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卢汉论文学“原型”

2011-11-20 09:06李中华
中国文学研究 2011年4期
关键词:卢汉荣格弗莱

李中华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湖南工业大学文新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7)

马歇尔·麦克卢汉是二十世纪加拿大著名文化批评家。国内学界对麦克卢汉的接受,一般限于他的媒介思想,对其相当精妙的文学思想有所忽略。其实,终其一生,麦克卢汉都是一位文学教授,即使研究媒介,用的还是人文学方法。在他富于原创意味的媒介思想之外,他的文学思想同样值得我们关注。本文试图对他的“原型”思想做一比较系统的探讨。

一、由文化向文学迁移:弗雷泽、荣格、弗莱等人的“原型”思想

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与文化批评史上,“原型”批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已成为深有影响的批评流派。“原型”(archetype)一词,由“arche”(指初始、根源)和“type”(指形式、模式)合并而成;据荣格考证,“原型”(archetype)一词在古希腊哲人的著作中已频繁出现,不过具体所指略有不同。

在近代,“原型”首先被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所采用,他的代表作《金枝》主要研究了世界文化中以巫术为特征的原始宗教仪式、民间神话和民间风俗。在研究中,他发现不同文化的神话传说和宗教典仪中常出现相同或相近的主题和因素,他认为这即是“原型”。在作者弗雷泽之后,心理学家荣格从自己的研究主题出发,进一步发挥了“原型”概念。荣格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他不满弗洛伊德的“个人无意识”,提出了“集体无意识”作为自己的心理学基石。他认为,“集体无意识”具有超主体性,即不是个人的东西,不依赖于个人经历而存在,它来自于遗传。作为一种心理积淀、原始遗存,集体无意识主要由各种“原型”构成。在荣格眼中,原型乃是“本能冲动的无意识形象”、“本能行为的模式”;作为形式,原型存在于无意识中,无法把握;只要赋予一定的内容,就可以在意识中出现,被把握。相对于弗雷泽在原始文化中发现了“原型”的存在,荣格则在达·芬奇的名画《圣安妮与圣母子》找到了自己的根据。

与他们不同,弗莱是一位文学批评家,他对于原型的分析集中于文学,而不是人类学或心理学。弗莱受新批评的影响很深(尽管他不满新批评的文学细读法),在文学研究中,他更倾向于结构主义与文学批评的结合。弗莱认为,文学的源泉是“原型”,而文学原型的结构与神话的结构类似,它们对应于自然,体现了一种“循环”。探索这个结构,正是弗莱的目标,他的名著《批评的剖析》对此作了清晰而详细的描述。关于原型,他是这样定义的:

一种典型的再现意象,连接诗与诗的象征,使我们的文学体验得以完整。由于原型是一种交际象征,所以原型批评主要把文学当作一个社会事实,一种交际类型,通过研究规则和体裁,它力图使单首诗歌溶入诗的整体。〔1〕(P199)

很明显,弗莱对“原型”的理解已经完全不同于弗雷泽或荣格,它不是心理遗传,也不是宗教或民俗,而是一种文学的普遍状态。

除此而外,英国批评家莫德·鲍德金也写有《诗歌中的原型》(1934年)一书,表达了对荣格原型思想的认同。他说:

“我将用‘原型’这个术语指在我们内心的、吉尔波特·穆雷所说的对诗歌中某一古代主题的有效再现的那种一触即发的反应”。……在诗歌中—这里,我们应予特殊考虑的是悲剧诗—我们可以识别出那些特殊形式或原型性的主题,这种形式通过变体一代一代地持续下来,与被这个主题所搅动的人的情感倾向的原型或完形相对应〔2〕。

在对原型的探索中,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从文化向文学迁移的趋向。时至今日,原型批评已成为二十世纪十分重要的文学批评流派,并一度与马克思主义批评、精神分析批评鼎足而立。尽管原型批评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我们并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即在二十世纪文学批评史上,原型批评主要受到荣格、弗莱等人的“原型”思想的影响,他们对原型理解的不足导致了原型批评的不足,从而影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

在这些批评者中,就有著名的麦克卢汉。1970年,麦克卢汉完成了他的《从陈词到原型》,这本书被认为是对弗莱“原型”思想的挑战,“麦克卢汉的书将告诉他(指弗莱,作者注)和世人,究竟什么才叫原型。”〔3〕(P236)表面上这是麦克卢汉对弗莱原型思想的挑战,实际上也是对其他原型批评家的批评。他说:

今日文论中“原型”的习惯用法,或多或少是把它放到心理分析的旗帜之下。对近来的文论而言,它是一种原初的象征。……在《心理与象征》中,荣格宣称:“‘原型’是我们心理结构的一个成分,因此它是我们心理机制重要和必须的成分。它代表或体现了难以明察的原始心灵的一些本能的数据,代表了真实的、肉眼看不见的意识之根。”……荣格用假设的种族集体记忆来说明他的原型说,〔4〕(p366)

麦克卢汉认为,荣格原型思想的基础是心理学,他用“假设的种族集体记忆来说明他的原型”,所以它的科学基础是“摇晃的”;换一句话说,麦克卢汉认为荣格关于原型的思想是不科学的,这只是荣格本人的一种假设。

他还说:“对主张文学原型的人来说,总是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俄狄浦斯王或汤姆·琼斯对南太平洋岛民的影响是否会是一样的。”〔4〕(P368)也就是说,麦克卢汉认为,原型并非是超民族、超文化的,原型的产生始终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土壤,原型产生的基础应该是民族文化,那种幻想超越民族文化建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型理论注定不会成功。

这两点都直指原型批评的要害。正如一些批评者所言,原型批评的不足“首先在于,它认为文学艺术只源于原型,否认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这在根本上是错误的;其次,它虽注重文学的总体性研究,但却忽视了具体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审美功能,因此……文学作品丧失了个性,至多是原始文化的继承,这显然不符合世界文学发展的实际;再次,用自然界的循环规律来解释文学形态和文学发展史,……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机械性和形式主义色彩”。〔5〕

二、陈词与原型:麦克卢汉的文学“原型”思想

在批评弗莱及荣格的原型思想之后,麦克卢汉提出了自己对原型的理解。归纳一下,大致包含了以下几点:

1、麦克卢汉对原型的理解完全立足于文学,也就是说文学中的原型构成麦克卢汉考察的中心。麦克卢汉认为,科学的、正确的对于原型的考察应该是它在“人工制品、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的反复再现”。他说:

比如弗莱在《剖析批评》中给原型所下的定义就是这样的:“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一种象征,通常是一种意象,使人认为它是个人总体文学经验的一个成分”。〔4〕(P368)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完全赞同弗莱的原型思想。我们知道,在批评界,弗莱经常被称为“心理结构主义者”,因为他幻想建立起一套派生出其它心理结构的人类的原初心理结构,这也决定了弗莱的原型思想与荣格的原型思想一样,具有天生的局限性——即心理主义。而心理主义正是麦克卢汉批评原型批评的一个重要理由。

那么什么是麦克卢汉认为的文学“原型”呢?

2、麦克卢汉认为,“原型是检索出来的知觉或意识。因此,它是一种再现的陈词—新陈词再现的旧陈词。既然陈词是人的延伸,原型就是一种引用的延伸、媒介或环境”。〔4〕(P365)他还说:“我们思考古老的陈词或神圣的突破时,舞文弄墨的人倾向于把他们当做‘原型’”。〔4〕(P368)在这里,麦克卢汉首先破除了荣格原型思想头上的神秘色彩,他认为,原型不过是一种再现的陈词。

(1)原型最初乃是一种陈词。那么,什么是陈词呢?“陈词”,其对应的英文为“cliche”,在中文中即是“老生常谈、陈词滥调”的意思,简称为“陈词”。麦克卢汉从自己独特的媒介观(技术构成媒介的基础,并奠定一种文化的根基)出发,认为一个时代普通的技术与活动构成为当代环境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一定会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在麦克卢汉看来,语言是“经验的储存器”,是“全人类集体经验的储存系统…你每一次回放一点语言的时候,都要释放出一整套古老感知和记忆的载荷。”〔4〕(P284)他还说:“人类所知的最了不起的桥梁是言语和语言。作为陈词的语词记录并储存许多个人或集体印象中的事情,借以把时间和空间连接起来。”〔4〕(P413)所以在麦克卢汉这里,“陈词”就有点类似于中文中的“道”,它既指向一种事物的内涵,又指向它的表达,两者合二为一。这些技术与活动之所以被麦克卢汉叫做“陈词”,是因为它们是一种文化中无孔不入的表达方式,人们对它们的感知是无意识的、潜意识的,人们在使用时往往不会去审查其意义,也就是人们所谓的司空见惯。由于麦克卢汉独特的论述方式(所谓“论而不述”),在此我们不妨稍加延伸。关于社会历史,我们有著名的马克思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分类,这是一个著名的从社会形态角度进行的分类。但实质上,技术也是马克思屡屡提及的因素。马克思就曾在他众所周知的《政治经济学批评(导言)》中说:“成为希腊人的幻想的基础、从而成为希腊(神话)的基础的那种对自然的观点和对社会的观点,能够同精纺机、铁道、机车和电报并存吗?在罗伯茨公司面前,武而坎又在哪里?在避雷针面前,丘比特又在哪里?”在这里,特定的技术成为某一社会形态的代称。实际上,今天,另一个以技术为视角的社会历史分类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与使用,那就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这一切充分证明了技术在社会形态变革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视角,从技术角度出发,我们确可以从中理解社会发展的一般历程,因为就人类社会而言,技术与人的动态结合构成了历史发展的一般轨迹,从中也显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典型特征和一般面貌。在麦克卢汉论原型的许多地方,他更多的使用“技术与活动”“环境”等词语而不是一味地单独使用“技术”一词,这表明麦克卢汉并不是唯技术论者,他只是更多地关注技术而已,这和马克思论及社会历史时对经济因素的强调相似,其中有以偏概全之嫌,但在今天这样一个技术时代无疑又有它极强的现实意义。在麦克卢汉看来,一个社会中普通的技术以及在此技术基础上的活动往往“司空见惯”,难以引起人的“感知”。比如火车进站,在火车诞生之初,一度成为新生的电影十分钟情的表现对象,但在今天,除非发生重大事件,它实在难以引发人们的兴趣,因为它在今天变得只是一项非常普通的技术和活动了,人们早已熟视无睹。所以麦克卢汉称之为“陈词”。但是伴随新的技术的出现,它的命运又将发生变化,因为“新技术是废弃和拒斥以前文化的媒介,它产生大量的垃圾”;〔4〕(P375)“新的模式或新的技术探索和环境,要清算以前的技术所造成的文化和环境的陈旧模式,而且要使之作废。”〔4〕(P368)也就是说,它将被弃而不用,从而,使得这弃而不用的文化和技术将堆积如山。

(2)尽管如此,“这些技术形态不仅给人类语言打上了烙印,而且给外部世界留下了印记”,“维科强调指出,一切古代寓言和故事实际上都是技术突破时刻的记录。……这些突破的影响,记录在新的‘废弃物’中,并且写进了人的言语和感知”。〔4〕(P375)也就是说,这些技术尽管被“弃而不用”,但是并不意味着“烟消云散”;并且由于此时新技术造成的新环境视而不见,所以旧的陈词又会人们被当做探索新的一维,麦克卢汉称之为“后视镜”原理。譬如,电话起初叫说话的电报,汽车最初叫做无马牵引的马车,广播电台最初叫做无线电,等等。马克思也说过类似的话(“猴体解剖是人体解剖的钥匙”)。此时,旧的陈词就成为了“原型”,引人注意了,并且似乎具有丰富的意义。用麦克卢汉自己的话说,“过时并非一切结束,而是审美的开端”。〔4〕(P429)这即是实用向审美的转化。譬如老式的火车就经常出现在现在的电影和电视画面之中,在生活,它早已失去实用价值,但在影视作品中却多了一层审美和艺术的意味。比如叶芝的《马戏团动物的逃亡》的开头几行诗:

我寻找一个主题,求之而不得

日日夜夜,一月有半。

江郎才尽,破落空囊,

只能是暗自满意,无愧无悔,

虽然说东去春来,两鬓染霜。

我的动物全都登场,

踩高跷的伙计、闪亮的马车、

狮子、女子,还有

上帝所知道的所有家当。

除了列举陈旧的主题,我还能做什么?

麦克卢汉认为,在这里,叶芝几乎重演了自己的毕生经历,“他引入当代戏剧和诗歌中的一切创新”,不过“再现了他诗歌艺术中的一切陈词”。〔4〕(P376)类似的说法还有,“文学原型一步一步地取代技术陈词,成为创新手段”,“老掉牙的陈词揭示语言创新和原型过程”,“一个陈词的世界,凭借包容另一个较早的陈词世界的艺术手法,似乎把原来那个陈词世界变成了一个原型或艺术形式”。〔4〕(P401)

(3)这一转化,不仅包括了实物媒介(如上引的“高跷”、“马车”等),也包括感知媒介(包括口语媒介、文字媒介、电子媒介),因为在麦克卢汉看来,这两者都属于人的技术与活动,在内在逻辑上是同构的,譬如蒸汽机之与同期的印刷术。关于后者,他曾经以电视与电影为例,作过很清楚的说明。他说:“老电影很醒目,很引人注目。电视问世之后,电影经过了再加工。曾经是环境的和看得见的电影形式,经过再加工之后,成了一种艺术形式,而且是很受人珍视的艺术形式。当代新的艺术电影,间接地受到电视这种新媒介的鼓励和冲击。……每一种新技术都凭借这个过程创造一个新环境,而且把老媒介或正在消退的媒介转换成一种艺术形式,使之成为非常引人注目的东西。这样迷人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我只能略举一二。”〔4〕(P261)

(4)除此而外,麦克卢汉还认为,陈词到原型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与检索技术有关。检索技术,实际上就是媒介技术。麦克卢汉说:“实际上,语言是全人类集体经验的储存系统……你每一次回放一点语言的时候,都要释放出一整套古老感知和记忆的载荷。”〔4〕(P323)他还说:“有了充分的文化检索手段之后,古老的陈词就定位于超越的或原型的形式了”。〔4〕(P368)麦克卢汉倾向于认为,在中世纪,因为检索技术的粗糙,人们倾向于把原型神圣化:“古代世界检索过去的手段和动机比现在少得多,而且只达到这样的程度:它认为一切过去的事情都还存在。……在手抄书文化不太方便的条件下,就产生了对历史学问的崇拜。”〔4〕(P368)而今天的技术突破非常宏大,它们造就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技术环境,从电报到电台到电视到卫星,它使我们能够刹那间检索一切过去的东西,去深入研究古代的崇拜和奥秘。进而言之,在今天的媒介技术背景中,历史对我们而言,没有了,因为一切都是现在,也就是时间向空间的转化。正因如此,我们不仅有“陈词向原型的逆转”,还有“原型向陈词的转化”。譬如,英国作家乔伊斯就曾在小说中用原型人物尤利西斯探索当代都柏林人的意识;又譬如中国当代文艺中如小说家李冯的《十六世纪的卖油郎》、影视剧《大话西游》、歌曲《杜十娘》等等类似作品的大量涌现。

三、麦克卢汉“原型”思想的意义……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相比较荣格、弗莱等人对原型的论述,麦克卢汉对原型的论述有几点很值得我们重视。

就原型思想本身而言,麦克卢汉对原型的论述,第一,揭示了原型产生的真正根源,打破了原型身上笼罩着的神秘色彩。在麦克卢汉之前,原型总是与神话、无意识、记忆、遗传、心理主义相连,充满了神秘色彩和未知因素。麦克卢汉从他独特的技术主义视角,提出了原型产生的真正根源,破除这一切。尽管麦克卢汉声称,“笔者希望阐明社会变革的一个主要因素,它可能会真正地增加人的自主性”,〔4〕(P100)这个因素即是“技术”;但是我们看到,在麦克卢汉论原型的许多地方,他更多的使用“技术与活动”、“环境”等词语而不是一味地单独使用“技术”一词,这表明麦克卢汉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论者。抛开他那技术主义的视角和话语不论,应该说,麦克卢汉探查到了原型产生的真正根源,即人的社会历史活动;因为技术的使用离不开人,而技术与人的具体结合就构成为人类的历史活动,这显示了麦克卢汉原型思想的唯物主义的一面。第二,深刻地阐述了原型形成的机制。麦克卢汉认为,原型的产生是一个辩证过程。这个过程联系着相反的两个发展方向,(一)是“过时”,麦克卢汉说,“一种新的形式或技术作为一种新的陈词渗入一种文化之后,它就把原有的、如今业已过时的陈词或平衡送进了文化的‘破布烂骨店’”。〔4〕(P434)(二)是“逆转”,即重新取用,这种取用是无意识的,这时,旧陈词被视为原型。麦克卢汉声称,“原型是一个被引用的延伸、媒介、技术或环境”。他举例说,汽车给马车的时代画上句号,但是马车又以“西部片”的新意义和新经验杀了回马枪。〔4〕(P434)“过时并非一切结束,而是审美的开端”,让我们看到了麦克卢汉独特的辩证法,这也是人们经常谈到但又无法解释清楚的历史跟文学结缘乃至文史难分甚至不分的真正根源(譬如中国的《史记》、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三)麦克卢汉还强调,这里不仅有陈词向原型的转化,还有原型向陈词的转化。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有一非常著名的开头:“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这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原型的无意识存在及其向陈词的转化。这是他原型思想中最给人启发的地方。

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讲,它能帮助我们开启文学批评的新境界。无可否认,弗雷泽、荣格、弗莱等人的“原型”思想能给我们文学批评以深刻的启示,但毕竟有某种局限性,如弗雷泽着眼的是人类学,荣格着眼的是心理学,弗莱依据的是神话与文学的比附,而麦克卢汉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文化本体意义上的文学原型之规律。在文学研究上,原来我们进行的原型研究更多的局限于研究各民族共同的原型形象或形式,实际上我们更多的是比附西方文学中的原型去进行文学研究〔1〕(P195-197),这影响了我们文学研究的独创性和自信心。麦克卢汉的原型理论告诉我们,原型本来就存在于各民族的文化自身之中,我们本可以各自研究民族自己特有的原型形象或形式,比如中国汉民族的侠客、才子佳人等等,而不必局限于西方的原型类型,从而找到属于、深藏于我们自己文学肌体内部的规律,进而开启文学研究新境界。当然,各民族社会历史的相似性所产生的相似的文学原型也同样构成我们进行比较文学研究的内容。

总起来看,麦克卢汉原型思想是对弗莱等人原型思想的补充和丰富,也是突破;但勿庸讳言,麦克卢汉原型思想也有它的缺陷,一是有一些笼统或不够清晰的地方,比如他就没有在自己的著作中清楚地区分实物媒介(即生活中的事物)与感知媒介(表达媒介)并表述它们之间的异同,而是一概笼而统之地称为媒介——即技术与活动;二是局限于从技术主义角度、话语看待社会历史,理解原型,从而缺乏真正的唯物史观;这些都影响了他原型思想的科学性以及它的广泛传播。

〔1〕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99.

〔2〕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28.

〔3〕菲利普·马尔.尚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36.

〔4〕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兰克.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66.

〔5〕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73.

猜你喜欢
卢汉荣格弗莱
“神秘选手”实现项目突破
恰好夏风微甜
解放昆明:起义义举中有憾事
理论文本的回归——弗莱思想在中国的研究范式
卢汉巧与蒋介石周旋—昆明起义前的一场尖锐斗争
是捍卫还是曲解?
难怪我那些难以驾驭的诗
卢汉与云南起义
中魔法的铅字
荣格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