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在肩 全力确保军工核设施安全——国防科工局核安全中心开展军工核设施安全检查纪实

2011-11-15 03:27
国防科技工业 2011年5期
关键词:核设施核事故科工

□ 本刊记者 蒋 艳

国防科工局副局长王毅韧(中)带队深入一线检查军工核设施安全

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强自然灾害叠加产生更加严重的破坏效应,造成了让全世界大为震惊的核电事故。作为日本一衣带水的邻国,核危机也给中国社会和环境带来了深刻影响,我国的核安全也成为新的关注焦点。3月16日,中国政府迅速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重要部署,对全国所有的核设施开展全面安全大检查,彻底排查核安全隐患。

随着国家权威信息的及时发布,公众逐步对我国现有及在建核电站的分布、运行、建设情况,以及核电站原理、环境安全等科普知识等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技术和新的安全标准表明:我国的核电站是安全可控的。

然而,除核电站等民用核设施之外,我国还有一部分军工核设施,它们的安全状况如何,谁来监管?危机面前,我国的军工核应急体系能否经受住考验?

核应急协调机制迅速启动

作为国家军工核设施的监管部门,国防科工局责无旁贷。

情况紧急,国务院常务会一结束,国防科工局局长兼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副主任委员陈求发就立即召开局党组会议,传达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迅速果断做出部署。

此刻,核应急协调机制正式全面启动。

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兼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办公室主任王毅韧立即召集核应急办、监管办等相关部门进行紧急部署,数次亲临国家核事故应急响应中心现场,排兵布阵,指挥应对,并亲自带队深入到军工核设施一线开展安全大检查。

一场军工核设施安全保卫战就此拉开序幕。

国防科工局军工核设施监督管理办公室(简称监管办)负责我国军工核设施的监管工作,国防科工局军用核设施核安全技术审评监督中心(简称核安全中心)承担具体核安全审评和监督职能。在这次军核安全大检查中,核安全中心在局领导的身先士卒和率先垂范下,在监管办的直接领导指挥下,以“革命加拼命”的军工精神,在这场“大战役”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一线核安全大检查全面铺开

时间就是命令。

经过短短两天的准备,核安全中心的相关人员全体出动,连夜整理待查核设施的审评报告,撰写出检查大纲以供检查团参考。

3月20日,国防科工局副局长王毅韧与系统工程司司长王敏正亲自带队奔赴一线,第一轮安全大检查开始了。

检查队伍兵分两路,王毅韧带队走西南地区,王敏正带队走西北地区。经过五天的马不停蹄,两支队伍率先把重点涉核单位的重要核设施进行了一次排查,重点针对核设施的应急能力。检查结束后,王毅韧在应急办和监管办联席工作会议上做出进一步指示:要逐一评估各单位核设施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第二轮安全大检查筹备工作开始启动。

“第一轮是重点突出,第二轮是全面铺开。”核安全中心主任曲志敏介绍说。

为了让检查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二轮检查要针对每一个核设施撰写检查方案。为了撰写好检查方案,每个工作人员都要查阅相关历史审评档案和最新的行业、专业、安全标准。“我们每个人的笔记本电脑里都有一个标准库,有两千多个现行国标、行标,用到什么马上就查。”核安全中心副主任南滨如是说。

与其他行业的核设施不同,军工核设施涉及的行业种类比较多,例如铀矿冶炼、铀浓缩、铀转化、燃料生产、部件制造、反应堆运行等,而光是反应堆的种类就有好多种。此外,涉及的专业领域也非常广泛,例如地质、水文、自然灾害等。每个单位的设施不同,而每个设施所处的阶段也不同,不难想象,其工作量可想而知。

“一个单位做一次检查,出来的方案可能有一本书那么厚。”核安全中心副主任邓戈用手向我们比划,“每一个方案都要把具体的检查项目列出来,到了现场一项一项地核实。”

3月29日,第二轮现场检查正式开始。

在系统工程司副司长刘永德、李俊杰,和监管办副主任、核安全中心主任曲志敏三位领导的带领下,三支队伍与多位核行业领域的专家分别前往西南、华南、华中、西北、华北等地区的涉核单位,对一批重点核设施和尾矿(渣)库进行了拉网式、无死角的全面检查。

检查重点包括国家核安全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核设施建造、运行过程的辐射防护、实物防护、核应急体系、应急能力等,特别是抵御地震、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并评估自然灾害对核设施的潜在影响。

通过两轮全面细致地检查和安全评估,国防科工局全面排查了各类军工核设施的安全隐患,确保了军工核设施的安全可控。

目前,现场检查部分已基本结束,核安全中心正在进行多方汇总,结合核设施已有历史审评材料、各运营单位提交的自评估报告、两轮现场检查意见,撰写最终的安全评估报告,报告将对我国的军工核设施整体现状、安全状况和存在的隐患进行总结分析。最终,报告将由国防科工局提交给国务院,使国家对军工核设施最新的安全状况有全面的掌握,为我国今后的军工核设施管理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让百姓放心是我们的职责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两轮检查历时40多天,司局领导亲自带队,检查行程横跨了大半个中国,排查了几乎所有重要的军工核设施。

40多天里,王敏正司长亲自在一线指挥,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把控“战场”全局。刘永德副司长和李俊杰副司长指挥队伍全力应对,并率队连续十几天深入一线检查。国家核应急办许平副主任分工负责组织分析研判、每日部门会商和权威信息发布以及各种协调工作,每天工作20小时以上,始终坚守在指挥前沿。

核安全中心曲志敏主任接连带队检查了4家重点核设施单位,南滨副主任带领审评处的全体同事加班加点对重点核设施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评估,邓戈副主任将近1个月的时间都在一线出差。审评处和监督处的全体工作人员一直都处于作战状态,白天检查,晚上熬夜写报告,这对他们来说都成了常态。

军工核设施大部分都分布在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工作人员给记者介绍了他们一天的行程:早晨先坐飞机从一个城市飞到另一个城市,然后再驱车走上几个钟头的山路才能到达目的地。中午到达核设施现场后立即开展安全检查,现场就出结果。等几个钟头从基地赶回宾馆时已经是傍晚了,晚上还要连夜编写当天的分析报告以及下一次的检查大纲等,第二天一早马上向被检查单位通知结果并商讨整改意见。长时间的连轴转,许多同志已经连续一个多月都没有休息了。

“这一个月的工作量,相当于我们以前干三个月。”监督一处副处长彭海成介绍说。

“再有困难也要放下。”监督二处的张亮一直腿疼,检查了很多次也没查明原因,但是从去年到现在,各项安全检查工作他一场没落下,瘸着腿照样跑现场。监督三处副处长王黎明家在北京,工作却需要他常驻四川,近一个多月以来一直在外出差,没有时间照顾怀孕的妻子。审评处的王林博一直出差在外,接到妻子临盆的消息时才立即从外地往回赶,迎来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获得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五四青年奖章的审评一处的赵昱龙,检查期间一直在出差,中途得知父亲查出患有肝病,从太原转院到北京后被医院告知要与家属谈话,他实在走不开只能在电话里谈父亲的病情,因为工作实在脱不开身,此时忠孝难以两全。

采访时,监督处的办公室显得有些空荡,刚刚出差归来的三位同志介绍说,其他人全都还在一线检查。

刚下飞机还没来得及吃午饭就赶到办公室的中心副主任邓戈说:“虽然挺累,但也值得,让百姓放心、让国家领导放心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坚守在日常监督岗位上

按照国际惯例,涉核项目都会有一个独立的监管体系,从项目的厂址的选择,到建造、运行、退役各个阶段,都要实行严格的审评和监督。国防科工局监管办对所有的军工核设施进行监督管理,核安全中心承担具体的审评和监督工作。

军工核设施安全监管是一个常态性的工作,每年都有例行检查和专项检查计划,“一个核设施从建造到运营到退役,每一步都要经历审评和监督过程。也就是说核设施项目从生到死都是处于监管状态下的。”审评处的主任工程师秦乐刚说。

这支队伍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越是危险的时候就越要往前冲,只有到了一线才能了解核设施的安全状况。”秦乐刚在5.12地震发生后前往四川的某核设施现场驻扎了一个多月,经历了一段余震不断、睡地铺、与蛇虫鼠蚁为伴的难忘的日子。核安全中心几乎所有从事业务的同志都曾经在重灾区核设施现场驻扎过,时间最短的也有半个月,在吃喝睡等生活条件都很有困难的情况,他们坚持工作,坚守一线,确保了核设施在震后的安全。他们都说:“从事这个职业,就得承担这个风险”。

中心设有两处核安全监督站,现场监督员常年坚守在核设施监管的最前线。福岛核危机爆发后,监督员更是抱着高度的责任心,全天候坚守在现场,指导督促运营单位加强对老旧设施的安全监管,做好应对工作;对于新建核设施,监督员严格要求运营单位按规范管理操作,严把核设施建造质量关。他们在岗位上默默坚守,及时向中心和司局汇报监管情况,使监管部门对军工核设施的安全心中有数。

在这场核事故应急“大兵团”的协同作战中,在日常岗位上的默默坚守中,国防科工局军工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战线上的党员同志们率先垂范,用行动践行创先争优庄严承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国防科工局及各军工战线的工作人员一起,全力确保了我国军工核设施的安全可控,向国家和人民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核安全无小事,核事故无国界。日本核事故对我国的核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希望能够从日本核泄漏事件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确保核工业又好又快安全发展。”国防科工局副局长王毅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今后我国的核能发展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风险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必须常挂心中;在今后的核设施设计上会重新评价其安全性,将会考虑严重事故和超设计基准事故,特别是极端自然灾害与次生灾害叠加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对在役、在建核设施的安全系统进行重新评价和加强;将进一步提高我国核事故的应急响应能力。”

核地质勘察

猜你喜欢
核设施核事故科工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〇一所
遥感作物制图辅助核事故农业风险决策
福岛核事故后滨海核电厂安全专设系统发展的分析和研究
印巴“新年礼物”:分享核设施清单
核设施退役产业全球经验探析
低空飞行物防护系统(天盾系统)——我国首个固定基站式核设施低空防护验证示范系统通过验收
核设施退役去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扬帆破浪 砥砺前行
——庆祝国防科工局核技术支持中心成立十周年
热烈庆祝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成立57周年
迟缓的善后 ——帕特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