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国芳
用艺档架起淮剧保护传承之桥
■庄国芳
艺术档案作为文化艺术的基本载体,有着它不容忽视的独特性和重要性。珍贵的文化艺术档案,不只是文化艺术活动的真实记录,也是一份极具价值的文化遗产。
我是艺档战线上的一个老兵。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传统理念中那纯粹封闭式的保存和库存资料的形式,固然不可一味的舍去,但如何从收存保管向大众服务倾斜,从而使丰富的艺术资源信息,在更为广阔社会功能的空间里,发挥其更大的社会效益,则是时代发展之必需,艺档要求之必然。
去年中期,淮剧博物馆于盐城悄然兴建,恰好成了淮剧传承的重要基地,也成了我追逐梦想、体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重要平台。一座充满盐阜地域风情的博物馆,寓意着一座城市,一座院馆,影响着一个剧种,影响着一个时代,令人神往。
淮剧,这一原本源于生活来自民间的大众文化艺术形态,自清代中叶始兴,在近二百多年的历史中长盛不衰。面对如此厚重的文化遗产,该以怎样的表述方法将它立体化的再现于淮剧博物馆之上,显然是对艺档工作者素质和能力的最大检验。依我的实践:
一.以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去解读淮剧、展现淮剧,用最精准的史料还原淮剧艺术本体的原生风貌。接句话说,传承什么,首先应该注意保护淮剧最具根性的原生态。沿着这个思路,我一方面采以《淮剧志》和《江苏戏曲志·盐城卷》两本文献作为蓝本,一方面又不囿于既定认知,将室藏的所有艺术资料放到淮剧艺术深刻的文化背景及历史演变状况下,加以重新分析、甄别、判断和选择,由此经过反复过滤梳理而成的历史,自然具有它永恒的价值。也正是这历史留存的艺术档案资料,为淮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不仅如此,我还在淮研会的授意下,不时地深入基层,走村串巷,访团寻友,力图从一些“文化记忆”、“语言记忆”里,间或从那早已淹没无闻,甚至尘封多年积垢的故纸堆里,去点点滴滴地采集淮剧的原始标本,寻找那足以能代表淮剧艺术主流价值的有用成份,达到论证历史,充实收藏。采集过程中,凡能被捕捉到的先辈家谱,名伶戏服、旧时戏单、剧本手稿、土家戏台、名人影照、腔调遗音、淮式脸谱等,皆多为很少见诸于淮剧艺术档案之中的文化精髓。它既弥补了此前对淮剧艺术的流变及其美学向度的考察缺少文本实物的遗憾,又唤起我们自觉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艺海觅珍,藏以求用,透过这“捡漏”获宝和艺档工作的深入,寻回了淮剧自己失落的魂魄,把淮剧的生命留住在博物馆里,留住在历史的记忆里。
二.转变观念,开拓视野,换以立体化、系统化、整体化的呈现方式,传承淮剧遗产,传递淮剧文化。
多年的艺档工作实践启示着我,对淮剧艺术的保护,实是对淮剧文化遗产生命力的保护。倘若我们仍按旧有模式操守,让艺术档案只停留在将资料紧锁于文库里,那必然会使淮剧失去光泽而趋向固化。因此,我在试图作出艺档工作的新突破,努力寻找符合淮剧自身价值诉求的新方向、新手段和新的表述语言。
1.变单纯文本记录,向图、文、音、像立体化记录发展。通过对扫描及数字技术手段的运用,将室藏的纸本档案共数十卷,近千件,(包括著作、剧本、曲谱、剧照、音像资料)逐步转换成数字媒介载体形式,并给予适度的修复和完善后,置于网络中存储、处理和传递,从而为艺档工作开拓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如此从平面到立体的转换,使原本档案内容更加充实、丰富。也让人从它那穿过记忆的历史叙述中,感悟出淮剧所具有的乡土气息、崇尚自然的审美情趣及鲜明的艺术品格。
2.沿引多媒体的传播方法,和袭用新颖的影像风格直视淮剧,将库存的数百盒音带、相带,全部加以数字化处理,然后再将已形成的电子文本,刻录成具有自动播放功能的CD或VCD,并广用音频、视频置于博物馆展厅供人点播,从而使淮剧积累起的优秀文化得以有形有魂的传承。作这样的展示,不仅增强了可听性、可视性,突出了声音的美质,开创了新的审美情趣,而且让那些历史遗音,在这里体现了它的价值。尤其是一些原始的唱腔音乐,鲜活而浓郁地还原了历史,让人们从档案工作者新构筑的声音世界里,共享淮剧淮腔那地道的古韵今风之魅力。
3.着眼传承,力在当代,用更多创新手段续记淮剧传统戏曲艺术向现代化的转化:
艺术档案的信息资源,是艺术档案信息化最核心的要素,所以我始终如一的坚持档案的征集与时代同步,紧紧依靠资料信息的积累,逐年编印《淮剧年鉴》。《年鉴》留下的是文字、是历史、是情感,也融入了人们分享阅读的喜悦,更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为把处理好保护与传承的关系,做到在保护中的传承,传承中求保护,放在艺档工作上去要求,我坚持在抢救过去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注重对当前艺术成果的收集,做到随机采集,即时而完整地汇集国内、国际各类艺术节、舞台精品工程及评奖、调演、汇演等大型展演活动及学术会议包括编、导、演、音、舞美、剧照、说明书、计划、方案、评介文章等各方面的信息,并通过信息资源的整合,将它提供给博物馆集中展示,这不仅增添了博物馆档案的形象性、趣味性,让观者从那些具有审美价值,能够与伟大时代相匹配的艺术精品中,品位到淮剧艺术之纯美,也让我从中体会到在当代的今天,只有将艺术档案融入人们社会生活中去,满足人们新的审美需求,服务于社会发展,艺术档案才会有新的生命力。
随着艺术形态方式在当下的变化,我还力尽所能地将艺术生态中各地区淮剧艺术家的生存现状、作品的面貌,及艺术思潮方面淮剧艺术史中所形成的艺术流派,汇集在淮研会所掌控的文献资源库里,这种多地域、多特色的资源综合,较好地提高了淮剧信息资源的总体能量和可资利用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分别编纂成《艺文集》、淮剧传统剧目汇编、淮剧唱腔选集等,从而构成一个综合性的系列档案,这种略显创新意识的记实所产生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互动,无疑带动了淮剧艺术档案的丰富与多样。
三.淮剧博物馆的建立,因拥有丰厚的档案艺术资源,显示了淮剧自身文化的独特个性,反过来,它又促进并优化了淮剧艺术档案的室藏与管理。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间,时代赋予给淮剧以更多鲜明的现代性,因此,我把更新档案,创新档案,视为我做好艺档工作的重心,把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开发、利用,贯串于我整个工作的全过程。如果说,大家能从艺术档案中,洞察出我是在努力通过自己的双手,重又建立起另一个有序的淮剧艺术世界的话,那便是对我最大的褒奖了。
忆往昔看今朝,我虽然摆脱了旧有的模式操守,开始实践了档案由传统的手工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变,并尝试性地运用知识分类和精确的检索手段,有效地进行信息整序,但还感工作切入不深,有时亦常流露出些许的随意性。
回望过去,我在这平淡而简单的环境里,为淮剧艺术档案守了近三十个春夏秋冬。我自信:此生原为淮剧来,甘为淮剧苦坚守。我不期待拥有自己的名利和地位,只求拥有一份能令我无悔追求与持之以恒的事业。而用艺档来实践对淮剧的保护与传承,则是我心中唯一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