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丝网印刷在高校教育中的现状与未来

2011-11-20 06:22陈赛艳
网印工业 2011年12期
关键词:胶印丝网印刷

文 | 陈赛艳

浅谈丝网印刷在高校教育中的现状与未来

文 | 陈赛艳

丝网印刷在全国高校印刷技术专业中的现状可以用严重缺失来形容,而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市场上丝印产品的应用和生产如火如荼,这之间造成了丝印行业人才的极大缺口。眼下及未来的丝网教育如何满足社会的需求,如何进行人才的培养,本文对此做了较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丝网印刷的历史不短,是与平版、凹版、凸版齐名的四大印刷种类之一。但是在高校教育中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中,鲜有关于丝网印刷的内容和课程。

平版胶印作为印刷方式中的老大,长期占据近乎垄断了印刷工程(印刷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于是印刷类专业大学生也可以称之为平版印刷专业大学生。除了理论课中缺乏丝网知识的融入,实践课程中也受丝网应用不敌平版印刷应用的限制而少了很多学习机会和内容。

当前高校(含职校)中丝网印刷教育的缺失

当前国内高校开设有印刷类专业的学校不多,全国的印刷工程硕士点只有5个,分别在武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和北京印刷学院,而在此中主攻丝网类印刷的专家和方向也是很少的。印刷工程专业的本科培养层次的学校比较多,但也普及到每个省都有一到两个高校在本科类专业中设置了印刷工程专业。尽管如此,在印刷工程的课程设置中,多以平版印刷的原理为主。丝网印刷只是作为特种印刷的一种,占用课时量不到总印刷方式的四分之一。对丝网印刷材料的介绍,也是附加在常用油墨的后面作为特种印刷油墨之一。对于丝网印刷原理和印刷网框及设备的学习都是作为附加课程,甚至专业选修课。于是,丝网印刷行业人才的培养缺乏高校的理论学习作为支撑。

而近几年发展较快的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顺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在很多高职院校中推行的“厂校一体化教学”及“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盛行就是个很好的说明。更注重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了实践课程的比重。高职教育的印刷技术专业设置把“平版印刷工”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必需的证书之一。而中职教育更是把实践的时间和理论教学的时间增加到相等了。尽管如此,可是对于丝网印刷知识的教育还是难得分到一杯羹。丝网印刷仍旧“活”在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和凹版印刷的阴影之下,甚至不及后来居上的数字印刷。丝网印刷教育的缺失直接的结果是丝网类专业人才的缺失。

当前市场上丝网印刷的应用与人才需求

现在,我国丝网印刷技术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应用的行业扩充到了纺织品、电子产品、瓷用花纸、装饰玻璃、幅面广告、包装装潢、建制材料等,并且无一例外都在逐年增长。

2008年,韩国三星电子和LG电子公司生产的冰箱和空调产品分别在冰箱门和空调面板上使用了丝网印刷的玻璃进行装饰。近两年,我国生产的冰箱和空调设备也用上了这种丝网印刷装饰玻璃。现在已经出现了销售额上亿元的玻璃印刷公司。从事该产业的企业数量迅速增加。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各种玻璃印刷公司总数在2010年已超过2000家,总产值不少于100亿元,为整个丝网印刷产业的GDP提高了约20%。大幅面广告印刷的发展形势也与众不同。

现代丝网印刷技术的研究开发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本世纪的发展进入一个高速时期。我国内地的丝网厂家2004年大约30,000余家,从业人员为15万人左右。到现在发展到工商注册人数为25万之多(来自www.mmic.net.cn的数据)。尽管数据如此庞大,但是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丝网印刷在技术和管理方面与西方还有不小的差距。高端设备和材料大多依赖于国外进口,特别是许多新技术、新工艺还是从国外引进的。全国网印油墨的年消耗总量为2万余吨(含织物印花浆),其中55%为进口油墨,而丝网网框的进口量也是很大。

90年代初,上海筛网厂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原料制造出300目涤纶单丝平纹织丝网,满足了国内部分需要。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丝网年生产量约1500万平方米,其中80%属中低目数,基本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但是我国生产丝网的品种规格少,质量尚未完全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300目以上锦纶、涤纶和不锈钢丝网,每年还要大量进口,年进口销售额达1.8亿元。对于丝网设备的生产,我国丝网印刷机水平基本能满足国内需求,进口量不大。感光胶材料研制生产较快,目前我国感光材料生产厂家有50家,初具规模的有10家,从业人员约2000人,年产量2500吨左右,销售额2亿元,能够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尽管从业人员数量众多,但是绝大部分还是缺乏技术的普通操作工。而技术人才和懂技术的管理人才更是难在丝网印刷工业中找到。北京英迈丝网器材公司的何凤刚先生就提出了现在困扰丝网印刷因素之一是“技术人员的缺乏”,业内人士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外界希望我们找一个专业人才。可事实不是像外界想的那么简单。”因为专业技术的引进是一个分析的东西,专业人员必然要知道是制版的毛病还是印刷。东洋油墨现在还是技术人员比较缺乏,这个行业是比较苦的行业,很多人不愿意做,这种人才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且这个行业比较苦,很多有文化的人不愿意做。这个行业没有很好的人才造就的所在,另外就是没有一个工艺准则的一些东西在其中,群众可能说参考一些有一个准则,相比看丝印油墨批发。工艺流程或者准则群众可能协同参考,都是凭自己的经验做。虽然也制定了一些准则,但是这些技术人员中没有一个准则。最重要的是行业内又没有一个特地培训机构,所以说我们的这个行业人才有缺失还没有机会得到培养。”

相比较网印来说,胶印的研究起源很早。北京印刷研究所,自文革成立以来,就是研究胶印工艺。但是北京还有一个分析所是中央级的研究所,特地研究胶印,条件比北京研究所强,所以北京印刷研究所成立自此,起源搞丝网印刷工艺研究。胶印印刷固然很大,但是管理要比网印容易得多,尽管设备卖得很贵,但是工艺管理相当简单,由于四色油墨印刷全国都可能通用,尽管国外分色制好底版都可能一样印,尽管机型不同,掌握墨层和网点清晰度方面有些差异,但效果基本是可能的,管理绝对较容易。

胶印发展了那么多年,除设备速度进步,主动化操作更简单外,其他变化不大。网印工艺可变要素太多,有人称之为万能印刷。但要熟练掌握且应用自在也并非易事。胶印产品如书刊、报纸图片,一样平常不影响阅读就可能,属于一次性耗费。而网印产品许多是工业高科技产品的关键部件,我们称为功效性印刷,所以质量要求较高,某些产品就要求百分之百合格,于是对技术和人员的要求也比胶印高出很多。而玻璃丝网印刷工艺还有一个重要缺陷是:从来玻璃印刷都是含铅,对身体有必然的摧残,每年都组织从业者在北戴河疗养。平常大学生都不愿意从事这份差事。现在丝网印刷往往是文明水平低一些,人才就更难找了。

目前解放军军测绘学院院内中成立丝网印刷实验室,特地研究丝网印刷的工艺技术,丝网印刷变数太大,例如选网,另外印刷现在主要防止龟纹出现,丝网印刷网版就可能出现龟纹,这就是丝网印刷研究的最大难点所在,然而胶印就很简单。

未来丝网印刷人才培养在高校中的发展趋势

上世纪,人们一直视丝网印刷行业为冷门行业,丝网印刷技术人才的培养也被忽略。但是本世纪随着丝网印刷应用范围的扩大,丝网工艺技术受到了更多业内人士的重视,丝网类人才的培养也得到了教育专家和教育行业的重视。

一些印刷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有望增设丝网印刷方面的课程,不论是关于材料、设备还是工艺技术的单方面课程,还是综合丝网技术的专业选修方向,对于丝网印刷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企业在考虑人力资源成本和追求利润最大化时,往往不愿意对人才施以最有效的培训。一方面需要时间,另一方面也需要资本,而且企业在培训新手的过程中是没有利润可言的。故丝网印刷人才的培训很难在生产企业内部完成。于是这种培训转嫁到了求职者头上,而实现程度又太难。尽管也有些企业基于长远考虑或是社会责任感的驱使,愿意花钱培养人才。可是在企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对其进行职业培训后,技术逐渐发展到成熟阶段,谁又能保证接受培训对象持久性为企业服务呢?一些有头脑的人,就会选择单独去做,如此循环哪家企业会再愿意花钱培养人才呢?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针对这种人才培养的弊端,很多高校于是开设了丝网印刷的专业性课程,不仅包括理论的学习,还有实践操作,与丝网类企业的合作也成为丝网印刷教学的总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的一些专业印刷学校已经专门引进了丝网印刷机作为学生的实训设备,更是把丝网印刷和平版印刷提到了近乎相等的位置。我们期望丝网印刷的教育资源、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终有一天能和平版印刷、凹版印刷、胶版印刷“平起平坐”。

猜你喜欢
胶印丝网印刷
《最后一抹红》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出版物印刷将是喷墨印刷应用新的爆发领域
无水胶印及其应用
《见证·壹》
在这样的地方使用丝网印刷——走进日常生活的村上
绿色印刷
基于PLC的丝网印刷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对数字技术追赶下的胶印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