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2009年上映的《Three idiots》,中文译名为《三个傻瓜》、《三个白痴》或《三傻大闹宝莱坞》,从片名上看并不能给人带来多大的吸引力,但它一经网络上传即引起国内观众的强烈反响,各大网站上的评分均很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电影。整部片子长达2小时40分钟,影片以第二主人公的角度回忆了三个兄弟大学期间的生活,由记忆回归现实,两个好朋友踏上寻找失散多年的好兄弟的旅途,而这段旅程揭开了他们以往的疑惑。
《三个傻瓜》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和世界影坛上获得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在喜剧外衣下所包裹着的批判精神。在电影中,导演拉库马•希拉尼对印度的社会阶层、教育制度、年青人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等方面进行了密度很高的抨击。难能可贵的是,这种抨击毫无枯燥刻板的说教,也没有令人厌烦的虚假同情,而是用剧中人物的状态加上恬淡的视角来表现的。而影片在叙事上所追求的煽情,和在人物刻画方面所追求的感染力,让故事的主题自然显现。
《三个傻瓜》可以代表印度宝莱坞电影的最高制作水准。影片的置景、美术、化妆,以及摄影和剪接等诸多技术环节均十分成熟,显示了不亚于好莱坞的水准。
电影的开场是一群游动的精子,通过生物现象,很巧妙的为我们展现了人类社会的竞争。要做第一名,电影里的“病毒”(工程学院院长的外号)就是这样要求学生们的。对于会背书会学习的“消音器”,他就偏爱有加,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他在学生会上肆意的对他们进行冷嘲热讽。这是介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亚社会:大学。进入社会后,不但竞争,还要攀比。十年之前,兰彻他们害“消音器”在表彰大会上发言出丑,“消音器”发誓要让他们不再小看自己,于是订下了十年后的聚会。果然,电影倒叙的演绎方式,十年之后的他华丽地出场了,他纠集到了故事的两位主人公,首先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他有很新潮的手机,开着跑车,西装革履地见老同学,可因为身材矮小、体型虚胖的缘故,华丽的西装反而衬得他像个小丑一样。至少,这些物件让他神气十足,一幅小人得志的样子。一比高下?谁在乎?兰彻早就忘了,他们也忘了,只有“消音器”还记得这件事,然而兰彻究竟在何方?于是他们踏上了寻找兰彻的路。
一个学生一心制造直升机,校长因为他荒废正规课时而勒令其退学,打电话通知了他的父亲。这是一所工程电气学院,校长只注重应试分数,无视学生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的才华。再加上被开除意味着前途的丧失,再面临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年纪轻轻的学生走投无路之下选择了轻生。如果说社会残酷,教育是不是更加人为的残忍。
他丢下的直升机被兰彻接手造出来,不但试飞成功,还被装上了摄像头,在学校上下飞行。就在直升机飞上他的窗口,兰彻他们通过摄像头看到了一幕不敢相信的景象:他上吊了。寝室的墙壁上写着两个字:I Quit。我退学了。大家一起参加他的葬礼。兰彻站在校长的旁边,问“病毒”:好消息,校长,他们认为这只是自杀。“病毒”把他拉到办公室一顿训斥:“一个学生无法承受压力,你凭什么怪罪到我头上?”学校排名从第28名上升到第1名,这就是教育的成功,也就是他的成功。他还提出:“难道你讲课比我好?”带着羞辱性质的,又将兰彻拉到了教室,要他去给大家讲一节课。兰彻自造了两个单词要大家去书上找,所有人包括“病毒”都机械地把书翻来翻去。
兰彻说:“你们都陷入了疯狂的比赛中。得第一有什么意义,你的知识会增长吗?不会,增长的只有压力。马戏团的狮子,你们会说这是‘训练得好’(training),而不是‘教育得好’(education)。”“病毒”在这方面无力驳斥,只能强调这里不是哲学课。
“病毒”不但对学生心存偏见,还经常对学生的一些过错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影片的后半部分通过他和女儿碧雅的对话我们可以得知,原来他的儿子正是被自己逼死的。可他还大言不惭地对学生说:“我自己的儿子死了,第二天我照样上课。”亲手断送年轻人的前途和希望,而且从来不会意识到自己的暴力和毁灭,刚愎自用。在大学这个独特社会圈,可以说是一个毫无师德的暴君。在我们中国的学校中又有多少个“病毒”?!不知残暴的“病毒”在他有生之年的教学生涯中,曾经在精神上扼杀了多少天才。
因为法函和莱具是兰彻的好朋友,三个人在“病毒”女儿的婚礼上做了很冒失的事,“病毒”写信给他们俩的家长,告诉他们的儿子不要再和兰彻来往,并以挂科相威胁。好笑的是“病毒”两封信是左右手同时写的,这个喜剧因子并没有让《三个傻瓜》变成矛盾的黑色幽默,而是更加淋漓尽致地反映出“病毒”丑恶的一面,使他更加的丑角化。
这本来是兰彻和“病毒”的矛盾。但这条矛盾的线索牵动着剧情的发展,不断的变化、延伸,伤及无辜。最后莱具也是因为被逼退学才从校长办公室窗口跳下去的。后来在兰彻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莱具恢复了健康,要回到学习生活中,要面对考试,“病毒”一心要惩罚莱具这样的差生,于是挖空心思编写了一套高难度的考卷,试图让莱具挂科,无法毕业。身为堂堂校长,非但不关心培养学生的才能,反而因为个人的偏见,刻意去迫害自己的学生。影片于此的描写都是间接的,最明显的却是莱具喝醉了跑到校长家门口撒尿,着重刻画了受压迫的一方反抗的呼声,做法不俗套,还很为广大学生解恨。
好在莱具有了觉悟,得知兰彻和法函在碧雅的帮助下冒险偷走了“病毒”的试题,他并不为此感到欣喜,相反,他将试题答案揉成一团,潇洒地丢掉。莱具的表现仿佛是自杀之后的重生。至少,他获得了自信,求职面试的时候才获得了成功。
可“病毒”不肯原谅两个偷试卷的学生,躲在门外偷听了他们的对话,叫了警察,闯进门来用雨伞狠狠抽打兰彻,而站在一边的警察都没有先发出惩罚行为。“病毒”的大女儿就在这个时候临产,是兰彻他“不计前嫌”,也是在碧雅专业的帮助下,动用智慧和所学的知识救助了“病毒”的大女儿和她的小生命。这个情节不容小看,我们要学知识,但理论要联系实际,知识能够救人,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欣慰吗?好在当校长看到在兰彻他们的帮助下出生的小外孙时,终于感动得说出:“踢得好,长大踢足球好不好?哈哈,你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吧”,改变了自己以往错误的态度。
不论是品德上,还是认识上,从实际的行为和效果来看,兰彻这么一个学生,才是真正令人肃然起敬的老师。教育是以培养人才为根本的,并不是考试求第一就是教育的成功。因为兰彻他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学习方式和对成功的定义,从人生哲学的认识高度,还要看重他对生活的热情,对理想的追求。兰彻考过第一,不是靠死记硬背;他挑战过院长,却不是叛逆青年;他让碧雅的未婚夫丢人现眼,但是为了碧雅好。兰彻靠自己的思想创造生活,并开导身边朋友,让他们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莱具瘫痪在床的时候,他一心一意守候着直到莱具康复,就连莱具的父亲也是在关键时刻有了他的帮助才及时脱险的;法函准备给一家摄影社投简历,迫于父母的意见,不敢行动,是他悄悄替法函发了信,带来了好消息。
令人喜爱的兰彻,是一个聪明好动的学生,一个无私奉献的朋友,一个挑战权威的斗士,一个敢于追求自己人生理想的天才。他的想法和所作所为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影片也借助兰彻,抨击了现行的教育制度:批量化、标准件生产学生;方阵式教育,过于整齐划一、缺乏弹性;求全责备、求同去异,截长补短;自恃权威,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师爱淡漠,学校缺乏服务意识;过分强调成功学,以财富多少为唯一衡量标准……
在这部电影中,“病毒”就是权威或者权利的代表,尽管他屡次与兰乔过招都输的颜面尽失。如果兰彻只是不愿意服从现有的教育制度,只是用盲目的反抗来诠释,没有明确的观点也没有能力证明自己,他无法泰然站在讲台上给“病毒”上一堂如何教学生的课,无法说服法函和莱具要坚持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无法让“病毒”将那支象征认可兰彻才华的太空笔传给他。
十年之后我们再聚,看看谁混得好谁混得差。——一句很老套的话,但是很检验人心。天才的命运并非如电影中那样光明,但是从心态上是更胜一筹。刻板的教育体制最终向天才屈从了,这是电影里才有的,也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积极的景象。歌舞剧的穿插就像女主人公的身份,调和两个不同价值体系,带来美好和希望。
而对绝大部分观众而言,真正代表他们的角色,是法函与莱具,他们也代表了高校里的多数中等生,他们是迫于生存压力而不得不加入竞争的人,他们是因为资质平平而不得不遵守规则的人,他们是不成功就会连累一家人的人。对他们而言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像“消音器”那样不顾一切往上爬,要么被竞争所淘汰。这个对观众最惨烈也最现实的创痛,在影片中被巧妙地隐藏在兰彻光芒万丈的成功故事下。因为兰彻的超凡魅力以及所谓友谊,两个普通人也跟着沾了光,于是当观众对法函与莱具移情时,也成功分享了兰彻的荣耀,分享了其对“消音器”的居高临下的羞辱(单凭法函与莱具个人所取得的那一点“成功”,是不足以完成这一羞辱的),片名Three Idiots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效地混淆了视听。
作为一部印度电影,Three Idiots展现了许多现实问题:升学压力、教育弊病、贫富分化、就业问题、商品化与拜金,等等,然而就如同大部分的好莱坞电影一样,对这些问题的展现,最终是为了提供某种有效的想象性解决方案。在现实世界这座巨大金字塔中,我们有亿分之一的机会成为兰彻;有万分之一的机会,像假兰彻那样生在一个世代富贵的家庭;有百分之一的机会,像“消音器”那样小人得志;有十分之一的机会,像法函与莱具那样通过努力奋斗外加运气好最终成功脱贫;除此以外,剩下的十分之九是那些永远与成功无缘的赤贫者,是所谓沉默的大多数。这部电影归根结底是拍给法函和莱具们看的,他们需要一个又苦涩又美丽,又真实又虚假的故事,才能慰藉自己那颗看不到希望的疲惫心灵。
片子总是一场欢笑一场哭,笑声与歌声混杂仍未结束,悲伤紧张感人肺腑的镜头又接踵而来,情感基调并不统一,却带来不寻常的震撼。
在浮躁的、急功近利的、阶级地位依旧占主导的社会,人们只是希望迅速攀登往高处爬,想成为有钱人,处处与其他人竞争:骑自行车也唯恐落后他人的校长(Virus);因成绩排名第二而懊恼嫉恨他人,考试前往其他人宿舍门缝塞色情杂志以干扰其复习的蠢驴(chatur);不断向外炫耀名牌衣物价格的Pia的未婚夫…… 教育仿佛失去了它的本质,缺乏直指人心的东西,这不得不说是教育的悲哀。而不失本性追寻自我,依旧执着探索最初梦想的人却越来越少……
就像兰彻所说,“病毒”开的是一间工厂,而不是大学,大量生产蠢驴,先是工程学,然后MBA,接着在美国当银行家,因为这能搜罗到更多的钱财,生活对他而言就是一张利润报表,他在你身上看到了利润,于是和你在一起…… 片中很多段落都以滑稽的讽刺来证明这样的蠢驴存在并越来越多。
当然更多可贵的内容在于温情,友情,爱情,亲情。情是万事之根源。
“考试有很多,老爸却只有一个,只要你在,我们就在。”这样的话,怎能不为之感动。
“他就要娶你的姐姐了,而且不要嫁妆,他只是爱她。”这样的话,放在爱情婚姻越来越算计的今天,让人动容。
“在他眼里,世界只是一个标价签,他跟你结婚,是因为你有利用价值,而不是因为爱。”这样的话,即使是夺人所爱,也不能不为之感动。兰彻以心思敏捷及善良的内心终于打动碧雅。
两位好友在寻找兰彻的过程中得知其是孤儿真实身份,重新认识兰彻。帮助碧雅逃婚,共同寻找兰彻。
兰彻与校长打赌并帮助两位好友重回自信摆脱恐惧——友情的凸显;
兰彻半夜醉酒与好友偷偷闯入碧雅家里告白 —— 爱情注定的落地生根;
替被暴雨困住的碧雅姐姐接生——新生儿的诞生以及与校长恩怨的化解;
莱具被校长以开除为由相威胁,不求自保跳楼自杀——无以名状的感动;
莱具抢救途中以及住院两位兄弟无微不至的照顾——友情力量的伟大;
……无数细节不胜枚举。
兰彻和“病毒”打赌,如果他的两位朋友找到工作,“病毒”就剃掉象征他尊严的一撇胡子。结果他们赢了,法函在兰彻的鼓励下与自己“希特勒”式的父亲终于得到了沟通,最终成为了一名出色的野外摄影师,而莱具则坐着轮椅参加面试,并直率说出自己自杀的经历,最终以自己得来不易的生活态度和真诚获得了面试官的认可。这验证了一句名言:“有时候我们只需要一点勇气就可以直面生活。”
这部影片哲理和思考性无处不在,片中还有两句经典的台词:
追随长处,成功会追求你。
当你垂首泥泞的时候,不妨把手放在自己的胸口上说一句: All is well
如果你也曾和我一样抱怨过中国教育制度,
如果你在选择人生选择理想时也有过迷茫,
如果你没经历过你真正想做的事,
如果你依然恐惧未来,
这部电影会带你找到你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