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海宁杯”王国维戏曲论文奖
(中国艺术研究院、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联、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11月28日在浙江海宁颁奖)
一等奖(3篇,以得票数排序)
1.杨宝春 割尘情于绮语,发妙想于灵心
——意趣神色的意义解析
2.李晓彬 《绯衣梦》:文学经典与舞台经典的错位
3.李佳莲(台湾) 李玉《北词广正谱》中“南戏北词正谬”探究
二等奖(5篇,以得票数排序)
1.王 强 诡秘的“红氍毹”——论戏曲舞台时空从“镜框”到“镜头”到“在场” 的拓展
2.沈 勇 导演视角中的戏曲“务头”作用与价值
3.杨惠玲 被忽视的尊体思想——论姚华的《曲海一勺》
4.王 馗 山西上党赛社演出中的行业变迁与演剧形态
5.李贺军 论王国维剧学本位的戏剧观念
三等奖(12篇,以姓氏笔画排序)
1.王安潮 基于“活态”理念下的安徽泗州戏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2.王 萍 元杂剧“末”行脚色经典性建构刍议
3.李元皓(台湾) 试论京剧从脚色行当到流派的发展脉络:—— 以生行、旦行为例(1850~1920)
4.刘志群 对保护和发展世界“非遗”代表作“藏戏”的思考
5.江 棘 作为“村社文化场”的民间与新剧艺的开拓——以民众教育戏剧运动的历史反思为中心
6.吴 民 从《陶庵梦忆》看明末戏曲生态与审美取向
7.赵国栋 元杂剧脚色体制辨证
8.赵绪昕 京剧早期出国演出史探—“跑崴子”现象及其它
9.倪鑫龙 钱伟林 越剧回归与融入现代社会的探索——浅析海宁市越剧团上演现代戏《西天的云彩》剧目
10.游富凯 (台湾) 晚清宫廷剧团“普天同庆班”演出活动研究
11.焦海民 秦腔梆子响高低——梆子腔演变路径分析初探
12.韩 健 新世纪戏曲现代戏的农村视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