从来不会想家呢!没想到男人也有想家的时候。”

柳建德说:“男人也是人嘛!说不定比女人还想家呢!想家其实就是想妈妈!”

程玉莲拍着双手笑着说:“你说得对!想家就是想妈妈。我有时候也想爸爸,其实就想那么一点点。更多的时候是想妈妈。看不出你这么会总结,会说话。你真聪明!”

柳建德被她夸奖得满脸通红,说:“我没有你想的那么聪明。我只不过是讲出了心里的话。我这个人向来不会讲假话。”

程玉莲连声说:“好极了!我就喜欢心里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说的人。特别是坦率直爽的男人。”

很快,暴风雨过去了,太阳又从洞庭湖上空露出了脸。俩人又和其他知识青年一样下田做事去了。他俩这次短暂的对话,彼此留下了极佳的印象。

往后的日子里,他俩的接触渐渐增多,再到后来,总是千方百计找机会在一起。每当柳建德的衣服脏了、破了,程玉莲就不声不响地拿去给他洗涤、缝补。

柳建德夸奖:“还真看不出你有这么能干。连针线活都行。我以为你是娇小姐咧!”

水利信息政务上的标准主要有公共文档,对水利信息工程建设的政策法规,对水利信息的规划计划等。另外还有水利行政和执法,水利信息工程建设和管理标准,对于农村地区水利信息的管理准则,对于地方单位的标准管理,对于水土保持的管理准则。还有比较重要的标准内容,如水利信息在作用科技化手段进行管理方面的标准,对于水利信息工程建设所需人才的管理标准,水利信息化在财务方面的管理标准,水利信息经济上的管理标准等。另外对于水利信息化档案的管理,以及在对外国际交流方面也都有特定的标准化管理。

农场分配给程玉莲的脏活、重活,柳建德都争着抢着替她承担,而且决不让别人知道。

两年之后,同来的知识青年陆续开始返城,有后台、有关系的都去了好单位。柳建德却得不到这样的好事。这时他难免流露出悲观情绪。

柳建德对程玉莲说:“看来我这辈子只能在西洞庭湖农场生根开花结果了。”

程玉莲问:“为什么?”

柳建德答:“我没有关系,也没后台。哪来机会返城?”

接着,他向程玉莲介绍了自己家庭的真实情况。

他的祖辈是汉寿县乡下人,祖父守着几亩薄地,他的父亲却不愿过那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13岁便跑到长沙码头,卖苦力为生,千辛万苦积攒了一点钱,于是就雄心勃勃地在长沙城里开了家手工作坊,想以此作为基业,逐渐拓展,实现发大财的目标。结果,时运不佳,拼死拼活,也只能勉强维持一家老小的生计。解放后,公私合营,他父亲的小作坊改成了五金作坊。令一家人意想不到的是,他4岁那年,父亲因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而跳入湘江自杀。从此,他那体弱多病的母亲便挑起了抚养他兄妹三人的重担。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6岁时,就风里雨里捡废品,推板车,挣点小钱,帮母亲减轻生活的重压……

程玉莲不等他讲完,就鼓励道:“事在人为。社会不会埋没有用的人才。是金子,总会有闪光的机会。一定要相信组织,一定要相信党。不是所有的领导都热衷关系。总有正直的人主持公道。你肯定会得到重用。”

柳建德:“你真的这么认为?”

程玉莲:“我在你面前什么时候说过假话?”

柳建德:“你是见我可怜。出于友谊,安慰我吧!”

程玉莲:“我从来就不怀疑你的能力。更不怀疑你的德性。我一直对你充满信心。你一定会大有出息。”

柳建德记住了心上人的鼓励,更加埋头苦干。

这年的寒冬,西北风刮得呼呼叫,仿佛要掀翻整个洞庭湖似的。一日,大风将竖立在湖水里的一根高压电线杆刮得向南歪斜,电线晃晃悠悠,情况十分危急。这情景惊动了农场领导和全场职工,纷纷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必须立即扶正电线杆,不然高压电线就会被拉断,造成整个农场停电停水。要扶正电线杆,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往其顶部套上一根绳子,慢慢将其拉得直立起来,恢复原状。这必须有船。然而那个年头,整个农场也找不出一条小船。歪斜在水里的高压电线杆子离岸边20多米。没有船,有人游过去也行。可天寒地冻,呵气成冰,人一下水就会被冻僵的,还有那380伏电流的电线离水面仅有咫尺,万一电线杆再往下歪斜一点,电线落入水中,下水的人就会立刻触电身亡。所有在场的领导和职工都被眼前的难题难住了。

此时,谁也没有想到,平时很不起眼的知青柳建德竟然挺身而出,道:“让我来试试吧!”

所有在场的人都用惊诧的目光盯着他,仿佛在说:“你试试?你怎么试?”

柳建德开始脱衣服,他一边脱衣,一边说:“我下水游过去,扶正高压电线杆。那不就行了吗?!”

人们摇头,极力拦阻:“那不行!冻死了,被电触死了,谁也负不起责任。”

柳建德说:“我命大,死不了。”

这时,在场的几位农场领导一直没有表态,他们相互看了看,又一起把眼光投到柳建德身上,不知说同意好,还是说不同意好。

不待领导表态,柳建德就脱光浑身的衣服,从头到脚抹了一通冷水,又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瓶“老渡口白酒”,张嘴“咕咕咕”猛灌了几口。场部领导见此情景,知道他早已作好了准备,只好咬咬牙批准了他的请求。

……

此刻,柳建德想起当时下水的情景,不禁打了个寒颤,连他驾驶的汽车闯了红灯也没察觉。他看见车头前出现了一位交通警察,连连朝他挥手,示意他靠边停车。

柳建德赶紧一脚踩住刹车。

那位交通警察走上来,站在车窗外向他举手敬礼。

他明白:警察向你敬个礼,就是要你交米米。他赶紧摇下车窗玻璃。果然,那位交通警察朝他递了一张罚款单。

柳建德感到很窝火。老子一厂之长、全国优秀企业家、升任副厅长的红头文件马上就要下来了,你一个小小的马路警察胆敢伸手向我要罚款。岂不是翻天了吗?他欲冲车窗外的交通警察怒吼,但又没有发火,他忍下了这口气,老老实实地收下了罚款单。他想,人在顺利的时候,一顺百顺;人在不顺利的时候,喝口冷水都塞牙。

六 死者是谁

章昌汉和文成浩带着现场取得的证据,驱车直奔长沙市八一路110号。这里是湖南省公安厅机关所在地。分布三湘四水的六万多公安民警均听命于这里的指挥。章昌汉驾车来到面南而开的大门口,向持枪守护的武警战士出示证件,顺利地进入绿树鲜花掩映的大院。

他俩停放好警车,从车上搬下两只箱子,走进了一座威严而带有浓厚神秘色彩的办公楼。此时,身穿白大褂的一男一女从楼里迎了出来。章昌汉、文成浩赶紧走上去,握住两位痕迹鉴定专家的手,他们彼此十分熟悉,但在此种特殊时刻见面相互脸上却只有严肃,没有笑容。两位专家从章昌汉、文成浩手中接过两只沉甸甸的箱子,叮嘱他俩在会客室耐心等候。

章昌汉往沙发上一靠,两眼一闭,立刻发出了鼾声。文成浩也在一旁坐下,没超出三分钟,他也步了队长的后尘。

也不知过了多久,章昌汉、文成浩被两位痕迹鉴定专家叫醒,被领进一间放满了各种先进仪器设备的技术鉴定室。他俩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中间一张宽大的桌子,只见那上面摆满了一页页记录各种鉴定数据的纸张。他俩走上前,拿起一页页数据细看。经痕迹鉴定专家对他俩带来的证据仔细化验、检测,得出结论:

死者系女性,22岁左右,身高1.65米,留披肩长发,非体力劳动者,被人扼颈窒息死亡,尸体遭锐器肢解为38块,其中11块被高温蒸煮,肉与骨分离完全。

章昌汉手捧鉴定结果,对两位专家问道:“死者何等模样?”

两位鉴定专家摇头。

章昌汉又问:“何等身材?”

两位鉴定专家依然摇头。

章昌汉再问:“体重多少?”

两位鉴定专家还是摇头。

章昌汉继续追问:“何种身份?”

两位鉴定专家再次摇了摇头回答:“你刚才问的这些,我们均难以做出鉴定。”

章昌汉、文成浩只得与两位痕迹鉴定专家握手告别。他俩既带着收获,也带着遗憾,默默无语地驱车驶回局里。大街两旁的风光再好,美人再多他俩也无心欣赏。

回到分局机关,章昌汉立即把8位小虎队员召集到刑侦大队会议室。首先,他向大家通报了痕迹鉴定专家做出的鉴定结论。每个小虎队员都全神贯注地听着,认真地做着记录。章昌汉话没落音,小虎队员鲁操军就追问道:

“专家没鉴定出死者是谁?”

章昌汉盯了他一眼,回答:“专家连死者是谁都能鉴定出来,那还要我们侦查员干什么?你我岂不都要失业了!”

鲁操军说:“队长你别见怪。我这人性子急,口无遮拦。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蹦出来了。我的意思是说,死者是什么职业?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长沙人还是外地人?是美女还是长相一般?还是长得很丑?这些总应该可以做出科学鉴定吧?!队长你说是不是?”

小虎队员邓向群连忙拉了拉鲁操军的衣角,轻声招呼:“你别说了。听队长的。”

章昌汉说:“让他继续说。他提出的这些疑问,正是我们下一步要着手解决的。我们必须首先查明死者的真实身份,然后再根据其社会关系,排查杀人凶手。”

又是鲁操军抢先发言:“这个凶手太残忍了。杀了人也罢,还把尸体剁成那么多块,剁了也罢,还把尸块放进高压锅里煮。简直不是人做出的事。”

邓向群说:“也许是年轻女子先做出令凶手可恨的事。”

文成浩说:“一个22岁的年轻女子,能做出什么令人可恨的事?再说,既使她做的事再令人可恨,也不至于要她的命嘛!”

章昌汉又提出一个问题:“你们想想看,杀害年轻女子的凶手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还是两个人以上?”

小虎队员们相互看了看,都摇了摇头。

章昌汉指了指自己的头说:“你们这里要加速运转呀!”

鲁操军说:“我看凶手至少两个。”

章昌汉问:“你的根据呢?”

鲁操军说:“杀人,分尸,煮尸,运尸,这么多环节,若不是两个人以上,做不到。”

章昌汉对洪先杰问道:“你是小虎队队长。你的看法呢?”

洪先杰:“我还没想好。”

章昌汉又提出一问:“你们想想看,凶手杀人的第一现场是上麻园岭小学,还是别的地方?”

小虎队员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上麻园岭小学肯定不是第一现场。”

章昌汉又追问:“那么第一现场在哪里?”

小虎队员们都连连摇头。

章昌汉要求每个小虎队员必须围绕四个问题发表看法,一是案件性质?二是如何寻找第一杀人现场?三是如何寻找尸源?四是如何寻找杀人凶手?他最后强调:“大家畅所欲言。不怕说错,就怕不说。经验告诉我们,好的侦查思路,都是在反反复复的研究讨论中碰撞出来的。”

会议室里先是一阵短暂的沉默。打破沉默的还是小虎队队长洪先杰。他说:“我来抛砖引玉。我认为这是一起情杀案。死者年纪轻,个子高,头发长,穿的是高跟皮鞋,可以想见,是个很合时尚的女子。凶手绝对不是女人,肯定是男人。而且是身高力大、正当盛年的男人。如果是女子,或是老弱男子,不可能有力气把一个年轻女子剁成38块。”

鲁操军插话:“也不可能把绳子抛到那么高的树枝上去。”

洪先杰继续说:“如果是谋财害命,凶手杀人灭口也就罢了,用不着把年轻女子剁成38块,其中还用高压锅煮了11块。凶手对年轻女子不是爱到极点,就是恨到极点。我甚至认为,凶手对年轻女子的恨,也是因爱而生出的恨。爱她,得不到她。怎么办?将她除掉。凶手得不到的美女,他决不让别人得到。”

章昌汉说:“还有一条事实可以证明你的这一判断。凶手将年轻女子的脸部放进高压锅里煮了。这不单纯是反侦查,而更主要的目的是要把一块美玉彻彻底底的毁掉。”

洪先杰的发言果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小虎队员们争相发言,大胆地发表对案情的看法,提出了对下一步侦查工作的建议。

最后,一致意见将此案定性为恶性杀人碎尸、煮尸灭迹案,因是本年度开福区发生的第一起命案,加之手段残忍之极,遂定名为“1号凶杀案”。

章昌汉作出部署:下一步侦查的重点是查找尸源。所有小虎队员分头深入辖区,凭借现场提取到的一枚玉观音、一双高跟鞋、一条裙子、一个账本等物,挨家挨户,调查走访。他强调:

“大海捞针,事在人为。不管海有多大,只要有根针在海里,我们就一定要把这根针捞出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小虎队员们雷厉风行,分头深入辖区,走访群众,查找被害人。

(未完待续)

栏目主持:吕燕英

猜你喜欢
小虎队建德凶手
宿建德江
建德五星
中国自行车(2022年6期)2022-10-29 02:05:38
凶手是谁
处死“凶手”
环球时报(2022-04-08)2022-04-08 17:17:11
谁是幕后凶手
宿建德江
儿童绘本(2019年17期)2019-11-03 16:54:26
宿建德江
真正的凶手
小虎队
小虎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