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属性

2011-11-21 14:13本刊评论员
当代世界 2011年3期
关键词:经济总量世界经济

□ 本刊评论员

正确认识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属性

□ 本刊评论员

21世纪的头十年,国际形势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之笔。在这辉煌的十年里,中国在经济总量上先后赶超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2011年2月14日,日本公布的经济数据证实中国又超过日本,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成为全球经济总量排行榜上的“榜眼”。

这一历史性变化在世界范围和中国国内都引发了一轮热议,伴随着一片赞誉之声,许多西方媒体宣称,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与其日益富有的现实并不一致。英国《金融时报》称,中国在GDP榜单上名次上升所象征的成功,必然引起对北京在世界舞台上担负更多责任的期望,这些都意味着今后中国面对国际责任避无可避。

面对赞誉和新一轮“中国责任论”,我们应当保持清醒和警惕。对待这个事实,首先要认识到这的确是来之不易的好事,是全国人民长期努力奋斗的成果,它标志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高。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对自身实力、地位保持清醒的认识。中国经济的“第二大”不等于“第二强”,全球经济总量“榜眼”的地位难以改变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属性。原因如下:

一、GDP数字并不能说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GDP总量的增长可以说明国家建设取得的成就和进步,但不是判断国家强盛的唯一指标。早在1820年到1840年,中国GDP就以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3%-25%,位居世界第一,但中国在中英鸦片战争中依然战败。况且,即便以数字衡量,中国的人均GDP现在也仅是日本的十分之一。

二、GDP总量不等于国家经济增长质量。中国的经济质量与日、美等发达国家的差距十分明显。仅就贸易结构而言,日本近六成出口产品为高附加值商品,而中国的出口产品中,“设计和利润留在欧美日,GDP和能耗留在中国”的加工贸易产品占很大比重。并且,由于中国长期依赖资源消耗型生产拉动经济增长,导致国内的资源生态环境压力日渐增大,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三、中国还没有脱离“发展中国家属性”。从经济特征方面来看,衡量发展中国家经济有三个标准特征:一般来说,整体经济分为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同等劳动时间、同等劳动强度,在不同部门所得工资不同;农村有大量劳动力过剩。这三个方面中国全部吻合。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不应当简单地追求GDP数字,包括人均GDP的增长,国家的整体国际地位是由综合国力决定的。只有保持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质、量并进,持续稳定发展,中国才能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而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在现代化进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如收入差距加大、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内需不足等等,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加以克服和消解。

综上所述,中国正处于一个须谨慎小心的复杂局面中,一方面,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对这种矛盾处境,中国必须全面地看待自身的成就与差距,正确认识自身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世界第二”将增强中国的信心,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但今后中国还应秉持自身的发展中国家属性,牢牢抓住战略机遇期的第二个十年,借鉴其他国家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与教训,努力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猜你喜欢
经济总量世界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满洲里市“十二五”社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十三五”展望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云南省综合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经济总量及经济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