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娥,邢 乐
(江南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无锡 214142)
中国传统服饰中百衲织物的形式探析
梁惠娥,邢 乐
(江南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无锡 214142)
以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为基础,追溯百衲织物的历史渊源。并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和其他地区博物馆、民俗馆的传世百衲服装为依据,将传统百衲织物同当今流行的“拼布”手工艺进行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归纳中国服装流变中的百衲织物形式,拓展现代设计思路。
百衲织物;概念界定;历史来源;服饰形式
百衲织物来源于民间普普通通的生活用品。顾名思义,“百”为量词,比喻很多,《现代汉语词典》中“衲”意为补缀。“百衲”是指把零碎的面料按照一定的规律或构图集合而成一套完整的织物,是一种实用兼具欣赏性的工艺。中国早期农业社会,由于物资缺乏,人们将做衣服剩下的边角料缝缀起来,不仅将废物利用起来,而且增加了织物的厚度与牢度,成为一种新的审美形式。在中国民间服饰中存在很多百衲形式的服装,例如“粪扫衣”“袈裟”“水田衣”“富贵衣”“百家衣”“百衲衣”等。百衲织物因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用性和深厚文化内涵,并随时代的发展与现代拼布艺术相互渗透,契合了多元个性、环保生态等的理念,在现代服饰及家用纺织品种仍被沿用。
关于百衲织物的起源,众说纷纭,目前仍没有定论。一些服装史学者指出:人类最早利用树叶和兽皮避身御寒,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产生了编结和缝缀技艺,于是将树叶和小片兽皮连缀成大面积的材料包裹身体。如今看来,仅从缝缀的结构和方法上看,人类最早的服装就应该属于百衲服装。但这种说法带有很多猜想的色彩,历史依据不足。且从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中研究发现,世界上很多民族和地区都有百衲形式的织物存在。例如:在克里特迈锡尼时期出土的执蛇女神、中国古诗词中有很多关于“百衲”的记载、欧洲大陆为抵御寒流缝制的拼布家居用品,以及黑人民族传承家族文化的百衲被等。总的来说,百衲工艺是人类最初、最本能的造物手段,且在世界上很多地区都有发现,不能简单地将其来源归结为一处。
在中国,描述这种织物形式的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二十四孝》中的第七则故事《戏彩娱亲》讲述老莱子奉养二亲的孝行:“老莱子,楚人,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着五彩斑斓之衣,为婴儿戏舞于亲侧。”虽然这其中并没有出现“百衲衣”,但后人多把老莱子的“五彩斑斓之衣”视为“百衲衣”。西晋时期(公元265―316年),王隐《晋书》中:“董威辇忽见洛阳,止宿白社中,得残碎缯,辄结以为衣,号曰百结。”而百结衣,恰恰就是“碎布结成的衣服”[1],是百衲衣的另一种说法。关于“百衲”的明确记载出现在敦煌千佛洞出土的唐、五代时期(公元618―960年)变文等说唱文学资料专集《敦煌变文·维摩诘经讲经文》:“巧裁缝,能绣补,刺成盘凤须甘雨;个个能装百纳衣,师兄收取天宫女。”从此后的文献记载中,不难发现“百衲”与佛教文化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宋代(公元479―502年),苏轼《石塔戒衣铭》:“云何此法衣,补缉成百衲。” 清代(公元1644―1840年),蒲松龄《聊斋志异·丐僧》:“济南一僧,不知何许人。赤足衣百衲。”
从以上文献中可以得出,若老莱子中的“五彩斑斓之衣”为百衲衣的话,这种织物形式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且在民间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可能多为婴儿穿用。随着佛教在公元1世纪,两汉之际由印度通过西域逐渐传入中国,佛教的服饰制度也随之传播。“百衲”这种称谓才逐步在中国确立,在以后文献记载中的“百衲”,亦作“百纳”,多指僧衣。
百衲这种织物形式与欧美地区称为“拼布”手工艺极为相似。“拼布”,也叫“拼缀物”,《服饰词典》对其解释为:“拼缝手艺,拼缝衣物的手工艺。”《尔雅·释诂下》中解释:“拼,从(两人相并)也。”本义为缀合,并合。拼布工艺是指按照设计者的意图将面料裁剪成规则或不规则的小块儿,搭配其他装饰材料,进行拼接缝合,以达到设计目的,获得设计效果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常见的装饰手法。与拼布相比,“百衲”更侧重于“百”,强调多种元素相结合,而“拼布”则更侧重于“拼”,即拼的动作和手段。从国内外对这种工艺概念的界定来分析,英文中Patchwork、Quilt,译为“拼布”理所应当。在中国的有些地区“百衲布”也被人们称为“拼布”,很多学者将百衲织物形式定义为拼布形式,证明“拼布”这种叫法具有广泛性,相比之下“百衲”却具有很强的东方和民族色彩。从其呈现的作品形式来看,似乎是同一种工艺的不同表达方式,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两者相拼即可称作“拼布”,若只是两者相拼就称为“百衲”的话,未免有些勉为其难。
总的来说,“拼布”包罗万象并且通俗易懂,注重其工艺手段。无论数量多少、面积大小的材料间的拼缝就可以称为拼布,但“百衲”作品呈现出来的往往是面积小、数量大、纷杂的艺术形态。故“百衲”属于“拼布”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同时“百衲”又赋予这种工艺形式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百衲织物在中国传统服饰中呈现出多样的形式,随着时代变迁,应用的不同,表现出主次不同的特征。现以百衲织物在传统服饰中传承的时间为顺序,列举了不同形式的百衲服饰,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公元前5世纪左右,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悉达多乔达摩创立。佛教团体由小到大,至今影响广泛,在佛教的漫长发展过程中,排除其他因素作用外,也受益于他独特的服饰观念和僧衣制度。“出家人当着衲衣”的观念是释迦牟尼服饰观念的重要内容。《大智度论》云:“佛意欲令弟子随顺道行……白佛当著何等衣。佛言应著衲衣。”所谓“衲衣”,就是用从垃圾中捡来的破旧布片和人们丢弃不要的破旧衣服加以拆洗缝补改制成的衣服,因此衲衣又称为“粪扫衣”(图1)[2]。衲衣又名袈裟,是梵文Kasaya的音译。袈裟为梵语,本名“迦沙曳”,简称“迦沙”,原意是“不正色,坏色”,也表示“坏色”和“点净”的服色概念。所谓坏色,就是污秽晦暗,不纯正的颜色。点净是指在衣服上,尤其是在新制的衣服上,点上一块别的颜色,点上的也不能是纯色,用意在于破坏衣色的整齐,从而防止僧、尼对衣服产生贪著心理。
图1 百衲袈裟Fig.1 Shabby clothes
释迦牟尼在僧人服饰款式的设计上,也体现了劝导善行,“种福田”以利功德的思想。《摩诃僧低律》记载,释迦牟尼看到一块块方方正正的水田,说衣服的样子其形如田,僧人披着就像水田成长禾苗一样,能使僧侣智慧增长,也有利于信徒供养种福。于是就出现了后世的“福田衣”[3]。这种服饰制度也随佛教的传播流入中国,清朝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水田衣》:“释子以袈裟为水田衣。”
水田衣是用各种零碎面料拼合缝制而成的一种服装,因各小块儿织料及色泽相互交错似水田而得名(图2)[4]。水田衣始于唐代,流行与明清,为妇女所穿用。唐代王维诗:“裁衣学水田。”唐彦谦诗:“得地又生金栗界,结根仍对水田衣。”《红楼梦》第一百零九回:“只见妙玉头带妙常冠,身上穿一件白素绸袄儿,外罩一件水田青缎镶边长背心,拴着秋香色的丝绦,腰下系一条淡墨画的白绫裙,手执麈尾念珠,跟着一个待儿,飘飘拽拽的走来。”
图2 水田衣Fig.2 Paddy clothes
水田衣最初的制作比较注意匀称,各种锦缎料都事先裁成长方形,然后再有规律地编排缝制成衣。到了后来就不再那样拘泥,织锦料子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形状各不相同,形似补丁,因而又称“百衲衣”。很多富贵人家的女眷为了得到一件别致的水田衣,不惜裁破一匹完整的锦缎,为的只是获得心仪的一小块衣料。
《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对百家衣的解释为:“百家衣又称‘百子衣’,在汉族一些地区,民间流行着新生婴儿要穿‘百家衣’的习俗。”这种习俗源于何时没有明确的记载,如果上文提到的老莱子的“五彩斑斓之衣”就为婴儿所穿百家衣的话,那应该源于春秋时期。为了祝福婴儿祛病免灾、长命百岁的百家衣,是在婴儿出生不久,由产妇的亲友,到乡邻叫含逐户索要的五颜六色小块布条(若得到老年人做寿衣的边角布料最好),拿回来后缝制而成的。向百家索要布块,可能渊源于氏族文化遗风,认为婴儿在众家百姓,特别是长寿老人的赠予下,可以健康成长。
百家衣是百衲服装中最常见、最鲜明的形式,研究发现百家衣不仅是汉族民俗服饰中的传统,在一些少数民族服装中也有体现,其中突出的是撒拉族的百家衣。百家衣布块的大小花色一般不太讲究,但是有蓝色、紫色为最好。因为“蓝”谐音“拦”,“紫”谐音“子”,蓝色与紫色搭配使用,就可以“拦子”,妖魔鬼怪就收不走孩子。有些人家还会在百家衣上绣上“五毒”图案,有驱邪、庇佑的含义,如图3所示为藏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的儿童百家衣。当今,百家衣是“百衲”工艺保留下来最广泛的形式。在陕西、山西、甘肃、河北、河南、山东等省这种习俗依然十分盛行,南方也有此俗,种类繁多,其中包括坎肩、长袄、短袄、围腰、背儿童的包裹布等。
图3 儿童百家衣Fig.3 Children's "a hundred families clothes"
富贵衣中国传统戏剧中扮演贫士、乞丐一类人物的衣饰,俗称海青,又名道袍(图4)[5]。这是戏曲舞台上扮演最贫困的穷人穿的服装,又称穷衣。全身黑色,破褶,上面缀很多杂色小三角尖块、方块和圆块,表示破敝不堪。在传统戏曲剧目中有这样的规律,凡是开始穿此衣的剧中人,结尾时大多是金榜题名、显达富贵,故称富贵衣。比如《玉堂春》中的王金龙,落魄后被赶出妓院时,穿富贵衣。《棒打薄情郎》中的莫稽,先穿富贵衣,后来得中状元,成为钦差八府巡按。《红鬃烈马》中《彩楼配》一折,薛平贵也是先穿富贵衣,后来才得唐室天下,做了皇帝。因此,过去的演出团体常把这件衣服看做吉祥的预兆。
图4 富贵衣Fig.4 The beggar's gown
服饰承载着环境、生理和群体心态特征等千差万别的信息,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风俗习惯、经济、文化等,造就了不同风格、绚烂多彩的着装形式,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从传统服饰品到现代服装设计,带有强烈民族色彩的服饰都少不了百衲织物(图5)[6],百衲织物似乎成了民族风格的标志,其色彩艳丽,多情浓郁予民族服饰以神秘奇异的特点。如中国壮族的土燎支系的服装,常用自制的土布与丝绸缝合而成,黑色的土布与鲜艳明亮的丝绸形成对比。并在服装的前胸后背拼成四方形的百衲图案,中间又拼以更小的三角形图案,色彩对比强烈,耀眼夺目。土族女子服饰以精美的“五彩袖”闻名遐迩,其袖身是由不同色彩的布条拼缝而成,色彩纷繁,精巧别致。
图5 少数民族服饰Fig.5 Minority costumes
最初对“百衲”工艺的关注来源于时下流行的“拼布”手工艺制作的体验,前人已经对这种工艺形式进行了一些探讨。笔者认为“百衲”和“拼布”两者虽然形式相似,但概念的界定和范围的划分还有很大的差别,本文分析了两者的差异,并追溯其历史渊源。该工艺形式由来已久,不是某个地区某个人独自创造出来的,它的产生是人们本能的造物手段的体现,并随社会历史的发展赋予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百衲织物不仅隐含多元的织物信息,并且表现出强烈的继承性。在传统女红制作中,它是女性寄托情愫和祝福的载体,在物质日益充裕的今天,“百衲”织物的多元化和唯一性,以及制作过程中的趣味性,能够满足人们对个性的更高追求。此外,百衲织物具有的文化寓意和该织物在中国历代服饰中的流变,以及这种织物形式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值得更多的人去探讨。
[1] 杜钰洲,缪良云.中国衣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169-171.
[2] 东台龙王古寺.不同特色的佛教服装文化(上)[EB/OL].(2010-12-22).http://www.38mwofo.com/wenhua/fujia owenxue/2010/1222/266.html.
[3] 温礼.佛教服饰文化初探[D].西安:西安工程大学,2007.
[4] 艺术中国.明代水田衣[EB/OL].(2008-06-26).http://www.yonglian.gov.cn/articlecontent.asp?id=5764.
[5]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戏剧服装服饰-衣-富贵衣[EB/OL].(2007-07-24)http://wenming.iflove.com/wmzh/2007-07/24/content_11073110.htm.
[6] 李昆声,周文林,张刘,等.云南少数民族服饰[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2.
Analysis on the form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atchwork in clothes
LIANG Hui-e, XING Le
(College of Textile and Clothing,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 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historical data, this paper traced the history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atchwork, and compar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atchwork" with today's popular "quilt" according to the costume which stored in the Folk Costumes Museum of Jiangnan University, other regional museums and folk museum. Then, their differences were analyzed. At last, this paper summed up the rheology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atchworks in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expand the concept of modern design.
Traditional Chinese patchworks; Conception; Historical source; Clothing forms
TS941.12;J523.5
B
1001-7003(2011)10-0047-04
2011-05-24;
2011-09-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8JA760010;09YJA760015)
梁惠娥(1967― ),女,教授,博导,主要从事服饰文化、现代服装设计理论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