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成
【案例】
班里每周、每月都会评选“进步星”“进步标兵”。班会时间,班主任会对周“进步星”提出口头表扬,对月“进步标兵”则要颁发奖品——封面写有“进步标兵奖”并加盖学校教务处印章的作业本。
本周班会,我主持了“进步标兵”颁奖活动。班长一个一个地念着获奖者的名字,学习委员发着奖品。坐在教室后面的文虎,此刻把头深深埋在书桌上,额头顶着桌沿。这孩子升入初中大半年,遵守校规校纪,没有与同伴发生过矛盾,只是学习成绩一直不上不下,还没有被评上过一次“进步标兵”。
“快!班长叫你,你也是‘进步标兵了!”同桌猛地推了文虎一下。文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急匆匆地跑到讲台前,脸涨得通红:“我……我领作业本。”班长看了看文虎,又看了看手中的月“进步标兵”名单:“领作业本?上面没有你名字呀!”文虎的背后传来了同学们的哄笑,推他上前的同伴还大声叫嚷:“哎,他竟相信了!哈哈哈!”文虎顿觉无地自容,转身欲跑回座位。
此刻,我脑海里猛然闪现出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
二战时期,美国军方招募了一批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人到前线打仗。当局请来了心理学家帮忙管理这些人。心理学家要求每人每月给家里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拟好,告诉亲人他们在前线作战如何勇敢,如何听从指挥并取得战功等。半年之后,这些人竟然变得像信中所说的那样勇敢和守纪律。这就是著名的“贴标签效应”。
不容多想,我立即拦住了文虎:“别走,这次月‘进步标兵有你呀!”教室里马上静了下来。
师:同学们,文虎平时的表现好不好?
生:好!
师:希不希望、相不相信文虎学习成绩会进步?
生:相信!
师:这个奖先“预支”给文虎,行吗?
生:行!
文虎接过学习委员送上的“进步标兵奖”作业本,获得了进入初中以来第一个全班认同的奖励,同时也保住了那小小的自尊。
以后的日子,文虎总是与同学有说有笑,见了老师也会礼貌地问好;学习成绩尽管还不理想,却也在稳步地上升着。期末考试后还真被评为“进步标兵”了。这不,刚颁完奖,学习委员就递给我几个“进步标兵奖”作业本和一张纸条,上面工整地写着:
老师,这是还您先前‘预支给我的那个奖励,我会更加努力的。
文虎7月1日
【反思】
像文虎这样,平时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学习成绩却始终不好不坏的学生,能得进步奖或优秀奖的几率微乎其微。但是,他们不应该被遗忘。文虎还我的那个奖励说明他不仅成绩进步了,而且有了自信心,获得了学习和品德的双丰收。文虎急匆匆上台“领奖”,是孩子想进步,我庆幸自己给了他一个进步的机会。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关爱、呵护学生,做教育的有心人,一定能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加以放大,给孩子贴上“进步”的标签。一个小小的奖励,对孩子来说却是一个大大的鼓励。奖励不应该只是对过去某一方面的肯定,更应该是对学生未来的希望和引导,对学生心灵的真实关爱与呵护。我们不能吝惜奖励,而应想方设法给孩子贴上“进步”的标签,引导每个孩子发现他们自己身上的“过人之处”,使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去迎接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