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建军
探讨创新的三种精神境界
文/赵建军
20世纪是科学技术大放异彩的百年,它不仅让我们获得了对客观物质世界更广袤、更深邃的认识,还为我们打造了一个更加富足、更加文明的人类生存世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进一步增强。如今,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成为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们乐此不疲谈论的话题,甚至成为百姓的谈资。书店有关创新的书籍琳琅满目,每年关于创新的论坛此起彼伏,有关创新的概念五花八门。但当我们静静思考“什么是创新”这样一个简单而又传统的问题时,却发现找不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来回答这个问题。在此情形之下,如何正确地认识创新、如何科学地把握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和人类全面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创新,按照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20世纪初最早从经济学角度给出的定义,是指通过采用一种新技术,生产一种新产品,再通过开辟一个新市场,建立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来实现产品的商业价值。从社会学意义来看,这里的创新其实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是不断破坏旧的架构,建立新的组织的过程。自此理论提出以来,对于什么是创新的研究和争议始终没有停止过。上世纪50年代,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把创新引进管理领域,他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包括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两个层面。而现在“创新”两个字已经扩展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如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经营创新、教育创新等。
尽管创新一词使用的频率很高,但人们对创新的认识和理解却五花八门,随着时代的前行,创新的内涵和领域也不断被突破。那么,我们是否就不能对创新进行界定了呢?
创新与科技、知识、创造、创意、产品工艺研发、发明或发现密切相关,以至于在很多场合人们把它们等同起来,这给创新的实施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这里我从否定的方面追问:创新不是什么?即创新与上述概念的区别,或许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把握创新的内涵。
首先,创新不是科学技术、知识。科学作为一种探索未知的客观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获得的是认识客观世界存在及规律的知识与方法,如开普勒天文观测获得的行星运行三定律,达尔文生物考察揭示出的生物进化论等。技术是为实现人的一定目的而形成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知识、技能、设施与方法,如地质勘探技术、火箭发射技术等。尽管科技成果有可能转化为生产力,但科技本身只是以知识或专利的形态存在,并不是创新本身。
其次,创新不是创造、创意。创意其实就是新的设想、新的点子,这是创造性活动所追求的主要目标。把创新等同于创造、创意是片面的认识,创造是新创意或新关系的发现。创造性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实现可以导向创新,但不是创新本身。
再次,创新不是发明或发现。可以说目前我们所涉及的创新概念主要是围绕技术创新展开的,很多情况下,发明或发现、取得专利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创新最重要的内涵,但发明或发现与创新还是有着本质的差异。德国学者冯•布朗指出,发明指的是一种概念,一份图样,一种新的或改进了的装置。发明可以申请专利,但未必能带来适应市场的产品和服务。
无论如何理解,创新都强调必须完善新知识的发展和利用,而不是局限于纯粹的发明。不论发明多么新颖,要实现商业成功,还必须关注项目管理、市场开发、财务管理以及组织的行为模式等诸多方面。发明不等于创新,但创新是发明的第一次商品化。在发明未能转化为创新之前,发明只是一个新观念、新设想。发明不一定导致创新,但创新前身大多是发明。创新其实就是发明和洞察力的结合,是把一个创意转变成商业价值的过程。《第五项修炼》作者彼得•圣吉认为,当一个新的构想在实验室被证实是可行的时候,这仅仅是发明,只有当它被用于生产,创造出全新的产业,或使原有的产业发生重大改变时,才能称之为创新。这个过程是多元的、复杂的历程,包含着创新来源、创新内容、创新领域、创新程度、创新参与者的复杂多样性。
最后,创新不是产品工艺研发。产品工艺研发是创新的前期阶段,是创新的投入,是创新成功的物质和科学基础,也可以说是创新的实体化机构。研发活动有助于创新,但有研发并不一定意味着有创新。
创新是动态和变化的,要给创新概念下一个权威的定义显得不现实。20世纪90年代,创新的主要议题还只是技术、质量控制和降低成本,但今天,创新的涵义已经不止如此,企业以效率为中心而组织,以创新和成长为中心而再造,以及把设计当做创新和差异化之源等,都可以看作是创新的表现。也许我们根本就没有必要严格地界定创新,那样反而限制了思维创新。企业也不要把创新看得高不可攀。其实,创新并非什么高深莫测的神话,而是人类最普遍的行为。创新无处不在,无人不能。
赵建军教授
对于工业社会来说,制造是其核心范畴,对于知识经济社会来说,创新则是其核心范畴。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要研究创新的发展。创新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双重作用,人类在创造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自身。从创新的本质来看,创新是人类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最高本质;从创新的社会作用来看,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从创新的价值目标来看,创新促进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从远古人类钻木取火到瓦特发明蒸汽机,从爱迪生探索灯泡到博纳斯•李发明因特网,人类的发明创新活动从未停止过,创新以各种形态存在于人类的历史上,它可以是原理的突破,可以是工具的更新,可以是范式的形成。探索创新的存在形态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我们把握创新的规律、总结创新的方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创新作为人的独创性活动,其实是人类精神境界的提升,是人类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过程。
1.创新是人的物质手段和理论形态的创造性体现
创新作为一种社会性的行为,既有实物形态也有理论形态。实物形态凝结于新的生产工具的发明、新的劳动对象的产生等;创新的理论形态是指创新作为一种方法研究,散见于各类文献和理论中。无论是实物形态还是理论形态,都是人的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从原始社会的钻木取火到现代社会的航天飞船,从中国古代的天工开物到现代创新方法的TRIZ理论,关于创新的物质手段和理论提炼始终在不断进行。原先人们只是过多地关注创新的实物形态和具体作用,将重心放在科学的突破和技术的运用上,对于创新方法的理论提炼没有进行挖掘。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经说过,科学中难能可贵的创造性才华,由于方法拙劣可能被削弱,甚至被扼杀;良好的方法则会增长、促进这种才华。创新方法是建立在认识规律基础上的有关创新的心理、思维方法、技巧和手段的总和,是实现创新的中介和桥梁。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不断涌现的创新成果和模式,创新方法的探索也逐步展开,其中在创新方法史上最负盛名的TRIZ理论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它建立起了一整套体系完善、高效实用的解决发明问题的理论方法体系,开启了对于创新的理论探索。由此可见,创新作为一种不断进步和吸取最新成果的理论体系的形态,存在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赵建军(左)受聘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兼职教授
2.创新是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
马克思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和继承,发现实践是人类把自在之物转为自我之物的一个过程,是一个通过主观世界的指导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是人类真正成为主人翁,构建起对立统一的主客体的两级,人类在改造客体时获得了客体的意义;同时又是一个自我确证的过程,主客体不是凭空被创造出来或者预先设定的,而是在创新型的劳动中产生的。因此,创新实践活动是主客体得以存在的基础。
人的主体性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自主性指的是人类不仅能够支配和改造外部世界,而且还能够控制自身。能动性指的是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听之任之,而是有意识、有目的地积极改造客观世界。创造性是指主体改变客体的原有状态用来满足自身的需要。这三者反映了人的主体性的不同方面,同时也是一个相互统一的整体。创新是一个认识自主性的主体,产生创新的想法和热情,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用来满足自身需求的一个将人的主体的三个方面统一起来的过程。
创新活动不仅构建了主体和客体这一对象性关系的两极,而且形成了主体和客体双向运动的内在机制。由于主体的创新活动从而使自在之物转化为我之物,使创新活动在给人类带来精神和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在完善着人,丰富着人,使主体日臻完善、主体性不断提高。所以说,创新是人的主体力量的源泉,是人获得主体性的依据,并反映出人的主体性发挥程度。创新的不断发展,使人类主体性越来越丰富。
3.创新是人的最高本质的体现
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社会性的产物,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有机结合的共同体。人类具有意识,总是力图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提供新的知识、能力、方法、工具和产品。卡西尔认为,人就是人的文化,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人的无限性的创造性活动。一旦停止创新活动,人类就会丧失劳动的技能,慢慢退化为一般动物。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通过社会实践创造全面的社会关系来全面地创造自己的本质的,作为创新活动的主体,人在创新活动中,不是在某一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在生产出他的全面性,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人的创新活动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外化、一种对象化的活动,创新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就是人自身的本质力量的发展。
创新活动是一种探索性、开拓性、高风险、收益大的活动,需要主体全身心地、忘我地投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体的各种能力和潜能。创新活动唯一的目的就是探索未知世界和获取创新成果,这使得主体全身心地沉浸在非凡的探索过程中,没有私心杂念和狭隘功利的干扰和驱动,也忘掉了现实生活中的是是非非和各种利益矛盾的冲突。也正是在这种深层次的沉浸中,创新主体才能最充分地发挥出各种能量,也才能最大限度地表现出其全面的本质。
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走到今天,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新陈代谢的过程,社会发展无论是改良还是革命,从本质上讲,其主要不是通过量的变化和积累产生的,而是通过不断创新产生出来的质变促成的,创新才是社会和民族不断进步的不竭动力。
1.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基础
创新的政治形态就是创新通过经济领域对整个社会领域产生影响,从而对社会的政治、文化等产生塑性作用。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科技革命,而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可以看作是创新的集成性爆发。从三次科技革命的结果可以看出,创新以社会变革力量的形态出现,存在于人类社会制度的变迁之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一个民族而言,能够永远保持活力,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创新的精髓,适应世界的发展和变化。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新世界,创新不仅使生产力在量上有了飞速的增长,更是推动了其他生产力要素的改进和革新,使生产力在质上有了飞跃,引领着整个社会经济的生产方向,从而带动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革。
2.创新是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生产和需求是当今社会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内容。如何满足和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解决社会进步动力问题的关键。只有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全民都投入到创新的浪潮中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通过开拓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把和谐社会建立在丰厚的物质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突破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才能把社会真正地建立在民主法治的轨道上;通过文化创新,在全社会弘扬鼓励创新、团结友爱的精神,才能够将理想变成现实。
创新不仅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动力,也是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特征。和谐社会不能没有热情、没有突破、没有创新精神,如果片面强调社会的稳定,以稳定来掩盖创新,这是低水平的稳定,也是最危险的稳定。只有全社会形成创新浪潮,才能激发人民的创新激情,使社会财富的创造源头源源不尽,这样的社会才能长久地保持稳定。
创新是一个社会人才得以解放发展的关键,只有创造活力才能推动社会的车轮前进,只有一个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尊重创造的社会,才是符合历史潮流的社会。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协四大上曾讲过,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三者之间一脉相承,且后者是对前者的拓展和深化。因而,科技创新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对我们提高生产力,满足社会需求都非常重要。
赵建军2011年2月考察三峡大坝
赵建军(右一)2011年4月考察衡水酒厂
3.创新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利用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社会财富,技术因此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杠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构建需要技术创新作为基础,通过创新,引进以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淘汰落后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节约原材料和能源,鼓励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弥补物质资源的缺乏,彻底打破束缚人类发展的对稀缺资源依赖的瓶颈。通过创新,不仅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节约了自然资源,改善了自然环境,促进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发展效益的提高。
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乃至人类文明进化的重要底蕴和基础。一方面,只有通过人们的创新才能提高生产力水平,才能创造出更多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回报率的商品,以适应人们的需要,从而提高效率、降低能耗,以此来降低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减少对自然界的破坏,延缓资源的耗竭;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人们利用自身的智慧开拓新资源,以避免对某些资源的无限制开采,也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生态和谐发展。
赵建军2009年9月出席伊春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并作大会发言
1.创新是人性的张扬
列宁说:“世界不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人性是指人的本质力量和人的需要的集合,是历史发展和人的认识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发展的理论上,对人和人性进行了论述。人的“自由自觉活动”是人的本质,人是追求自由自觉创造性的存在物,而这种自由自觉活动又具有全面性、普遍性和统一性,人性就是追求这种自由自在的统一。这种本性从方法论上来说就是创新。创新是实践主体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实现特定目的,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创造性思维指导下得出的新的符合社会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新成果。正是因为创新方法是人的本性的张扬,所以人类追求自由而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才永远不会停止。创新作为人性的张扬,存在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当中,每一个人都是创新的基本主体,创新作为人性的一部分形态,有着持续不断的动力。
2.创新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
人的生存和发展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摆脱了动物那种单纯的生物适应,那种消极地适应自然界来维持自己生存的本能活动,而是上升到通过创造性的活动来让自然界为自己服务,支配和利用自然界。人类每一次的技术创新都是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新的创造,人类在创新实践中实现着自己的目的,获得了实在的自由,并反过来进一步地推进了人和自然关系的丰富和发展。创新提高了人认识和利用自然的手段和方法,利用这种方法进一步探知自然界未知的领域,通过新的手段来创造和检验自身活动,从而获得了对自然界更深和更广泛的认识,更好地使客观世界为自己服务。创新的发展其实反映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是人类实践活动深化的表现,人类通过源源不断的创新,改善同自然界的关系,达到同自然和谐统一。
此外,人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人只有在相互交往中才能生存,而创新活动的不断涌现,为人类创造出许多新的活动领域,提供了一些新的交往方式,使人们的交往范围越来越广,自由度也越来越大。创新在扩大人们的社会交往范围的同时,也促进了交往形式的丰富和发展。
首先,创新提高了人对自身的一种认识能力。创新是人类最主要的活动,人在创新中能够把自身作为一种意识对象,能够意识到自身的本性、需求、价值和本质力量,通过创新活动将自身价值尺度外化到客观对象之中,改造客观世界来满足自身需要。创新是一座连接客观事物结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与主体自身不断变化需要、利益和能力的桥梁。创新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人们在创新的过程中提高了对自身的认识能力。
其次,创新提升了人的自我意识。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认识能力的问题。创新是一个创造和创效的双重活动,它的价值取向就是要求人类把自身的需要和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人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创新是通向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康庄大道,也是人实现真正自我革命,摒弃个人主义、自我中心、自我膨胀,实现人的思想和行为能够有利于他人、集体、社会和自然的有效途径。
再次,创新有效地提高了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创新能够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能够培养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创新也是一个困难重重的过程,人在创新活动中要面对一些以前没有面对过的问题,这就要求人类有充分的自我调整、自我控制和自我适应的能力,这样才能够面对变化莫测的新情况,才能取得创新的成果。这种调控包括生理和心理上的,包括器具和方法上的,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创新的活动成果和创新的价值目标一致。
最后,创新提升了人的自我价值的程度。创新是一个通过主观价值的指引,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循客观规律,通过实践活动来满足人的需求的一个过程。在创新活动中,只有个人的自我价值同社会价值和谐统一到一起,整个社会的人的作用汇聚到一起,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我价值程度的提高。在创新活动中,人类终将依靠自己的主体力量,凭借创新活动走出生存困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等各种关系的和谐统一。
创新的三种精神境界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一体,任何一方发展不协调,都会影响到整个创新体系的运行。创新的理论形态是创新机制的灵魂。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社会,只有掌握了创新的理论,才能够将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整合,又好又快地进行创新活动。创新的社会形态是创新的内核。创新的最终目的就是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要求的创造性劳动才有资格称之为创新。如果偏离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创造性活动就不会成为创新,甚至会阻碍创新。只有认清了创新的内核,才能真正理解创新的价值和作用,才能把握时代发展的潮流。创新的人性形态是创新的动力源泉。只有弘扬创新精神,使创新理念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使整个社会都形成创新的氛围,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创新活动中来。人类和自然界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才能有所前进。
责编/刘荣
赵建军,哲学硕士、博士,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科技创新、自主创新研究,前后主持2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地方委托课题,出版专著、合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哲学年鉴》等全文转摘。目前兼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全国党校系统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家林业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东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院校兼职教授。其在创新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和创新方法等领域研究成果颇丰。目前主持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重大课题“创新方法的政策环境与体制机制研究”,由其主编的《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一书即将出版。
由赵建军主编的《创新之道》一书是在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形成的大众化普及读物和教学用书。全书分为《创新的精神境界》、《创新理论的历史考量》、《创新的动力机制与模式演变》、《创新的知识基础与价值诉求》、《创新思维与企业经营之道》、《创新方法与TRIZ理论》等13个章节,包含他多年研究创新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和体会。该书的写作凝聚了一批专家学者的心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