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1-11-13 10:31梁艳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2011年10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课文文章

梁艳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关注的重点之一,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说说我的一些做法。

1预习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

开学初,我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预习本。教学新课前,我先引导学生扫清课文的生字词,然后再仔细思考文章的内容(如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让学生在头脑中对课文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在研习完课文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收获和看法写到本子上,在老师讲课前与同学进行相互交流、讨论。如教学《赵州桥》一课,通过预习让学生们知道,本文是以事物的名字作为题目,并通过文章列举的数字来说明赵州桥历史悠久且历经几次洪水都没有被冲垮,体现了其设计的科学性和它的美丽坚固,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同时也了解抗日战争与赵州桥的关系,理解它的历史意义。学生在了解了这些知识后,学习起来就轻松多了。

2多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条件

阅读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指导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2.1训练学生掌握各种基本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有范读、领读、讲读、朗读、默读、背诵等。范读是给学生的模仿兴趣。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先给学生介绍周总理的丰功伟绩和高尚品质。老师在范读时要做到感情真挚,要充分表现出对周总理的崇敬、热爱和怀念。朗读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的一种阅读方式。老师要花好大力气抓好训练,避免出现读错字、增字、减字的现象,避免出现传统的唱读方式。根据文章体裁,按照作者的思路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另外,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阅读学习方法,它有助于我们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读写能力和发展记忆力。在教学中,老师要根据文章的长短适当地采用整体背诵(如诗歌、短文)和分布背诵(如较长的课文)的方法,调动学生背书的积极性。课后,老师还可以开展背诵、诗歌朗诵会、读报等比赛活动,比比看谁的课外知识最丰富,并对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

2.2知道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在阅读教学中,知道学生采用变换方法进行阅读,并养成眼到、口到、心到的习惯,培养学生边读边动笔圈、点、画、记的基本功。要让学生从小形成认真读书的习惯,做到在读中求知,在读中求解,逐步养成初读——细读——深读——熟读的好习惯。让他们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方法和中心思想,借鉴写作技巧。还可以知道学生运用速度——回读——精度——背诵的阅读方法。如果文章较长,可采用先“速读书”,大概了解主要人物和事件,再根据课后作业或老师的提问进行“回读”,反复阅读疑难部分,从中找出答案。文章中写得精彩的段落,让学生仔细阅读,反复地“精读”,从中读出味道,读出自己的感受。课后,老师组织学生每周看一本好书,写一篇读书笔记或读书心得。利用班级里的宣传墙报展示他们的精彩作品。提高他们的阅读的兴趣和水平。

3巧设情境,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产生内在动力,促使行为的实现。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少数人是因为言语智慧的细胞未被激活外,大多数是受客观外在因素影响。教材内容显得过于严肃庄重,不能激发人的美好想象,缺乏优美的意境创设,学生阅读兴趣自然不高。研究性阅读的自主性、个别性原则却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消除学生阅读中的心理障碍,达到用“心”阅读,“快乐阅读”的境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创设情境,对话沟通,争辩探讨,让每个学生都热情地投入其中。②引导课外阅读,张开阅读的另一扇翅膀,让学生走进图书馆、阅览室等广阔的课外阅读空间。学习在课内习得的各种阅读方法,只有到广阔的课外阅读实践中进行检验和运用,才能不断熟练和巩固,为日后的终身阅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③以写促读,读写互动。阅读的质量如何,收获大小,要靠说和写来体现。现在的写作普遍要求体现创新精神,观点新,材料新,感情真、语言美。要做到这点,这就必须借助有效的阅读。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做到之以恒,经过“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过程,学生的阅读水平才会不断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课文文章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