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启示录——写在《大开眼界》直播之后

2011-11-16 13:08□何
声屏世界 2011年3期
关键词:远程专家

□何 冰

《大开眼界》的直播,起因于2010年5月15日在宁波举行的上海世博会首场主题论坛——“信息化与城市发展”。高端的论坛,云集的是高端的业界人士和前瞻的发展理念。主题论坛的级别够高,专业性也够强……可是,与普通老百姓有何关系?

这便是我们要做直播的内在动力:为尖端知识与普罗大众之间架座桥。然而,首先碰到的问题便是直播怎么做,即直播的构想。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对中国人来说是百年一遇的家门口世博会。在宁波举办的“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汇集了天南海北的专家及其最新的科研观点。当天现场邀请到的业界领袖就有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江绵恒、“计算机之父”罗伯特·卡恩、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腾讯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等。因此,介绍高端人士、解读前瞻理念无疑是这场直播的立足点。然而,电视直播毕竟有音画的考量,如果让一两个人从头说到尾,那这样的直播无法吸引人。于是,我们架构了一台大杂烩,里面既有论坛现场业界的观点和对前瞻理念的大众解读,也有行业科技的现场演示。我们让专家、业界人士与百姓面对面地对话,从对话中感受信息科技如何引领城市居民生活。这样一个看得到、听得见、玩得着的直播现场,无疑是新鲜、生动的。

结构明晰了,思路清晰了,重要的便是内容的充实,即要在直播过程中现场消化论坛观点,同时能将最先进的理念转化成老百姓听得懂的知识。这至关重要的任务,就落在我们邀请到演播室现场的两位专家身上,其中一位是《北京信息报》的主编,一位是宁波大学的教授。专家具备临场反映灵活、迅速撷取重点、组织生活化语言这些直播必须的素质,成为整场直播的重心。

专家找到了,解读论坛观点便有了保障。于是,接下来的重点便是技术的创新。为了让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更直观地了解信息科技的发展,我们有重点地选择了几家从事信息产品研发、营销的企业。包括:开发远程会议系统的软铸公司,搭建信息产业化平台的能士智能港,在手机3G业务领域走得最早的联通公司。

直播时,三家企业老总携带各自的高科技产品,通过现场演示,共同讲述了信息科技对城市生活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观众在现场可以通过大屏幕视频,与远在新加坡的专家聊聊城市应急系统的发展,也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手机远程控制城市另一端的生活电器,甚至还可以通过手机来测量脉搏,然后通过3G网络平台,连通北京的医疗中心,对身体情况进行检测……如此直观的演示,于我们的新闻类直播节目来说还是首次尝试。其间需要克服的困难是构思之前没有想到的。

各种演示产品是否能达到电视转播技术的参数要求?远程会议也好、手机远程控制也好,都是通过网络来实现的,而网络空间大小,决定了它的信号在通过时有多少会丢失。这样的信号能不能达到直播要求?如果直播时网络流量太大、意外中断怎么办?远程控制失灵了怎么办?画面与声音不同步,发生了错位又怎么办?

技术上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接踵而来。对技术部门来说,创新是令人兴奋的,创新也是负担沉重的。沉重的负担,不仅在于多路信号源的不确定性,而且,论坛现场高清信号如何转换成标清信号,也是之前没有经历过的。当所有具有决定意义的技术源都带有不确定性,连导播都无法全然掌控,对于直播能不能顺利进行,每个人都心生忧虑。

让所有演职人员忧虑的还有一个因素:时间。从正式立项到最后播出,直播的前期准备只有一个多月,全员投入不过半个月。为了尽可能地达到完美,不留遗憾,我们耗尽了心力。

直播中,专家解读是重中之重。而最后直播时,专家的表现之所以如此妥帖,全在于勤奋。为了让解读生动、切合主题,主持人与两位专家前后进行了两次详细的交流。北京专家是傍晚时分专程赶到宁波的。从晚上8点开始,专家、主持人、导演凑在一起,打磨文稿,梳理脉络,对于直播期间可能出现的意外都做了详细的预案。等到全部结束,时间早已过了午夜。

直播环节复杂,人员众多。大屏幕因为要做分屏处理,切换难度比之过去增加了不止三倍。电脑PPT切换由软铸公司成员操作,3G手机的远程控制由智能港职工操作,电子传感技术游戏也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操作,为了保证网络畅通,网络部派了专人负责……无论排练中出现了多少问题,也许直播前一分钟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是,《大开眼界》直播还是顺利进行到了最后。这场不同寻常的直播不仅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技术创新,林林总总的尝试也收到了成效。

回想一个多月来每时每刻都处在走钢丝的状态中,不免心有余悸。面对直播,心怀敬畏。这便是《大开眼界》直播留给笔者个人的启示。

猜你喜欢
远程专家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专家介绍
致谢审稿专家
·专家介绍·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远程诈骗
关于小型水电站远程集控运行管理模式的探讨
eSIM及其远程配置技术与应用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