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部发表题为《人民是永恒的政治坐标》的文章解读“七一”重要讲话,文章指出,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奋斗,这是共产党人最为鲜明的政治本色。“各级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总书记向全党尤其是领导干部提出了“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这样一个历久弥新的时代课题。
岁月长河中,有传承与光大的行进,也有消磨和腐蚀的风险。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今天的共产党人,正如总书记同志所指出的,不仅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而且面对“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这“四大危险”,极富忧患意识地剖析了损害政治本色的现实挑战,是对全党的殷殷告诫。精神懈怠则无法凝聚人民力量,能力不足则难以满足人民期待,脱离群众则极易违背人民意愿,消极腐败则势必危害人民利益。如果任由这些危险成为现实,不仅使党员干部精神堕化,权力异化,“朝气消而暮气生,锐气遁而惰气深,清气降浊气升”,更会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受到伤害,最终将影响人心向背。这样的认识,绝不只是逻辑上的推演。以政治本色这面明镜作为鉴照,现实中一再响起危险的警报。我们从未忘记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但也需警惕“替谁说话”等脱离群众的言行;我们从不缺乏突破禁区的改革勇气,但也要看到一些干部畏首畏尾的疲态,把问题拖大拖炸,将矛盾“击鼓传花”;我们从未减弱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但也应直面贪污腐败易发多发的严峻形势……
历史教训,殷鉴不远。苏联解体前,苏联社会科学院做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能代表工人的占4%,仍能代表全体人民的仅占7%,认为代表官僚、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却占85%。一个不再代表人民利益的执政党,注定要“雨打风吹去”。
同济大学教授张生在《上海商报》撰文批评周立波说,周立波在达人秀这个舞台上“不小心”或“卖力”秀出了粗鄙的“本质”,他举例说,当周立波听卓君说自己来自广西南宁的一个县之后,立即用一种夸张的语气和不屑的表情说了一句:“县里面的”,把自己可怜的优越感和内心里引以为豪的东西显露了出来。相较而言,无论是黄舒骏还是伊能静,他们对同一个对象的点评,不仅言辞温文尔雅,所关注的也是达人们的才艺和在精神上的追求。其实,如果稍加注意就会发现,黄舒骏、伊能静和周立波都是同一个年龄段的人,都出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可他们的修养相差如此之大,应该与他们所受的教育背景有关。其中周立波显然是最差的。当然这也与他们的成长环境有关。黄、伊二人是在台湾、香港等地成长的,周立波这个“城里人”,虽然在号称大陆最大的城市上海长大,可他成长的环境可能却是最差的,大概比他不以为然的“县里面”也好不了多少。坦率地说,我并不认为周立波是个“特例”。我和周立波也是同龄人,从周立波的身上,我也看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某些共同的特征。就像周立波已经成为媒体红人一样,我们这代人也大都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但是窥一斑即可知全豹,从周立波在达人秀的表现可以看出,我们都还是一些比较粗鄙的人,我们的社会也依然还是一个粗鄙的社会。而我们若想要变得文雅,还需要不少的时间。可问题是,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粗鄙而不自知,反而对此沾沾自喜并以此成为“达人”,这样就不仅让人同情,同时也让人觉得可耻了。
羊城晚报刊文《什么时候爱听假话》说,我们身体健康的时候,百无禁忌,什么都能吃,什么吃了都没事;而当我们身体出了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对食物百般挑剔。国家社会也是这样:当这个国家强盛之时,统治者对难听的真话也是愿意听的;而一旦国家衰亡,则统治者就不喜欢听真话,而对假话却情有独钟了。
唐太宗年轻有为,开辟了大唐盛世。当是时也,他心胸开阔,目光远大,什么样的真话都敢听,也都愿听。他曾下令,要把洛阳破败了的乾元殿修饰一番,以备作为到外地巡视的行宫。这本来是小事一桩。可是有个小官张玄素却上了一道奏折,痛陈此举不妥。他说,修了阿房宫,秦朝倒了;修了章华台,楚国散了;修了乾元殿,隋朝垮了。这都是历史的教训。现在,我们唐朝百废待兴,国力哪里比得上当年的隋朝?陛下在国家的破烂摊子上,继续役使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耗费亿万钱财,大兴土木。陛下没有继承前代帝王的长处,继承的却是百代帝王的弊端。如果从这一点看,陛下的过失远远超过了隋炀帝。
这奏折有点小题大做:不就修修行宫么,用得着又是秦朝又是隋炀帝地上纲上线么?然而斯时“身体健康”的唐太宗并没有“天子一怒,流血数里”,而是把张玄素叫来请教。结果呢?唐太宗收回了他的谕旨,停止重修乾元殿,并且表扬了张玄素,同时赏给他500匹绢。
为什么会这样?当然是因为唐太宗正处于健康状态,这些真话对他只有启示,没有伤害。可是,到了身体日渐衰落的老年,尤其是魏征死后,他就不再喜欢真话,倒是对那些悦耳的假话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