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土塔

2011-11-20 10:35边振基
北方作家 2011年4期
关键词:化缘老农

边振基

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从东土云游而来的和尚——慧海大师与徒弟多智,翻山涉水历尽艰辛穿越了人烟罕迹的千里河西走廊,在一个盛夏的黄昏终于来到了盼望已久的敦煌千佛山。

如斧劈刀断的山谷里一条小河从南向北蜿蜒而流;两岸杂草丛生古树参天,西边的崖壁上洞窟层层,崖壁下的湖畔上奇榆怪柳绿荫遮天。大小不一的庙宇鼓声,磐声,伴随着诵经声在山谷里回荡。

慧海看出此处真乃佛家宝地,就住在寺中。每日吃斋念佛,一住便是两年。有一天寺中主持对慧海说:“去年秋季,南山发了洪水,冲毁了下寺的山门。你带上你的徒弟下山去到民间化缘,啥时化够山门的建材和资金,再上山见我。”

翌日,万道霞光从东面的山危群峰穿过,照射在千佛洞崖壁上,慧海带着徒弟多智披着艳丽的晨霞出了山谷向北而来。

一天到很远的东沙门去化缘。正是二月初一,天色阴暗、冷风飕飕,行约十里左右碰到了一片起伏的沙梁区。走了不远,忽然黄风骤起,霎时天昏地暗,师兄师弟两个便赶紧摸到长有一大丛红柳的背风处避了起来,准备等风小了继续前行。可风偏和他俩做对,不但没小,反而越刮越大。慧海对徒弟说:“听当地人说东风是整三破五送两天,看来这场风是一时半会停不住了,咱们还是坚持着往前行吧!”多智点头称是。于是师徒二人离开了沙梁区。他们走入了一片草滩,脚下草甸子软绵绵的,不久,出现了一门头高的红柳和芦苇,俩人便在一处芦苇稠密的地方避了起来。“师傅,咱俩今天到了什么地方,怎么这样怕人?”慧海说:“今天我也迷失了方向,不过你别怕,待风小点咱们再说。”

风刮的芦苇如海中的波涛此起彼伏,发出震耳的芦涛声。就在他俩头顶袈裟等待风小时,汪汪汪的狗犬声传入耳内。多智说:“师傅,你听到狗犬声了吗?”慧海点头,拉着徒弟的手,顺着犬声顶风向前走,一会儿离开了草甸子上到碱梁上,发现脚下有牛羊踏出的小路。顺着小路过了碱梁,犬声越来越近,黄风中迷迷糊糊出现了一座大庄院。三四只大狗迎着他俩扑来,一会出来一人挡住了狂犬的狗,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慧海双手合拢,念到:“阿弥陀佛,我们是千佛洞来的,今日风太大迷了路,能在你家避一避吗?”那人点点头,把慧海师徒领进院门。

此时已到黄昏,主人燃灯和慧海坐在炕桌前聊了起来。慧海先道明自己的身份和下山化缘一事,并向主人讲述了有关佛教的诸多善事。

主人笑着开口道:“老夫姓赵名吉,是我们大营堡一带的大户人家。他老人家在世时信佛教,多次给我讲信佛的好处,并留有几本佛经,我闲暇时常常背诵,从中悟出不少道理,遇到灾荒年,施舍粮食给乡亲们,这一带的人称家父赵老农,现在仍称我赵老农。

慧海问及他今天遭遇黄风迷路一事,赵老农说,那片沙梁区就在我庄的南面,后来你们被风吹着又到了我庄的西面叫火烧湖那片牧场。

慧海问道:“我们步入沙梁区之前发现有农田,不知那样大的风沙对周边庄田有没有危害?”“有啊!尤其是每年的春季风最多,靠近那片沙梁区的庄稼不是被风沙压住,就是被风沙打枯。前几年有个从老君堂下来化缘的道士提说过你问之事,去年从雷音寺来的僧人也提说此事,可谁也没什么良方,唉!”赵吉说道。

“阿弥陀佛!这次我下山是受千佛洞主持委托来民间化缘。因下寺山门年多失修,风蚀雨淋面临倒塌,但愿老农给予支持,行善积德,永保平安。”说完之后双手合拢,闭目静坐。

赵吉说:“我家几代人信佛,此事我一定大力支持,先施上白银三百两,如果还需要老夫一定尽力支持。”

慧海说:“你在这一带很有威望,也信佛,说明咱俩有缘,我对你也很敬重,打算在你家住段日子,每次化来的钱财等物,你代我保管,还望老农不要推辞。”

赵老农面带笑容地说:“你尽管放心,一切按你所言而行。”

此后一天两头不见太阳,师徒俩人奔走化缘。

三月后的一个晚上,慧海和赵老农对了账,预计修山门的所有物资已足够。慧海对赵老农说:“麻烦你用我们化来的银两在你们这一带雇上手艺最好的工匠,选好日子我们上山。”

三日后,通往千佛洞的大道上,赵老农家的五辆四大套马车上装着木料,粮食等物资。

经过工匠的精心设计和辛苦劳作,下寺的山门在中秋节之前重立而成。主持对他非常满意。并让工匠刻一牌匾,赵吉名列首位,捐钱物者也都留名匾上。此后慧海每日吃斋念佛,但慧海的脑海里总是想着狄道庙至大营堡之间风沙迷路的那片沙梁区,心想如有良方能使风沙减轻对良田的侵害该有多好啊!

一天他在上寺的一座洞庭里发现一幅壁画上绘有许多塔图,形状各异,慢慢细看有一幅塔图右下方有“镇风塔”字样,形状是由一组打击乐器组成,最下面是一个巨鼓,以上是钟钹,直至塔顶,形象艺术,整体雄伟。他取来纸笔把塔图绘了下来。

梦中沙梁区的中段屹立着一座雄伟壮丽的白塔,沙梁边缘的块块良田里长着一尺多高的麦苗,农户的庄前屋后桃、杏树上开着鲜艳夺目的花朵。

翌日清早慧海到寺中找到主持,一一讲述了他在民间所见之事和他的想法,主持听着微微点头。觉得此人可靠,是个有能耐的人,筑镇风塔,造福于民,乃天大的善事。就痛快地答应了慧海的请求,并叮嘱道:年轻人,你可想好,沙漠之中能筑起塔身,决非儿戏,困难重重,就看你恒心和智慧如何。你们去吧!阿弥陀佛!

晨钟在千佛洞峡谷回荡,慧海师徒二人出了千佛洞山口直奔赵庄而去。

赵老农听完慧海的意图,合掌大笑道:“英雄所见略同。”为民造福乃是天大的善事,你也知道我家里什么都不缺,甘愿支持你的计划,不过这次工程更大于千佛洞重立山门的工程,还需慎重考虑。

慧海说:“依老农高见,如何才能实现我的夙愿?”

赵老农说:“这一带除了我还有几家殷实大户,众多农户也肯定高兴,可请他们一道商讨。”

大家都赞成赵老农的提议。期间慧海取出他绘制的塔图,大家看了,都很惊奇,慧海问大家:“你们看塔的主体用什么材料合适?”有一老泥瓦匠说:“根据图形用土坯合适,不然形状无法形成。”慧海说:“土坯从何而来,沙漠之中车辆不能前进,如何运输?”沙梁周边的人们说:“土坯我们在自家门前的打麦场上自己动手加工。”几个大户说:“我们都有羊群,每只羊一次驮两块,十万土坯用不上半月就能运到施工现场!”

立夏是传统的好日子,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塔基就定在沙漠中断二亩地大的一块坂滩上。动工的那天早晨天气格外晴朗,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破了沉睡千年的古漠。三天后塔基周围的脚手架高高搭起,北面的三座毡房里冒出袅袅炊烟。毡房门前用柳梢搭的临时凉棚下,工匠们吃着可口的饭菜。做工的除了雇来的工匠,别的都是本地农户的劳力,做饭的都是靠近沙梁区的农户妇女。沙梁西头有户人家姓乔,老乔是不久从东面天水迁来的,老乔有对双胞胎女儿,姊妹俩每天都来帮灶,烧茶。乌黑的秀发辫出长长的辫子甩在均匀的身材上;白净的脸上长着一双动人的大眼睛。更让人喜欢的还是她们有天生的嗓子,不论在来回的路上,还是在伙房、凉棚下有空就唱着家乡的民歌,工地上所有的人都喜欢她俩唱歌。她们给这片沉寂了多年的荒漠建筑工地上带来了欢乐。

月缺又圆,星转斗移,转眼已到立秋季节,工匠们头顶烈日,不辞辛苦干了三个月后,拆去脚手架,塔露出了她那雄伟多姿的真面目,庙宇也随之竣工,塔身用白石灰抹面,形状与慧海所绘千佛洞壁画上的镇风塔一模一样,古朴典雅的一座庙宇座落在塔的东侧,看上去十分和谐。

这座古建筑的落成体现了土塔人的祖先智慧勤劳,朴实憨厚。后来祖先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引来党河水在沙梁周围边开渠栽树,渐渐控制了沙梁的移动,年年庄稼获得丰收,过上了梦中的田园生活。

清朝中叶,清政府从东面迁来大批移民,他们带来了高超的种植技术、建筑工艺、民间文化,这座高七丈的镇风塔,成了敦煌地上唯一高的建筑,给迷路者可指路。庙宇内的佛像前,有祈祷平安的,有祈福求子的善男信女,他们每逢初一十五都虔诚地焚香拜佛……

每年春节在庙院内耍社火,唱戏,喜庆人们一年到头的丰收欢乐……多少年过去了,历史的车轮转到一九四九年,共和国成立后,打破了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在庙内的西厢房办起了第一座男女共读的土塔小学,给建国初落后的农村培养了一批有文化的人才。

美丽壮观的土塔与庙,她是从莫高窟滋生出的一张图画,她有深厚的古文化底蕴,曾在当时那个年代起着一定作用。

只可惜在六十年代中叶残遭不幸毁于一旦,虽说土塔已不存在,可那可爱的形象常在人们的笑谈之中。所以土塔这个地名一直流传至今。在土塔这片可爱的土地上,从古到今演绎过土塔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土塔是块宝地,人杰地灵,风水好,曾经出过不少名人,有许多农家子女先后考入国家重点高校,有部分已在齐齐哈尔市、武汉、西安等地参加工作。还有敦煌罕见的事也在土塔出现。一个知青点出了三个银行行长,一户门里走出两个县长,一院里兄弟俩考入国家重点大学。他们喝的是土塔水,吃的是土塔粮,用自己诚实做人勤奋好学的准则,给家乡增添光彩。

风靡全市的二十多个民间自乐班——土塔自乐班的戏剧人才脱颖而出,位列戏剧界的前茅。深受观众的青眯。

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利用独特的沙地栽培出块块优质葡萄,去年又建起万亩红枣基地。新修的村委会,笔直的柏油路伸向四面八方,建设了从来没有的《农家书屋》,给人们带来了文化食粮,致富经典。

猜你喜欢
化缘老农
不如不红
化缘的
化缘
老农帮马未都劈柴
老农帮马未都劈柴
程士华“化缘”只为山里娃
墙壁
化缘与布施(大家拍世界)
老农答记者
老农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