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淑红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畜牧兽医局 271000)
鸡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
姚淑红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畜牧兽医局 271000)
本试验对从病鸡分离到的病原进行微生物经细菌形态学观察、鉴别培养、生化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过氧化氢酶试验,结果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鸡 金黄色葡萄球菌 分离 鉴定
鸡葡萄球菌病是由葡萄球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一般认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的致病菌,该病有多种类型,是养鸡业中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2009年9月,泰安市岱岳区某鸡场鸡群陆续发病,鸡群出现精神沉郁、呆立、拍黄绿色粪便、关节肿大,并且有的出现急性死亡。为确诊本病特进行了该试验。
普通肉汤、普通琼脂培养基、鲜血琼脂培养基,均按常规方法配制。微量生化发酵管、3%过氧化氢均有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
1.2.1 病料来源 病例来源于泰安市岱岳区某鸡场急性死亡的肉鸡和同场发病鸡。
1.2.2 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无菌取病料接种到5%绵羊血琼脂培养板中,经37℃培养24h,观察菌落形态、生长情况和溶血现象。将纯培养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依据菌落形态和镜检情况,将分离纯培养的菌株中疑似葡萄球菌属的菌株做生化反应,并用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作参照,37℃培养24~72h,观察其生化特性、培养特性,进一步鉴定。
1.2.3 细菌的生化鉴定 将细菌纯化后,取典型单个菌落分别接种于蔗糖、麦芽糖、乳糖、葡萄糖、甘露醇、硝酸盐、靛基质、硫化氢、MR、VP生化管,37℃培养24h。
1.2.4 血浆凝固酶试验 无菌采取健康家兔血液4份,加1份灭菌的3.8%枸橼酸钠,3 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即血浆备用。吸取1:4生理盐水稀释的新鲜兔血浆0.5ml,放入小试管中,再加入培养24h的分离菌株肉汤培养物0.5ml,振荡摇匀,放37℃水浴培养,每30min观察1次,观察6h判断结果。同时用已知的血浆凝固酶阳性和阴性的葡萄球菌作为对照。
1.2.5 过氧化氢酶试验 勾取少许菌落于载玻片上,滴加1滴3%过氧化氢,观察结果。
分离菌37℃培养24h,在普通肉汤上生长迅速。刚开始浑浊,管底有少量沉淀,轻轻振荡,沉淀物上升,随即消散,不产生菌膜。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光滑、湿润、隆起、边缘整齐、不透明的圆形菌落,直径1~3mm,初呈白色,继续培养变成金黄色。在血液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周围可见明显的溶血环。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球菌,圆形,呈单个短链和葡萄串状排列,无鞭毛,无芽孢,无荚膜。
细菌生化鉴定结果如表1。
表1 葡萄球菌生化鉴定结果
注:+表示产酸或阳性,-表示不产酸或阴性。
阳性菌株和待检菌株使血浆呈胶冻状凝固,而阴性菌株无凝固现象。判断分离菌株的血浆凝固酶为阳性。
滴加3%过氧化氢与玻片上,迅速产生气泡,过氧化氢酶阳性。
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学观察、分离鉴别培养,以及生化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结果,确诊该鸡场鸡群发病的病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存在于正常皮肤、鼻咽部等,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该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常因气候异常、皮肤伤口或注射疫苗等应激因素影响,引起动物发病。鸡场饲养人员应加强饲养管理和无菌意识,进出鸡舍应更衣消毒,注射疫苗或药物时应注意注射部位和用具的消毒,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同时应注意饲养场的清洁卫生,对鸡舍和用具进行定时消毒,减少疾病传播;严格淘汰感染动物,防止疾病传播。
(2011–05–14)
S852.61+4
A
1007-1733(2011)08-0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