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佚诗佚文补辑

2011-11-20 07:15潘荣江邹志方
中国韵文学刊 2011年3期
关键词:诗稿陆游

潘荣江 邹志方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绍兴文理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陆游现存诗文著作有《剑南诗稿》八十五卷,含各体诗作计 9134首;《渭南文集》五卷,含各类文章计 764篇,词 130首;《入蜀记 》六卷;《天彭牡丹谱》一卷;《老学庵笔记》十卷;《南唐书》十八卷;《家世旧闻》二卷;《渭南公训词》即《陆氏家训》一卷;《感知录》一卷;《斋居纪事》一卷;《放翁佚稿》二卷等。《渭南文集》卷二十七《跋诗稿》有言:“此予丙戌以前诗二十之一也,及在严州,再编,又去十之九。”[1](P2245)故张淏在介绍陆游时,有“《剑南诗稿》二十卷,《续稿》六十七卷”之语,比《剑南诗稿》现存八十五卷多出二卷。诗如此,文当不例外。现有《渭南文集》五十卷,而毛扆则曰:“先君刻《逸稿》后六十馀年,扆购得别本《渭南集》五十二卷,其前后与家刻略同。”[1](P2514)

历代深爱陆游之士,很重视陆游佚诗佚文的补辑工作。明毛晋《放翁逸稿》辑得赋七篇,记二篇,词五首,诗四十三首;后六十馀年,其子毛扆《逸稿续添》又辑得诗二十首。当代钱仲联先生有《逸稿补遗》,辑得诗三十二首,残句若干;孔凡礼先生有《陆游佚著辑存》,辑得诗三十首,词三首,题跋九篇,序记铭题名六篇,书札启十九篇,残诗、残词、残文若干。虽然部分有重出之嫌,但深爱陆游之情,十分可贵。

作为陆游乡人,我们不时受陆游爱国精神和人格力量之熏陶,对经眼之陆游诗文亦有留意,今将未见刊布之四首诗歌和二篇序文抄录于下,以飨读者。

新塘竹枝词

行歌曳杖到新塘,银阙瑶台无此凉。

万里秋风蔬菜老,一川明月稻花香。

秋日留连野老家,朱盘鲊脔粲如花。

已炊藟散珍珠米,更点丁坑白雪茶。[2](P8)

画醉道士

落托在人间,经旬不火食。

醉后上江楼,横吹苍玉笛。

大口如盆眼如电,九十老人从小见。

曾携一鹤过岳阳,满城三日闻酒香。

画醉僧

残雪复枯颅,手扶短楖栗。

送酒无苏州,一醉未易得。

青旗猎猎秋风吹,长瓶一吸亦足奇。

但办道傍常醉倒,不须解作藏真草。

宋会稽陆氏重修宗谱序

陆氏出自妫姓,后齐宣王少子通,字季达,封于平原般县陆乡,因以为氏,卒谥元侯。生恭侯发,为齐上大夫。生二子,曰万曰皋。皋生邕。邕生汉大中大夫贾。贾生五子,一曰烈,字伯元,为吴令,迁豫章都尉,迎葬于吴,子孙始为吴人。吴郡陆氏皆祖都尉。唐元和间,福建观察使庶分著汉颖州太守公闳以后四十九支,我山阴陆氏,则出侍郎支唐宰相忠宣公之后。当五代时,钱氏割据东南,自嘉禾徙居馀杭之砖街巷,聚族百口,以家世相唐,不仕。有陆仕璋者,钱之贵臣也,求通谱牒,博士谊拒不许,遂东渡钱塘,徙居山阴。厥孙忻,又赘居鲁墟,即卜葬地于山阴之九里。山阴陆氏实始博士。博士之曾孙曰郇,生二子,长仁旺,赠太子中允;次仁昭,赠太子太保。自中允、太保而下,又分支二十有九。时隆兴二年甲申(1164)秋九月,左通直郎充枢密院编修官兼领类编圣政所检讨官游谨书。

俞氏家乘源流叙

古者,国有史;自卿大夫以下,家有乘。乘,犹史也。史以载国,乘以载家,分殊而义合也。《周官》小史之职,掌邦国之志,辨世系、别昭穆,说者谓志劄 ,《春秋》、《周志 》、《国语 》、《郑书 》之属系世,则《帝系》、《世本》之属是也。盖列国之私书,虽作于侯国,而籍则掌于王官。魏晋以来,官有簿籍,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簿籍,家之婚姻必由谱系。历代并有图谱局置,即令史以掌之,仍用博雅之士知撰谱事,凡百官族属之有家状者,则上之官,为定详实,藏于秘阁,副在左户劄。私书有滥,则纠之以官籍;不及,则稽之以私书。所以人尚谱牒之学,家存谱系之书。自唐、宋、五代散佚不传,非独官无秘阁左户之藏,而士大夫所通谱牒之学者,自欧、苏二先生之外,称渺少矣。俞氏由汉魏以来,名公巨卿,代不乏人,然历世既多,徙迁靡定,或移家于八闽,或寄迹于三吴,或卜筑于新安,或定址于两浙者,皆出于唐学士坦之公之后也。今秘监太史公讳亨宗者,葺先贤遗帙,绘影列图,集成一卷,题其首曰《俞氏家乘源流》,俾余为叙。余窃慨今之为人后者,贸贸焉懵于本始,不稽其人品,不核其行事,而动辄张口,高自夸诩,曰余且增光祖考,余且式廓前烈。呜呼,自非武周上圣,继述不得,称善谈何容易哉。余阅《源流》,其间或以直言忤权贵,或以礼议当圣衷,或以长算益庙谟,或以令仪款殊俗,或以循良抚氓吏,或以节孝垂阃仪,代有闻人,作求匪懈,宜其称俞氏望族。《诗》云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后有作者 ,果能追念前猷,毋忘厥祖,按图披籍,孝思勃生,则勉旃不怠,庶不负秘监公修葺之意也。孰谓家乘之重不与国史相匹乎?嘉定庚午岁(1210)一月既望,前宝谟阁直学士同郡放翁陆游撰。

《新塘竹杖词》二首,录自绍兴鲁迅纪念馆所藏《越中竹枝词》。编者为民国山阴人胡维铨,自谓“不辞艰巨,蓄意网罗,费十余年之劳力、财力,得《竹枝词》六七十种,计三千七百馀首,或亦可谓集《竹枝词》之大成矣。虽仅在越中一隅,或亦无愧于代表全国之一斑,而越人安越之风,于是亦可想见矣”。新塘一名型塘,在绍兴市西南约三十里,与陆游山阴三山别业相距约十里,为陆游常到之地。《剑南诗稿》卷十四《新塘观月》曰:“携酒新塘南,中夜欲忘归。贪看月满湖,不觉露湿衣。天高鹤声厉,风急萤火稀。此夕不一醉,行叹破镜飞。渔家亦喜事,未掩水际扉。皇天有公道,处处皆清晖。”[4](P1129)又《新塘夜归》曰:“烟月茫茫十里堤,数声渔唱埭东西。旋烧新兔倾村酒,扶得归来醉似泥。”[4](P1139)卷十《冬夜泛舟,有怀山南戎幕》写到:“钓船东去掠新塘,船迮篷低露箬香。”[4](P831)卷十七《初归,偶到近村 ,戏书》写到:“刺船过古埭 ,倚杖立新塘。”[4](P3461)卷六十《社饮》写到:“西村渐过新塘近,宿鸟归飞已满枝。”[4](P3469)至于涉及新塘的诗作,亦不在少数,诸如《雨中自项里夜至新塘,舍舟步归》、《行饭至新塘夜归》、《晚至新塘》等。这说明,陆游家居时对新塘的深厚情感,陆游对新塘一带民情风俗的熟悉,可以想见。作为诗人,陆游向来对民歌怀有深情,《剑南诗稿》中所存民歌亦不少,如《诗稿》卷二十九《采莲曲》:“采莲吴姝巧笑倩,小舟点破烟波面。双头折得欲有赠,重重叶盖羞人见。”“女伴相邀拾翠羽,归棹如飞那可许?倾鬟障袖不应人,遥指石帆山下雨。”[4](P1978)《逸稿续添》所录《吴娃曲》(友有妾而内不容,戏为作此,因得不去):“满地花阴不闭门,琵琶抱恨立黄昏。妾身不似天边月,此夜此时重见君。”“忘忧石榴深浅红,草花红紫亦成丛。明年开时不望见,只望郎君说着浓。”“二月镜湖水拍天,禹王庙下斗龙船。龙船年年相似好,人自今年异去年。”“臂上烧香拜佛前,愿郞安稳过新年。多情已是长多病,莫要留心在妾边 。”[4](P4580)这两首 《采莲曲 》和四首 《吴娃曲 》,风格与《新塘竹枝词》十分相似。《新塘竹枝词》应视为陆游佚诗。只是胡维铨没有注明所录诗集,十分可惜。

《画醉道士》和《画醉僧》为同一形式的歌行,二诗录自清陈邦彦选编之《历代题画诗》。此二诗中华书局 1976年版《陆游集》无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剑南诗稿校注》亦无存。《历代题画诗》原名《御定历代题画诗类》,一百二十卷,有康熙四十六年(1707)内府刻本。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亲自作序,内有“历代各体题咏以万计,散置诸集,无所统纪。翰林陈邦彦裒辑汇钞,得八千九百余首,分为二十类,编次一百有二十卷,缮本呈览。朕嘉其用意之勤,命授工锓梓”[3](P5)等语。乾隆年间收入《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孙士毅,总校官陆费墀等有按语:“《历代题画诗类》一百二十卷,康熙四十六年御定,编修臣陈邦彦编校。……所收之诗几九千首,可云极博矣。前有圣祖仁皇帝御制序,谓可流观山川险易之形,考镜往代留遗之迹……”[3](目录P5)足见编辑此书非轻易之举。全书所收陆游有关题画诗计三十九首,其中三十七首一一见之于《剑南诗稿》,唯独此二首不但《剑南诗稿》无见,而且连《放翁佚稿》、《放翁逸稿续添》、《放翁逸稿补遗》、《陆游佚著辑存》也无见,估计当在六十七卷本之《剑南诗稿续稿》内,或康熙朝另有陆游诗集,亦未可知。陆游是全面追求各种诗体的诗人,对通俗的歌行亦不例外,虽然所有题画诗中找不到类似《画醉道士》、《画醉僧》那样的诗体,但是非题画诗的类似诗体为数不少。仅举三例,《诗稿》卷四十八《牧羊歌》曰:“牧羊忌太早,太早羊辄伤。一羊病尚可,举群无全羊。日高露晞原草绿,羊散如云满川谷。小童但搢竹一枝,岂必习《诗》知考牧?”[1](P2923)卷五十三《西湖春游》:“灵隐前,天竺后,鬼削神剜作岩岫。冷泉亭中一尊酒,一日可敌千年寿。清明后,上巳前,千红百紫争妖妍。咚咚鼓声鞠场边,秋千一蹴如登仙。人生得意须年少,白发龙钟空自笑。君不见灞亭耐事故将军,醉尉怒呵如不闻。”[4](P3131)卷五十五《农家歌》:“村东买牛犊,舍北作牛屋。……坐令百世后,复睹可封俗。君不见朱门玉食烹万羊,不如农家小甑吴粳香!”[4](P3217)其特点在于:一是不时换韵;二是韵部有平有仄;三是韵位有长有短,特别是收结时,往往用韵,目的是适于歌唱。所录《画醉道士》、《画醉僧》二首,正是这种艺术追求的结果。亦当可信。

《宋会稽陆氏重修宗谱序》和《俞氏家乘源流叙》为两篇宗谱序,一篇写本家陆氏,一篇写同郡俞氏 ,《渭南文集》、《放翁逸稿》、《陆游佚著辑存》均不见。所可注意者:一、均追溯源流;二、均实事求是。我们知道,陆游不但是一位文学家,而且是一位历史学家。 《宋史》卷三九五《陆游传》有“史浩、黄祖舜荐游善词章,谙典故。召见,上曰`游力学有闻,言论剀切 '”[5](P12057)之记载,张淏 《(宝庆)会稽续志》卷五有“(游)自少颖悟,学问该贯,……尤熟识先朝典故沿革,人物出处”等语。陆游一生三为史官: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九月,赵眘即位后除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考宗淳熙十六年(1189)七月由朝议大夫、礼部郞中兼实录院检讨官,参与修《高宗实录》;宁宗嘉泰二年 (1202)五月诏修国史,次年上《孝宗实录》五百卷。还写过有名的《南唐书》。施宿编 《(嘉泰)会稽志》,陆游为策划者,不但要长子子虡参与,而且亲撰《(嘉泰)会稽志序》。据此,《宋会稽陆氏重修宗谱序》和《俞氏家乘源流叙》应属可信。

《宋会稽陆氏重修宗谱序》追溯始姓祖陆通,突出了汉代陆贾,唐代陆贽和宋代山阴始姓陆谊,这并不是偶然现象,请看序中之表述:

我山阴陆氏,则出侍郞支唐宰相忠宣公(陆贽)之后,当五代时,钱氏(镠)割据东南,自嘉禾(按,即今嘉兴)徙居馀杭(按,即今杭州市区)之砖街巷,聚族百口,以家世相唐,不仕。有陆仕璋者,钱之贵臣也,求通谱牒,博士谊拒不许,遂东渡钱塘,徙居山阴。

陆游写文,惜墨如金,全序总共 266字,有关陆谊的文字竟达 79字,几乎占去全序的三分之一,目的在于突出两点:一者忠于唐王朝,视钱镠为割据者而不仕,以表明世族之忠贞;二者不向权贵屈服,因贵臣陆仕璋欲通谱而宁愿徙居山阴。这是与陆游一贯的“文武忠孝”的思想连结在一起的。《渭南文集》卷三十二《右朝散大夫陆公墓志铭》便如此描述家世:

陆氏自汉以来,为天下名族,文武忠孝,史不绝书。比唐亡,恶五代之乱,乃去不仕。然孝弟行于家,仁义修于身,独有古遗法,世世守之,不以显晦易也。宋兴,历三朝数十年,秀杰之士毕出。太傅(按,指高祖陆轸)始以进士起家,楚公(按,指祖父陆佃)继之,陆氏衣冠之盛,寝复如晋唐时,往往各以所长见于世[1](P2297)

两相对照,陆游思想昭然若揭。《宗谱序》还写到:“厥孙忻,又赘居鲁墟,……山阴陆氏实始博士。”陆游以这样的先世自豪。请看《文集》卷二十三《陈氏老传》和卷三十《跋吴越备史》两段文字:

予尝悲士之仕者,若苟名位而已,则为负国。必无负焉,则危身害家,忧其父母,有所不免。耕稼之业,一舍而去之,复其故甚难。予先世本鲁墟农家,自祥符间去而仕,今且二百年,穷通显晦所不论,竟无一人得归故业者。室庐桑麻果树沟池之属,悉已芜没。族党散徙四方,盖有不知所之者。过鲁墟,未尝不太息兴怀,至于流涕也。[1](P2190)

吾家先世守农桑之业于鲁墟梅市之间,无一人仕于其国(按,指吴越国)者,真保家之法也。[1](P2275)

可见陆氏引以自豪者,除了先世不仕割据者,还在于“世守农桑之业”,这种追求,留有陆游所面对的社会现实的影子。

无独有偶,《俞氏家乘源流叙》也对俞氏光辉的先世推崇备至:

俞氏由汉魏以来,名公臣卿,代不乏人。……余阅《源流》,其间或以直言忤权贵,或以礼议当圣衷,或以长算益庙谟,或以令仪款殊俗,或以循良抚氓吏,或以节孝垂阃仪,代有闻人,作求匪懈,宜其称俞氏望族。《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后有作者,果能追念前猷,毋忘厥祖,按图披籍,孝思勃生,则勉旃不怠,庶不负秘监公修葺之意也。[6]

这段论述,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推崇“名公臣卿,代不乏人”之俞氏先世;第二层以六个“或以”写到俞氏先世之作为;第三层希望俞氏后世“追念前猷”“孝思勃生”。如此表述,陆游重视家谱之旨归,十分清楚;陆游为什么为俞氏家乘作叙,也十分明白;陆游为什么在题目中点明“源流”两字,亦可理解。

在《源流叙》中,不能忽视下列文字:

余窃慨今之为人后者,贸贸焉懵于本始,不稽其人品,不核其行事,而动辄张口,高自夸诩,曰余且增光祖考,余且式廓前烈。呜呼,自非武周上圣,继述不得,称善谈何容易哉![6]

这段论议,看来泛泛,其实专注,它是针对当时的世道人心而发的。其主旨,希望人们保持独立的人格,强调“人品”。其实,上引六个“或以”及其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亦在强调人之气节。这一思想,在《剑南诗稿》和《渭南文集》中可谓比比皆是:

浮生无根株,志士惜浪死。(《投梁参政》,《诗稿》卷二)[4](P135)

侠气峥嵘盖九州,一生常耻为身谋。(《西村醉归》,《诗稿》卷十三)[4](P1038)

宁为雁奴死,不作鹤媒生!(《古意》,《诗稿》卷七十九)[4](P4306)

天下万事,皆当以气为主。(《上殿札子》,《文集》卷四)[1](P2002)

直哉惟清,渊乎似道,心至虚而善应,名弗求而愈高。(《贺礼部曾侍郞启》,《文集》卷六)[1](P2020)

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丈夫盖棺事始定。(《跋吴梦予诗编》,《文集》卷二十七)[1](P2242)

上引六例,或诗或文,诤诤之言,均掷地有声,与佚诗佚文,可谓一脉相承矣。

陆游一生之为人,陆游留给后人诗文,是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五首佚诗和两篇佚文,虽属零星,亦当作如是观。

[1](宋)陆游.陆游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绍兴鲁迅纪念馆编.越中竹枝词选[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

[3](清)陈邦彦选编.历代题画诗[C].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6.

[4](宋)陆游著.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元)脱脱等撰.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吕山.俞明震研究[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诗稿陆游
校园诗稿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陆游和他的《钗头凤》
校园诗稿
校园诗稿
校园诗稿
除夜雪
初夏绝句
星汉《东天山诗稿》述评
缘字诀·沈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