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英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 株洲 412007
工业时代陶瓷酒具的手工文化符号缺失与重建
郝建英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 株洲 412007
图1 醉瓷 徐晓峰、薛宝忠、胡旭华
陶瓷酒具,不但是贮酒、盛酒、饮酒的器物,更是酒文化的载体,是酒文化传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陶瓷酒具是手工文化符号及个人修养和灵性的体现,它是一种指纹符号的艺术,每件器物上不同的手工味,也就赋予了每件器物不同的个性特征。从现代陶瓷酒具发展现状来看,是工业酒具制品中的手工符号严重缺失和个性化手工文化酒具的复兴。
陶瓷酒具;手工文化;缺失
陶瓷酒具作为贮酒、盛酒、饮酒、娱酒的器物,是酒文化传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当代消费人群和消费方式的变化,陶瓷酒具在实用、审美、促销等方面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酒具形态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酒的市场价格与推广度。
纵观各时期的陶瓷酒具,既是酒的物质载体,也是酒文化和时代审美的载体。在手工业生产时代,各类酒具造型上无法完全一致,装饰和烧成上也存在不确定性和偶然性,这也使酒具制品具有了相对独立的身份和手工艺术魅力。工业化大生产时代,产品造型和装饰也得到了标准化统一,虽然方便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品牌识别,但却千篇一律,无法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审美和消费心理需求。随着现代商品超市的出现,同类产品被集中摆放于一起,产品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这就需要在产品造型与装饰上进行创新研究。
从我国古今陶瓷酒具整体比较来看,当代酒具在材质、工艺、数量等方面都较古代得到跨越式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方面,陶瓷酒具设计观念的多元文化综合创新发展;第二方面,现代高科技促进了陶瓷酒具新材料的研发应用。陶瓷材料及制备工艺上的大发展,原料的配方更加精确化和人工合成化,突破了传统的自然材料因地制宜的生产模式,而能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第三方面,现代工业化生产手段使产品在形制规格上更加规范统一。
但是从横向比较来看,自唐宋以后逐渐盛行发展的陶瓷酒具,却在当代众多酒类商品中处于边缘化发展的尴尬境地,也暴露出当代陶瓷酒具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
现代酒具以酒瓶作为主要的包装形式,它包含功能效用、工艺材质、加工技术等诸多因素,还包含着酒瓶本身的审美与时代文化特征,具有实用与审美的双重价值。因此,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商品超级市场化的今天,如何在很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和优秀技艺的同时,又能对陶瓷酒具进行创新研究,使其以符合当代审美文化的角色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是从事酒具设计与生产者需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通过对目前的陶瓷酒具市场分析研究后认为:陶瓷酒具设计整体存在视觉冲击力弱、自然亲和力弱、手工元素弱、包装形式弱等现象。大批量工业注浆成型的陶瓷酒具在投放市场的同时,忽视了当代消费者的个性化心理需求,存在一定的设计误区。
第一,酒具设计上缺少在文化传承中创新。酒具产品式样大同小异,缺少新意。在造型设计与加工手段上,设计师往往局限于工业化生产手段和程式化造型设计,忽略了人们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自然亲和力。模具注浆生产工艺使酒具千篇一律,失去了器物的个性审美和手工文化特征,这种“大一统”模式下的酒具产品不利于酒文化的全面繁荣。
图2 舍得酒 许燎源
第二,陶瓷酒瓶在器物造型与装饰风格上存在严重的手工文化符号缺失,处处洋溢着工业文明痕迹。从国内的酒瓶生产来看,圆形器物居多,装饰变化上也缺少新意,最终难逃被人所丢弃的命运。一方面反映出工业化生产手段在实现方便快捷的同时,却无法替代手工制品所具有的制作过程中人的情感参与,因此,无法与消费者产生来自文化情感上的深层次沟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急剧加快,人们对传统手工文化符号的关注和怀念也将越发强烈,对生硬的工业制品的情感距离也越来越疏远。许多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的导入,将为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符号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维度,也为陶瓷酒具和酒文化在当代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第三,当代陶瓷酒具在器具功用、配套方面存在一定的混杂性与模糊性,在酒具的传承创新过程中容易“错位”和“失传”。在韩国和日本,许多盛装青酒的陶瓷容器和陶瓷酒杯都非常具有手工文化特色和民族色彩,给酒席中的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和艺术品生活化的回味,品酒赏器,对酒当歌,不失为当代人的一种消费时尚。
图3 酒鬼酒包装容器 黄永玉设计
第四,重装饰而轻造型。陶瓷酒具属于三维立体造型,通过人的视觉和触觉进行信息传递。陶瓷酒具装饰绘画形式不能脱离文化背景,哗众取宠。在酒具所用的材料质感、造型手段、装饰色彩、手感等方面都要有充分的考虑,使陶瓷酒具在使用上更为人性化。
第五,酒具的地域文化和民族色彩模糊。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商品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已经成为设计和生产前必须考虑的重要环节,它将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范围和品牌认可度。古代的陶瓷酒具生产,地域特征极为明显,如千年瓷都景德镇青花瓷器、陶都宜兴紫砂陶器、磁州窑的白地黑花梅瓶、长沙窑的执壶、龙泉青瓷等,在长期的市场流通过程中自然也就成为了一种品牌文化。无论哪个时代,每个知名产品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设计风格和视觉识别符号,才能有利于市场推广和参与竞争。脱离了文化的土壤,酒具器物也就失去了市场竞争的品牌优势。
工业化大生产对我国传统酒具的手工生产模式冲击可谓是毁灭性。尽管工业化生产模式极大地提高了酒具的生产量,但却使手工陶瓷制品所具有的陶工的指纹符号和个人情感不复存在,取代之的是机器和金属工具刀雕刻出的生硬线条和块面、光洁无暇的釉色和千篇一律的器型,使陶瓷酒具产品失去了个性化审美的艺术魅力。现代工业突飞猛进的同时也拉开了工业产品与人们心灵之间的距离。消费者们厌倦了工业产品冷漠的几何形态,对人情味极浓的手工制品自然情有独钟。
随着东西方文化不断交融渗透,西方的强势文化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化设计风格。在这种国际文化交流背景下,陶瓷酒具设计更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加强对民族文化符号的传承和地域特色挖掘,使陶瓷酒具在国际化市场竞争中保持自己的民族身份。产品没有了民族身份,也就没有了国别,就成为了“世界制造”。因此,在当代陶瓷酒具设计中挖掘民族文化的精髓,展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与民族审美风格特征,对中国酒文化在当代世界文化艺术之林中得以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日本的陶瓷酒具、茶具设计,注重在传统创新中找到新的平衡点,并且与现代人的生活与审美相结合,在设计观念、造型语言、装饰语言及新材料应用等领域找到新的结合点,使设计更加趋向人性化。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个性审美和自然材质语言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使沉默多年的陶瓷手工文化酒具制品也开始不断涌现。如因造型独特而一炮打响的酒鬼酒陶瓷包装容器,青花瓷包装的杏花村汾酒,红花郎酒、绍兴花雕酒,还有各种陶坛装酒、陶罐装酒、陶瓶装酒等地方特色产品。艺术家们更尝试把传统陶瓷的制作技法和其他艺术门类技艺融入酒具设计中,使得古老的陶瓷传统工艺成功地获到延伸和拓展。
图4 内参酒 湘泉酒集团
湖南湘泉酒集团多年来致力于打造陶瓷酒文化品牌形象,其酒瓶造型多为自然形态与人为形态。艺术家黄永玉设计的麻袋型酒鬼酒瓶,把湘西地区浓郁的酒文化与陶瓷包装文化相结合,给酒具注入了情感的活力,蕴含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手工文化情结。酒鬼酒的系列酒——内参酒,则以独特的的皱纸肌理效果创造出了陶瓷酒瓶独特的艺术造型,具有很强的怀旧感。其他的造型还有横鼓型、竖鼓型、站桶型、麻袋型、水车型、竹笋型、人首型、兽面型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四川成都的许燎源在酒瓶设计上,多采用陶瓷材料和其他材料进行组合构成,将现代设计元素与传统文化符号相结合,使酒具传达给人们一种久违的自然美和材质本身的肌理美,质朴中透露出时尚与高贵感。在工业制品盛行的时代,不失是一种酒文化的回归。现代“舍得”酒的酒瓶设计则是着眼于对当代功利主义盛行下的传统文化符号缺失后的重建,其酒具所承载的精神层面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酒本身的品质内涵。总之,人们对具有手工文化元素符号的酒具的钟爱,传递着工业化大生产时代人们对手工痕迹的怀念,折射出当下人们对酒文化的更高层次需求。
当然,传统酒文化的强盛而现代酒文化的软弱现状形成,其原因是复杂的。当代陶瓷酒具设计上,首先要跳出过分依赖传统文化的发展瓶颈,把眼光投向当代文化,立足于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与消费需求,打造符合当代人个性化审美需求的陶瓷酒具。其次,要拓宽设计思路,将工业化生产手段和手工成型、自然肌理装饰等相结合,在利用工业化生产手段的同时,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酒具产品设计中进行重构,使工业酒具产品上出现更多的手工文化痕迹。第三,要加强生态设计、人性化设计,融入民族文化的精神实质,使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符号的陶瓷酒具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注:该论文为2010年度湖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资助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唐宋陶瓷酒具审美与文化在当代酒具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课题编号:10C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