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斌 卢英强 宣兆艳 (长春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吉林 长春 3022)
过敏性休克死者类胰蛋白酶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
高艳斌 卢英强1宣兆艳1(长春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吉林 长春 130122)
目的 观察过敏性休克死者各器官组织中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MCT)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变化,探讨过敏性休克死亡法医鉴定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机械性损伤死者8例(对照组),明确诊断为过敏性休克死亡者27例的尸体,取其肺、心、肝、脾、肾、小肠和咽喉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结果 过敏性休克组肺、小肠、肾MCT增多,肺、小肠肥大细胞增多(P<0.01),小肠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增多(P<0.01)%结论 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尸体,其肺、小肠、肾MCT增多,肺、小肠肥大细胞增多,小肠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增多。
法医病理学;过敏性休克;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MCT);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免疫组化
过敏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其发病突然,难以预见,危及生命,尤其是药物过敏性休克,常常是导致医疗纠纷和非法行医致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尸检无特异性病理改变,常常使一些医疗纠纷和非法行医案件久拖不决。本研究通过对类胰蛋白酶(MCT)!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免疫组化染色研究,旨在从法医病理学角度为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法医鉴定提供形态学依据。
1.1 材料 27例研究材料取自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教研室尸检标本,法医病理及临床经过均符合过敏性休克。死者年龄0~72岁,平均(34.0±20.8)岁。8例机械性损伤的尸检标本作为对照,材料取自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教研室。所用兔抗人MCT单克隆抗体及S-P超敏法试剂盒、DAB显色液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公司。Eotaxin单克隆抗体购自武汉博士德公司。
1.2 方法 取经10%甲醛固定的咽喉、肺、心、脾、肝、肾及小肠等组织,经石蜡包埋、切片后进行HE染色和超敏SP法免疫组化染色,操作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试剂盒中随带的照片为阳性对照,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
1.3 统计学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t和χ2检验。
2.1 HE染色 病理诊断过敏性休克死亡的肺组织明显淤血、间质水肿,肺泡扩张、间隔断裂形成肺气肿;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粉染的水肿液,肺间质水肿,在肺间质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肠黏膜内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喉头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脾脏内有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其他原因死亡的肺组织、肠黏膜基本正常。
2.2 MCT染色 诊断为过敏性休克致死案例中,肺组织内见大量MCT染色阳性颗粒,呈棕黄色,主要位于血管周围(图1A);肠黏膜有大量MCT阳性颗粒(图1B);在其他组织内也可见不同程度的MCT阳性颗粒。尤其是在肾远曲小管和近曲小管,且以远曲小管为多(图1C),MCT阳性颗粒多见。非过敏原因致死的案例中,肺、肠等组织罕见阳性颗粒(图1D、图1E)%实验组与对照组MCT阳性颗粒记数见表1。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2.3 Eotaxin染色 在过敏性休克致死的案例中,肠黏膜Eotaxin阳性颗粒多见(图1F)%而其他案例,各脏器罕见eotaxin阳性颗粒。
图1 过敏性休克死者及非过敏原因死者组织的免疫组化改变(×40)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MCT阳性百分率比较
过敏性休克属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肥大细胞(mast cell,MC)是机体内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能分泌MCT、组织胺、5-羟色胺、慢反应物质和肝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与变态反应性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其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肥大细胞MCT是肥大细胞释放的一种活性因子,是肥大细胞脱颗粒时随组胺一起释放的,但比组胺释放晚,且持续时间长,其增多提示有过敏现象出现。
1987年,Schwartz等〔1〕发现在过敏性休克后,血清和血浆中MCT升高。1989年,Schwartz等〔2〕发现在过敏性休克后,1~2 h后血清 MCT升高,半衰期为2 h,直到4 d后,仍能检出MCT。1998年Edston〔3〕通过放免技术测定了193具尸体血中MCT,发现将鉴定标准定为10 μg/L时,其特异性和准确性最好。但放免有其缺点:试剂盒价格昂贵,且有放射性污染,不适于广泛应用。1999年,Enrique〔4〕采用UniCAPMCT酶联免疫荧光法来测定MCT,该法更准确,而且没有放射性污染。1999年,Fineschi等〔5〕对1例过敏性休克死亡的病人取肺作了免疫组化,发现肺MCT升高。2010年,王昌亮等〔6〕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过敏豚鼠肺组织中MCT和胃促胰酶的表达明显增强。
MCT主要通过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起作用。PAR-2在心血管、气道、肠、神经等组织中均有表达。MCT是最有效的PAR-2激活剂,能够裂解许多组织、细胞的PAR-2受体。某些疾病发生时,PAR-2受体在组织中的表达可有变化。如IgA肾病时,肾近曲小管和肾间质PAR-2受体表达增强〔7〕。
本实验结果发现,在过敏性休克致死案例,肾远曲小管和近曲小管内MCT颗粒较多,且远曲小管内为多。因MCT为蛋白质,而蛋白质是在近曲小管重吸收的,故推测远曲小管PAR-2受体表达增强。
Eotaxin是一种嗜酸性粒细胞选择性化学趋化因子,对于其他类型的白细胞作用微弱,这明显不同于所有其他的趋化因子。Eotaxin也被证实是一种强有力的嗜酸性粒细胞激活剂,能够诱导过氧化物的产生并释放蛋白质颗粒。给予豚鼠、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体内注射Eotaxin,嗜酸性粒细胞是唯一聚集的细胞,说明Eotaxin对于嗜酸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优先选择性,对其他类型白细胞则影响较小。
Eotaxin在体内多种正常细胞,如皮肤、支气管上皮、肠道上皮、胸腺和骨骼肌均有结构性表达。当受到各种炎症刺激后,表达显著增高。大量的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时,气道黏膜Eotaxin表达显著增强,其表达强度与支气管壁嗜酸性粒细胞数及与哮喘严重度呈显著正相关〔8〕。过敏性皮炎时,皮损区的表皮细胞和皮下炎症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细胞)中,Eotaxin和MCP 4的mRNA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其表达水平与病灶内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相关〔9〕。
本研究发现肠黏膜Eotaxin阳性颗粒多见,与HE染色肠黏膜嗜酸性粒细胞较多相符。说明Eotaxin是过敏性休克时嗜酸性粒细胞聚集的主要原因。
1 Schwartz LB,Metcalfe DD,Miller JS,et al.Tryptase levels as an indicator of mast-cell activation in systemic anaphylaxis and mastocytosis〔J〕.N Engl J Med,1987;316(26):1622-6.
2 Schwartz LB,Yunginger JW,Miller J.Time course of appearance and disappearance of human mast cell tryptase in the circulation after anaphylaxis〔J〕.J Clin Invest,1989;83(5):1551-5.
3 Edston E,van Hage-Hamsten M.β-tryptase measurements post-mortem in anaphylactic death and in controls〔J〕.For Sci Int,1998;9(3):135-42.
4 Enrique E,Carcia-Ortega P,Sotorra O,et al.Usefulness of unicap-tryptase fluoroimmunoassay in the diagnosis of anaphylaxis〔J〕.Allergy,1999;54(6):602-6.
5 Fineschi V,Monasterolo G,Rosi R,et al.Fatal anaphylactic shock during a fluorescein angiography〔J〕.For Sci Int,1999;100(1-2):137-42.
6 王昌亮,张国华,吴 旭,等.豚鼠过敏休克肺组织中类胰蛋白酶和胃促胰酶的表达〔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0;125(4):236-9.
7 Giuseppe G,Paola P,Giuseppina C,et al.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2 expression in IgA nephropathy:a potential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interstitial fibrosis〔J〕.J Am Soc Nephrol,2003;14:2072-83.
8 Humbles AA,Conroy DM,Marleau S,et al.Kinetics of eotaxin gener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eosinophil accumulation in allergic airways disease analysis in a guinea pig model in vivo〔J〕.J Exp Med,1997;186:601-12.
9 Taha RA,Minshall EM,Leung DY,et al.Evidence for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eotaxin and 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4 in atopic dermatitis〔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0;105:1002-7.
R34
A
1005-9202(2011)10-1822-02
1 吉林大学法医学系
宣兆艳(1964-),女,副教授,主要从事法医病理和法医临床研究。
高艳斌(1976-),男,主检法医师,主要从事法医病理学研究。
〔2010-12-14收稿 2011-03-15修回〕
(编辑 曲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