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方
在中国商界,父子、兄弟、夫妻合作经营一家公司的例子有很多,但像张力和李思廉这样两位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精诚合作16年,精彩演绎了“朋友合心,其利断金”的财富佳话却委实不多。
双雄所想略同
1993年,在广州已经做了5年多装修工程的张力,邀请自己的好朋友、香港人李思廉一起合伙,成立了广州天力房地产公司(富力集团的前身)。从此,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商业合作,以一场“君子之交”的方式开始了。
张力是个不安分的人,在生意场上生龙活虎,勇于开拓,人送绰号“豹子头”。他1973年参加工作,从工^做起,后来在广州郊区二轻局当团委副书记。1986年,张力任花园村酒店总经理。不久,他又被借调去建设白云区政府办公楼。这段时间里,张力发现了自己做生意的禀赋和市场上的商机。1988年,张力决定辞去工作,下海做装修工程。刚开始主要是搞装修,从接小工程起步,断断续续做了5年多时间,积累了二三百万元左右。
正是在这段时间,他结识了李思廉。李思廉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曾在证券金融业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做贸易,最后转向房地产。张力和李思廉性格反差很大,张性格外向率直,而李性格内敛含蓄,不过两人做事都喜欢踏实认真,厌烦装腔作势地空谈,所以一接触就成了最好的朋友。
1993年,恰逢广州楼市开始急速升温,各路人马纷纷杀入,张力为之怦然心动。但考虑到自己资金不足,想找一个合作伙伴。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好朋友李思廉。有了和朋友一起创业的想法,张力心里很激动,马上打电话给李思廉。李思廉一听也很激动,连声说:“好,好!”因为在这之前,他也想过要创办一家房地产公司。多年以后,提起他们决定携手创业时,两个人都认为:“很简单,我们是心有灵犀,一拍即合。”
在细致分析了广州市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后,他们一致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州急需高水平、高效率的房地产公司,而当前的一些房地产企业,因为还有利润,日子还能混下去,于是就不思进取,没有大的作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要组建一家公司,无论是远景目标还是精神面貌上,一定要区别于前者,必须勇于开拓又扎扎实实。只有这样,才能将公司做大做强。他们决定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很快,他们共同投资2000万元,成立了广州天力房地产公司。
投资这么大,公司的一切章程制定得特别齐全详细,但在利润分成这个在别人看来最重要的事情上,李思廉和张力却没有签署任何一份文字的东西。他们完全相信对方,讲的是友情和信用。
一个前锋,一个后卫
公司成立伊始,两人就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张力主管项目开发和工程管理,李思廉主管公司财务和市场营销。李思廉说:“我们一直合作很开心,公司的各种事务都是双方共同参与的。只不过一般是张先生打前锋,负责工程开发及管理方面,而我是做后卫的,管着钱柜(即财务)和销售。”
两个人都恪守自己的职责范围,不去干扰对方的决策,尊重对方的权力和判断。“像买地,李先生从来不理,我一个人说了算。我也不搞那些前期调查、市场分析,这块地能不能买,我只要去看一眼,心里算算,大概用一个小时就可以断定这块地要或者不要。我从不想听别人的意见,别人提了也白提。”张力对自己的判断力非常自信。
其他像公司招人、提拔人、搭班子,工资定多少,工程用多少钱、怎么用法,成本怎么控制,定价多少,都是张力一个人说了算,他不会和李思廉打招呼、商量,李思廉也不去参与。表面上看,张力干得比较辛苦。大到公司的架构、部门的设计以及对公司来讲至关重要的选地、拿地,小到人员的调配、新员工的面试,如今已经年过半百的张力都是亲力亲为。
张力最爱冲在第一线,他觉得在第一线打拼最过瘾。创业之初,他几乎整天摸爬滚打在工地,和工人们吃住在一起,同甘共苦。有时累得都要瘫倒,但他还乐呵呵地带领大家一起唱歌,给大家鼓劲。
1994年盛夏,因连续的大雨影响了施工进度,雨停之后,张力连续几天泡在工地不回家。一天傍晚,李思廉打电话找他,请他上酒店,他说自己在工地呢,离不开。
于是,李思廉就买了烧鹅等一些张力最爱吃的菜肴送到了工地上。一见到张力,几乎认不出了: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脸和全身还沾满泥污。看他这样子,李思廉心疼得眼圈发红,说:“看你,和刚进城的农民打工仔一样了……”张力大口吃完他送来的饭菜,李思廉硬将他拉上车,让他去好好洗个澡。到车里还没一分钟,再一看,他靠着椅背呼呼睡过去了。
在冒险中平衡
在项目开发上,张力有着敢于冒险的开拓精神。1994年,张力买下一家外迁化工厂的地皮,开发公司第一个小区项目——富力新居。别的公司都不敢接这个工程,怕把财力和物力全砸在里头,因为那块地靠着煤厂,又挨着铁路,没人敢买。可张力不怕,他大胆地接了。
张力回忆说:“那块地靠着煤厂,又挨着铁路,没人敢买,我们就敢买。当时拿到那块地,地上的煤还有一寸多厚,我们把煤铲起来,再用水把地冲干净。房子一开卖,每平方米3000多元,买房的人排起队来,很快就卖完了。因为当时很少有人搞普通住宅,市场上几乎没货,人人都去搞甲级写字楼、高档豪宅。”
他们在这个工程上成功掘得“第一桶金”,为公司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公司摸索出一套“拆旧厂,建新房”的经验,走上了一条独特的快速成长之路。他们先后在广州旧城开发多个花园小区,在业内被称为“旧城改造大王”,以至在广州房地产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别人不敢拿的地,富力敢拿!”以富力在广州东山区黄花岗拿下一地盘为例:这里原本是一座殡仪馆,人称“煞气重地”,许多开发商不愿碰。但富力不但拿下了,还挑衅地起了个盘名——御龙庭。
还有1995年果断买下富力广场地块的决策,也充分体现了张力“敢于冒险”的风格。占地12万平方米的富力广场,原为广州铜材厂和同济化工厂所在地。当时,要买这块地必须先给工厂付3000万元定金,这笔钱对当时的富力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况且还没有得到政府批准,能否把钱打到对方账号上呢?“高层们讨论到夜里12点半才下定决心,即使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钱也要先给工厂,表达我们合作的诚意,把这个大项目争取回来。”
假如富力广场的房子卖不动,资金流一断,对富力的打击将是致命的,事实却证明张力的冒险是值得的。1996年面世的富力广场,无论社区环境还是户型都是当时老城区最漂亮的,均价卖到每平方米6000多元。它令广州人从此对一家本不起眼的开发商有了最直观的认识,也为富力集团带来了众多荣誉,至今仍被富力上下视为公司发展历程中的一大转折点。
与张力相比较,李思廉在资金运用和市场营销方面计胜一筹,他总能将资金及时地调配到最需要的地方。创业之初他们总共的资金才2000万元,对于在广州这样一个大都市的房地产
公司来说,显得有点微薄。如何调度使用,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是颇费脑筋的事,而李思廉总能平衡协调好。一次做一个楼盘要先垫付一笔巨额材料款,这远远超出他们公司所能承受的范围,李思廉和建材商谈判,使他们同意延期付款,及时地化解了资金不足的危机。
在楼盘销售上,李思廉更是善于策划和操作。1995年,公司在广州珠村拿了一块宅基地盖富力花园。但房子卖了一半就卖不动了,李思廉果断决定,以很低的价格卖给天河区做教师宿舍。表面上看这是亏了,实际上既快速回笼了资金,又为公司赢得了声誉,形成了巨大的广告效应,为以后的楼盘销售创造了便利。
李思廉打广告独具特色:报纸广告不惜版面,通篇全是价格罗列,类似中介公司门口的租售信息。有人说,他不会做广告。但这样的广告朴朴素素、实实在在,效果出人意料地好。
就这样,张力和李思廉一个在前面抓项目建楼盘,一个在后面巧妙运作资金、策划销售,他们各自的优势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巨大的合力,使公司规模迅速扩大、实力不断增强。到1999年,公司年销售额超过20亿元,名列广州房地产销售第一名,并成为广州民营企业纳税冠军。
经得起考验的友谊
事业成功之后,有人来拉拢张力,先是恭维他有能力、有魄力,是一员难得的干将。之后又说富力公司之所有这样神速的发展,90%是他的功劳,若没有他在第一线冲杀拼打,有今天这样的成功是不可能的。张力一听这话就感觉不对味儿,赶紧让对方住嘴。
可对方不仅没停下来,反而说得更露骨了,鼓动他和李思廉分家,自己拉出一伙人单干,那样的话,一切收益都是自己的,岂不比给别人当苦力好得多吗?对方话还没说完,张力就变脸了,对他说:“告诉你,我和李思廉的情谊是谁也动摇不了的,请你不要再多说一个字,要不然,我这杯酒就会泼到你的脸上去!”对方见他这样,尴尬地笑笑,马上转移了话题。
也有人找到李思廉,同样也是从恭维他开始的,称他是销售之神、资金运作之神,说富力公司的成功就是他经营的成功,而张力那样一个只知道埋头干活的低智商粗人,顶多就是一个高级马仔。没等对方说完,李思廉就用手势止住了他,对他说:“如果你还想和我做朋友,就把你刚刚说收回去。若不然,你就转身走出去,我们以后不要再见面了,因为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合作10多年来,他们不但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地产王同,而且彼此之间的融洽关系始终如一。张力曾表示,“我和搭档(李思廉)10年没红过脸,在商界也是绝无仅有的。我们之间没有签署过任何一份文字的东西,大家讲的都是信用”。而李思廉则表示,公司决策上的事情,“有一方坚持做,就做了,有一方坚持不做,就不做了;而一方坚持做,另一方坚持不做的事情,我印象中好像没有出现过”。
挥师北上
在广州发展了近10年后,时间到了2001年。这一年,广州市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土地投放量减少。在这种宏观形势下,张力提出了公司要向外发展的策略。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张力的判断,到目前为止,广州的土地供应仍然紧张。张力开始到其他城市找地。2002年2月,在北京广渠门“东五厂”48.78公顷地块公开招标中,富力以31.98亿元一举夺标。北京富力城开盘当年(2003年),即实现销售额18.5亿元。2004元,富力城单盘销售业绩更是高达30.7亿元,与发展了10年的富力集团广州在售项目的销售额之和几乎持平(广州在售楼盘总成交额33.6亿元)。
在经营决策上,两个人仿佛也心有灵犀,一个想到了,另一个几乎也会同时想到。
2003年年初的一天,张力对李思廉说:“你看,我们是不是使公司上市?”李思廉一听笑了:“我这些天正在琢磨这事呢。”两人便坐下研究了起来。经过努力,富力公司于2005年7月15日上午10时在香港联交所正式上市,每股以10.8港元平开,随后一路攀升至11.45港元,最后报收于11.15港元。当日成交617万股,成交额为6863万港元。
10多年来,张力与李思廉把富力集团的能量发挥到了极致,其销售额从1995年的3000万元增长到2008年的153.6亿元,公司也从起步时10多个人的小公司发展到成为今天名副其实的地产大鳄,因此两人被人们冠以“地产双雄”的美誉。
在中国商界,富力这种“联席董事长”、“双老板制”非常少见,甚至绝无仅有。很多合伙创办的公司,在创业阶段,还能够很好地合作,但在公司做大做强之后,就矛盾丛生,最终分裂解体,有的甚至闹上法庭,反目为仇。就连兄弟姐妹合作的公司,也会上演“武侠剧”。而李思廉和张力这一对朋友,却始终如一,友情促进了事业,事业又升华了友情。将友情当做人生最大的财富,使他们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编辑/董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