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全亮
吴式太极拳在北方的发展
文/张全亮
吴式太极拳是从杨露禅所传的拳术套路演化而来的。据史料记载,杨露禅大约在1840年后在北京王府教拳,随之习拳者甚多,其中万春、凌山、全佑受益最多。
全佑(1834—1902年)满族正白旗人,生于北京大兴,老姓吴福氏,字保亭。他经多年精心苦练,吸收杨露禅、杨班侯父子大、小架之精华,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拳被称为中架式太极拳,也可以说是吴式太极拳早期的雏形。
根据《太极功同门录》所记,全佑传人有王茂斋、吴鉴泉、郭松亭等。吴式太极拳定型于1902年全佑去世之后。王茂斋和师弟吴鉴泉、郭松亭等一起经过多年的苦练、切磋、研究、提炼、升华,并吸收了其他优秀的太极拳技法,形成了新的拳式特点。该拳架势中正安舒、不纵不跳、轻柔缓慢、松静自然、紧凑舒伸、圆活灵巧,点(穴)打(击)拿(反关节)发(摔)卸(骨)融为一体。经过他们的广为传播,吴式太极拳名声显赫,习练队伍不断扩大。但当时这个太极拳的流派还不叫吴式太极拳,而是叫“太极功”(见1929年王茂斋编辑出版的《太极功同门录》)。
吴式太极拳得名于1959年徐致一出版的《太极拳》(吴鉴泉式)一书,但当时尚未冠“吴式”二字,1963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太极拳全书》方将其冠名为“吴式太极拳”。1989年6月,由中国武术研究院审定的《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杨、陈、吴、孙)出版后,吴式太极拳才真正有了由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名分。
吴式太极拳又有南北(南吴北王)两派。所谓南吴北王,是指南方吴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吴鉴泉和北方吴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王茂斋。
吴鉴泉(1870—1942年),全佑之子,名爱绅,民国后随汉俗改为吴姓。1928年,鉴泉应邀迁居上海传拳,第一个把吴式太极拳传到长江以南,从学者甚多,为南派吴式太极拳之掌门人。1942年鉴泉逝世以后,女儿吴英华、女婿马岳梁继续在南方传承发展。
王茂斋(1862—1940年),名有林,字茂斋,山东掖县(今莱州市)人。1928年吴鉴泉南下以后,他留在北平一边经商一边传拳,受业者众多,成为北方吴式太极拳之掌门人。1940年王茂斋逝世以后,其得意弟子杨禹廷继续在北方传承发展。
1928年,吴鉴泉、王茂斋分开以后,双方在长期的教拳实战中不断加强对拳理拳法的研究、体悟,又都各有发展,形成了吴式太极拳的“南吴北王”两大派系。
在北派吴式太极拳的发展史上,有四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1928年吴鉴泉南下以后,王茂斋担起了吴式太极拳在北方发展的重任,经常辅导弟子们在智化寺、东堂子胡同等处练拳。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故宫博物院端门东侧(今劳动人民文化宫)成立了“北平太庙太极拳研究会”,王茂斋任主教,其得意弟子杨禹廷任助教。“北平太庙太极拳研究会”是当时太极拳爱好者集中学习、活动的群众组织和主要场所,亦是太极拳高手云集,名宿、商界及各行业人士练拳、交流之处,据说当时有会员300余人。王茂斋一直闻鸡起舞,苦练精研,广收门徒,传艺不止,苦心经营近40年,培养了众多的武林高手,并把其拳术技艺推广到山东、黑龙江等地。吴式太极拳定型后在北方的巩固发展,当属王茂斋劳苦功高,他是推动吴式太极拳在北方巩固发展的第一人。
杨禹廷(1887—1982年),名瑞霖,王茂斋得意弟子,著名太极拳教育家。杨禹廷祖籍北京,自幼习武,先后师从多位武术名家,学练过弹腿、八卦掌、长拳、黑虎拳、形意拳等,青年时即享誉京城。民国前后杨禹廷带艺投师,拜在王茂斋门下,专攻吴式太极拳,一生以研究传播吴式太极拳为业。1940年茂斋先生逝世后,杨禹廷执掌“北平太庙太极拳研究会”。1951年拳场搬出太庙后,他又将拳场设立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后面的“投壶亭”(俗称十字亭),每天来此练拳的各界人士有一二百人,是当时北京最大、人数最多的拳场,直到1966年6月19日拳场停办。1968年,他又在天安门内的“东阙门”北侧、皇城拐角处恢复拳场,每天有四五十人来学拳,直到1976年7月唐山地震。地震过后,90多岁的杨禹廷仍坚持为学生说手、讲拳理,直到逝世的前一天。
杨禹廷武艺超群,理论精深,谦虚礼让,在武术界威望极高,口碑极好,享年96岁,武坛耕耘70余年。新中国建国初,他倡议成立了北京市武术界联谊会,曾任中国武术协会委员、北京市武协副主席、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曾为驻京外交大使及政府高级要人传拳。
杨禹廷一生勤勉好学,苦练精研。他善于悉心体悟、洞悉精髓,积数十年之经验,尽毕生之心血,在前辈的基础上陟圣造巅,形成了风格独特、理明技彰、规范科学、健身抗暴效果俱佳的具有个人特点的吴式太极拳。他为了改变过去“口传心授,学生依样模仿”的教拳方法,为了解决“拳式技法、锻炼要领,均无文字记载,不仅使学生深感不便,甚至套路失传、经验中断”的问题,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编写了《太极拳教学讲义》,不仅将吴式太极拳套路拳式记诸文字,明确了路线和起止点,并初步总结了个人的教学经验,提出了练拳的步骤和便于初学者学习的奇偶(数)分动教学法,初稿即得到了王茂斋的肯定和学生的欢迎。其后,为了使学生较准确地掌握动作要领,并能做到既会方法又懂原理,杨禹廷曾数次修改和充实初稿,增加了以圆周角度划分的八方线,明确了方位、步身法,在动作解说中加强了眼神和意念运动的说明。
杨禹廷第一个把现代数学概念融入太极拳教材,把太极拳教学推向了科学、合理、规范的轨道。1961年此教学讲义定稿为《太极拳动作解说》,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对吴式太极拳的发展影响至深、推动巨大。
1953年王培生在北京工业学院教授吴式太极拳时,为了易于普及,使广大爱好者能在短时间内学会吴式太极拳的套路,在原来老架八十三式的基础上去掉重复动作,并根据人体运动规律将运动量按小、大、小的顺序重新编排,精简创编为三十七式“吴式简化太极拳”,先在北京和丹东地区普及推广,深受广大群众欢迎。1981年,《吴式简化太极拳》正式出版,很快在全国各地广为传播,先后多次再版印刷均被抢购一空,还曾用多种文字翻译远播到国外,影响甚大。特别是曾维祺帮他翻译出版的英文版《吴式太极拳》一书,曾被美国宇航局列为宇航员的训练教材之一。王培生开创了太极拳简化之先河,对吴式太极拳的发展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王培生在太极推手和技击抗暴方面业绩显著,多次扬太极拳之威,为太极拳正名,长中华民族的志气,极大地推动了吴式太极拳的广泛传播。20世纪30年代末,他以太极拳的纯功绝技在大街上击败了四名荷枪实弹的日本兵的围攻,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在数十年的武术生涯中,他不畏强手,敢于和国内外各门派武林朋友切磋技艺,不推托、不搪塞、不保虚名,也从未输过手,为国内外武林同道公认和赞赏。特别是1981年5月,在沈阳的一次中日武术交流会上,王培生挺身而出,迎接日本武术代表团的挑战。他以太极拳的奇招妙法,使日本少林拳法联盟访华代表团教务长、日本一流武术家山崎博通连跌数跤,用自己的战绩充分说明武术的真髓在中国,纠正了日本某些武术家“太极拳只能健身,没有技击作用”、“少林寺在中国,少林拳在日本”、“十年之后让中国人向日本人学习太极拳”等偏见和狂言。《人民日报》为此发表了《太极神功技压东瀛》的报道,多家报刊也先后报道。日本《阿罗汉》杂志为此做了专题报道,刊登了王培生的精彩照片,尊他为“东方武林奇人”、“中国十大武术家之一”。
之后,很多地方邀请王培生讲学传拳。经过王培生和他的弟子们的努力,全国各地纷纷建立了吴式太极拳辅导站,仅在北京就有十多所高等院校和机关长期请王培生传授吴式太极拳和推手技艺。
王培生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太极拳是“实用意念拳”的观点,提出了练太极拳要“以心行意,按窍(穴位)运身”,要“神意不同处”,要注重运用“身体之六球”等重要理论,为太极拳的普及和提高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88年,国家体委为了进一步推动太极拳运动,组织专家编写推广各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吴式太极拳名家李秉慈参加了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编写并负责动作的整体规范与演练。为了尽量体现传统吴式太极拳的真实面貌,李秉慈先后参考了十余种吴式太极拳前辈的著作,以北派吴式太极拳的规范、特点为主,吸收了南派吴式太极拳的一些典型动作练法,在传统八十三式老架的基础上精简创编,形成了四十五式吴式太极拳国家竞赛套路。在评定杨、陈、吴、孙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时,大家一致认为陈、吴两个太极拳套路编得较好。在连贯组合上,吴式难度较大,结构合理。国家实行武术段位制后,把陈、吴两个太极拳套路列为六段的考试科目。四十五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问世,把吴式太极拳推上了国家正式武术比赛的平台,促进了吴式太极拳的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四十五式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被国家列为大专院校的教材和各级体委、武术协会向广大群众推广普及的表演、竞赛项目,打破了过去只在少数人中传播的局限,使吴式太极拳很快在国内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标志着吴式太极拳走上了一个辉煌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