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宏宝
(海州高级中学,江苏海州 222023)
中日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金宏宝
(海州高级中学,江苏海州 222023)
采用比较法和文献法,对中日两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培养路径进行了比较。认为我国必须走出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划分界限的误区,以学校为依托,教育放在首位,逐步实现由政府管理型向混合型转变,扩大社会对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参与和支持,加大体教结合力度,建立二者互惠共生系统。
中日;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1.1 日本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思想观念
日本是将教育放在首位,以学校为依托。把体育当作教育的一部分。教育包含体育,缺少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而脱离教育的体育则有损于人的全面发展。在培养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掘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单一性。以学校为中心,依靠小学、中学、大学的业余训练来形成整个训练的一条龙体系。通过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运用法律手段制定规章制度管理大学生体育,利用奖学金吸引优秀体育人才,它是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1]。另一方面,1964年东京奥运会后,日本体育政策的重点转向了发展闲暇体育、推进大众体育、促进经济发展上来;国家体育整体发展目标转向了体育发达国家的模式,政治对体育的直接干预转化为间接干预;日本的政治家多数也是资本家,比起体育的政治效益,他们更关心的是体育的经济效益,特别是不显著的体育经济效益使他们长期以来对振兴竞技体育采取了消极的态度[2]。
1.2 我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思想观念
我国中小学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以学校为依托,将锦标主义放在首位,和绝大多数普通学生 (教育放在首位)不一样,教育处于次要位置。我国体育学者、专家把体育划分为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其中学校体育当作教育的一部分;竞技体育游离于教育之外,甚至高于教育,有很强的排他性,体育特长生升学优惠政策就是典型的佐证。很多家长让孩子练体育仅仅是为了孩子升学时走绿色通道,进教育资源优异的学校更加快捷一些。一旦达到升学目的,一般情况下就不允许孩子继续参加体育训练。进体育专业队的极少。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的体育政策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重点转向发展群众体育、推进大众体育、促进经济发展上来;国家体育整体发展没有效仿体育发达国家的模式,政治对体育还是直接干预,体育具有明显的工具性。
体育管理体制的性质、内容与结构各有不同。按照管理权力的归属,可分政府管理型、社会管理型和中间型 (结合型)。
2.1 日本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管理体制
日本属于结合型管理体制,结合型管理体制是政府不直接参与,由政府和社会体育组织共同管理体育。政府设有专门的体育管理机构,或指派几个有关的部门负责管理体育。政府对体育实行宏观管理,采取民办官助和依靠民间社团、各联盟、学校、企业公司等社会力量来发展体育运动。即制订方针政策,发挥协调、监督的职能。社会体育组织在政府的宏观管理下,负责体育的业务管理,如制订项目发展规划、各种规章制度,组织训练和比赛,开展大众体育等[3]。日本政府机构文部省体育局主要管理学校体育运动,长期以来形成了完善的管理机构和体制。
2.2 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管理体制
我国属于政府管理型体制,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政府行使全部管理职权;国家承担全部经济义务;行政手段是主要管理手段。政府管理型体制的是由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体育。政府的权力高度集中,并采用行政的方式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等各个层次的全面管理。从制定总体发展规划,直至选拔运动员以及审核与公布运动员、教练员的技术等级等。政府设有体育运动委员会,负责制订与执行重大方针政策及发展规划,建立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体系,建设运动设施,制订竞赛规程与规则,培养人才,宣传出版及组织举办运动会等。在另一方面,各种社会体育组织则常常不具备实质性的管理功能。政府管理型体制主要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如前苏联、东欧各国及古巴、朝鲜等[4]。
3.1 日本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路径
日本是以业余训练为主、短期集训的体制。日本竞技体育的发展主要在学校和企业俱乐部。中小学是培养奥林匹克选手的基地和摇篮,20世纪 60年代末日本文部省规定中学必须设置运动部,并纳入到学校教育计划之中。运动部的活动内容以各运动项目为主,是体育课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延伸,活动时间为每天 90m in。运动部活动由校长负责管理,各科擅长体育的教师作为各部的指导教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各部活动。运动部活动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愿参加、自主管理。学生每天进行 90m in的运动,远远超过体育课的运动量和频度。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掌握运动知识、技术和技能,提高运动成绩。比赛均由运动部的指导教师带队参赛。日本小学里一般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小学班主任几乎都要指导本班学生的体育活动。初中、高中有专职的体育教师,但必须取得教师证书方能担任。学生可选择两个以上运动部参加活动。为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做贡献。同时,学校运动部活动向家庭和社区体育延伸,形成学校运动部活动和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5]。
大学和企业俱乐部是培养日本高水平运动员的第二阶段。日本之所以能够把学校和企业俱乐部作为竞技体育的训练基地,是因为教育比较发达,学校有良好的体育场地设备。特别是许多大学设有体育奖学金,有利于吸引具有体育特长的中学毕业生。企业俱乐部也有良好的体育场地设备,以企业作为后盾,有充足的经费,见图 1。
3.2 中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路径
我国体育人才培养是三级训练体制。我国运动训练体系是按照“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要求,在全国从若干项目着手,开始建立层层衔接的运动员培养体制,主要是从小抓起,打好基础,选拔有培养前途的儿童、少年进行基础训练,扩大人才选拔的范围。体育后备人才学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业余训练,由体育部门直接主管并实现读、训、住三集中的业余体校;文化课学习由普通中小学承担,实行集中住宿和训练的业余体校等起着重要作用,见图 2。
4.1 思想观念的差异
日本教育和体育的发展从根本上是统一的,都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手段。同时把体育看作整体,形成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一体化,保证了体育的发展与教育的协调一致,就不会在意识形态领域有过多的纠结,这与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发展与教育相分离的思想观念完全不同,值得研究和借鉴。
我国体育观念异化严重,体育失去了其本义,即对人的培养,使人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建构健康而完整的心灵,以适应社会和自然,却反过来占有和操纵着下一代,把体育的手段变成了体育的目的。特别是把学校体育和培养后备人才的学校体育 (竞技体育)搞得泾渭分明,各自为政。教育部门强调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活跃校园氛围,体育的一切活动都在学校的“教育职能”范围内进行,表现为教育目的的扩大和强化。体育系统强调学校体育实现其预期甚至超过预期的目的性功能,如举办运动会,开展竞技体育训练及各种体育比赛等,为三级训练体系区县的业余体校、体育传统校和体育后备人才校输送体育后备人才。学校体育要经受职能的“双重管制”,使得中小学体育在“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两方面难以兼顾。体教结合的文化教育与训练及竞赛的矛盾与冲突,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了不少难题。
另一方面,由于中小学体育受“体育观念异化”的负面影响,也无法超脱功利化的影响。学校为了通过体育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在体育竞赛中,不惜借用运动员 (小学生比赛借中学生、中学生比赛借体校学生或大学生、本地的借外地的)、冒名顶替、篡改学生年龄、办假学籍等行为也时有发生[6]。
4.2 管理体制的差异
日本的管理体制是偏重于社会管理型的结合型。结合型管理体制适合经济发达国家,各种社会组织自觉性较高,有利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鼓励社会对于体育的支持和参与。缺点是在权限划分和利益分配方面则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管理相对松散,不利于集中有限的资源实现预期的目标。日本没有采用体校的形式进行训练,运动训练的体制仅仅依靠学校、企业俱乐部的业余训练,难以在当今世界重大国际比赛中与世界体育强国抗衡。许多日本体育专家学者也在反思,是否应该学习美国,在国家队层面由政府出资建立奥林匹克训练中心这一常设性集训机构 (美国在 1976年蒙特尔奥运会时建立),这样有利于系统培养更多的世界级竞技选手。
我国政府管理型体制即“举国体制”,它特指我国体育领域的管理体制,萌生于 20世纪 50年代。以政府为主导,通过行政手段下达体育发展目标与任务,以计划手段按其目标与任务配置体育资源,以国家财政支付体育经费。政府逐级行政管理体制、行政区划代表队竞争赛制与运动队层级训练选拔体制是这一体制的主要内容。“举国体制”中的“国”实为国家权利的执行者——政府,举国之力即是举政府之力。优点是有利于集中有限的资源实现预期的目标,缺点是权力、财力、物力过分集中,规模难以扩大,结构难以改善,效率和效益呈现递减的趋势,利益矛盾突出等,也抑制了社会对体育的参与和支持,不利于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4.3 培养路径的差异
从图 1可以明显看出,日本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上采用双轨制,体育大学为补充。路径一:中小学代表队—大学代表队―国家队;路径二:中小学代表队―俱乐部―国家队。中学毕业的体育特长生有两种途径选择,到俱乐部从事职业体育;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继续高水平的训练。两种选择形成的双轨保证国家集训队有足够多的体育人才可选择。两种路径都不选择,上体育大学也可以,缺点是进入体育大学的运动员不能进入国家队;他们毕业后进入大、中、小学当体育教师,没有国家队层次的竞技体育运动体验,也制约了他们教练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优点是入口宽、出口宽,体育后备人才的规模和数量大,有利于运动员的选材。
从图 2实线可以明显看出,我国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上采用单轨制,路径一:中小学代表队―市县的运动学校―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解放军系统代表队、俱乐部―国家队。这种从小抓起的选材指导思想和层层衔接的运动员培养路径是很有成效的。我国优秀运动员队伍中绝大多数的运动员都经历了这种形式的培养与训练,在当时是一种比较好的培养路径。政府运用行政手段由上而下地构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系统。这一系统虽然以各级体育学校或体育学院等教育类组织命名,但其特定的组织功能是培养、选拔和输送高层次的运动员,高效率地产出优秀运动员便成为该类组织的主要功能目标。因此,我国的三级训练体制有利于科学选材,层层培养高水平的运动人才;有利于多年系统的科学训练,实现科研与训练相结合;有利于运动员参加各级竞赛,实现竞争体制;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训练条件,调动各级教练员的积极性,保障场地设施和其他物质条件[7]。
从图 2虚线部分可以明显看出,选择上大学的是各个训练阶段淘汰下来的运动员,水平不高,他们几乎不可能再从大学代表队进入国家队。从国家队进入大学的大多是运动生涯取得辉煌成绩为国争光的退役运动员,也不可能再回国家队,因此,我国的体教结合并不是真正的体教结合,是“伪体教结合”,体育并没有真正融入教育。
就我国目前的体育人才培养路径而言,如果图 2虚线的部分去掉,没有中小学和高校加入体教结合,单轨几乎会面临崩溃,再加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体育后备人才的规模和数量将逐渐缩小,形成我国运动员进口窄、出口窄,无退路的尴尬局面。
1)学校体育教育本身必须走出误区,纠正人为地在竞技和健身之间、竞技和娱乐之间划分界限的偏向。在全体学生中大力推行健身育人夺标一体化的体育教育,使我国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在坚实和宽广的基础上获得健康、稳定和持续的发展。
2)根据我国目前实情,逐渐由政府管理型向混合型转变,保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3)体育系统是从小学、业余体校或体育中学进人省体育运动学校或省级专业队 (包括职业俱乐部队、产业系统、行业体协、军队系统),也可为国家集训队输送高水平运动员;教育系统以小学为基础,进人传统项目中学,再进人大学高水平运动队或体育院校的竞技体校,也可直接向国家集训队输送人才 (图 3)。我国的体教结合是举国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度和广度上必须进一步拓展,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有机统一的集约化发展道路。建立二者互惠共生系统,才能解决后备人才培养、运动员输出、就业等问题。
图 3 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路径之二
[1]刘志敏.中日竞技体育的兴衰与两国运动训练体制的比较[J].体育与科学,2002,(3):66-69.
[2]和钰洲.国外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与模式探究[J].学术论坛,2006(16);185.
[3]孙克宜,秦椿林.试论体育管理体制与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6-13.
[4]肖焕禹.试析日本学校体育改革及其启示 [J].体育科学,1999(6):17-19.
[5]李吉远.学校体育的异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4):336-338.
Cultivating System s of Athletes Reserves in China and Japan
JIN Hongbao
(Haizhou Higher School,Haizhou 222023,Jiangsu,Chian)
By comparison method and documentary review,this paper com pares the idea,management system and training way in cultivating sport stalents in China and Japan.we shoud getrid of the idea of separating athletic sports from school sports,rely on schools,put education in the first p lace,gradually realize the change from government management to the mixture type,ex tend the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support for developing sports talented person,en large the com binestreng th of sports and education,and build up mutual and symbiosis system of the two.
China and Japan;sports talented person;training mode
G80-05
A
1004-0560(2011)02-0085-03
2011-02-10;
2011-03-14
金宏宝 (1965-),男,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责任编辑:郭长寿
◂运动人体科学