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梦霞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文学圈在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初探
贾梦霞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文学圈是美国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具有无限生成性,虽然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国家的中小学阅读教学中,却鲜用于我国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中。论文通过对文学圈的特点及这一教学模式在高职学生英语阅读中的操作分析,论述了这一方法对提高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积极意义。
文学圈;高职英语;自主选择;角色分工;多元评价
文学圈(Literature Circles),最早称文学小圈圈,是美国专家哈维·丹尼尔斯(Harvery Daniels)于1994年提出,是一种让学生自发性的以小组方式进行类似读书会的教学方法[1]。在这一团体中,每一位成员阅读同一本书,自主选择角色和职责,并按照自己承担的角色设计作业纸和发言的提纲,在讨论会上,每位成员按照预先准备好的提纲进行讨论,完成自己的角色,集中展示讨论中的精华内容,以便于其他的团体进行交流和共享,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2]。最后,完成讨论的小组之间成员进行交换,选择不同的作品进行阅读,组成新的文学圈,进行新的一轮阅读与讨论。在整个活动中基本没有老师的参与,完全由学生自己去主持,老师在整个活动中给予学生完全的信任与鼓励,为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以及自我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在这种开放性的阅读教学活动中,融民主与多元为一体,尊重学生的自由表达与独到见解,关注他们情感、审美、创造力、交流合作与自主学习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帮助学生通过在文学圈里的阅读,发现自我、提升自信、形成良好的综合能力与思维品质,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并使他们获得终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因此,该教学模式与当今流行的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维果茨基的“潜在可能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有着密切的联系[3]。
(一)教室布置
文学圈的教室对教学的影响力不容低估,它应该是一个开放自由的、充满人性化的愉悦的学习氛围,因而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布置。
1.小组布置。文学圈阅读教学中要求变传统教室的消极静态特征为积极动态特征,会晤型座位安排法很适合高职英语文学圈阅读教学[4]。小组是文学圈课堂学习的主要功能单元,前后桌组成小组,每组安排6-8人,这样方便、节时、省空间又可以在一个开放、自然、丰富、愉快的环境中思考种种英语阅读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小组布置时,同一组的成员尽量安排来自同一行政班级或同一专业的同学(以长沙民政学院这样的学分制建设的学校为例),这样方便组员之间课后联系,进行材料的分析与沟通。课堂上组内成员的位置尽量靠近,各组之间留有足够的距离,既便于组内成员开展讨论,也不会影响其他组,每一组的成员都应相视而坐,尽量增加信息的沟通渠道。
2.英语角布置。英语角适用于各组的学生学习新词语和文学作品的人物分析。在展示某一文学作品时,把这一作品里大多数学生不认识的词语,或是这一作品人物关系,性格特点写在相应的作品下面,随着作品展示的越多,学生对文学作品名著的了解会越来越多,词汇量也会越来越丰富。
(二)分工合作
分工与合作是文学圈的关键词。材料的选择是文学圈教学法实施最棘手的问题,文本的难易程度要适中,过难会挫伤学生课后阅读的积极性和兴趣,过易则失去了学生阅读所要达到的目的,所以老师在文本选择方面要把好关,要尽可能多的给学生自主选择文本的自由.老师可以为学生列出书目单,让学生自己充分利用大学图书馆和现代便捷的电子图书馆去选择自己感兴趣并适合自己小组的文本,文学圈方法实施初期,老师可以让学生去阅读附有中英文对译的简易世界文学名著系列。
(三)角色分工
文学圈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发言水平、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差异按照每组6-8人的规模进行搭配分工,以保证各组间综合水平相近。老师根据文本的特点,先拟好任务清单,可设“讨论指导者”、“文艺指路人”、“摘要才子”、“词语奇才”、“朗读天使”等角色。每个角色由1-2人完成,每位成员根据自身的能力自行从任务清单中选择并宣布自己的角色。文学圈学习初期,“讨论指导者”通常先由综合素质高、有组织能力、有合作精神的同学担任,“文本神探”、“摘要才子”、“词语奇才”等由综合素质稍逊于“讨论指导者”的同学担任[5]。为了能胜任角色要求,在文学圈实施初期,这些角色可以由教师先带领全班同学练习,经历过一轮轮尝试体验之后,学生们熟悉了角色扮演的职责,再依小组要求进行不同的角色扮演。
(四)任务分工
角色分工之后,接下来就是在活动前分工协作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包括准备工作)。协作一般是把总任务分解为几个子任务,由小组里的成员按照先前自主选择好的角色分别承担一个任务,通过汇总每个成员的子任务来完成整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同一小组的成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文学圈小组活动中,小组成员扮演不同角色及每位成员都要承担一定的阅读量,小组活动得以顺利运转是建立在文学圈成员分工协作的基础之上的。文学圈中的成员在未开始进入个别阅读的阶段之前,就已共同排定好了每次聚会前的阅读量,每位成员也非常明白下次小组成员碰面时,自己需要读多少页,该扮演何种研讨角色,该撰写什么样的阅读日志。阅读进度由团体共同拟定而产生,确保阅读进度有效率有次序地推进。
(五)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文学圈的核心[6]。文学圈小组要定期开展阅读讲座讨论会,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小组成员解决阅读中出现的问题,还可以使各个小组成员感受到,阅读需要长期持续的进行,并投入大量的时间才可看出效果。在小组讨论中每个成员都可以畅所欲言,发表不同的见解和想法,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在其后的全班讨论会上再讨论。
(六)成果分享与展示
分工阅读一段时间之后,文学圈成员要自行设计一些有创意的文学活动,达到交流不同作品的目的,因此教师可以约定在课堂中,利用课前十五分钟时间或课下时间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展示形式可以多样化,话剧,海报设计,PPT,小品等都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分享方式。成果展示,一方面将静态的阅读过程以动态、立体化的活动方式呈现,使原来的文学作品以另一种新面貌吸引其它未读过同一作品的小组,来选择再次阅读该作品;另一方面,不同学生对作品的不同理解,会增加同学的理解认知,能达到与其他小组交流与分享的目的,而老师也达到了检验学生自主学习与阅读效果的目的。
(七)多元评价
这是文学圈教学法的最后一个程序,这一程序由自我评定、组员互评以及教师评定三部分相结合。自我评定是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在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本小组的贡献,其目的是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展示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反馈调节,从而达到从知识和认知两方面都进步的目的。组员互评即小组成员根据组员在整个文学圈活动中的表现相互评价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利于组员之间相互发现对方的优点,互相鼓励,相互提高。最后教师根据前两轮的评定以及自己细心观察对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以及发言情况做出综合的评定。评定结果作为期终成绩的重要参考指标,教师在对学生做评定时要注意对一些有待改进或错误的意见要给予尊重和理解,以探讨的方式进行交流,以理服人,千万不能命令式的口吻[4]。
通过对文学圈教学法实施步骤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文学圈阅读教学法与传统的阅读教学法有着很大的区别[6]:因此,笔者认为文学圈教学法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新颖的阅读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和推广价值。
项目 传统阅读教学 文学圈阅读教学阅读作品选定 老师决定 学生自主选择课堂主导控制 老师控制 学生主导与控制,老师从旁辅助师生互动关系 师生间有疏离感,身份观念强 老师共同阅读者,师是生的良师益友对阅读作品的 老师是唯一权威 重视学生的个人见解,老师的意见可供学生参考,但
见解并不是唯一答案学生阅读行为 虽然由老师规定阅读量,但除非有考 由研讨小组自行决定阅读量,各组可能进度不同,但试,学生不会主动阅读,实际阅读的行 全班可共同制定一个特定日期来完成,阅读行为的发为常为短暂的阅读。 生是定量、分散式的阅读技巧与延 着重在字、词及课文原意的理解,多为 除课文原意的理解之外皆由角色扮演,鼓励学生由不伸学习 静态的阅读 同角度来解读原文;读写并重之外,小组讨论时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加强,阅读活动兼动、静态学习成果评价 多为有标准答案的笔试,老师负责评价 多元评价方式由学生自行评价与教师评定、小组成员方式 工作,重视考试成绩 评价相结合,重视整个阅读过程
文学圈教学法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方式灵活,师生关系和谐,小组成员的注意力、兴趣、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会在小组活动中处于最佳状态,具有不少优点,但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使用不当还可能出现不少问题。
第一,讨论出现沉默。文学圈刚开始实施时,由于学生对文学圈活动的神秘或不适感,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可能保持沉默,这属正常现象,因为在这段沉默的时间里有可能是学生正在思考。沉默最好由学生打破,如果总是由教师打破,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依赖感,万不得以时才由教师打破,而且打破沉默时老师要注意策略,老师只需要给予适当的提示与引导。
第二,讨论争论不休或是脱离中心。与讨论出现沉默相反,有些时候刚开始参与文学圈讨论的学生,很容易努力维护自己的观点,从而出现讨论争论不休,有时会对一个与文本没多大关联的问题而纠结不已,当这一情况出现时,教师要及时地制止。需要注意的是制止要讲策略,可以建议持不同意见的成员各自保留意见,如果某些成员观点有明显错误要及时给予指出。此外,整个讨论过程中,受讨论指导者或文本结论性论断的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在某一问题或某一方面上,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变换思考的角度,也可以从知识内在的联系上启发学生全面地看待文本,以达到文学圈活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目的[3]。
第三,教师负担过重。文学圈强调个人化的自主阅读,提倡把选材及监督学习进步的责任下放给学生。然而,要把这些理念转变成实践,教师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一,个性化的课程对教师的记忆力与备课要求很高。为了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教师事先需要去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了解其作品。其二,教师要留意每个学生的情况,测评每个学生的进步,以及为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而改变其指导方法与内容也是困难的。其三,由于文学圈活动前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由阅读材料的选择到阅读小组的组建;由研讨角色的准备到角色日志的填写,这些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导,而要求学生由对文学圈初步认识到灵活掌握运用,也需要大量的时间演练,这其间教师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方可见成效[6]。
第四,选材难度难以把握。学生到底应该选择怎样的阅读材料?如果选择符合学生独立阅读水平的材料,那就失去了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这一目标;如果选材由教师挑选,当然有很多优点,一方面,有助于平衡班级读物的难易程度,最大程度上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读到有一定挑战性的读物。因为惟有阅读具有一定挑战性、又不至于过难的读物,才能帮助读者在阅读中提高语言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熟悉读物的难易程度,二者兼顾,能更好的发挥文学圈里每一位成员的参与热情。但是,由老师挑选读物,老师难免根据自己的偏好去确定材料,导致学生无法选择到真正自己喜欢的读物。
文学圈作为一种新型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虽然耗费时间长,操作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它至少加强了学生欣赏英语阅读作品的主动性,充分体现了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此同时,它也给我们沉寂的教室带来了欢笑和成长的契机,增长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值得推广和借鉴。
[1]Daniels.H.Literature Circles:Voice and Choice in the Student-Centered Classroom[M].Markham:Pembroke Publishers,1994.
[2]孔爱玲.读书会: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J].语文建设,2007,(1).
[3]李蕊.高中文学圈教学法的理念与实践初探[D].浙江师范大学,2008.
[4]林秀娟.文学小圈圈在双语班英语学习之效益研究[D].台北:台湾国家图书馆,1994.
[5]刘淼,金艳峰.文学圈——阅读教学方式的变革[J].语文建设,2006,(8).
[6]姚家锐.文学圈教学法初探[D].浙江师范大学,2009.
G642
A
1673-2219(2011)12-0176-03
2011-1-15
贾梦霞(1977-),女,湖南益阳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责任编校:张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