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丽庆(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图书馆)
美国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首先在伊利诺斯大学图书馆产生。这期间主要集中在对特色馆藏的收集上,比如: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康奈尔大学图书馆、辛辛那提大学图书馆等。同时,对于大学图书馆来说,美国的研究型图书馆也在积极地开展自己的特色馆藏建设,经过很长的研究过程,研究型图书馆协会的特藏发展部门和技术服务部门出版了《特色馆藏发展的指导原则》一书,其中涉及到了馆藏发展的政策、规则、馆藏资源的有效评价等等。而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信息的出现,以及馆内特色馆藏资源数量的增加,到了20世纪50-60年代,主要的工作集中到了对特色馆藏的管理,如对古籍、善本的防腐、防虫等的技术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社会各界开始关注特色馆藏,出现了有关的文献研究,但大多数的文献主要是关于特色馆藏的理论研究。从2000年开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美国的大学图书馆开始实践于新技术的出现对特色馆藏的影响。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的特色馆藏管理和应用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各个大学图书馆开始着手于馆藏资源的数字化研究,在此基础上,也在研究数字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比如,古籍、善本的编目;古籍的分馆收藏带来的困难;数字化中的版权问题等等。Barry Gray的《Notes on Operations Cataloging the special collections of Allegheny College》的文章就论述了古籍数字化过程中对编目带来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的发展,大学图书馆开始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对馆内特色资源进行适当的营销。辛辛那提大学图书馆在1995年完成了馆内特色馆藏的数字化后,开始对其进行电子化的出版,如今在销售其馆内的档案、手稿、善本书,并且以付费的形式进行经营。
国外大学图书馆在对特色馆藏的规划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和规划,几乎大多数图书馆主要是停留在古籍、善本的特色化上,并且对其进行了数字化的管理。总的来说,目前国外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有关的资料显示,国外大学图书馆对特色馆藏的收藏并未有统一的认识,大部分图书馆都是依据自己馆内的情况而定,具体的特色馆藏范围包括以下内容。
(1)馆内的某些资源如超过100-150年,这些资源大部分作为古籍善本。
(2)某些图书馆会将某些报纸作为特色馆藏。在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中,亚洲资源的馆藏是它的一个重要的特色馆藏,在从联邦教育机构获得资金资助后,就会购买南亚的四种报纸,并把它作为馆内的特色馆藏。
(3)国外的某些名人的手稿也作为特色馆藏。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是一个具有特色的图书馆,全校图书馆被分成了不同特色的图书馆,比如化学图书馆、工程图书馆等21个图书馆。除此之外,有5个图书馆的藏书是他们的特色藏书,如善本与手稿图书馆拥有艾森豪威尔的手稿,另外还有许多著名人物如培根、拜伦、塞万提斯、乔叟、但丁、狄更斯、高尔斯华绥等人的文献。
国外大学图书馆普遍重视馆内特色馆藏建设,在美国1 800所大学及学院都有相应的特色馆藏管理部门,并且有相应的收藏指导原则。国外大学图书馆对特色馆藏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对馆内年代久远,会出现残页破损的页面,而且有的纸张一碰就碎,对这些问题图书馆是如何处理的。除此之外,还涉及到了古籍、善本、手稿的编目问题。主要原因是,这些材料本身的性质,原来的编目格式,资金的援助,缺少拷贝的编目记录,对在馆资料的版本鉴定,安全性质的考虑,它是耗时费钱的工作,编目的复杂性还体现在古籍的类型上,有的是其他类型语言的,有的缺页,还有的很多同一系列的书收藏在不同的图书馆内。
其次,各高校图书馆都利用现有资源开发了一些信息产品,以哈佛为例,哈佛法学院图书馆自建了法律百科全书,查找联合国文件,外交和国际法资源。
大学图书馆特色馆藏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始于公共图书馆的特色图书馆。特色图书馆的产生是上世纪80年代公共图书馆改革的产物。当时,在北京、上海一些图书馆的学术研讨会、工作会议上,一些图书馆工作者提出藏书要有特点、有优势,才能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展深层次的服务,由此提到特色服务。1986年,北京东城区图书馆成立“北京美术服装研究会”,意在将服装行业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固定的读者群,以为他们提供书刊服务和其它专业服务。同年4月,上海黄浦区图书馆在海轮上创建“海上图书馆”。之后,各地的公共图书馆根据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建立了一大批的特色图书馆。这些特色图书馆大都是公共图书馆的下属部门或者是它的馆中之馆。
而对于大学图书馆来说,由于与公共图书馆在服务范围、资金来源及服务对象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并不能像公共图书馆那样单独设立一个图书馆来作为它的特色图书馆,因此,大学图书馆实事求是地建立了特色馆藏或馆藏特色来满足学生和老师的特色需求。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馆藏特色和馆藏特色的理论研究,在数量上还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研究的内容基本上趋于建设的内容和原则,在概念上主要以馆藏特色为主。特色馆藏的出现是在90年代初期,着眼点还是在馆藏特色上,从概念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整个80年代到90年代的时间里,基本上处于特色馆藏和馆藏特色的理论研究。
目前,国内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主要分为两部分。
(1)文本特色馆藏或馆藏特色建设。主要收集校内的论文资源、学校的有关信息等为主,实际上相当于一个机构知识库的建设。这种特色馆藏建设还是从收藏角度出发的,对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没有提高到一个较高的程度上。
(2)特色数据库的建设。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主要以地区特色为主,比如四川大学图书馆的巴蜀研究资料、暨南大学图书馆的华侨华人文献库、中山大学图书馆的孙中山数字图书馆等等。
在建设规模上,通过对98个211工程大学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网上调研表明,在这些图书馆中,有32家建立了自己的特色馆藏,而其中就有10家集中在北京的高校地区,由此可见,在大学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上所呈现的地域性差别是很大的。这种地域性的差别上表现出来的建设程度也是不同的。北京地区的大学图书馆在特色馆藏的建设上基本上实现了文本资料的特色化,在资源的数字化和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上也呈现出了可喜的成就。北京政法大学图书馆就单设了一个特色馆藏部门,在资源建设上有文本性的资源也有数字资源。中国地质大学图书馆专门建设了特色数据库,而在其它的省市地区,即便是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18个211工程大学中也仅仅有6个大学图书馆设立了特色馆藏,上海和南京分别占了三个,远远不能满足用户对特色馆藏的需求。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大学图书馆同样面临着信息机构的挑战,尤其是搜索引擎的威胁。目前国外大学图书馆虽然不断扩展服务业务,并已形成了为所在州服务的实践活动,但仍未能使图书馆的信息中心地位得到真正的提升,Google Print之类项目的不断开发和实践,将会使得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更加减弱,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中心的位置岌岌可危。国内大学图书馆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甚至更为严重,不仅表现在技术优势方面,更体现在国内大学图书馆对于其信息中心地位受到的威胁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目前国内外大学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基本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的不同点。
国外大学图书馆在收藏特色馆藏时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的,大部分大学图书馆会把善本、古籍甚至是别国著名人士的手稿作为特色信息资源来看待。同时,他们也会根据所收藏的资源的类型及其内容来定义特色信息资源。除此之外,口述历史也被国外大学图书馆看成是非常重要的特色馆藏,而对于本校的学科建设以及关于本校文化历史的收藏,一般包括在机构知识库中。例如,弗罗里达大学图书馆在2002年建立了它自己的学术信息机构知识库,收藏的资源主要包括本校的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甚至是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及本校的地图、画册等等。田纳西大学图书馆在2002年建立了学术档案馆,其收藏的主要内容包括了本校的学科信息和本校的文化信息。佐治亚大学图书馆也在2002年建立了机构知识库,也是从学校的学科信息和学术角度出发的。总之,国外大学图书馆对特色馆藏的收藏并未有统一的标准。
中国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的收藏内容一般按“别人无我有,别人有而我无”的角度出发,在收藏特色馆藏的原则上,都有自己特有的原则。总的原则是按馆内信息资源的体系和本校的学科优势相结合,而对于古籍、善本的收藏基本上属于公共图书馆的职责。因此,中国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的收藏基本上侧重于本校的重点学科。当然,有的大学图书馆把地方特色的原则考虑在内,也收藏了一些本地特色有关的信息资源。
国外大学图书馆对特色馆藏的收藏角度是建立在使用的基础上的,它更考虑通过各种技术方法把这些特色馆藏数字化后推送给社会各界。而对于这些数字化后的特色馆藏也没有明确规定是免费的。对特色馆藏的技术主要集中在对馆内的古籍、善本上,对于校内的资源包括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和本校的文化资料一般考虑在机构知识库内,并不是作为馆内特色馆藏来看待。
国内大学图书馆对特色馆藏的关注还停留在收藏的层面上。即使如此,并非特色馆藏在国内的图书馆得到了普遍的重视。笔者通过图书馆网络调研表明,国内大学图书馆普遍重视馆内特色数据库的建立,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但事实上由于国内和国外在特色馆藏的内容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数字化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国外大学图书馆对于本馆的特色馆藏非常重视,把它作为一个对外宣传本馆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部门设置上往往单设一个部门来进行管理,有的图书馆甚至另立一个图书馆来表明本学校图书馆内的特色资源。例如,伯克莱加州大学的东西方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的东方图书馆等,主要收藏中国、韩国、日本语言的书。通过对国内“211工程大学”共98所大学图书馆网络调查显示,70%的大学图书馆并没有设立特色馆藏的有关部门,在30%的设置部门里,也仅仅有13%的图书馆单独设立了特色馆藏部门,其余的大都分设置在“资料查询部门”或者是在“数字资源”中单设一个特色数据库。
国外大学图书馆在特色馆藏的收集上着眼于全世界,集中收集世界范围内珍贵文本、古籍、善本、手稿等稀有资源。有的大学甚至超出了被收集国的部分图书馆的范围。例如,成立于1928年的哈佛燕京图书馆,其收藏的善本有4 000部以上,和中国大陆的省市一级公共图书馆相比较,较之安徽、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河南、黑龙江、湖南、湖北等馆为优。相比较国外大学图书馆,国内大学图书馆搜集的特色馆藏主要以本学校和本地区为主。基本上按照馆内优势资源、本校优势学科、本地区特色资源进行纸本的收集和相关的数据库建设。
国内外大学图书馆在特色馆藏的建设上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内容不同、数字化程度不同、设置部门不同、收藏范围不同等的差异,导致最终的发展程度是不同的。国外大学图书馆基本上都建立了特色馆藏的收藏部门,并且进行了数字化的处理和管理,以其为本校的师生、本州的用户和全世界的用户使用和查阅而服务。有的大学图书馆更是以其特色馆藏而闻名于世,如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Frank Lee Martin新闻图书馆,有50 000册藏书,167种专业期刊,41种国内日报和18种国际报纸,并且提供主要网上数据库的接入,是全世界最大的新闻图书馆。在国内的大学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程度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发展的集中化。在北京地区12所211工程中就有10所大学图书馆设有特色馆藏部门,已经占据了全国开展特色馆藏的图书馆数量的30%多。可以这样说,全国开展特色馆藏图书馆主要集中在北京。而其它地区大学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也就是分布在少数几个图书馆中。
第二呈现出明显的发展不平衡性。北京地区的大学图书馆特色馆藏在进行纸本文献的收集上,很多图书馆已经进行了资源数字化和自建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而在西北、西南、华南等地区的图书馆进行的建设就显得比较少,既使在发达的东南地区也仅仅是少数图书馆开展了这些活动。可见大学图书馆在特色馆藏的建设和发展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 韦庆媛.美国著名大学图书馆“高校特藏”资源建设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2):88~92
2 马晓晖.口述历史与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8):26~29
3 刘晖,张旭.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J].现代情报,2004 (4):92~93
4 杨文珠.中美大学图书馆信息资源网站建设之比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4):37~38
5 徐璟,韩丽.图书馆特色化建设新论[J].图书馆学研究,2004(5):36~40
6 鄂丽君,朱学军.浅谈我馆的特色馆藏建设[J].图书馆建设, 2008(3):48~50
7 王发勇.建立特色馆藏,办好特色服务[J].图书馆杂志,1994(2)
8 韩子静.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之我见[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5):87~88
9 李莉.高校图书馆馆藏特色建设浅析[J].图书馆,2000(2):56~57
10 Michele V C,Sipney E B.The Continning development of special collections librarianship[J].Library Trends.2003(1):9~13
11 Susan Grigg.Intergration or Coordination Recorganization for Special Collection Program[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03(2):133~137
12 Ron Chepesiuk.Digitizing Rare Material:Special Collections go Global[J].American Libraries,2001(5)
13 Alice Prochaska,Special Collections in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J].Library Trends,2003(1):138~150
14 Heather Denny.A Unique Music Collection gets Rave reviews
stats.gov.cn/tjnj/,2009-10-12. at MIT’s Lewis Music Library[J].American Libraries,2004 (10):37~38
15 Jean Gray Hargrove.Collections of note[J].American Libraries,2004(10):35~38
16 Charles F.Thomas,Robert H.McDonald.The New Frontier of Institutional Repestories:A Common Destnation with Different Paths[J].New Review of information Networking,2005(1):65~82
17 Susan M.Allen.Special Collections outside the Tvory Tower[J]. Library Trends,2003(1):60~68
18 Jannifer E.HainA.Brief look at Recend Development in the preserv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special colletions[J].Library Trends,2003(1):112~117
19 Barry Gray.Notes on operations cataloging the special collections of Allegheny college[J].LRTS,2005(1):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